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要这系统有毛用

34到镇上

  • 作者:山火有时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12-20 14:33:01
  • 章节字数:6312字

最终,有杨二郎的口头帮忙,又有某人快要撒泼打滚的眼神攻势,杨正心还是顺利地进入了杨二郎上镇赶集的队伍。

而后,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大早天都未亮,杨老太太和林氏就起来采摘要带去卖的大白菜。采摘完菜后,杨老太太还亲自掌厨给杨二郎两兄弟准备中午要吃的烙饼和绿豆汤,林氏则负责给家里人准备早食。

至于还要带上的干柴、苞米棒子、干山货等事物,在昨天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妥当了。

所以当杨二郎和杨正心起来的时候,堂屋大长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准备好的早食,只等他们两兄弟洗漱完毕吃完早食带上东西就能直接出发了。

都知道这天要到镇上,杨二郎和杨正心便都换上相对比较新的衣服,也算是为林家村人长长脸。别到时候被人一指点,说是某林家村人连身好点儿的衣服都没有,还浑身脏兮兮的,到时候丢的可是全村人的脸!

说是比较新的衣服,其实也只是衣服上面的补丁少些,不过杨老太太出身秀才家比较爱干净,所以两兄弟身上穿的衣服也常洗,此刻穿出来的那件就更是整齐干净了。

因为以前杨二郎曾经去过镇上,而且这个时代民风尚算淳朴,也没有听说过在这吃都不够的年景还有人把孩子拐骗去的,所以家里对杨二郎两人出行也算是比较放心,只是对两人稍微多叮嘱了几句,特别是杨正心这家伙才八岁多甚至还处于失忆的状态,对他的叮嘱就不免多了些。

杨正心对此也没有不耐烦,只是竖起耳朵听着,尽量把这些注意事项往心底里装。这可都是这个时代老一辈的经验之谈呢,平时想听都不一定能听到,现在免费给说若还左耳进右耳出,那肯定是脑子秀逗了。

该说的都说了,两边依依惜别,而后杨正心两兄弟便背着小包袱挑着货物离开了杨家,往村口方向赶。

村里人赶集都喜欢趁早,杨二郎和杨正心两兄弟来到村口的时候,正看到村口稀稀拉拉几个人聚在一起,相互间吹牛打屁,似乎准备一个村的作伴再一起出发。杨二郎带着杨正心轻易融入人群中,这就九个人了,再等总人数超过十人就可以一同从村子出发了。

还有一辆牛车此时正停在村口,上面除了那赶车的老汉外暂时只坐着一个中年妇女以及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估计会多等几个乘客才出发。

杨正心稍一打听就得知,坐那牛车从村口到小镇,大人两文钱,小孩一文钱,带少量货物不用加钱,带的货物多则按照占位加钱,且包去不包回。

这价钱不算很贵,真要坐牛车杨正心两人也不是坐不起,但他们并不打算坐,而且村口聚集的大多数人也没有打算坐车的打算。那牛车上的中年妇女如果不是因为带着个小孩子且还得考虑路上的安全,估计也不会舍得花几文钱坐车。

这个时间天已开始蒙蒙亮,从村口往外看,那还没有散去的雾气让远处仿佛蒙上了一层白蒙蒙的细纱。

杨正心回过头来正想跟自家二哥分享一下这份迷蒙蒙的美景,不想那等待的第十人已快步走来。

既然村口聚集的村人已然达到十人,同村的一行人也不磨叽,十人之中最有威望的那人一声招呼下,大家随即一同出发。

从小林村徒步到镇上一个成年人快步走也得走上一个时辰左右,杨正心两人都背着小包袱,还一个挑着担子一个背着柴火,脚程自然就慢,那一个半时辰的脚程还是杨二郎保守估计的时间。

那些游刃有余的同行村人倒是有心思一路走一路聊,但杨正心两兄弟光是带着货物走就已经算是满负荷运转了,再要说话的确有些有心无力,只能选择耐心地当个纯粹的听众,听听同村的人都在八卦些什么。

乡下男人走在一起的时候为了活跃气氛通常都喜欢开黄腔,逢是乡下没读过书的男人就没有讨厌聊这个的,所以那部分人走到一起气氛还挺愉快。

村里的女人则大都喜欢聊些村里的家长里短,那部分人又自成一个团体。

再有如杨二郎那样不说话的,又组成一个团体。

三个不同的团体看上去各走各的,就这样一同走在路上,这便算是互相照应了。但若遇到危险,这些分散的团体却又能迅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不知为何杨正心有这种感觉。

