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要这系统有毛用

6人物关系

  • 作者:山火有时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12-20 14:32:33
  • 章节字数:6376字

可惜杨三郎内里的灵魂是个冒牌货,也没有继承前身的记忆,自然不知道。但他多机灵的一个人啊,从各种前言后语等等信息之中就能推导出一个大概了,再看面前三人,一个老杨头就是当爹的年纪,杨大郎的面相也比杨二郎的老成,自己又被叫老三,那么老大、老二呢,肯定就是面前那两个年轻人了。

于是某人随口道:“你是老二,他是老大,还有这个是爹。”说罢,他顺势把目光投向面前三人。

杨大郎一脸激动:“老三,你把一切都记起来了?”

“没有。猜的。”杨正心摇了摇头,直接否认。本来就没有的记忆,何来记起?

老杨头三人顿时一脸失望,但又不好在某人面前表现得太过,只得接过木盆子,装模作样地洗起脸来。

待他们三人洗完脸擦干脸上的水珠,林氏和杨老太太已经把早食都端到了堂屋内那张长方形的大桌子上。

今天的早食比较简单,只有苞米面熬的菜粥、苞米窝窝头以及咸菜。

那咸菜是真的非常咸,一小口就能送一大口难以下咽的菜粥,为了省点儿粮食家里的女人们也是费尽心思了。

直到现在,杨正心也才有时间仔细打量家里几个人的模样。

老杨头看上去约莫四十多岁,长得浓眉大眼,当他板起脸来的时候竟还显得有几分威严。他中等个子,腰背有些佝偻,身上穿的是棕色的麻布衣服,上面的补丁都是用同色的麻布补上的,看上去并不明显;

杨老太太比老杨头矮半个头,头上扎着个简单的椎髻,脸上的皱纹不算很多,五官端正,隐约可看出年轻时候是个小美人。她身上穿的是耐脏的深色麻布衣裙,上面同样有补丁,但那补丁的形状却别出心裁,让人很难相信那是补丁;

大嫂林氏头上同样扎的是简单的椎髻,穿的也是麻布衣裙,但她长相清秀,腰肢挺拔,穿出来的感觉就跟杨老太太的不太一样;

大哥杨大郎看上去二十一二岁,肩宽个子高,一身麻布短打,气质上显得有几分憨厚,如果不是那张脸像极了老杨头,估计都有人以为他是外面捡回来的;

二哥杨二郎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还在长身体的年龄,分明稚气未脱,却喜欢装深沉。他身上穿的也是深色的麻布短打,其眼睛鼻子肖父,耳朵嘴唇肖母,按照杨正心的猜测这家伙应该比大哥更得老两口的欢心。

当然,无论是大嫂林氏,还是大哥、二哥,他们身上的衣服并不不是没有补丁,只不过补丁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修补得更加不显眼罢了。大哥大嫂不用说,成亲没几年,衣服不可能旧到哪里去;二哥还没有成亲而且也到了相看的年纪,身上的穿着就是体面呢,怎么可能穿着一身补丁的衣服到处晃悠?

老杨头感觉到小儿子在打量他,便抬头对他慈祥地笑了笑。这一家之主往常威严惯了,现在要他挤出一张慈祥的笑脸也是难为他了。

杨正心多机灵的一个人啊,笑了笑连忙低头继续吃手中的苞米窝窝头,视线不再乱瞥,也省得老爷子难做。

没有了杨三郎那带着观察意味的视线,同桌的人说实话都暗暗松了一口气。人类对别的生物投注而来的视线都非常敏感,这是一种特殊的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却确实存在。君不见女人大多数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吗?不见得她看到别人在看着她,但她就是能感觉到,也就是差不多的一回事。

吃完早食,众人喝了一碗粗茶簌簌口,也没有忙着收拾碗筷,而是围着桌子闲聊了起来。表面上是闲聊,实际上是拐弯抹角地让失忆的杨三郎了解家里的各种情报。

例如,老杨头本名杨有银,往上数三代还不是林家村本村人,是早些年闹饥荒逃难过来的,也就近些年他们杨家才慢慢被林家村人完全接纳,这还多亏了杨大郎娶了本地人林氏才把这个时间大幅度缩短,毕竟村里人大都很排外。

