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玄武重临

问心路

  • 作者:三秋不见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2-02-03 01:43:58
  • 章节字数:4504字

张易挣开那道士的双手,道了一声“不算,我不信这个。”便径直走了,留下那道士。

那年轻道士站在原地,也不追赶,看着张易远去的背影,诧异道“我怎么,什么都算不出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张易走在宽阔的大路上,周围高大的乔木被夕阳渲染成金色,灼热的阳光到此刻变得温顺起来。

纵然迟暮最璀璨!

参同门,名字取自道家经典《周易参同契》,传说开山立派的祖师爷自号参同道人,本是一江湖术士,偶然机会得仙人亲授《周易参同契》,至此从中得悟大道,开创参同门至今。

参同门位于青阳山,此山自古有之,传说有仙人常居其中,闻名遐迩,至三千年前参同道人在此大开山门,名声更甚,香火更是不绝,来往虔诚之人,络绎不绝。

走得近了,张易也不禁感叹这青阳山之巍峨,青阳山连绵数百里,峰峦起伏,连绵不绝,高耸入云,树木掩映,层峦叠嶂,飞瀑奇石,珍禽异兽,数不胜数,云雾缭绕之间,但见得屋宇隐现,古韵悠然,当真是云深不知处。

山脚下修有一道观,占地不大,香火却是极好,青烟袅袅,味清雅不散,闻之心神舒畅,道观中供有三清神相,三清左侧一道人,低头肃穆,虔诚侍奉在旁,这便是参同道人了。

张易排队随着人群进入到道观中,向那高居其上的三清和参同道人上了三炷香,行了礼,这才走到道观后,去走那山的问心路。

参同门招收弟子的方式极为特别,凡欲入门者,从山脚参同观后门出来,凡能从问心路走上山顶者,皆可拜人门中。

问心路由石阶铺就,仅够俩人并排而走,作为一个传承千年的门庭,倒是不太符合身份。

据传通过问心路者,皆有仙缘,如此方才能成为参同门弟子,而每个人所见所闻,皆是不同,有人看见这问心路是杂草丛生,破烂不堪,有人见这问心路上坦途大道,有人则是刀剑林立,而如今张易眼前这问心路,是一条台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古色古香,斑驳古老,古色古香,蜿蜒盘旋而上,仅够俩人并肩而过,路边树木苍翠,弥漫着幽香,令人为之一振。

问心路,但得问心无愧。

张易仰视良久,方才踏步走上台阶,哒哒的声音间歇些得响起,在这幽静得山径上格外清晰。

台阶上升的幅度越来越低,渐渐趋于平缓,待走了上来,原来是一处修建在山腰处的平台,方圆一丈而已,中心立有一石碑,高三丈,宽二丈,上书一“道”字于其上,其后却已没有台阶。

张易看着这石碑,心下忽生出一种向往来,他走近石碑,有手去抚摸着石碑,顺着沟壑用指尖划过这“道”字的每一笔每一划,感受着其中的大气磅礴和悠长韵味,久久难以离去。

“道?”他不解,不知,不懂。

“道,存在万事万物中!”这是肯定,确定。

“哈哈哈”他似如疯魔,仰天大笑,手指苍天,不羁狂笑。

“敢问天地,何谓之道,道何在?”他不甘。

心有业障,是为心魔;心无所惑,是为魔心,敢问天地,何为真魔?

他嗤笑一声,双手毫不留念得离开石碑,往前跨出一步,却发现不知何时,前方竟然又出现了石阶。

张易踏上台阶,不回头得向前走,身后之事,自然放在身后,万事万物皆为道,皆不可乱我心。

清风徐来,有仙人至。

有一老者鹤发童颜,道骨仙风,有手轻扶石碑,沉默不语。

良久,方才有话语轻轻传荡开来。

“一念起嗔,泱堕无间”

循路向上,再转过几道湾,眼前豁然开朗,这一次同时出现三个石碑,上书“佛”“道”“儒”三字。

何为道?

何为佛?

何为儒?

张易从旁折下一根树枝,在三块石碑前书写起来,随后折断树枝,飘然而去,顺着石阶再度向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待张易远去,再也看不见这里的情形时,那老者再度出现,近身去看那地上的字。

一看之下,那老者心神俱震,脚下虚浮,险些摔倒,以他数百年的修行,竟失态至此。

佛者,以乞丐之名行强盗剪径之事。

儒者,虽满腹经纶却墨守成规以至成就腐儒之名。

道者,正道是道,魔道是道。

“道”这是张易遇见的第三个石碑,和第一个石碑一模一样,除了顺序不一样,张易没有找到不一样的地方,他静静看着这块石碑,良久,才在地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随后看着面前树木从生,没有路的前方,一步踏出,毅然而然得走了进去,再没回头。

那老者再度出现,看向张易的答案却是面色一怔,似是有些不敢相信这人是写下正道是道,魔道是道的狂悖之人。

少年英雄气,自是胆气豪!

参同门大殿,立于青阳山的峰顶,殿宇雄奇,气势磅礴,此刻正有十余人居于俩侧,居中一人,正襟危坐,,见得大殿走进那鹤发童颜的老者时,面带笑容道“舒阳师弟,你去看那个新上问心路的弟子,如何了。”

在旁众人皆是心下一动,未入门先称弟子,看来掌门对这个人是相当满意的,都齐声笑道“恭喜掌门,我参同门又得一良材。”

那人正是参同门现掌门,顺明道人,此刻见众人恭贺,含笑回礼道“诸位莫急,还是先等韩师弟说完吧!”

回头看向舒阳时,却见平日里一向风仪飘然的师弟沉默不语,头发散乱,道袍不整,不由得微微皱眉,提声道“舒阳师弟!”这一下用上了道家真法,振聋发聩,将沉思中的舒阳惊醒。

舒阳见众人都把目光投来,这才叹息一声道;“哎,此次,我也不好评价他了。”

闻听此言,众人都是一愣,参同门有弟子拜山,门中便会便会派出长老查看,用以评定该弟子品行,最后由该长老一语定之,而舒阳竟说,他不知如何评价。

(本章完)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