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要这系统有毛用

91种冬小麦

  • 作者:山火有时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1-26 12:17:21
  • 章节字数:6670字

由于林氏喂小狗蛋喝含有安神药药效的奶水比较及时,当晚小狗蛋只是有些轻微的发热,而且发热也很快就过去了,也没有持续性睡梦中惊醒的情况发生,这让杨家人都很是松了一口气。

老杨头还轻声嘀咕了一句“如果那黄绿老郎中配置的药更好些小娃娃可能连轻微的发热都不会有呢”,不过杨老太太顺势给了他腰背一巴掌,他就当场收声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并不是所有郎中都是心胸广阔的人,你在其背后说他一句坏话,若让他知道了,说不准他能记着这事儿一辈子。

万一有求于他的时候他记着这事顺带给你小鞋穿,那到时候可就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别的不说,只说他若把原本可以便宜的药换成价格昂贵的药,这就够让平民百姓喝一壶了。

老杨头想说不只是“万一”,兜里没钱的他连“一万”也怕啊,但见杨老太太瞪他,便只好悻悻地闭上了嘴。

“村里老郎中的医术还是不错的。”

杨老太太自出生就在林家村住了,因而难得地给那老郎中说了一句公道话,“小病小疼什么的,他治起来还是很拿手的。不过,再怎么说他也只是一个村里的郎中,几十年前更只是一个游方郎中,所以,别把他跟镇子上的老大夫相提并论。那不能比。”

老杨头这才释然。

第二天。

天刚刚亮,老杨头就一咕噜从坑上爬起来,还顺带把老伴从坑上拍醒。老两口连牙齿都还来不及刷,脸都还没来得及洗呢,就跑到东厢房看望嫡亲大孙子了。

昨晚小狗蛋的发热就已经退了,但老两口到底还有些不放心,故而一早就要过来再看上一遍。

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嘛,这倒也是人之常情。

小狗蛋当然没有再次发热,他此时躺在杨大郎和林氏中间睡得正香呢。

昨晚杨大郎也只是睡了半宿,林氏更是一晚未睡,故而老杨头和杨老太太到来扣门的时候,他们马上就出来开门了。

“爹,娘,你们这么早啊。”杨大郎和林氏先给老两口打了一声招呼,神色间带着些诧异。

“我们是来看大孙子的。”老杨头老两口只是挥了挥手,便径直走进去看望小狗蛋了。

杨老太太走到土坑边伸手探了探乖孙子的体温,发现还算正常,这才松了一口气:“没事儿,乖孙儿体温正常。”

老杨头见状,道:“小狗蛋昨晚靠你们两口子照顾,也是辛苦了。今早大郎就不用下田了,在房间里补一下眠吧。”

杨老太太也道:“老大家的也是,早上好好补一下眠吧。小狗蛋就暂时交给娘来照顾吧。”

杨大郎和林氏齐声道:“谢谢爹(娘)!”

“谢什么呢,不都是一家人吗?”杨老太太摆了摆手,又轻轻拍了拍林氏的玉手,一脸的怜惜,“看,连黑眼圈都出来了,这女人熬夜多了很容易老的。听话,赶紧去睡一睡吧。”

林氏心中一暖,也不再多说,先把小狗蛋抱到婴儿床上,这才自顾躺到坑上盖上被子睡觉去了。

杨大郎原本想着嘴上应着,上午照旧下田劳作,但被老杨头态度强硬地一瞪眼,杨大郎便知道自己拗不过,这才乖乖地躺回坑上跟媳妇儿一起补眠去了。

之后,老杨头先在这里照看一阵,待杨老太太刷洗完毕后再换她待在这里照看大孙子,那之后老杨头就可以去洗刷了。

而后他再带着杨二郎下田干活去或者干些其它什么的都行,全看时间安排了。

至于杨正心,按照老杨头的安排他早上不需要下田劳作,但要包办了家里的早上的各项工作。这些工作没有下田干活累人,主要是繁琐。

当杨正心被从坑上拍起来,得知自己一大早就被安排了那么多工作的时候,他一脸都是懵逼的表情。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他才刚睡醒感觉就如同过了好几年,连世道都变了?

他不是才八岁吗?为什么八岁小儿的他要做那么多的工作啊!?

