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要这系统有毛用

56我太难了

  • 作者:山火有时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1-03 10:32:59
  • 章节字数:6468字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林家村里超过一半的人家,此时就遇到了跟前面一句非常应景的情况。

但林家村人纷纷表示,这种倒霉的应景还是不要了吧,他们消受不起!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请问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答曰:还能怎么办,用盆子接水呗!

漏雨的地方太多,盆子数量不够,请问该怎么办?

答曰:还能怎么办,盆子不够了,就用水桶接水!水桶不够了,就用杯子继续接水!若还差一点,嘴巴张开也能顶上半个!

毕竟,现在才想起要修缮房屋,晚了!

像上述的情景,在这一片狂风暴雨覆盖的区域之内,大多数住土胚房的人家家里都在不约而同地上演,显然大多数人家都不能幸免。这样的情景可不仅仅只是在林家村上演,周遭一大片区域全都如此。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建土胚房才是常态,不像城镇多建的是石砖房,这遮风挡雨的能力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林家村村长此时也在屋子里发愁。

他看着外面天空乌黑一片的云层,看着外面刮着的狂风暴雨,风声雨声雷声不断在耳边炸响,也不知道这样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即便风雨过去了,周遭也将会是一片狼藉。很多地方都需要村里人花时间去收拾,更不用说,村子里各家各户的房子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些问题,这么大的风雨,屋子墙体倒塌也一点儿都不稀奇。这么多的事儿都需要他去妥善处理,光是想一想他这个村长就觉得脑壳突突地发痛。

至于原地等待灾情过后朝廷的赈济和安抚?

告诉你,这是在想屁吃!真要等赈济到来,黄花菜都要谢了!朝廷现在还在跟外敌打仗,据说前线打得有来有回的,战况很是激烈,却连军粮都快筹备不过来了,就这情况还有能力赈济?林家村村长觉得,朝廷不加征税赋就非常不错了。

不过朝廷加征税赋之类的,现在考虑还言之过早。林家村村长现在需要率先考虑的是,万一村子里真有房屋倒塌或者急需修缮的情况,村子里有多少户人家能够提供暂时借住的房间。

不用说,林村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杨家的房子。别看杨家外面围着的仅仅只是一圈篱笆墙就以为这杨家的房子建得很差,恰恰相反,杨家早些年建起来的土胚房其坚固程度堪称村子第二,也就仅次于他家的石砖房了。当初建造那土胚房时老杨头拿出的大桶大桶的糯米水,以及老杨头当时那一脸肉痛的表情,直到现在林村长还记忆犹新呢。

远在杨家的老杨头表示:我特么只是做了一回慎重勇者建了几间特别结实的土胚房就被人家村长生生惦记了几十年,我真是太难了!

被村长惦记的老杨头,此时却是在堂屋里一阵翻找,突然他双目一亮,还真给他找出了两件蓑衣。

那蓑衣由不易腐烂的蓑草编织而成,编织得厚厚的仿若一件衣服,故称蓑衣。蓑草能防水,因而这种蓑衣被村里人作为穿在身上遮雨的雨具而广泛使用。老杨头把这东西提前找出来,显然打算在风雨变小的时候出屋所用。至于油纸伞,那玩意儿贼贵,就不是一般农家能够用得起的东西,老杨家里自然也不可能有。

杨大郎见自家老爹把蓑衣找出来,心中一紧,直接问道:“爹,这外面大风大雨的,你打算这时候外出啊?”

“不是。”老杨头摆摆手,随口道,“只是先把东西找出来,要用的时候就能够马上使用了。有备无患嘛。”

杨老太太也开口道:“你爹估摸着快要到做晚食的时间了,他把蓑衣先拿出来,是让我们两个女人等一下穿着它到厨房做晚食呢。”

“哪能让你们两个小女人冒着大风大雨到厨房做晚食啊。”老杨头摸了摸鼻子,视线右移,却是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地接着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就好。待会儿风雨变小后,咱们父子给你们把晚食做出来。你们就等着尝尝咱们爷俩的手艺就可以了。”说罢,他还用手指指了指杨大郎和他自己。

杨二郎和杨正心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问道:“爹,那我们呢?”

“你们两个留在堂屋里陪一下家里的两个女人就可以了。就留着两个小女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瑟瑟发抖,外面还横风横雨,这是男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老杨头还特理直气壮地反问了一句。

杨正心两兄弟当场收声,老爹都这样说了,自然不容别人置疑。

杨老太太和林氏在心中轻嗤了一声,她们才没有怕得瑟瑟发抖这么没用呢!不过老杨头难得摆出一副大男人主义的当家范儿,她们两个小女人就没必要给他拆台子了,只需静静地接收别人的好意就可以了。女人驾驭男人的法门儿,从来都深奥着呢!

