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40敲打寺人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03 09:05:23
  • 章节字数:8366字

从周厉王处离开后,长舒了一口气的姬静,先照例前往王后宫中拜见。

讲真的,每次与这位父亲交流时,姬静的心中都感到很压抑。因为这位身为天子的父亲,与后世的皇帝一般无二,功利性太强了,哪怕是对于自己不过5岁的儿子。

姬静的心中对于这位父亲的功力表示理解,坐上了那个位置,想要做的安稳,就必须要付出一些东西,指望有天伦之乐,你在想屁吃,但不代表姬静会喜欢。

相比更多的从大局出发,功利性太过明显的厉王相比,不涉政事的王后,反倒是更像一个平凡的母亲。

“来,静,让母后看看,”

在姬静入宫后,早就望儿欲穿的王后,小趋步赶来,姬静还没有行礼,王后就一把将其紧紧的搂入了怀中,满是心疼,仔仔细细地端详着好久不见的儿子,好似生怕姬静少了一块肉似的。

王后仔细的问了姬静这些日子在外的经历,耐心的听着儿子这几个月在外的所见所闻,慈爱的看着儿子在自己的怀中手舞足蹈的比划。

在得知,儿子之前见过了申侯,并且得知深喉过不了几日便要归国后,本来还强颜欢笑的王后,忍不住有些黯然伤神。

……

由于姬静己是太子,按规矩是不能在后宫中过夜的,为此,眼看天色将暗,虽然不舍,但王后还是命人将姬静送了回去。

在送走了姬静后,形单影只的王后有些寞落的坐在席中,望着己露了月牙的西方,心中默默道:〝走了也好,这王城到底不是长留之地。”

而一旁的宫人都知道王后的性子,现在不喜人打扰,于是也都悄悄的退了出去,让这位主子独自呆些时刻。

在送走了太子之后,回来的云看王后的神情颇为伤感,便忍不住上前劝慰,道:“太子安然无恙,申侯又立了大功,大喜的日子,您又是何必呢?”

云很是心疼的看着这位自己追随多年的主子。

曾经也是能骑马在草原上奔腾的烈性儿女,自从入了这深宫后,便不得不战战兢兢,装出一副小鸟依人的贤良淑德之状,甚至在提起自己娘家人时,更是要谨小慎微,生怕被人说成后宫干政。

王后苦笑着摇头,轻声道:“云,我哪里是担心父亲,只要父亲不反大周,只要申国还在,父亲便不会有事,我担心的是这京城啊!”

云心中不解,在此看来,诸侯已经悉数被捕,而他们的封地已经都被忠于天子的军队所管控,还能有什么问题呢?王后是否有些多心了?

但是,素来守规矩的云没有多问,而是静静的站在王后身旁,陪着这位主子望着月上天头的西方。

……

西周的王宫规模,自然不能和后世的宫殿相比,但也算是頞具规模了。

位于镐京北方的王城,是一座方圆五里的小城,高耸的宫墙,隔绝了宫内与宫外的联系。

而这王城又一分为二,3/5乃是外堂,2/5才是后宫,中间又有一道围墙隔绝。

南部与中部为外堂,正中央左是太庙,右则是明堂,往南则是数座,高台、宫殿,乃是天子召集宫廷议会、接见诸侯卿大夫的所在。

而过了围墙,向北则是真正的后宫,后宫一分为三,成▽角形,天子居中,太子居东,王后居西。

在回到了久违的东宫后,东宫中负责管事的寺人,北宫,三十出头,早早的就带领着十几个工宫人,寺人在门前列队伺候。

姬静在这些宫人的欢迎下,回到了久违的东宫后,宫人递上了一盆热汤,伺候这位太子爷洗漱了一番。

稍一休息,恢复了些精力的姬静,习惯性的说了句,:〝召姬白。”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后,碰上了有些棘手的事,或是由于年纪(灵魂年纪)相仿的缘故,姬静总是喜欢下意识的找姬白商量。

自己的父王急着让自己去拜会周公,其间到底有什么算盘,姬静有些看不明白,所以还是找人询问一下比较好。(至于太傅,年龄大了,这晚上黑灯瞎火,要是累出好歹的怎么办?所以还是多让年轻人跑跑吧。)

“禀太子,您不是准了白公子半个月的假,许他去与东虢公父子团聚吗?”感到太子心情不太好的北宫,小心翼翼的低声回答。

“哦,想起来了”,姬静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但实际上他对这事并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像这种人事安排,一般都是由太傅替他做主的。加上这几日,自己又忙着拜会那位拜外公,几日都没有回到东宫,所以难免消息滞后。

这也正常,东虢公此次立了如此大功,又与姬白父子多日未见,姬白身为人子,多在自己的父亲身旁待奉些时日也实属应该。

“那南仲呢?他又去哪了?”

眼看姬白不在后,姬静又猛地想到负责镇守东宫的南仲也不在,便带着些好奇的问道。

南仲他爹可没有来关中吧?

北宫继续斟酌着,小心应对:“太子,刚刚太傅前来拜见您,见您不在,便指名让南卫长陪着他出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怎么,太傅刚刚来过”。

听到这话,姬静小脸眉头紧皱。

他倒是不担心这位太傅会坑害自己,毕竟在几年后,那场国人暴动后,哪怕扑朔迷离的共和中,他真的曾经代天子行事,但最后也确实将权力还给了长大成人的周宣王,应该是个靠得住。

只是太傅来找自己,好说,找不到自己,又带着南仲出去,这是什么鬼啊?