系统倒是适时冒出来很是淡定地把家里的状况都给他细细说了一遍。

得知早上杨大郎和林氏都得补眠,杨正心这才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大哥大嫂都得在早上补眠呢,娘要接替照顾小狗蛋的工作,这就没办法了。”杨正心耸拉着肩膀叹了一口气,只能掀开被子起身,选择接受家里的安排了。

起床一番刷牙洗脸之后,杨正心拿着扫帚开始给家里打扫卫生。

这个打扫卫生不仅包括清扫院子里、堂屋里的落叶灰尘,擦拭脏污,还得到猪栏里清理猪粪,到鸡窝附近扫去掉落在地的鸡粪鸡毛,清理院子里绊脚的小石子,打开茅房的大门让里面透透气消消异味,等等等等。

打扫完卫生,就得到菜地那里除杂草、浇水、捉虫,而后是喂鸡喂猪。

还好老杨头和杨二郎在下田之前已经把水缸里的水装满了,否则现在的杨正心在给蔬菜浇水之前还得再多一项打水的工作。

以他的小身板,若要去打水,光是打水也不知道得花去他多少的时间。

就在杨正心在家里苦逼地做着各种繁琐家务活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杨头和杨二郎已经扛着锄头下到田地里去了。

耙地,打碎田间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这些为小麦出苗创造优良环境的前期工作前些天杨家人已经做了,底肥也已施足,所以今天他们到田里来就是为了给冬小麦播种的。

正常情况下,冬小麦的播种前还必须要浇足底墒水,也就是要把地给用水浇透了,这是保证出苗的基础。

不过不久前林家村才刚经历了一场持续了一天两夜的特大暴雨,雨水早就把泥土都给浸透了,因而这个步骤杨家人就直接省略了。

冬小麦的播种杨家父子两人已经非常熟练了,所以也不需要老杨头指挥,两人一人选择一个方向提起锄头就自顾自工作了起来。

播种前,得先挖坑。

一般而言,挖出的坑其深度需要控制在一个指节到两个指节之间,这显然要比之前油菜挖的沟要更深。

另外,因为现在是早上,按照村里流传下来的“早播宜深,晚播宜浅”的小麦播种准则,所以他们都让挖出的坑最深处尽量达到两个指节那么深。

挖完坑,撒上两三颗冬小麦的种子后,再覆盖上泥土,另外还需要对泥土稍稍压实。

差不多的工作需要他们不断重复进行,尽可能做到同一个坑里下的麦种颗粒多而不挤,让长出的小麦苗多而不靠。

因为家里的田地不止一两亩,所以老杨头也没有想着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一天就把所有的下种工作都做完,能够按计划完成他认为就可以了。

故而干了一段时间,老杨头看了看天色,就对着一旁还在工作的杨二郎说道:“二郎,你就在这边继续忙活田里的事吧,看天色差不多的时候自个儿回家吃饭就可以了。爹现在得回家了,不然你娘没办法空下来给咱们做午食呐。”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杨二郎当即点头应道:“知道了,爹,你就放心地回去吧。田里的事,交给儿子就行了。”

老杨头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扛着锄头率先回家。

老杨头回到家时,便看到杨正心似乎刚刚喂完鸡,这时候正提着一个装着些鸡粪和泥土的撮箕往沤粪池那边走呢。

“啊,爹你回来啦。”杨正心见到老爹回家先打了一声招呼,而后也暂时不往沤粪池那边走了,转过身来继续说道,“还好爹你回来了,不然家里除了东厢房就没有人了,我也不好外出呢。”

老杨头随口问道:“你要外出干什么呢?”

杨正心道:“我在家里到处翻找了一下也没有找到有剩余的猪草,正想着到外面采些新鲜的猪草回来喂猪呐。”

如果新型苞米芯饲料发酵好他倒是可以先拿来用用,但问题是那些新做的苞米芯饲料发酵时间还短,即便拿出来喂猪猪也基本不吃,所以要拿饲料喂猪也只能先外出割猪草了。

老杨头一想也是,他想着家里的猪少吃一顿会掉膘,又想到小儿子“失忆”至今干活也还算正常,应该不至于傻乎乎地冲进别人家的茅厕里割猪草。

他便点头应道:“那你就赶紧出去割猪草回来吧。记得早去早回啊,家里那头猪还等着你回来给它喂食呢。”

后面那一句就是对小儿子的提醒了,让他别在外面疯太久。

“我是那种到了外面就贪图玩乐的小屁孩吗?”杨正心满头黑线,感觉自己被自家老爹给小看了。

不过他也知道有些事只会越描越黑,还是机灵地应了一声:“知道了,爹。”说罢,某人转身就要走。

“记得出去的时候把镰刀和背篓带上啊!”老杨头似乎突然又想起什么,顿时一拍大腿,离得远远的都不忘开口给某人提醒一句。

杨正心不由一个踉跄!

“爹,我的亲爹!请别这样!”

“我现在真没失忆了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