对于同村男人开的那些黄腔,杨正心表示他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别人或许以为他区区一个八岁黄口小儿那方面还没有开窍,但别人哪里知道,在他眼中就这帮人的黄腔水准,跟现代那种动不动就弹出盘肠大战小电影免费看链接的网站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经历过现代那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杨正心对这方面的免疫力已然异乎寻常地高,一般水准的,他甚至都不带看一眼的。

至于那帮女人聊的家长里短,杨正心反而听得津津有味。他两只耳朵竖起,甚至不肯错过一点儿细节。可别小看这些家长里短,这些家长里短里面可蕴含着不少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些甚至连杨家老两口都不知道,可谓听不了吃亏,听不了上当。

旁边走着的杨二郎则听得很是无语,那边那帮开黄腔的男人说的话太过粗俗听得他脸红耳赤恨不得捂住耳朵,那边那帮女人聊的家长里短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他听得耳朵长草,两边的声音在耳朵中轮番轰炸,他表示他自己也很绝望啊!

还好接下来的一段山路非常难行,同路的村人忙着看路都没心思再说些有的没的了,这才让杨二郎猛地松了一口气。

旁边的杨正心倒是一脸惋惜,他刚刚恰恰听到精彩处呢,然后……然后竟然没了!没了!顿时有种“有朝一日刀在手,屠尽天下断章狗!”的感慨。难怪天下人都这么讨厌断章狗呢,断章的感觉果然很让人难受啊!

吸引注意力的事物没有了,身体的疲惫感便一下子涌了上来,杨正心一个踉跄,竟差一点儿摔倒在地。

杨二郎吃了一惊,旋即想到自家三弟才八岁多身子骨也弱,背着柴火走了这么长的路也的确该累了,连忙上前扶了一把。

“三弟,你还好吧?”杨二郎看着杨正心这副疲惫的小样儿,忍不住发问道。

“没事儿。”杨正心摆摆手拒绝了二哥的搀扶,表示他稍微休息一下就好。

同行的人们也都不是啥坏心眼的家伙,见杨正心这八岁小儿要休息,便也纷纷表示可以中途休息一下。其中有些人明显松了一口气,他们早就想提议休息一下了,但又不好意思开口,现在倒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下休息了。

一行十人在路上稍微歇息了半刻钟,便又忙忙起身赶路了。真要动不动就坐下休息,估计到了大中午一行人都到不了镇子上。

还好过了这段难行的山路之后便是好长的一段缓缓的下坡路,这样的路走起来比较省力,众人沿着小路走,紧赶慢赶总算来到了小镇。而这时,距离刚出村口总共花了不到一个半时辰,这倒是跟杨二郎的估算差不了多少。

这是杨正心第一次到镇上。

他左右张望着,看哪都是新鲜,看上去就是一副乡巴佬进城的样子。放眼望去,周围皆是青砖碧瓦的建筑,街上行人衣着整齐干净,再加上周遭村落的人们从各方而来,即便时辰还早,也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集市的地点就设在小镇的东边,因此也被小镇的居民称之为东市。他们一行人大都一个目的,因而皆沿着大道一同带着自己的货物往东市走。

杨正心一路走来,发现街上各种店铺其中一部分到这个时辰都还没有开张,但那种店铺外表通常都装潢得非常贵气,估计就是那种“平时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类型了。

来到东市,可以发现东市上卖什么的都有,虽然时间尚早,但各种叫买叫卖的声音却此起彼伏,显得很是热闹。

杨二郎没有随便找个位置就把东西放下,他左右顾盼着,最后在一棵大榕树下放下担子,就选择在这里摆摊了。

旁边还有个长得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同样是卖菜的,但卖的不是大白菜而是青江菜和生菜,杨二郎许是觉得卖菜的都堆在一起更容易让有心的顾客找上门来,从而达成交易。另外,卖菜的通常都秉持和气生财的生活态度,跟这样的人呆在一块便不容易无故生出事端。

见杨正心这一大一小两个人走过来在旁边摆摊,卖的似乎也是蔬菜,那老太太率先开口了:“你们也是卖的蔬菜啊?我看你们长得有些相似,是两兄弟吗?”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