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23粮粮粮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03 09:04:57
  • 章节字数:7456字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民众的信任,充足的粮食以及足够的武装是维持国家稳定的三大要素。

而孔子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民众的信任,对此,后来法家也是相同观点,商鞅在秦国变法的第一招便是徙木立信。

只是民众如何信任官府?尤其是一个连民众最基本温饱都无法保证的官府?

厉王35年,夏收之后,本以为刚刚一批粮食进账后,府库中的空虚可以稍缓一下,却不料当这位天子案例巡查府库时,却惊讶地发现粮库又空了!

当周厉王来到了偌大的粮仓中后,映入这位天子眼帘中的不是满满的粮食,而是除了几只饿的皮包骨头的老鼠外,什么也找不到的空旷。

周厉王当场便勃然大怒,质问负责看管粮仓的下大夫:“夏收刚过,新粮入库,库中怎会如此空虚?”

面对天子的滔滔怒火,那下大夫虽看上去颇为憔悴,可对于天子的质问,眼神中却没有什么惶恐,而是只有死一般的麻木。他机械的回答道:

“之前府库粮草不足时,不得以向国人借贷,今年所收的新粮还未入库,便已经拿去还贷了。”

听到这话后,周厉王脸色阴沉,沉默的片刻后方咬着牙问道:“那只是一家仓库如此,还是所有仓库皆如此。”

“启禀天子,据下臣所知,至少六乡六库,皆是如此,卯吃寅粮,若是再有战事缺粮便只得再向国人借货。”

《周礼》把周天子直接统治的王畿划为“国”和“野”两大区域,在这两个区域中,“郊”是分界线,郊以内是“国中及四邻”,郊以外是“野”。“郊”的得名就是因为他处于国和野的交接处。“国”的本义是王城和国都,王城的城郭以内叫“国中”,城郭以外的周边地区就是“郊”,分设“六乡”,即是乡遂制度中的“乡”。郊再往外的地区就是“野”,分设有“六遂”,就是乡遂制度中的“遂”。郊分三乡,而郊分六遂。

郊设“六乡”,野分六遂”。

乡遂的居民不仅居住地有国、野之分,身份也不同。在《周礼》中,乡和遂的居民都可称为“民”,但六遂的居民还被叫做“甿”、“氓”或“野民”、“野人”,六乡的居民则称为“国人”。

甿”古本或作“氓”、“萌”,本是指田民、野民或野人。

《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天子设六仓,分别存放6乡所上缴税粮。

听得这回答,看着面前这个明显死猪不怕开水烫,估计应该是做好了,被自己这个天子大卸8块打算的下大夫。

周厉王知道此事错不在此,自己哪怕杀了他也没用,只得勉强压着自己的火气,伸手揉了揉发疼的脑壳问了一句,那是不是只要挨到明年,府库中的粮草便可接上来了。”

毕竟,西周由于采取分封制,所以政府倒是不用给各级官吏发工资,因为都已经给他们发了土地。至于国人士兵也是如此,都种着天子的王田了,就别再想要什么工资了。

所以,若只是中央府库休克一年,靠着天子的自己小金库,以及诸侯们每年给天子上交的贡赋(这些也是直接归到天子小金库里面的),忍一忍倒还真能挺得过去。

至于地方,东方战事已然稳定,刚刚抓了那么多的壮丁,很快就能够为西周创造不少的财富进行回血,至于北方战事,让那些诸侯国自己顶着吧,顶个一年下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要是顶不下来,那就算你自己没用,天子分封你们这些诸侯是干什么吃的?不就是让你们给天子守门的吗?守不住门还要你做甚?

可接下来这位大夫的回答,就让周厉王接近失控了。

那个下大夫听了天子这乐天的话后摇了摇头,很是实诚的对周厉王说了一个让他心肺急停的消息:“启禀天子,之前三年中,累计所欠六乡国人加和利息,至少需要两年的府库之收才能够还清,也就是说,哪怕两年内府库并无丝毫开支,也要三年时间才能勉强有所积蓄。”

西周中央可以勉强休克一年,但是休克三年?想想这个场景,周厉王当场老血喷出,两眼一黑不省人事。

……

待周厉王醒来时,已经是在寝殿之内了,闻着淡淡的药香之前,脑袋浑浑沌沌的周厉王觉得安心了不少。

当时见天子忽然昏迷后,他的那几位虎卫反应倒还算是及时,留下几人看住仓库等人不让他们乱走动,其余人则迅速的将天子送回了王宫之中。

待得天子醒来,见太医正在为自己熏药,而王后则在一旁紧张的看着。

或许是不想让自己晕倒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所以,周厉王一边强忍着身体的疲惫,坐了起来,一边若无其事的问太医:“太医,寡人这次忽然晕厥是为何?”

