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170章 参军或是参谋

  • 作者:无酒不出关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6-29 17:19:31
  • 章节字数:5836字

王世充得到东都兵力补充,士气大振,主动出击,于洛北击败李密。王世充也因此骄傲起来,休整了一些日子,又命诸军各造浮桥,渡过洛河,向李密突袭。但是各军造浮桥进度不一,浮桥先造成先行前往进攻,后造成的后进攻,出现前后脱节。

冲在最前面的是虎贲郎将王辩,先是攻破李密营垒的外栅。营中的李密准备不足,见到敌军源源不断攻来,惊魂未定,眼看就要溃不成军。

此时偏偏是王世充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他不知前方的情况,怕军队前后脱节被李密军分割后各个击破,竟然命人吹响了收兵的号角。王辩不敢违抗,领兵撤退。

李密也是一个决策果断之人,见此,立刻选择反打,率秦琼、罗士信等敢死之士,带领精锐展开反攻。

王世充的士卒本来撤退时就有些手忙脚乱,遭到这帮敢死之士冲杀,立刻溃散,四处奔逃。结果王世充大败,因争浮桥过河溺死的有万余人。原本有机会立下大功的王辩,也因为王世充的昏聩决策而惨死在敌人刀下。

王世充虽然逃得一命,但是帐下诸军全部溃败。他也不敢去东都禀报实情,只能带领将士逃奔到河阳。当晚天寒地冻,又是疾风,又是冰雨,军士们全身湿透,一路踩着水渍逃命,到达河阳时,冻死在路上又是过万人。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这一次溃败,损失了数万士卒,王世充只和数千兵马逃到河阳,他自觉没法交差,便将自己锁在大牢,向越王请罪。

锁了王世充,没人来守卫洛阳,无人抵抗李密,越王杨侗没招,只能派使者去河阳赦免了王世充,将其召回东都,不仅没有责罚他,还赏赐了金帛、美女慰劳他,让他安心抗敌。

王世充演完了自锁请罪的好戏,又得了赏赐,这才去收集溃败的残兵败将,共得万余人,屯在含嘉城,只是再不敢出城挑衅李密了。

李密乘胜占据了洛阳东面的金墉城,并对城中庐舍、门堞重新休整了一番,方便居住。此城距离洛阳不过十余里,东都城中自闭的隋军每日能听到李密大军操练的战鼓声。

没过多久,李密佣兵三十余万,陈兵在北邙,南向逼近洛阳的上春门。

越王杨侗只有十四岁,只比李渊新立的少帝杨侑大一岁,见李密大军逼近,有些慌张,跟城中大臣商量后,派出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出兵抵抗李密。

但是段达是一个胆小如鼠,远远望见李密大军声势浩大、军威整齐,两军还未交战,就吓得领兵回城。李密乘机纵兵出击,将士一个个如下山猛虎,直扑隋军。

隋军本就怯战,此刻见主帅先溜,哪里还有抵抗之心,瞬间崩溃四散。可怜韦津率领的先锋军转为殿后,逃得慢一点,被李密大军重创,韦津也惨死在罗士信长槊之下。

经此一战,东都城内再无出击之心,于是偃师、柏谷及河阳的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各举所部投降于李密。

窦建德刚自称“夏王”,朱粲自称“可达汗”,见李密威望令附近各郡纷纷投诚,便联合孟海公、徐圆朗等反王也一并遣使奉表劝进,李密属官裴仁基等亦上表请李密称帝,但是李密说:“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而李密见窦建德劝进,只道他有投诚之意,便写了一封书信劝他来投诚。不过窦建德回了书信,卑辞厚礼,以抵御涿郡的罗艺南侵为托辞,不便亲自前来向李密投诚。

东都被围,李渊作为少帝的大丞相,当然不能坐视不理,趁此机会若能招谕东都,那他所立的少帝杨侑就能得到东西两都的承认,到时成为大隋的正统也就名正言顺了。

此时已是二月,李渊当即颁发告示,说什么“李密趦趄巩洛,自许当涂,王城如燬,忧心孔棘。东都危逼,有若倒悬。西人之子,理本奔命,其左右大都督府所统诸军,并宜诫严,以时式遏。”

