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奇蜂漂流记

第四章 应聘

  • 作者:丈和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2-01-08 18:40:33
  • 章节字数:6294字

红广的老板收到了公证处的信息,红广集团将百分之五的股权赠与季悠然女士的合同被判无效,因为季悠然女士没有身份。红广公司方面的人都目瞪口呆,找到硕而和悠然,硕而目瞪口呆,因为他突然想起悠然是由蜜蜂变过来的,当然不会有现代的身份,现代社会的一切如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出生证明,银行帐号等她都不会有。2992年这样的年代,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没有犯罪现象的时代,所以对于个人身份方面的问题已经不那么敏感了。户籍管理处只是给了硕尔一个函,请他携悠然一起去登记一个身份。

红广集团把赠与悠然的股份转赠给了硕尔,硕尔和悠然都表示同意,这问题便解决了。但悠然如何确定身份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他们决定先到外面去旅游一下,放松下心情,再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恰好那位乐器店的店主找到他们,说他的那位朋友,就是那支悠然笛的原主人,想邀请悠然和硕而到他那里去玩玩。他就住在市郊的霞山上。他们一想蛮好,拿了地址,谢了店主,第二天一早,出发了。

这辆飞驰性能极好,一出郊外,开得飞快,入山时有个休息站,他们在旁边的食府里吃了早饭,为了不惹人注目,他们把悠然的馒头带回到了车上,在那里大啃特啃就一点问题也没有。

山上真是别有一番风景,两人把车停在山脚下,悠然爬山还真是快,硕而差点要跟不上,半山腰有一片桃花,还开得红扑扑一大片,那上面的蜜蜂一群一群的,奇怪的是它们见到悠然就围了上来,绕着她一圈又一圈地转着。悠然说,它们告诉我说,附近花蜜很多。

一路上他们问了几家人家,找到了乐器店主那位名叫华义的朋友家。门前一进栅门是好大一个院子,屋檐下挂了好几串红辣椒,院子里放了十几个蜂箱。华义的妻子说华义有点事外出,一会儿会回来,她笑着把他们俩迎了进去,硕尔打量着这山上的农家,悠然倒好像很习惯似的。说话间华义回来了,他简直就是农夫打扮,健康的身材,健康的脸膛,笑起来露齿,和他的妻子一样。一看到悠然他就笑着说,这就是那位神女吧,啊你们好,老婆,把糕团拿来,喔,先蒸一蒸。

等到糕团蒸好拿上来,悠然已经准备要吹笛子了,于是被招呼着先吃。糕比较一般,但很香,团子却有豆沙的枣泥的萝卜丝肉泥好几种,硕而吃几个就饱,悠然却吃了很多,但她这次很客气,将几笼团子吃得只剩两个时说“饱了”没有吃完。于是开始吹笛,笛声一起,华义就呆住了,这是被他认为没人能吹响的笛子,现在在悠然这里却发出仙意盎然的笛声,华义的妻子闻声过来,连里屋也有个老太太的声音出来,华义赶忙进去,搀了一位老太太出来,于是硕而和悠然都叫起了“奶奶”“奶奶”的。华义笑着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今天不得了,我老娘亲多年瘫痪在床,今天扶着能走路了,他把悠然指给他老母亲看,“就是她吹响了那支笛子。”他母亲眯着眼上来,对着悠然看了又看,端义详过后说,唔,好闺女!硕而说,还是先搀老人家进去休息吧。奶奶您放心,悠然每天都会吹一曲给您听。

他们直到院子里,才发现栅栏外已挤满了邻居的男女老少,都说这笛声没听到过,真太好听!

自此悠然和硕而就在华义家住下了。悠然除了每天为老太太吹一曲,还帮华义照料那二十个蜂箱。老太太`渐渐能自己扶着拐杖走路,最后连拐杖也丟了,而且听力、目力、口齿都有很大长进,一家子都很感谢悠然。村里人也因为常听到这笛声,各种各样的病都没有了,孩子们读书也长进多了。

院子里那二十多箱蜂在悠然的调教下,产蜜不仅量大而且特别香甜,全村人都啧啧称奇,都称悠然笛为神笛,称悠然为神女。

这名声渐渐传出去了,邻村,到后来是邻镇,都有病人抬过来,要悠然给治。悠然明确表示,她这笛声对所有的老年病有好处,但对有些病是没有作用的。这个说法大家都觉得能够理解。

华义所在的村子房价涨得很厉害,已经翻了倍了,还是有价无市。但后来还是成交了一套。那是华义所在的邻村,有位老大爷是海厦市市长的父亲。他的问题是行走不便,自从到了新住处后来请悠然治疗了几次,如今健步如飞,精神饱满,非常满意。他将悠然的笛声奉为至宝。终于有一天,华义的栅栏门外,市长带着他的父亲来感谢悠然了。市长对悠然说,他父亲的这种病看了很长时间很多医生都不见好,现在被悠然治好,悠然真不容易!

