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25急归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03 09:05:00
  • 章节字数:8588字

夕阳将尽,一队打着象征王族火凤玄底旗的马车,在甲士的拥护下,从渭水北岸,匆匆南下。

在中间的马车,刚满5岁的姬静坐在了自己打造的小马扎上,小小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对着一旁的姬白第N次问道:“白,我们何时能到王宫?”

姬白望着这个太正小太子,再次耐心的回答:“太子放心,最多再有半个时辰便可进入镐,误不了事。”

然后,姬白应该是看姬静脸上仍然愁容惨淡,心中有些不忍,又随即安慰道:“王宫中还有王后坐镇,又有虎奔将军王舅看护王城,太子无需担心。”

姬白很理智的回避了有关天子的讨论,毕竟当着太子讨论天子的身体,无论怎么说都是问题。

若是说天子可能一命呜呼,自己身为太子的大臣,哪怕心里再这么想,也绝对不能说出来!否则,到底是太子失德呢?还是太子的大臣是奸佞呢?

至于说为了安慰太子,胡乱说,天子康健,长命百岁,这话也最好别。

毕竟人有祸兮旦福,天气预报都会出错,对吧?特别是在西周有天子早逝传统的历史下。

鬼知道刚刚灭了大商后,意气风发武王,只过了三年就下去向文王报道了!

成王也好不到哪里去,10岁上台,先当了7年的印章,然后总共在位22年,32岁就下去见祖宗。

然后由十岁出头的娃娃康王继位,老当益壮的召公奭与轮上班的毕公高辅政。

厉王今年已经年过40了,在这个年代,说真的,哪怕是贵族,要是哪一天,驾鹤西游,不,是东游(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人认为鬼伯之国是在东海之上),也算正常。

别看后来的儒家经典,李说什么西周圣王都很长寿,长寿到扯淡。

《礼记·文王世子第八》记载:“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讲真的,武王要真能活到93岁,那他死的时候,周成王只有10岁,而且周成王还有小弟叔虞。

这到底是儒家经典太能鬼扯,还是武王的身体太好了!好到80多岁了还能老当益壮,马上砍人,马下造人!

对于姬白这话里暗藏的意思,如果姬静只是个普通的五岁儿童,或许只是朦胧,但是好歹穿越了一番的他,自然明白姬白话里的暗示:做好最坏的打算。

毕竟,厉王的父亲夷王,在懿死后,可就是被自己的叔叔周孝王,以太子年幼为名,强行插班接盘,迈出了周公未曾走出的那一步一一称王!

想到这些,姬静心情一沉:“又问了一句,南仲现在到哪了?”

“南仲己先行一步,去接管在镐北卫邑岸的虎贲军了,想来现在已经到了。”

听的姬白这个回答,姬静倒是松了一口,心里踏实了点。

大周的镐京是没有城墙的,其实包括后来当秦定都咸阳后,也没有修城墙。

因为关中的地理条件太好了!四塞之地,天府之国,正所谓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秦岭、中条山、陇山,三大山脉体系将这块沃土收入怀中,又有滔滔大河自云中而下以为屏障。

倘若真有日一日敌人能够冲入关中,那么京城其实真的没有守的必要,实际上也守不住。历史上,无论是西汉隋唐,凡是定都于长安的王朝,几乎都没有打过长安防守战。

因为,孤城修的再坚固,难道还能比函谷观、武关这些天险要塞更容易防守吗?

倘若连这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都没能守得住。那么据此不远的京城,又岂能守得住?

当然,虽然不修城墙,天子对于镐京的防卫还是颇为用心的,沿着镐京与丰城,依山傍水,修筑了不少坚固的要塞。

其中,镐京之北,渭水之南,为了巩固坐落于都城北方的王城,天子特意在修筑了三座堡垒,垒高三丈,驻扎着50名虎卫,以及两百名甲士长期驻守。

在没有得到天子诏令,从六乡征兵大举之前,这三座堡垒的700多名甲士,己是一股相当可观的力量。

而身为太子的姬静,是有权调动这些甲士的,虽说可能有些犯忌讳,但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但愿能平安无事”。

望着南方,在夕阳下日渐昏暗的镐京,姬静心中默默的祈祷着。

……

三个时辰以前,当晕倒的周厉王被送到王宫后,得知了这个消息的虎贲将申季子,除通知王后外,又命自己的心腹北上去了太子处,让太子火速回宫。

由于之前,夏收将至,身为太子的姬静,闲不住,便要求出宫去自己的封地视察一番。(天子也是有属于自己封地的,而且封地上的物产都归天子个人私有)。

当时,周厉王对自己这个儿子想要出去溜风的请求,也没太当回事,爽快的答应了。

21世纪拍的清宫片中,皇帝微服出访,那都是忽悠人的。

但至少在东汉以前的皇子出游,甚至是国君出游,这倒是真有。比如秦始皇当上皇帝后,就曾经在兰池碰上土匪,差点遭殃,汉武帝还未登基时,就经常顶着他那个姐夫平阳侯的名号,到处在关中放荡。

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周厉王竟然会在这太子不在时,忽然晕厥,这可当时就吓坏了一堆人!

在得知自己现在这位父亲忽然晕倒后,原本正在封地里考察农业,准备搞出个发展大纲来的姬静,当场就吓了一跳!

