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野痞绅士

第 75 章 第 75 章

  • 作者:君子阿郭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1-11-08 00:05:36
  • 章节字数:4564字

第五章第五节

刘协大惊,他没想到刘备背叛,计划败露,更没想到没过几天何太后竟然直接出面主持废立之事。

当然,这一切都是一场为了行废立之事演出的一场戏。

关羽立刻跪拜何太后道:“太后圣明。”

随后,何太后下正式诏书,认为刘协昏庸无道,废除刘协的帝位,并从天下汉室宗亲中,另选一位皇帝。

紧接着,李傕,郭汜二人便上前直接将刘协拖下了皇帝的位置,这事情他们在董卓那时就做过一次了,十分熟练,之后,刘协被废为安定王。

衣带诏的提出人,也是刘焉曾在朝中安排的党羽庞羲被处死,董承,杨奉两人接受衣带诏,因没有实际行动,关羽决定赦免他们死罪,贬为庶人。

商议之事由刘备亲自主持,刘备主持这件事就是把自己排除在外,表示自己绝无当皇帝的想法,关羽作为当事人也不参与这件事。

当然,就算关羽不参与,基本大家也知道,刘焉那两个还活着的儿子都是没戏的。

至于刘表,虽然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但他到荆州后才娶蔡氏为妻子,生了儿子,现在太小了,而其他宗室中,年轻有为的人也比较少。

最后,曾任兖州刺史的刘岱提出,自己的弟弟刘繇有一子,今年九岁,容姿美好,因战乱,小时生活艰苦,明白事理,年纪轻轻,在族人中就很有名气。

十二月,因刘岱给其弟刘繇的一封信信,刘焉带着儿子刘基来到了朝廷,便让刘基和关羽见面。显然,就算关羽不参加汉室宗亲的选拔,最后刘基能不能当上皇帝,也要关羽拍板。

刘基虽然只有九岁,长得却挺俊俏,让关羽不禁眼睛一亮。

见刘基恭敬地坐在自己面前,关羽便问道:“之前董卓废皇子辩而立刘协,今日我废刘协,很多诸侯谴责我与董卓一样是暴虐之臣,那你认为,我与董卓比如何?”

“在来长安的路上,我看到了关中百姓为今年的收成而举办祭典,感叹朝廷的恩德。将军以法治国,以仁待民,这是将军与董卓的区别。”

“那你觉得你是我,你对内能管好百姓,对外能平定诸侯么?”

“将军以军功成为大将军,才能十倍于我,我比不上将军。”

“那你觉得,为什么才能不及我的你有机会被选上皇帝?”

“高祖用兵不如韩信,计谋不如张良,勇猛不及英布,政略不及萧何,能登上帝位,只因其知人善用而已。”999中文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wap./

“那若不论才能,你成为皇帝后,觉得现在大汉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那正是大将军所做的事——除诸侯兵戈以定天下。”

“为什么?”

“诸侯兵戈不息,战乱不止,百姓便无宁日可言。我自生来,家乡附近饱受黄巾战乱,随父亲在淮浦躲避,但军阀混战,眼看又要打到附近了。若天下满是争斗的诸侯,我等又当在哪里生活才好呢?”

听了刘基的回答,关羽也很满意,和刘协不同,刘基知道民间疾苦,看重百姓的生活,因此才想要平定战乱,而不像从宫内长大的刘协那样注重自己帝王的地位。

却只见关羽听完后,缓缓屈身跪倒在地。

“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为君并非易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望陛下登基执法公允,以身作则,不因沉迷权术而忘初心,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初平三年,十二月,以关羽为首的满朝文武迎立宗室刘繇之子刘基为新皇帝,次年一月,改元兴平,大赦天下。

刘基登基后,并未颁布什么新的法令,而是默许了关羽的政令,同时也到大将军府慰问。

见关羽大将军府上堆积成山的竹简,刘基见此,便问道:“大将军一人料理这么多政务,不会疲惫吗?”

“也并不是每年都这样,现在帝位转换,大赦天下,但有很多不能释放的犯人,更何况臣也反对因为大赦而释放罪行过大之人,所以要审查每个人的罪行,再做定夺。”

“朕本以为大赦是规矩,没想到会这么麻烦……”

刘基看到这一景象,便自己试着打开一封竹简,

“这是——”

“这是关中的播种情况,临近四月,关中降雨较多,黄河水位上涨,有泛滥的趋势,若不及时疏通,恐怕会有水灾发生。

各种水利设施要派人兴修,而且还要打探蜀地的情况,真的因洪水造成减产时,将益州的粮食调到关中,这样一来,益州到关中的道路就很重要了。

蜀道向来因为艰险,使得益州与关中难以连接,所以我有意凿山修路,增加桥梁,使得蜀地更容易进入关中,关中的军队也能更快捷地移动到蜀地。”

“这些文件,都要大将军一人批阅吗?”

“还有臣的几个帮手,只是臣最常在这。”

刘基查看了一些文件——

“朕可以帮忙吗?”

“陛下要批这些文件?”

“如果大将军不允许的话——”刘基还不到十岁,关羽一介猛将,不怒自威,只是问了一句,他便缩起身子。

“没有不允许,陛下批阅这些文件是很正常的,但因为这些民生问题在桓灵二帝时期常年无人管理,所以为了改变过去的弊政,才要以身作则。如今平定天下而准备战争时期,则更是如此。

毕竟每年的收成都关系到今年的粮草储备,若今年关中因洪水而减产,那这一年就失去了对外用兵的主动权。

陛下若知道这些文件的重要性,还要处理的话,那便试着做,然后让臣检查。”

在关羽的指导下,刘基学着去批阅地方的文件和报告。

批阅这些报告并不简单,比如一个县今年收成多少,上缴多少,留下多少,中途的运输的消耗,损失,都要考虑在内。

地方向朝廷上缴物资,一层层涉及了不少官员,关羽因为习惯了,基本打眼一看就知道哪个官员有造假账,贪腐的行为,然后是派人调查,还是因情节较轻暂时观望,这都有一套方案。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