铁纲靖瞅了一眼,知道个大概意思,没有一字一句去细究。

于是,世子李建成为左元帅,秦国公李世民为右元帅,尚书萧瑀为相府司马,刘文静为左元帅府长史,殷开山为右元帅府长史;又拜屈突通为上柱国,封蒋国公、检校行军左右虞侯事,军士以下僚佐等,皆选知名者担任。

李世民看重铁纲靖的出谋划策能力,在他的力争下,终于为刘树义谋下了一个参军的职位。但是铁纲靖不习惯这个职位名称,在他所处的现代社会,“参军”那是去当兵。

当年他是体检不过关,要不就当兵去了,说不定在部队学会一项技能,不用去搬砖,人生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也许还不会发生穿越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铁纲靖建议把“参军”改为“参谋”,职责是为行军打仗出谋划策,李世民觉得挺好,就同意了。

铁纲靖非常满意“参谋”这个职位,意味着以后在行军决策的时候,他终于有一定的话语权了。这算是他从武将向军事家转型成功的第一步。

却说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左右二府大军十余万人,在李渊亲**劳一番后,浩浩荡荡向东都洛阳进军。

左右二元帅军到达东都附近,扎营于芒华苑。

此时已是三月,但是东都闭门不出,李建成遣人招谕,但是得不到东都的回应。显然洛阳城内的越王杨侗和大臣们清楚,李建成、李世民等人名为协助东都退敌,实则是为了攻城略地。

况且一旦接受了他们的援助,岂不是表明东都承认了西京杨侑是正统皇帝,把江都的那位置于何地?因此对于李建成几次三番发出的诏谕一概不予回应。

李密对李渊夺取关中早已恨得牙痒痒,此刻见又派出李建成兄弟来夺取东都,心中更是不忿,出兵挑战,两军打了一场小战,各自没有占到便宜,便各自退去。

铁纲靖本想趁此机会招揽秦琼、罗士信几位拜把子兄弟,无奈李密早已防着这一手,对这几个人看得很紧,使得铁纲靖没有机会接洽。

东都城内许多大臣将军苦于东都被困日久,见李建成等人前来援助,纷纷暗中传信,表示愿做内应,指望李建成、李世民入据东都,李建成对此颇为心动。

但李世民谋略深远,道:“我军新定关中,根基未稳,如今孤军远道而来,即使是得到了东都,但面对虎视眈眈的李密,以及周边的窦建德等反王,只怕也守不住,到时对我军反而是一种重创。”

李建成深觉有理,铁纲靖对李世民的深谋远虑也颇为佩服。

既然舍弃东都,那留在此地也无什么价值。此时已经逼近农时,当时实行的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制。为了不耽误士兵们回家种地,再加上李渊在出征前就叮嘱过不可耽误农事,李建成、李世民遂率军回关中。

李世民道:“洛阳城内若见我军撤退,必来追击,不妨设下埋伏等其入套。”

于是在三王陵设下三重埋伏,等待东都城内的隋军自投罗网。

果然,大军才刚撤退,东都城内就派出了段达那个憨憨,率着万余人前来追击。结果是落入埋伏,大败而逃。

李世民率领精锐,一直追击到洛阳城下,追站四千多首级,才大胜而归。

左右二府大军这才毫无后顾之忧的回军关中,只是留下了两路人马分别镇守宜阳和新安。

那李密舍不得东都这块肥肉,又见李建成、李世民的大军透出王者之气,更是不敢西进。

铁纲靖作为新上任的参谋,这次出征却是无功而返,感觉有失面子。虽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没事就抬杠,但是杠精好面子的本性还是深入骨髓,一路憋着气要找机会为李世民立功。

他本来还想趁此机会拉拢秦琼、罗士信等人投靠李世民,但由于李密防备得紧,没有机会接洽。只是听说由于翟让的关系,李密对当初那批瓦岗寨的元老们不太重用,其中徐世勣被派去黎阳守黎阳仓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