要不是送信的人,他认识,确实只是自己那个舅舅的心腹,姬静就以为这是有人准备给自己来一招请君入瓮,半路劫杀了。

“不是吧!历史上我这位老爹身体不是挺好吗?被流放了十几年还活蹦乱跳的,怎么现在就要提前嗝屁了?我这小蝴蝶还没品翅膀呀。”当时姬静的脑子里是一片蒙,毕竟前辈子的宫斗剧看的再多,首次碰上,也是一团乱麻,特别是现在他,只是一个5岁的孩童,比成王还小一半!

倒是随着他来的那位太傅,反应颇快。

身为一国之君的共伯和,明显在对这种突发政治事件上颇为得心应手,他先命人将信使扣住,封锁消息。

接下来,其实按照共伯的意思是先命人入京打探消息,确认无误后,太子再行归点,以免发生意外。可姬静却出人意料的提出了反对,:

“父王晕厥,为臣为子,孤都必须立即前往问安,否则,若落人口实,父子生阋,甚至朝野非议,才是真正的祸事。”

天子病重,太子若不能及时赶回去待奉,要是天子驾崩,那么想想扶苏,在想想齐桓公死前五子夺位之祸。

若是天子痊愈,见自己病重,儿子却不来探望,心中难免不快,认为太子一心盼着自己死,没有孝心。

所以,姬静知道,无论如何自己都必须要尽快赶回去。

共伯和其实也知道太子最快回去他还是最佳选择,只是太子太小了,万一出个差池……,他这个太傅就等着制裁谢罪吧!

但凡太子岛台太子宫中的骨干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尤其是太傅!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这两位牛人就都因身为太傅,而因太子的倒台,不得好死。

至于说太子“意外”死亡,话说西汉的大才子贾谊,在他担任梁王太傅时,梁王因为坠马而亡,于是这名大才子,不久后就过世了,享年32岁。

你猜他是怎么死的?

……

见姬静心意已决,共伯虽说有些担忧,但还是认可了这位小太子的果断。

共伯召来了姬白、南仲二人,让他们二人带着甲士,火速护送太子回宫,对外,则宣称是王后病了。

自己则留下来继续主持夏收,以免引起骚乱,同时也是为太子留条后路。(若是真的发生了意外,太子可以依靠封地的民众暂时自保,实在不行,从太子的封地向东渡过洛水,也可逃往诸侯国避难。)

在临走时,共伯和还特意嘱咐二人:“在进镐京之前,务必要先于虎贲将军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宫,若是见事不妙,便立刻回封地,以防不测。”

已经被彻底绑上了东宫战车的二人,自然无不应从。

这二人当初入镐,虽然赶上了方叔调换,但是由于拿着毛公的推荐信,加上二人的身份显赫,所以还是顺利的进入了虎贲卫中。

后来,姬静被立为太子,要挑选六百较为年轻的虎卫,进入东宫,护卫太子,其中姬白是靠着走关系,让自己老爹发力,顺利的进了东宫。南仲则因为曾侯帮助毛公平乱有功,而被天子直接点名。从而顺利的进入了东宫,成为了太子的元从班底。

在还没有废太子的西周,能够进入太子的东宫,未来基本就算是稳了。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有一个好老子,着实福泽无穷啊!

而当时得知姬白和南仲进入东宫班底中,最为激动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姬静!

讲真的,当即竟得知自己东宫虎卫里有这么两号人物,姬静当场就激动的热泪盈眶。

对于姬白可能一般会比较陌生,但是对于南仲,只要读过诗经的人就都熟得很。

这位仁兄堪称西周版的卫青、霍去病啊!

诗经305篇,能够捞到一篇史诗传记的,可没几个人,能捞到的都是绝对的牛人,而南仲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南仲,可是硬生生靠着战功得到这一殊荣的。

《诗经·小雅·出车》: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猃狁于夷!

至于姬白,虽说不如南仲那么有名,但是好歹也是能让周宣王铭文的人物(季白子玉盘)。纵然不如南仲厉害,也算是一方名将了,更重要的是姬白背后可还靠着东虢公这位大神!

东、西虢,虽然在西周的中央政坛上不如周公,召公二家世代为卿,但也颇有分量。特别是,他们手上的枪杆子都特别的硬,在后来周幽王被周平王干掉后。

失去了关中地盘的携王,能够在晋国、郑国、卫国等诸多中原诸侯的围攻下,还能苦撑20年的原因便是得到了虢人的支持!(南仲他爹的刀把子其实也不错,就是离得太远赶不上趟。)

虽说姬静由于年龄太小(当时才三岁),所以没办法对这两位未来的肱骨之臣表达什么太过强烈的伯乐意识。

好在他老子给他找的太傅共伯,还是很靠谱的,作为一个优秀合格的保姆兼管家,对于东宫的班底都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且对于其中看样子比较有价值的人,都进行了亲自过问。

姬白、南仲。这两位出身显赫又确实上过战场,颇有能力的少年英才,自然就被共伯划入了重点培养名单中。(反正尊卑等级己明,西周又没有退休制,只要太子上台,哪怕这俩小子本事再大,都得等到共伯死后才能执政。至于什么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呵呵,小子没睡醒吧?)

现在太傅坐镇于封地,南仲、姬白护卫于身旁,宫中自己那位舅舅,虽然根本不可能将三千贵族子弟出身的虎贲军牢牢掌握,但毕竟也经营了两年,传个风声应该是可以的。

“应该不会有事吧?”再三盘算着自己现在力量对比的姬静,只能在路上如此安慰自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