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天禧盛世

第26章千古师表五

  • 作者:夜半鬼读书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11-10 21:44:59
  • 章节字数:6068字

耶律隆绪陈兵白沟河北岸并未引发朝堂动荡,有人调侃其为平夏首功。

马忠、石贻孙这两个浪荡子都能在雄州阵前混上四个多月,可见契丹并无撕毁盟约之心。

钱易、李允则一文一武的合作无间也让河北形势总体稳定。

然而,朔方十二万驻军、浊轮砦十万驻军才是缘边最大倚仗和底气所在。

刘纬奉诏安抚河北、河东、陕西,总督阵前事。

临行前,马军都虞候、武胜军留后刘美以妻寿相邀,并命子刘从德、刘从广行晚辈礼,推杯换盏之间,轻吟两人初次见面时刘纬所赠诗作: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除此之外,再无他话,却又早有默契。

刘纬当初以刘娇托付,刘美如今便以两子托付。

……

六月十五日。

刘纬诣白沟河北岸契丹行在。

耶律隆绪直奔主题:“卿知武州期间为何拒绝萧啜不、萧匹敌请见?担心朕误会他们泄露军机?”

刘纬道:“外臣乃大宋命官,萧啜不、萧匹敌是北朝国戚,不敢不经国信所辗转。”

耶律隆绪冷笑:“也是,卿提前一年等在武州,推步、观星之术想必已是炉火纯青,无须借助外力。但卿身负五十万冤魂,就没算算此行安危?”

刘纬道:“外臣从未涉及历象、阴阳之学,问心无愧。若不是北朝皇帝陛下亲率五十万大军讨凉甸而不果,我大宋不会兴师问罪。若不是北朝皇帝陛下陈兵新城,拓跋德明不至于心存侥幸。”

耶律隆绪怒目:“卿是来谢朕为南朝扫除荆棘?还是来迎朕南下探女?”

刘纬道:“我大宋耶律贵妃乃北朝圣神宣献皇后膝下天骄,外臣斗胆,请北朝皇帝陛下谨言慎行、为青史典范。”

“当朕好欺?”耶律隆绪拍案而起,“统和二十二年,南北盟誓: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盗贼逋逃,无令停匿。陇亩稼穑,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不得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

刘纬道:“北朝先伐党项,而我大宋效仿,此乃中国兴师,不在誓约之内。”

“党项乃我契丹属国,李继迁尚我契丹义成公主,卿敢说不在誓书之内?朕训诫臣子,与南朝何干?”

“秦凿灵州渠、始皇帝长子扶苏屯绥州筑长城,汉置朔方。党项实为我大宋臣子,贰仕北朝,北朝皇帝陛下可以训诫,我大宋怎就不能惩处?”

“我契丹疆域也是秦汉故土,南朝要否?”

“大宋、契丹并为南北中国,外臣不敢。”

“既不在誓约之内,又同为南北中国,南朝既然敢占,我契丹也能再兴师。”

……

是日,雄州迁两属地百姓于城内,并张榜告两国往来商贾,河北、河东榷场将在三日之后关闭。

北亭外。

车驴骡马汇聚成一道洪流,绵延四十余里,似一场消失十六年的战场疑云。

“是不是急了点?”知雄州李允则忧心忡忡。

“去年讨党项,前八年征高丽,哪来的钱犒赏三军?粮草也跟不上,即便自年初开始筹集,也得等到秋收,不会弄巧成拙。”刘纬云淡风轻的道。

“契丹主恐会骑虎难下。”李允则道。

“二十八年的儿皇帝,比谁都能沉的住气。与其交底线、陷被动,不如让他狮子大开口。”刘纬道。

“给钱、给粮劝民入城,府库所储帛绢不足十日之赐。”李允则道。

“十日?契丹兵能餐风饮露不成?三日之内,必有回应。”刘纬又问随侍左右的李士用,“契丹行在走了一趟,有何感想?”

