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回到明末做枭雄

第四百七十三章坚守不出!

  • 作者:鲲鹏九变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5-24 02:19:33
  • 章节字数:6406字

看过皇太极的招降条件之后,秦锋什么都没说,只是将书信交给了坐在旁边的乌云琪琪格,让其观看。

乌云琪琪格看完之后,又让韩山君、雷大鹏、马勇、马武、曹变蛟、祖泽清等人依次观看。

众人全都看过一遍之后,书信又送回到秦锋手中,而后被随意丢在书案上。

看到这一幕,使者—索尼瞬间明白,招降的事失败了,败的干净彻底,没有一点回旋余地!

道理很简单:如果秦锋有意归降的话,就该将那封书信藏起来,不让任何人知道,而后慢慢琢磨、悄悄行事,讨教还价、达成协议!

事实上,秦锋非但没将书信藏起来,反而遍示帐中众人,将内容直接公布了,这意味什么?

意味着秦锋不会归降,甚至连一点那方面的念头都没有,才会这样坦荡荡的行事!

招降失败了,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秦将军,敢问一声,我家大汗开出的条件不够优厚、诚意不足吗?」

「呵呵,凭心而论,你家大汗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而且诚意十足!」

「我家大汗的才略不足、不是当世明主吗?」

「你家大汗文武双全、英明果断,内能治国、外能统兵,且能虚心纳谏、善于使用人才,其才略可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相提并论,确是当世明主!」

「既然如此,将军为何执迷不悟、不肯归顺呢?」

「哈哈,问的好,明白告诉你,因为本将军是炎黄子孙、华夏后裔,自当竭尽全力,以我一腔热血,守我华夏平安,又岂能为了荣华富贵,屈身而侍夷狄之君呢?

你记住了,我巍巍华夏、泱泱大国,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诗书礼乐、源远流长,纵然一时积弱、国势不振,终会奋发图强、君临万邦,这一点,永世不变!」

……

秦锋的一番话,慷慨激昂、振聋发聩,帐内众将士们听完之后,全都精神大振,挺直了腰板!

再看索尼,精气神瞬间暗淡了许多,略加思索,而后说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既然秦将军不愿归顺,本使就不多费唇舌了。

不过临行之前,我家大汗特意交代过,从今以后,只要秦将军有意归顺,随时可以过来,大门永远为将军大人敞开着!」

「哈哈,多谢你家大汗的一番好意,来而不往非礼也,请贵使者带句话回去:早晚有一天,本将军会带领天威军的健儿们,踏平辽东、攻破沈阳,到时候,只要你家大汗面缚衔璧、牵羊而降,本将军保证饶其一命!

若是你家大汗已经不在人世了,本将军保他陵墓无恙、棺椁不毁,并上香三柱、以示敬意!」

「哼,白日做梦,大言不惭,既然将军不愿归顺,那就请签下战书,明天上午,两军对垒、决一死战!」

「哈哈,决战而已,我军士气高昂、上下一心,又有何惧呢!

不过嘛,本将军最近犯了脚气病,又痛又痒,行动不便,无法带兵出阵,至于决战的事情嘛,过上五六天……八九天……一两个月再说吧……好了,熊大,送客!」

「遵命!」

……

万没想到,秦锋竟然以得了脚气为理由,拒绝带兵出战。

索尼还想说点什么,被熊大一把掐住脖子,强行拖曳了出去。

秦锋为何拒绝与女真、蒙古联军决战呢,真的得了脚气吗?

当然是假的,只是随便找个借口而已。

至于真实原因,是现在的敌我态势,决战不利、避战有利!

要知道,此番出征的天威军只有四万余人,且以步兵为主、

骑兵为辅,对粮草的消耗量不算太大。

出征之时,军中携带了大量的粮草,又有后方源源不断的送补给,支撑几个月不成问题。

比较之下,女真、蒙古联军就不行了,八万之众都是骑兵,一人数马,还携带着大量牛羊做口粮,对草料的消耗非常大!

而特默湖附近的草原,早就被一把大火烧干净了,只剩一片灰烬。

至于后方的草原,同样被大火焚毁过,不会有多少草料送过来。

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女真、蒙古联军的战马、牛羊就会断顿,进而活活饿死!

