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

第2章无礼

  • 作者:梦说笔谈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08 12:12:04
  • 章节字数:5900字

武氏兄弟正在玩乐,浑然不知危机正在靠近,他们还没意识到他们的未来将是一片黯淡,尤其是武元庆武元爽,更是肆意。

平康坊靠近皇城,因此不许建高楼。三曲之中,南曲、中曲往往才是达官显贵的去处。李弘跟着李敬业,身旁明面上只跟着七八个护卫,但暗地里的,恐怕只有阎庄才清楚了。李敬业是此中老手,一一给李弘介绍:“这是张九娘家,九娘的诗词最佳……这是赵六家,她家的娘子颜色最好……”

李弘没见到那种他想象的到街上拉客的青楼妓馆,只有一层房屋,门前挂着某某家的牌子,不知是因为风气原因还是因为它离皇城太近,李弘觉得大概是因为后者。

于是,啥也看不到的李弘登时加快了速度。

唐朝不禁官员狎妓,实际上,受人追捧的名妓大多并没有多美——时人更重才情,起码明面上如此。

武元庆正喝的微醺,也不理会正在行的酒令了,把身旁的小娘子搂进怀里,正要亲近一二,却陡然听到一声巨响,瞬间酒醒了一半。仔细一瞧,门竟被踹开了。

他还没动怒,鸨母已经迎了上去,却见领头那人直接将一块金子丢进鸨母怀中。见多识广的鸨母认出了来人,马上退居一旁,同时暗暗给她手下的人儿使眼色。

武元庆同样认出了李敬业,旁人怕李敬业他可不怕,正要叱骂,却见又有认识的人走了进来——太子家令阎当时,他瞬间呆住了。

但有人没呆住,武怀运常年在外,哪里认识阎庄这种未来的潜力股,武氏也算武勋起家,当即借着酒劲摩拳擦掌就冲了上去。

然后便以更快的速度飞了回去。

随从们早就得了嘱咐,除了不下死手,可劲儿地招呼在场的武氏四兄弟。

就连李弘都找机会悄悄踹了两脚,总不能白来一趟吧。

直到武氏兄弟趴在地上直哼哼起不来,李弘这才离开。

其实武氏兄弟伤得并不重,毕竟是外戚,护卫们哪怕得了命令,也不敢下太重的手。初时除了武元庆,其余三人都敢还手一二,待他们认出了后面进来的李弘,便都只护住要害了,如今被打的有几分真几分假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对于李弘来说,这事武氏兄弟愿意闹大就闹大,愿意息事宁人李弘也愿当自己没打过他们。无论如何,他都有说法。

从进门开始,李弘就不发一言。

刚走出门,阎庄来报:“万年县衙来人了,请殿下先行离开。”

长安城以中央南北走向的朱雀大街为分界线,西为长安县,东为万年县,各有县治,平康坊位于皇城东南角,属于万年县治下。

听到消息,李弘倒是没多慌张,他手底下的人都是帝后悉心挑选出来的,很是靠谱,摆平万年县的差役轻轻松松。就算真被拦住了,难道还真有人敢把他带去审了不成?只是事后省不得要被武后揪两下耳朵。

没过一回儿,又有人来报,万年县的人退走了,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府求见,正在南曲外等候。

大唐乃是群相制,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事实上的宰相了。

昔日“废王立武”,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干支持王皇后的老臣一败涂地,武后正式以皇后的身份登上大唐的政治舞台,李弘也得以“子凭母贵”成为太子。

李义府在当年立了大功,在冲突中是第一个正式上疏支持武后成为皇后的人,如今算是帝后共同的宠臣。李弘原本就觉得武后在留意他的动向,如今这一点已经明了。

并且,武后似乎完全没准备过瞒着他。

在“废王立武”、剪除长孙无忌一党中立下最大功劳的许敬宗和李义府如今都已经位极人臣,帝后没有亏待他们。相较于曾为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已经年迈的许敬宗,年富力强的李义府更加活跃。皇帝风疾复发由武后代为处理政务时,李义府最得武后的信重,由是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