“观其兵不如羌兵耐艰,其骑矮小,着皮甲游击尚可,披铁甲对阵恐有不逮。”李士用道。

“你在金明砦呆着有些尴尬,这次回京就把妻儿接过来。”刘纬搭手北眺,一阵夹杂着摇铃的马蹄声轰然而来。

黄昏,国信至。

契丹欲以黄河为南北界线,分党项故地。

刘纬再赴契丹行在,抛出另一方案,以泥河(今韩国北汉江)为南北界线,将高丽一分为二。并言:“北朝未告而讨党项,两国无合兵之实,决无裂土可能。”

是夜,刘纬宿于契丹行在。

萧啜不、萧匹敌奉皇子耶律无敌来见。

十年前的荒唐历历在目,那黑夜中的温柔已成今日梦魇。

耶律无敌一副汉人童子装束,眉眼似曾相识,被萧菩萨哥养在幽州皇宫,其母耿氏已在大中祥符八年落发为尼。

刘纬不再拒绝萧啜不、萧匹敌行师礼,坐的稳如泰山,耐着性子考校三人。

……

行在宫帐。

北院枢密使萧孝穆、南京留守、汉人行宫都部署耶律遂贞、南院枢密使耶律显忠等重臣云集,针对合击高丽的可能性畅所欲言。

宋由登州直扑高丽中原道(今韩国忠清南道),是在复制唐苏定方渡海破百济之战,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但宋谋党项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事,无论役夫调度,还是攻城手段的准备,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谋划才能成事,合击高丽之战会不会又是这样?

耶律显忠的立场最艰难,曾名王继忠的他,委婉反对:“南朝取党项的时机太过诡异,而我契丹连连征战,财疲民困,近年不宜大举兴兵。”

萧孝穆道:“不难猜测,党项拒绝吐蕃借道朝觐,屡掠朝我贡物,不讨如何服众?他李德明咎由自取,累我契丹为南朝做了嫁衣。”

耶律遂贞道:“合击高丽一事,三年方能成行,而南朝占党项迫在眉睫,或是其拖延之计。”

萧孝穆道:“南朝那位嘉瑞不是已经拿出诚意了?昨秋有输粮船在蓟州平虏渠入海口登陆,自万里之外的暹罗载米而来。”

耶律隆绪皱眉:“卿以为可行?”

萧孝穆道:“南朝首议怎会急我契丹所急?臣请陛下暂绝其妄想,其备选更值得商榷。”

耶律隆绪冥思片刻,瞪着血红的双眼问:“秋攻朔方,是否可行?”

众人面面相觑,守口如瓶。

先为高丽所败,再为党项折戟,倘若又在宋军手中失利,有何面目自称“北中国”?藩属会不会就此绝了朝觐?

耶律遂贞、耶律显忠是汉人,不敢触这个霉头。

萧孝穆小心翼翼的道:“南朝嘉瑞仅率三千骑来援雄州,陛下稍露西进之意,他便坚壁清野,河北不会是出兵之地。朔方十二万宋军,半数为轻骑,或会击我西北招讨司,而阻卜向来不驯……”

耶律隆绪不耐:“显忠呢?”

耶律显忠道:“党项昨年寇延州并无失误,是周文质甘冒断粮之险扭转战局,应肩负便宜行事之权,我契丹下朔方不可能一战告终,恐为高丽、阻卜所趁。”

耶律遂贞道:“南朝归还关南、易储、增币,我契丹取河西。”

耶律隆绪缓缓摇头:“不够!”

……

亥时中。

刘纬赴宫帐觐见。

耶律隆绪脸红脖子粗:“朕未负卿!”

刘纬理直气壮:“外臣亦未负北朝皇帝陛下所托。”

耶律隆绪怒不可遏:“父女终生不见……朕认了,燕哥子女双全,为何不来拜朕?卿当初是怎么承诺的?”

刘纬道:“两位贵人尚未成……”

耶律隆绪不由分说:“我儿骄女可为我契丹太子妃。”

刘纬瞠目结舌:“外臣……外臣已向我大宋皇帝陛下求亲。”

耶律隆绪踹翻御案:“胆敢欺朕?”

刘纬道:“外臣不敢,请尚礼单已在月初上呈,天下皆知。”

耶律隆绪深吸一口气:“南朝皇第二女也可。”

刘纬扭扭捏捏道:“外臣代两子求亲。”

耶律隆绪忽然开口大笑,声若洪钟,经久不绝,吐尽心中郁结。

刘纬面红耳赤:“北朝皇帝陛下误会了。”

“误会?朕为何事发笑?”耶律隆绪乐不可支,“彬美下一国,曾无相印酬,嘉瑞真是料事如神啊!何不与朕结亲?”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