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要这系统有毛用

13鸡蛋与鸡

  • 作者:山火有时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12-20 14:32:39
  • 章节字数:6336字

林氏只是有些好奇:“这怎么突然就说到苞米芯了?”

杨正心指了指地上那一堆堆得有小腿高的苞米芯,若无其事地回答道:“这不是看到这么一大堆的苞米芯,觉得只是拿来当柴火烧有些可惜了嘛。即便只是拿来煮水,那水还带着些甜味儿呢。”

“那倒也是。”林氏点头表示理解,却话音一转,“不过这苞米芯烧起来没有浓烟,而且火力又强,在冷天的时候拿来把坑烧热,或者是拿到火盆里烧着取暖,还是很不错的,也算不上可惜吧。”

“对了。”林氏轻轻一拍巴掌,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说起喂鸡,我刚刚到鸡窝那边看了看,发现那窝里原来的那颗鸡蛋不见了,你们知道是谁拿走了吗?”

杨正心闻言顿时有些心虚,那颗领窝蛋就是他给拿走了,现在还浮在厨房那一锅常备热水里,估计已经变成温泉蛋了呢。

“是、是我拿走了。我就想看看鸡蛋是长什么样儿,过会儿便把那颗蛋塞回去。”杨正心缓缓伸出小手,直接认下。

关于老母鸡抱窝的事儿他又不能说出来,顺带着拿走领窝蛋的原因也不能解释。那还能怎么办?只能他自个儿含着泪把这黑锅认下了。

至于把那颗已经熟了的鸡蛋塞回去?

他又不傻,塞是不可能塞回去了,既然黑锅都认下了,他也不介意把那温泉蛋给吃了,顺带补一补自己这又黑又瘦的小身体。不然那老母鸡看到那颗鸡蛋还在,便不愿意醒抱了该怎么办?

至于把温泉蛋让给大嫂林氏吃,好让她下奶?

这事儿吧杨正心也想过,但想了想还是否决了。解释起来麻烦不说,说不准大嫂还吃得心里有负担,让她还得想方设法给家里补上这么一个鸡蛋。何苦来哉?

杨正心的想法并没有夸大其词,在古时的农村里家里的各种事物都是有数的,你藏一根针都可能被当家的惦记很久,哪里可能偷偷吃个鸡蛋却没人知道?你当家里人是吃干饭的?家里人个个都得了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的传承,都金睛火眼着呢!

杨老太太在旁边听明白了,她扫了小儿子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小儿子受了伤,吃个鸡蛋补一补身子也是应该的,如果不是家里那该死的老母鸡这阵子不下蛋,她早就拿鸡蛋给小儿子做鸡蛋羹吃了,还得一次做两个!

林氏目的达到了,便也不再多说。

她是图那个鸡蛋吗?她只是不想鸡蛋没吃到嘴那口黑锅却扣到自己的脑袋上罢了。大智慧她是没有,但乡下小妇人的生存之道她能把这个日常技能点到满分!

至于说鸡窝里少了一颗领窝蛋,老母鸡是否会因此而不下蛋,这个问题暂时不需要管。杨三郎不是说过会儿他会把鸡蛋还回去嘛,那就当他真的会还,这几天正好可以观望一下。若两三天后某人还没有把那颗鸡蛋放回去,到时候再说也不晚,反正这老母鸡最近不下蛋,也不差这么几天。

林氏心中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却不知道杨正心需要的便是那点儿时间差!过了这点儿缓冲期,估计那老母鸡都开始重新下蛋了,到时候他有没有偷拿那个鸡蛋,这事儿还重要吗?

杨正心心中得意,随意扫了箩筐一眼,发现里面待剥的苞米棒子已经只剩下三根了。旁边的杨二郎正坐在树荫下歇息,看上去很闲的样子,杨正心便顺手递给他一个(苞米棒子),自己也拿起一个剥。

林氏还挺机灵,伸手抢过杨正心手中拿着的苞米棒子,就站在那里剥苞米。她的手法也很娴熟,可见平时没少剥,剥一个苞米棒子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杨正心笑了笑,从箩筐之中取出最后一个苞米棒子继续剥苞米,还潜意识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似乎在跟二哥、大嫂比速度的高低。

杨二郎权当没发现,手上的动作依旧不紧不慢,剥苞米的速度却一点不低。

林氏抿嘴一笑,也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对某人无声的“挑衅”欣然接受。

小孩子嘛都喜欢较劲,你不跟他比了,他更跟你急眼。

某被当做小孩子的穿越者手上的动作不由又加快了几分,直到他手中的苞米芯一扔,最后一粒苞米都被他完好地剥了下来,这时候他才有心思观察旁边同样剥苞米的杨二郎和林氏。那两人手上的苞米棒子都还差一点点没有剥完,显然这次的暗中比试是他赢了。