前两年李义府与同为李治提拔的宰相杜正伦在御前公开争执,李治各打五十大板,将两人分别贬往地方。杜正伦病逝在任上,而李义府则再度位极人臣,如今的他可谓是志得意满。

跟随着护卫的引路,李弘看到了坊门旁停着的一辆马车,只看起来就比他用的奢华多了。

李弘情知李义府定在车内,只是他已经到了,却不见李义府下车,甚至连车帘都未曾掀开。

“李公?”李弘呼唤,他想着李义府总不会坐在马车里等着他拜见吧!李义府不止是宰相,同时还兼任太子宾客,掌调护侍从规谏等。

他虽然有资格受李弘的礼,但却绝不能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李弘打定主意,李义府不露面,自己不见礼!

阎庄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冲着马车高呼:“李相公莫非睡着了?”

这时,马车里才有了动静。

李义府只掀开一侧的车帘,端坐在马车内,稍稍侧头:“臣奉皇后之命而来,未曾想太子如此轻浮莽撞行事,今日之事还望殿下引以为鉴!”说完,他放下车帘,车夫似是得了指令,驾车离去。

固然,作为宰相和太子宾客,李义府有资格训斥李弘,但如此这般,李弘只想到了两个字——跋扈!

“身为宰相,怎可如此无礼!”闫庄对李义府的态度很不满。

李弘思索着,自己可从未招惹过这只“李猫”,难不成就因为刚才?

李弘望着马车离去,他早就听说过,李义府仗着吏部选事权指使儿子女婿一同卖官乱法,这事能传到他的耳朵里,李弘不信皇帝不知道。圣眷再隆,也有消退的一天,功绩再高,也有功不抵过的时候。

阎庄仍有些不忿,李弘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对阎庄笑了笑:“且看他起高楼,且看他宴宾客,且看他楼塌了!”

话音未落,李敬业追了上来,他先前在处理后续:“我错过了什么?”

阎庄于是将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李敬业当即骂道:“直娘贼!”他可不怕李义府,要说朝堂上可以压李义府一头的人,李勣绝对排的上号。

当年“废王立武”,李义府是号手,但当时的他身份不够,是因为长孙无忌瞧不上他要将他贬到地方才被迫反击。而许敬宗是前锋,当时不论是资历还是官职都足以引起震动。但李勣才是中流砥柱,在李治询问意见时,一句“此陛下家事也,无须问外人”,确定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结局。

长孙无忌是皇帝的亲舅舅,在皇帝即位后大权在握,功高盖主。最终因为王皇后与武后的后位争夺矛盾爆发,长孙无忌同褚遂良一起与皇帝闹翻了,最后皇帝笑到了最后。

换句话说,“废王立武”本质上是皇帝在从长孙无忌手中夺权,武后在这个过程中为皇帝出谋划策,同样成为了胜利者,而李弘也因此能以嫡长子的身份取代王皇后曾收养的皇帝庶长子李忠入主东宫。

“要是我在,定不让那厮安然离开!”李敬业还不满意,继续说。

阎庄只当李敬业在说大话,但李弘却知道,李敬业倒真有几分干出这种事的可能,他的胆子是真大。

历史上,李敬业在武则天临朝称制后,起兵于扬州,最后主要由于政治上的失败导致勤王一败涂地。

紧接着,李敬业又盯上了阎庄。

李弘笑嘻嘻地看着相爱相杀的两人,招招手。皇后的视线投到了此处,李弘逛南曲可能性一分都没了,还是回宫去吧!

东宫早有皇后身边的内侍在候着了,李弘都没来得及歇会,就急冲冲地去了太极宫。

太极宫地处低洼,潮气偏重,近些时日李治的风疾时有发作,是以武后正在甘露殿替皇帝处理政务,见李弘过来,武后放下朱笔,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李弘先是叉手一拜,随后小步快跑一屁股坐在了武后旁边,拉着武后的手轻呼“阿娘”。

跟自家阿娘撒个娇,寒碜吗?一点都不寒碜!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