秘书来调查悠然,却发现她没有身份,感觉到很奇怪,硕而说了悠然变为蜜蜂二千多年的奇特经历,只简单说是被他叔父变过去的,后来偶然地变回来了,略去了八十一字口诀等复杂内容,说她因此没有身份,秘书请示市长,市长思考后说,让硕而和悠然各写一份材料,说明个中过程,然后由市委讨论再作决定,问题不会太大。

听说将解决身份问题,悠然非常高兴。后来终于在硕尔的证明和市委的同意下,悠然正式以“季悠然”为名字,在海厦市注册成为海厦市市民,唯一和别人不同的是她比别人要多一份说明材料,并且这份说明材料被冠以“绝密”二字。

悠然最后的年龄,经过骨龄测定为二十岁,生日定为一月一日,文化程度被定为高中,民族为汉,婚姻状况为未婚,家庭住址就用了硕而的,籍贯为海厦市,出生地为海厦市。硕而和华义一家为悠然的身份确定庆祝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悠然又在村子里待了三个多月,立秋过后和硕而一起回了海厦市。但在城市里吹笛子几乎是不被允许的。硕而把屋子的隔音升了级,总算把问题解决得还可以。华义所在的那个村子,凡是被悠然的笛声治疗过的人们基本上都不会复发。有人作过研究,如果悠然单独为某人吹笛,效果最好。如果听笛的人为百人,效果降为百分之一。然后疗效还与曲子的种类和吹奏时长等复杂因素有关,悠然其实都心中有数。

但悠然和硕而也会开开玩笑,一天早晨,硕而出去买早歺,拎着一大摞饼啊油条啊回到歺厅却久久不见悠然出来,便叫起来,然后是敲门,后来一推门,见室内空无一人,一下子便急了起来,却发现一只蜜蜂在眼前飞来飞去,一下子明白了,便若无其事地吃起来,只一会儿,悠然就现了身,大嚼起来。

日子这样过下去,也是一点劲都没有的,硕而说,要不我们去找份工作吧,或者我们出去旅游,怎么样?悠然说,先找份工作试试看,实在没劲了就去旅游。

硕而说,你可以到音乐学院去,做民乐系的笛子老师,我呢,去作曲系,专作民乐。悠然觉得这主意不错。

音乐学院的民乐系大约也有几十个老师,负责教授二胡、扬琴、笛子、唢呐、琵琶、阮、笙、古筝、古琴等。硕而陪着悠然进去,被里面的保安赶了出来,只好在走廊里听他们排练一首民乐曲,后来他们搞明白了,应该先到系办公室去,也巧,民乐系的系主任张昌今天正好来了,听说他们是来应聘民乐系老师,觉得很意外,说我们现在不缺老师,没有招聘计划,这样吧,你们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我们系的老师彩排吧,便带他们到了门口和保安打了招呼,保安这次很客气地请他们进去,搬来两张椅子让他们坐下。系主任放心地走了,心想,他们只要看到我们民乐系的水平,就一定会知难而退的。

民乐系的水平还真不错,音乐很引人入胜。排练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硕而悄悄地对悠然说,我们走吧。于是他们去和系主任打招呼。系主任一看到他就说,怎么样?走了?两位走好哈,我事情忙就不送了。

悠然拿出自己的笛子,吹了一曲“晚秋之韵”,里面的彩排其实仍然在进行,但悠然的笛声已经沁入其中,声音很轻,却似有神力,让里面所有的人都停下来倾听,一曲吹完,发现后面站着系主任和其他老师们,系主任鼓起掌来,大家也一齐鼓起掌来。系主任说,你们是哪座城市来的?知道他们就是海厦市人后,他感到很奇怪,我怎么一直不知道?他记下了悠然和硕而的地址和电话,接着请他们去吃午饭,硕而说,午饭已经订好了,谢谢您,下次吧。在众人的目光中,硕而和悠然向大家道别,向音乐学院的大门走去……

(本章完)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