没有了战马和牛羊,女真、蒙古联军还能打仗吗……必败无疑!

既然坚守就能获胜,又何必出营决战呢……因此上,秦锋才以生脚气为借口,拒绝了济尔哈朗的挑战书!

这样是不是有点怂,不如摆开兵马、真刀真枪的拼杀一场来的霸气?

呵呵,打仗不是打架,只要能克敌制胜,别说避战装怂了,就是被人指着鼻子骂又有何妨。

而且秦锋知道,接下来,自己就要挨骂了!

………

第二天上午,秦锋正和一众部下在大帐内议事,突然得到禀报:女真、蒙古联军大举出动,向大营这边压过来了。

秦锋不敢怠慢,立刻带着众人出了大帐,而后登上最外围的壁垒,拿出单筒望远镜,居高临下、观察情况。

果不其然,女真、蒙古联军大举出动了,人马如潮、旌旗如海,鼓号齐鸣、席卷而来。

在大阵中有四面醒目的大纛旗,其中黑色、白色、花色的,是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部首领的旗帜。

五边形、蓝色镶红边、中间绘制一条红龙的,是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的旗帜。

镶红旗旗主—岳托的旗帜没有出现,估计是负责留守大营了。

……

距离壁垒一里半左右,联军停下了脚步,而后派出一百多名通汉语、嗓门大的士兵,上前骂阵:

「姓秦的,速速出来决战,否则你就是缩头乌龟,还是长绿毛的那一种!」

「姓秦锋,速速出来决战,不敢出来的话,你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你就是没卵子的太监,别带兵打仗了,还是进宫伺候皇帝去吧!」

「伺候皇帝都不用这种胆小鬼,他只配给娘娘倒尿盆,给宫女端洗脚水,哈哈!」

………

「将军大人,这些***太猖狂了,末将请令出战,狠狠教训这些***一番!」

「将军大人,末将请令出战,定将这些***杀个片甲不留!」

女真、蒙古兵们不断叫骂,满嘴的污言秽语!

这可气坏了一众将领们,纷纷请令出战,却遭到了秦锋的拒绝。

「传令下去,坚守大营,任何人不得出战,否则格杀勿论!」

「将军大人?」

「哈哈,你们都记住了:为将者,不仅要披坚执锐、无惧无畏,还要胸襟宽广、宽宏大量,若连几句恶语都容纳不下,又如何成就大事?」

……

小小激将法而已,秦锋根本没看在眼中。

不过嘛,不能被动挨骂,得反击一下才行,挑选大嗓门的士兵骂回去?

太没水平了。

这个世界上,侮辱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人身攻击、骂人家的祖宗十八代,而是杀人诛心!

于是乎,秦锋命人从军中挑出一些会唱戏的士兵,就在壁垒上搭好戏台,简单的化化妆,而后唱起了大戏:

秦始皇无道人人恨,

楚汉分兵定太平,

可恨项羽失了信,

将孤谪贬褒中城,

多亏张良访韩信,

暗渡陈仓鬼神惊。

鸿沟两军大交阵,

众将与孤定乾坤。

………

秦锋让士兵们高唱的,是戏曲名段中的《楚河汉界》,讲的是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项羽在鸿沟对峙的故事。

当时的情况是,霸王—项羽这边人多势众、战力强悍,可惜没有稳固的后方,军需粮草接济不上,利在速战。

汉王—刘邦这边正好相反,兵力不足、战力不强,但是大后方稳固,辎重粮草非常充足,贵在能守。

结果是,项羽百般挑衅、各种咒骂,试图激怒刘邦,出营与自己决战。

刘邦充耳不闻,就是坚守不出。

过了一段时间,项羽军中断粮,实在撑不住了,只好与刘邦议和,双方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而后率军东返就食。

刘邦则本着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原则,立刻撕毁了盟约,率领大军追击,并汇合韩信、英布、彭越等诸侯的人马,一举打败楚军,致使项羽被围垓下、自刎乌江!

女真、蒙古高层当中,识汉字、懂汉史的人不在少数。

秦锋命士兵门唱这出《楚河汉界》,就是在告诉济尔哈朗等人,现在的形势和楚汉相争是一样的。

任你百般辱骂,我就是坚守不出,过一段时间,等你们粮草用尽,赢得就是我了!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