杨大郎闻言憨憨地点了点头,对此也没有异议。家里两个女人,一个是他娘亲,另一个还是他媳妇儿,两个女人若不去做饭,这做饭的事儿他若不上谁上?即便只作为几兄弟中的兄长,他也得顶上啊!

事情商议已定,外面一阵狂风暴雨的,依旧黑沉沉的一片,弄得堂屋里很是昏暗,虽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也难免让人心情压抑。老杨头暗自琢磨了一下,难得奢侈地让屋子里点起了油灯。

那一盏小小的油灯仅能给屋子里留下一点光亮,还有一丝温暖,虽然跟外面的冰冷与黑暗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却仿佛一道希望之光悄然种到了众人的心田中间。

其实老杨头老早就应该在屋子里点上油灯了,但之前他不是舍不得嘛,灯油钱老贵了,故他硬是在心中各种权衡了很久,就是不行动。若不是旁边的杨老太太看出了他的心思摇了摇他的衣摆子,他才没有这么快下定决心给屋子里点个灯呢,起码还得墨迹半刻钟。

杨老太太见家里难得点起了油灯,想着也别白白浪费了灯光,便从衣兜里取出一个小小的针线盒,给家里人缝补一下衣服。

杨正心倒是想劝上一句“在油灯那点儿灯光下动针线费眼睛”,但一听说正在缝补的那一件衣服是给他穿的,顿时就不吱声了。

自家母亲好心给他缝补一下衣服,他好意思给她振振有词地来一番说教?反正杨正心认为自己做不出来这种没心没肺的事。他轻轻握了握拳头,脑袋微微仰起,强忍着眼眶内的热意,只是觉得,此时此刻,自己的心里仿佛流淌着一股暖流,让他整个身心都暖融融的,说不出的窝心。

旁边的杨二郎或许察觉到什么,但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抬头望着门外黑沉沉的天色,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外面的狂风暴雨一直在呼啸,雷霆偶尔在咆哮,看上去完全不像有一丝风雨将要停歇下来的意思,而时间却仍然在缓缓流逝。

这时候,一道狂雷从远处厚厚的云层之中狠狠地劈下,整个天空都猛地亮起了一瞬,轰隆隆的雷音疯狂靠近,声音传来之时直让人震耳欲聋!

这可怖的雷声把堂屋里的大人都给吓了一大跳,就更不要说只是个小娃娃的狗蛋了。原本睡梦中的小狗蛋被那恐怖的雷声给猛地惊醒了,顿时便是一阵哇哇大哭。

林氏顿时慌了神,连忙轻轻拍着儿子的背,又是哄又是摇晃,口中哼着舒缓的乡间调子,但哭声却依旧不止。

杨老太太这时候也坐不住了,宝贝乖孙哭得这么伤心,她的心就好像被挖了肉般痛,连忙小跑着过去和林氏轮流着哄抱。

杨老太太的养娃经验毕竟比林氏多出不少,在她的帮助之下,小娃娃总算是止住了哭,但仍打着哭嗝,泪眼婆娑,小鼻子一抽一抽的,看上去好不可怜。

几个大男人看着小狗蛋那可怜兮兮的小模样同样心中焦急,但哄孩子这事儿他们都不在行,只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屋子里转来转去,转得人头晕。

还是老杨头最先回过神来,无奈道:“都别走来走去了,直看得人头晕。大郎,我看外面这一场风雨根本没有变小的意思,趁着现在风雨没有继续变强,咱们两人先到厨房那边准备晚食吧。留在这里,咱们也是什么忙都帮不上,徒惹心烦。”

杨大郎忙不迭点头,已经伸手拿过桌面上的两件蓑衣,并把其中一件递给自家老爹。正因为哭的是他儿子,帮不上忙他比场上所有人都更心烦,自然更想躲出去,免得看着心郁。

老杨头伸手接过蓑衣后顺势披到身上,再戴上一个斗笠,率先走了出去。杨大郎连忙也披上蓑衣戴上斗笠,逃也似的离开了堂屋,仿佛火烧屁股一般。

杨正心站在那里看得好笑。这杨大郎虽然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爹,但该不着调的时候果然还是不着调。都说男人都是大小孩,果然古人诚不欺我。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