杨二郎:“你赢了。”

杨正心:“是我赢了。”

杨二郎:“你不该赢。”

杨正心:“可我已经赢了。”

“噗哈哈哈哈……”这对话一出,那浓浓的古龙味顿时让两兄弟同时笑得打跌,竟然有些直不起腰来。

杨正心是上辈子看多了古龙大大的书随口做的回应,却没想到那杨二郎竟然把对话给硬生生接上来了,也是个妙人儿。

旁边的杨老太太和林氏无语地凝视着这两兄弟,已经有些无法理解这两货的脑回路了。

她们就纳闷了,那一点儿营养都没有的无聊对话究竟有什么好笑的,至于笑得打跌吗?

“苞米棒子既然已经剥完了,还不快拿一个大的麻布袋过来装这些苞米芯?”杨老太太轻轻踢了还待在地上躺尸的杨二郎一脚,没好气地道。

杨二郎强忍住笑,快手快脚地爬了起来,没走两步路,就拿了一个大的麻布袋过来给杨正心用来装苞米芯。因某人说要用苞米芯喂鸡喂猪,他想到这鸡啊猪啊平时吃食还得补充水分,似乎没有把苞米芯再放到太阳底下晒干的必要啊。

杨正心皱着小眉头,特认真地摆了摆手,道:“二哥,这苞米芯还是先把里面的水分完全晒干再收起来吧。”

“怎么要这么麻烦呢?”杨二郎低声嘀咕了一句,还是按照杨正心的指示把苞米芯摊开来晒,麻布袋随手又丢回了原处。

虽然杨二郎最后还是按照了他的吩咐来处理苞米芯,但杨正心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这苞米芯没有完全干透,一堆塞到一个麻布袋子里面放着,而后又拿出来喂牲畜,我总感觉这样做哪里不太对劲,左眼皮一直跳个不停。”

杨二郎顿时吓了一跳:“这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自古流传下来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既然三弟有跳眼皮警示,那我不发牢骚了,老老实实把这些苞米芯晒干再说!”

“三弟,如果等一下你眼皮再跳,记得及时唤我一声哈!”

这货还挺迷信。

杨老太太毕竟经验丰富,当即笑着出来解惑道:“没干透的苞米芯全都堆放到麻布袋子里,放久了,有可能会让里面的苞米芯发霉。如果我们不注意把发霉的苞米芯拿来喂鸡,有可能导致鸡中毒死亡。即使没死,也会极大影响鸡的健康。总之,会对鸡的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把它晒干,存放的时候就不容易发霉了,三儿的建议是对的。”

杨二郎一脸恍然的样子:“那跟粮食放置不当会发霉一个原理嘛。我知道发霉的粮食是不能吃的,吃了会肚子痛。人吃了都会肚子痛,这鸡还不如人呢,吃了当然也会身体不舒服。”

“嗯,你这样理解也没错。”杨老太太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杨二郎的解释。

“嗯?”杨二郎是那种要么想不起来,要么联想起一大堆关联事的类型:“这样想来,早几年的时候家里好像也养了八九只鸡,但后来突然病死了好几只,剩下的几只也病怏怏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让爹娘心痛了好久呢。难道是因为……”

“嗯,真亏你还记得这件事。”杨老太太现在想起这事还有点儿肉痛,“那时候家里刚刚开始学别人养鸡,心比较大,一养就养了八九只。但咱们家的运气也实在是不太好,当年就遇上了一场旱灾。”

“旱灾一起,人的粮食都不太够吃,更何况是鸡?”杨老太太无奈一叹,接着道,“在那种情况下,你爹也没办法,就给出了一个糗主意。”

“他把陈了好几年的苞米碎拿给鸡当饲料吃,想着这苞米碎发霉得厉害,但再发霉那也是粮食啊!他想着这些发霉的苞米碎人是肯定不能吃了,但鸡应该愿意吃吧?在这灾荒之年,有的吃就算不错了,身为一只鸡,还敢挑三拣四?”

杨老太太说到这里,幽幽一叹,接着道:“而后,那些鸡就出问题了。身体好的鸡只是发育不良,鸡冠萎缩,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身体只是一般的鸡却出现各种平时见都没见过的病,几天后就在鸡棚里发现它们的尸体了。”

“根据村子里那些养鸡大户和县城里的老大夫的说法,这是因为鸡吃了发霉的苞米碎。”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