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汉威天下之刘襄

第四百二十六章 陛下,熊掌难熬

  • 作者:白菜吃豆腐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10-03 22:27:44
  • 章节字数:5138字

临淄城,旧齐王宫,文景台刘襄独自一人静坐在这里触景伤情,作为他与心腹之臣密谋帝业的重地,这里有着太多昔日的回忆。当初刘襄继承帝位以后每日提心吊胆,生怕自己步了历史尘埃,落得郁郁而终下场,改命失败。为了能使得自己时刻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不松懈志向,从而给这座高台取名为文景台,来警惕自己。提醒他错失帝位于文帝,提醒他文帝与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盛世,提醒他别忘了自己后世的记忆。如今他算是做到这一切了,他初步实现了大汉国泰民安、国富民足、国强文昌。如今大汉的百姓只要勤奋,必然家中有三年以上的余量,能轻松做到衣食无忧。大汉的威名向四方远扬,向西传到了葱岭以西的地区,向北传到了北海,向东传到了朝鲜半岛,向南传到了西南夷诸国。依托两大都护府与朔方郡,匈奴骑兵再也无法轻易越过长城防线骚扰大汉,反倒是匈奴需要随时担心大汉装备精良的骑兵直捣龙穴,单于庭不断北迁。太学与地方官学为大汉源源不断的生产服务国家人才,鲁班院为大汉打造着科技树,绣衣卫为天子暗中监察着四方。大汉发展已经驶入了正道,一条由大汉第一设计师刘襄依靠后世智慧打造的高速车道,使得大汉一步一步的拉来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形成文明碾压。“可惜,这里当初与朕共谋大事的人没有几人了!”刘襄不禁叹息道。自己的舅父驷钧与旧中尉魏勃没能挡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成为了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对象,用二人的人头使得积攒了十多年家业的地方豪强继续老老实实的做大汉良民。老内史祝午与良商刀间终究没有抵住死神的镰刀,年老病逝,自己给予了他们高规格的葬礼,来表彰他们的贡献。如今也就剩下多次为他出谋划策的许文和勤勤恳恳的白业两人还在人世,作为自己的臂膀,是帝国的公卿大臣。白业倒还好,依旧老老实实干活本职工作,以皇帝诏令为行动指南。至于许文,刘襄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越活越像信奉“老鼠哲学”的李斯,已经不再是那个昔日与自己畅谈家国大事、心忧天下苍生的文人,变成了一个政客。这也是为何刘襄没有留下许文与自己一同坐在文景台追忆似水年华的原因,初心都已经忘却了,又有何资格与自己同坐文景台。不留下初心未改的白业,则是为了保护白业,毕竟如今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基本上都很清楚文景台在刘襄心中的地位。“朕必穷极一生之力以使华夏傲立于世界,使得大汉的旗帜插遍环球,使得大汉的文明光辉照耀各民族。”刘襄沉声自语道,他并打算止步于当前的局面,他还要进一步发展大汉。还有着大片的土地、海洋、天空等着大汉去占领,还有着许多受苦受难的百姓等着大汉去拯救,大汉必须要担负起维持世界秩序的重担。呆坐在文景台许久,刘襄想到了前世模糊的记忆,想到了齐国的峥嵘岁月,想到了大汉的未来。再度坚定理想信念以后,刘襄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缓缓走出文景台。“陛下!”一众在外等候的公卿大臣见刘襄出身,连忙上前行礼。“朕为齐王时,便常常在文景台心忧社稷,如今重回旧地,不免有几分伤感。”“左丞相,你文笔绝佳,又是朕在齐国时的旧臣,便依据朕从齐王到今日出巡天下的种种大事撰写一篇文章。”刘襄沉声说道。“臣谨遵圣喻!”许文面露喜色的恭声道。方才刘襄让他与其余大臣一同在外等候,使得许文认为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惹的皇帝对他不爽,担惊受怕了许久。没有想到皇帝刚出文景台,就给交代了这么一个任务,足以彰显他在皇帝心目中地位没有动摇,使得许文担惊受怕的心,安定了下来。“朕在齐地耽搁许久,明日便启程赵国。”刘襄吩咐道。“是。”许文恭声应道。齐王宫的侍从早就备好宴席,在刘襄对许文叮嘱了几句话后,便与随行大臣置酒高歌,来舒缓自己的心情。次日御驾便沿着汉驰道踏上了前往邯郸的道路。随着大汉经济的恢复,刘襄在旧秦九驰道的基础上,又增修了几条驰道,以便改善大汉的交通。刘襄起初出巡是为了体恤民情,便没有上高速公路,而是选择了走普通的官路。如今视察了近半个大汉的郡县,体恤民情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要加快一下出巡速度,以便早日回到帝国的心脏来统筹全局,指导帝国前进。刘襄出巡赵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与弟弟刘章叙旧,同时试探一下自己这个弟弟还有没有当年那么高的心气。作为大汉五都之一的邯郸城,与宛城、临淄一样宏伟,尽显繁荣气象。“臣赵王章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章见到御驾与沿途各郡郡守一般跪拜山呼万岁。“臣等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国国相赵相如与一众大臣也纷纷跪拜山呼万岁。刘襄本欲按对待刘章的特殊惯例掀起车帘,邀刘章一同驾车入城。可在刘襄旁侍驾的许文急忙隔着车帘低语道:“陛下,太子已立。”许文的意思很明确,若是刘襄继续给予刘章特殊的待遇,会间接削弱到太子刘彻的声望。许文心中认为自三代以来兄终弟及,叔侄相残的事情数不胜数,不能不防。此刻为了大汉的稳定,自然要出言劝阻刘襄宠爱刘章。刘襄稍加思索,立马明白了许文的意图,于是便放下拉车帘的手,淡淡说道:“入城,着赵王于王宫侍驾。”于是在刘章错愕的眼神中,刘襄的御驾直接驶入了邯郸城中,习惯了特殊待遇的刘章十分纳闷刘襄为何没有邀自己同车而乘。“大王,大王!”一旁的张相如见刘章出神,连声呼唤道。“嗯。”“我们该去王宫侍驾了。”张相如提醒道。“啊,对。”刘章连忙点头应道,想起先前刘襄对自己的承诺与恩典,结合今日待遇,立马心中对刘襄升起几分不满。赵王宫宴席上刘襄与刘章兄弟二人不断饮酒笑谈,丝毫不提城门前之事。“章弟,你觉得朕立的太子如何?”刘襄笑眯眯地问道。“太子自幼便常伴陛下左右,又有颖阴侯、隆虑侯等将军教导兵法、诸子百家名士传授典籍,自是圣君之资,可承陛下之业。”刘章恭声说道。“哈哈,章弟说的是,朕也对太子甚是满意,为了能让他更好的熟知国事,做一个合格的大汉储君,朕特意安排其微服私访大汉民间。”刘襄笑着说道。刘襄的下一站就是朔方郡,此刻刘彻与张释之早已到朔方郡等候刘襄御驾,刘襄自是不再隐瞒刘彻的去处。“臣弟闻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太子久在宫中,陛下使得太子民间微服私访,此法甚是妥当。”“只是臣弟有一言,还望陛下能允许臣说出,并恕臣弟无罪。”刘章恭声道。“哦?何言?尽管说,朕自会听之。”刘襄沉声说道。“还请陛下屏蔽左右。”刘章恭声道。刘襄于是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去。待众人离去后,殿中只余下刘襄与刘章两人后,刘襄示意刘章开口说话。“陛下,熊掌难熬。”刘章一字一句的说道。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