又例如,杨老太太本姓方,闺名小玲,原是林家村方秀才家的小女儿,家里还有一个兄长以及一个姐姐。

原本以方家的家世她再落魄也不可能嫁给当时还是愣头青的杨有银,但天有不测之风云,当时跟她定亲的那人因一场意外故去,一个克夫的名头猛地砸到她头上,偏她那秀才爹头铁要她为故去的未婚夫守孝三年,这不,守孝结束后她年纪就大了,她那秀才爹爱女之心这时候才终于冒出,又不肯让爱女将就,再加上克夫的名声不是很好,一来二去她的婚事竟然无人问津。

当年的杨有银也是个有心人,几年时间各种打零工愣是存下了不少钱,却没有应下一门亲事,直到方小玲三年守孝完毕而且婚事竟然无人问津这时候他的心思才活络起来。正踌躇不定时,偏外面开始谣传方秀才要把小女儿许给一个四十多岁的鳏夫,杨有银当时就急了,连忙带着全副身家赶夜跑到方秀才家拍门说要求娶他家小女儿,弄得方秀才哭笑不得。

这事当年在林家村闹得沸沸扬扬,当然方秀才也没有轻易答应。

而俗话说得好,瘦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这杨有银开了个头之后,也陆陆续续有人到方家求娶方小玲,但家里条件要说比杨有银的好,那还真没有,可见方家小女儿克夫的名声影响还在。

没有人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何事,老杨头两口子也只是笑笑避而不谈,反正最后是老杨头抱得美人归。杨正心猜测,这其中有杨老太太对老杨头心存感激的原因,有老杨头家底不算太差的原因,也有可能老杨家祖坟冒青烟,当然更有可能跟老杨头那张俊脸脱不了关系,毕竟年轻人嘛谁不爱俏呢?

当年杨家两口子新婚,家里也还没有这么多房间,家里几个孩子的房间是后来才慢慢扩建起来的。

另外,在杨大郎之前老两口还生过一个女儿,只不过那孩子福薄没能养住,才几个月大就夭折了,这事还让老两口伤心了好久。因为那小女婴年纪太小也不能入族谱,为其取个大名也意义不大,故老两口只是唤她的小名“大妞”。

顺带提一下,大郎是大儿子杨正一的小名,二郎是二儿子杨正田的小名,三郎是三儿子杨正心的小名,简单好记。

至于大嫂林氏的闺名?

嗯,这个某人不需要知道,大哥杨正一知道就可以了。

诸如此类的琐事某人了解了一堆。

对此,杨正心面上不显,心中还是挺感动的。会照顾到他的感受,会跟他说些家长里短,这才是一家人啊。

闲话说完,杨老太太犹豫了一下,还是对着老杨头问道:“当家的,现在天亮了,你看,需要请老郎中过来再给三儿看看不?”毕竟摔着头呢!虽然现在看着除了失忆再无大碍,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请!”老杨头听到“老郎中”三个字就火大,如果说昨天小儿子昏迷不醒的时候他还想着请他过来给小儿子看看,那么现在他是一万分不乐意请那个学艺不精的老家伙给小儿子看病!

呵!有事的时候请你你不愿意来,没事的时候还花钱请你大老远过来掉书袋说一句“不好说,不好说”?

想什么好事儿呢!

杨大郎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突然一只小手伸了过来在他腰间软软肉上掐了一下,疼得他嘶的一声倒吸了一口冷气,话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不用问,肯定是媳妇儿掐的,这力道都拿捏得刚刚好。

杨大郎忙讨好地朝着媳妇儿笑了笑,腰间那只小手才松开。

杨二郎直接懒得说话,村中那老郎中医术什么水平他比杨大郎清楚得多,此时去找老郎中纯粹是交智商税,顶多花钱买个安心,实质屁用没有。

杨老太太不见得不知道这情况,之前是关心则乱,现在理智回笼,当家的也发话了,便不再提这事儿了。

恰在这个时候,东厢房传来小孩子的哭泣声,是杨大郎的儿子狗蛋醒过来了。看时辰,也到了喂奶的时候,估计是小娃娃饿醒了,所以哭。

杨老太太见不得乖孙儿哭,忙忙道:“老大家的,快去给狗蛋喂奶吧,这里的碗筷我来收拾就可以了。”

老杨头也颔首,林氏这才快步走出堂屋,回东厢房照顾小娃娃去了。

杨正心也想起自自己穿越而来从未见过小狗蛋,也想跟着过去看看。但想到大嫂林氏是过去给小娃娃喂奶,这画面不宜让人观看,便又忍住了,打算再过一会儿才和大哥杨大郎一同过去看望小娃娃。

杨大郎坐在那里笑得憨厚,脑袋还因此挨了杨老太太一巴掌。在他看来小娃娃会哭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也是有些没心没肺。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