于是姬静,又忍不住追问道:

“那太傅有没有说他要做什么?”

“太子恕罪,小人不知”。

看似身材还算高大的北宫,竟然就被这句话直接吓得跪到了地上,身体战栗不已。

〝你这是做什么?本太子也并未要责罚于你,怎么搞得似本太子要杀了你似的”?

姬静对于北宫这么大的反应,很是无语,话说,之前自己设的不都是仁君典范吗?怎么一句话就把人吓成这德行?

北宫连忙磕头解释道,:“之前太傅入宫时,请南卫长随他出宫,当时小人斗胆问了一句,太傅要前往何处,好让小人与太子禀报。

毕竟,南卫长是掌管东宫护卫的武官,这出宫总是要有个说法的。

不料太傅当场便斥责我等,:小人当明尊卑之礼,安心服侍太子便好,其余之事勿论!否则必受诛尔等!”……

听到这话,姬静有些无奈的扶额,明白了,太傅共和什么都好,为人老成也有经验,就是身为这个时代的高等贵族,天生的就对于寺人、宫人这些出身卑贱的小人心中极为排斥与厌恶。(这也正常,话说,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太监似乎一直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存在,也就只有能牛出国际的郑和,才勉强没有被黑枪狗。)

所以,大傅一直不满自己对宫中下人太过纵容,认为自己这个太子若是失了威严,很容易被这些卑贱之人欺骗隐瞒。

不过,自己以往都没太当回事。

真要说起来,太监这种存在,除非像唐后的皇帝强行做死,担心将军会造反,担心丞相会专权,所幸军权,财权让太监一把抓牢,这才把自己坑进去。

否则,太监,说白了,不过就是依附在皇权上的藤蔓罢了,甚至只能算是皇帝的投影而已,比外戚听话多了。(外戚嘛,好歹还有几个男人能够做皇帝,比如王莽一杨坚之流,但是你听说过有太监做皇帝的?)

估计是太傅觉得自己心太软,所以借这个机会,替自己顺道敲打一下宫中寺人,免得恶奴欺主!

话说,效果看似不错呀,自己一句话,竟然就直接把北宫给吓瘫成这德行。

姬静,忽然觉得自己挺失败的。(还真是神鬼怕恶人,恶人无人欺呀)。

不过这样也好,毕竟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恩威并施才是王道,否则自己要真是让这些下人们蹬鼻子上脸了,日后弄不好重蹈唐朝的覆辙,想想都觉得憋屈。

而且,姬静也觉得有些好笑,在自己面前这个看似正在磕头求饶,被太傅吓的心神剧烈的北宫,看来是想在自己面前来一出苦肉呀。

这一次姬静反常的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几乎是被吓破胆的北宫,真觉得这个寺人好像演技也不错,开始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面前这位可能被历史埋没的演技派下属。

能在后宫这杀人不见血的地方混出头的,哪有什么白莲花呀!

哪怕是自己的那位母后,出身高贵背景够硬,但照样也是活得谨小慎微,生怕出错。

而下面的人,比如说正在自己面前如同被吓破胆的兔子,一般磕头的北宫,能够混到太子宫寺人总馆的位置,你说他没点心机手段?打死姬静都不信。

之前自己一直没心思关心这些过,现在看来嘛?

而看似正在那里痛哭流涕,差点被吓死的北宫,实际上心中也确实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不把人当人看的后宫混了这么久,难得的碰上了这么一位好说话的太子爷,北宫自然就明白这是自己大好的机会。

当然,北宫也没想那么多,至少还没想着,如后世那些明清的大太监一般祸国殃民来着,毕竟太监是皇权的投影,天子现在自己过得都挺难受,太监作为天子养的恶犬,又能威风到哪去?

北宫想的也无非就是改善一下自己的地位而已。

可没成想碰上了一个老太傅,这让北宫很难受。

动辄就对自己训斥,把自己训的跟三孙子似的。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尽了颜面,不过这倒不是北宫想要报复他的理由。

挨骂嘛,对于他这种当惯了下人的寺人而言,倒是无所谓,在这后宫里像他这般人,活着嘛,就不寒碜。

可是,这位太傅时不时的总是喜欢拿剑指着自己,动不动就以自己的向上人头做警告,这就让北宫心里很难受了。

话说,您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太傅,以后要治理天下的人物,咱家就是一个小奴才,您犯得着这么大阵仗吗?

当然了,硬顶是不可能硬顶的。

北宫明白以自己的身份,哪怕平日里太子对自己不错,但一旦和太傅起了冲突,被一刀砍了,都不会有人给自己收尸。

为此,找机会,稍微的在这位小太子心中埋下一根刺,就是像北宫这些寺人常用的手段了。

打狗欺主啊,寺人再也没有地位那也是天家的狗,你太傅地位再高,也还是臣子。

一条狗的死活并不重要,但是这条狗是由谁杀的,却事关到天家的尊严,这个就很重要。

前面说过的郑灵公,当年之所以会被大臣干掉,难道真的就是为了那几口肉汤错,还不是为了那面子吗?

无形无质的面子,有的时候可重比泰山,能要了人的命啊!

……

半晌后,实在是有些绷不住姬静,皱着眉头,挥了挥手,毫无感情的吩咐道:

“好了,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下去休息吧。”

原本姬静想好好看看这个太监能玩出什么花来,但发现自己确实对此没什么兴趣,于是,当北宫哭了不到半炷香,就让他走人了。

而北宫,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主子的神情变化,自以为计得,于是也不敢多留,生怕引了主子厌恶,便麻溜的离开了。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