一旁,王后见天子清醒,想要坐起后,便赶忙上去服待,虽然王后心中更希望他丈夫能够继续躺下,多休息一二,但深知丈夫要强禀性的她,没有忤逆丈夫的意志。

那太医小心斟酌着回答道:“启禀天子,天子正值壮年,身体康健,只是之前长期劳心国事,加上一时气火攻心,阳亢阴虚,这才吐血,算不得什么大事,稍加调理便可无事。

只是近些日子,须忌累、忌劳、忌怒。”

既是如此,那你便下去为寡人拿出一个调理的方子来吧。

听得太医的话后,周厉王心情好了不少,便挥手让他下去了。

“诺”

太医赶忙行礼离去。

一时间,殿中便只剩下了天子和王后两人。

望着王后眼神中的关怀,周厉王用手轻拍着王后的手背轻声安慰道:“王后,放心,寡人还挺得住,对了,太子那边如何!”

男人似乎在和女人聊天这方面总是容易断词,尤其是对于老夫老妻而言,双方实在太熟悉了,熟悉的根本就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而想要打破这份尴尬最好的突破点就莫过于孩子了,毕竟孩子是所有母亲共同的死穴。

听得周厉王问起了姬静,王后眼中的担忧,有些消散,变成了更多的无奈,对着周厉王,略显抱怨的说道:“静儿,什么都好,乖巧聪慧,太傅也夸他,但就是太喜欢玩闹。-……”

就这样,平日里端庄的王后现在就像个普通的母亲,一般抱怨着自己孩子的调皮,而在人前威风赫然的周厉王则像一个普通离家己久在外的丈夫一般,听着自己妻子的抱怨。

直到寺人来报,:“司徒召公,前来见驾。”

王后虽然有些意犹未尽,但非常识趣地主动告辞离开了,而周厉王在目送的妻子离开后,在寺人的服饰下重新穿上了冠服,来到了正殿,接见了召公。

对于召公为何而来,周厉王心理门清,司徒负责管理国库,现下这位司徒把大周的国库管成了这副德行,又听闻天子在国库中晕倒,要是还不赶紧进宫求见,那就真是有鬼了。

召公进殿行礼后用余光瞄了一眼上位的厉王,见天子虽说脸色略显苍白,但身形有力,心中也放心了不少,便连忙取下了自己头上的卿冠,跪在地上,谢罪:”老臣前来请罪”。

下跪之礼可是绝对的大礼,中国古代的臣子可不一直都是跪着的,在明清以前宋元时期,大臣上朝时,皇上在龙位上坐着,而百官则是在下面站着。

而在宋朝之前则是君臣坐而论道,大家都是坐着的,相对而言至少看着是平等的。

贵族除非跪拜天地祖宗,父母,否则,即使是君王,臣子也是不用下跪的。

周厉王看着跪伏在地下请罪的召公,反常的没有如以往一令其起身。

而是幽幽叹道:“司徒你瞒得寡人好苦,如今国库枯竭至此,不知你这个主管国库的卿士,可有解决办法。”

在那里跪着召公听后,身体更低了,几乎都是趴到了地面上。态度很诚恳,但却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只是在不停的认罪。

在王位上坐着的周厉王望着下面,一颗花白的头颅,与如寒风中的枯叶一般颤巍着的召公。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召公的忠心,但问题是他需要的是办法。

周厉王无奈而带着压抑的怒火,打断了召公的请罪:

“司徒,寡人现在无心问罪于谁,只是想要拿出个办法来,否则这北边的戎人万一这大军南犯,到时,你难道要让国人和野人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吗?

至少,也要想办法,从他别处运些粮食放到库中应急呀!”

所谓皇帝不差饥饿兵,在没有普及义务爱国教育之前的古代统治者,基本都是把老百姓当成了牛马,牛马嘛,就不要指望他们有什么爱国情怀,忠君爱国了那玩意了儿,那是你们贵人们才消费得起的东西。

在这种观念里,他这个天子可以勒令贵族子弟自杀,却无法在无粮的情况下召集国人出战。

所以现在的周厉王真的不想处置谁,他要的是想办法,哪怕是拆东墙补西墙,至少也要保证王城里的粮库有着足够一战的军粮储备,否则万一出现个灾荒冰乱什么,让他这个天子拿什么来解决?

但是召公真的没办法,讲真的,他现在也早已身心俱疲了,中原和江汉诸侯的粮食能之前被洛南战事消耗太多,能够拉到关中的都拉到了。

河北和山东之地的诸侯倒是应该还有些粮食,可是路程太过遥远,估计运到关中之前就该消耗殆尽了。

至于北方河东河西或是陇右之地的诸侯,算了吧,他们这几年正忙着和戎人打仗打的厉害,庄稼欠收不说,还要各种抚恤开支,府库早就告罄了,要不是靠着这几年关中转运支持,估计现在不知道多少个诸侯就该社稷灭绝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很无奈。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