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疯狂小崽崽

第12章黑里透着红啊红里透着黑

  • 作者:七湘昀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2-06-18 14:28:19
  • 章节字数:7354字

卢王庄村共计一百三十六户,刨除无法行动的老人,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出门打工的壮年,就只剩了一些务农的。

这些人的年龄集中在三十五到五十岁之间,如果整合起来,差不多也有一百多人。

他在心底大致计算了一下,心里有了主意。

第二天上午,依旧起了个大早,去镇上把需要的坛坛罐罐都买了回来,萧长福开始在院子里搭第二个灶台。

萧阳帮着杨庆梅做完了两锅豆腐,多出来的一锅大约四十斤左右,压在磨具里,压成了一厘米厚度的薄片,在冷水里浸泡了半个小时,然后又用盐水泡上,就坐在了门口的摊子前。

奶奶去串门了,邀请帮手,从明天开始,他们的小作坊要增加十个人,全是手工活,就靠人手多来完成。

没找人之前,杨庆梅一个人一天接近一百斤,除了中午吃饭暂停一会,其余时间几乎片刻不停。

等人手多了以后,她就可以负责协调了,成为这个小作坊名副其实的管理者。

当然,当管理者也是需要悟性的。

“阳阳,我来摘菜了。”刘福玉远远的对着萧阳打招呼,脸上挂着憨憨的笑。

“今天菜园子该浇水了,别忘了啊。”

“我....我知道,昨天你奶跟我说过了,你们......你们忙,我懂。”

刘福玉进了院子,和萧长福打了个招呼,就钻进了菜园子。

一直以来,都是萧长福和杨庆梅负责打理菜园子的,然而自从他们开始制作豆腐乳,空闲时间就少了,根本没空去管。

好在刘福玉不在意,他也乐意在这多待一阵。

他已经不再把萧阳当成孩子看待了。

甚至有时候他感觉,自己倒像个孩子,而萧阳,是他眼里高高在上的存在。

自从高大顺把摘菜的活交给他,每次摘完菜都会帮着杨庆梅干一会活,和萧阳闲聊一阵,把他们都当成了家人。

摘完菜,刘福玉开始用压水井浇水。

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萧长福聊着。

说着最近砖窑厂发生的事,鸡毛蒜皮的小事最适合茶余饭后聊闲了。

偶尔几声大笑,开怀畅朗。

萧阳在外面听的清楚,他学会了做石膏豆腐,在伙房的待遇也提高了,那胖女人也不再处处为难他。

甚至开始有人对他大加赞赏,说他做的豆腐越来越对味了。

这些鼓励的话,也让他更加上进,对调味的汁料也做了研究,已经完全掌握了萧阳留给他的配方。

他自己还调制了豆豉口味,让厂长对他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样的鼓励更加刺激了他的神经,着了魔一样的研究豆腐的各种新奇做法。

萧阳切了一块石膏豆腐放在案板上,对着他招了招手。

刘福玉跑过去,“咋了阳阳?”

“这块豆腐长宽大约五厘米,你现在试试,横切一百刀,竖切一百刀。”说完,把菜刀递了过去。

“啊,这......”刘福玉有些不知所措,拿着刀挠着头,不知道如何下刀。

“哦对了,还有个要求,不要切透,底下留五毫米。”

萧阳转身进了屋子,拿了一个大碗,在水缸里舀了多半碗水,回到了摊位前。

刘福玉已经开始动刀,他切得很慢,但是可以看出来,他有些功力,只是还远远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毕竟他的年龄也不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横竖各一百刀,共计一万刀,下刀之前就必须衡量好每一刀之间的距离,相距零点五毫米,一旦下刀过宽,基本就没办法完成一百刀的要求。

刘福玉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水。

这是个极其巧妙的功夫活,考验的不仅仅是刀功,还有持刀者的心态。

他虽然有些痴傻,却和豆腐结缘,只要磨练好心态,仅凭这一手,就能让他一生无忧了。

萧阳站在一旁没有打扰。

刘福玉手下的动作不急不缓,虽然越切越稳,可却没有加快速度,这是十分难得的。

半个小时过去,收了刀,转头看到萧阳,嘿嘿笑了起来。

“嘿嘿,阳阳,你看我切的咋样?”

“放在水里,你自己看吧。”萧阳指了指他刚刚端出来的水碗。

刘福玉按照他的意思,取了豆腐入水,一入水中,切开的豆腐瞬间散开了。

如同一朵乳白色的绣球花,盈盈荡荡,很是漂亮,他立时被这番景象惊住了。

萧阳踮着脚看了一眼,淡淡的说道:“断了至少有一半,宽窄粗细很不匀称,每一刀深浅各有不同,你的刀功还差的远,再切一块。”

不等刘福玉回答,萧阳捞起里面的豆腐丢在一旁,转身回了屋子。

从水缸里再次舀了一碗水,回到摊子前。

刘福玉紧张起来,深吸了一口气,再次下刀。

半个小时后,水碗里又出现了一朵盛开的乳白色绣球花。

晶莹剔透,美轮美奂。

萧阳趴在碗边看了一眼,又看看刘福玉,笑了。

“白糟蹋我两块豆腐,两毛!”

“唉,好!”刘福玉也不问为什么,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了两毛钱,塞进了萧阳的手里。

“对不起啊,师父说我的刀功可以了,我这个月就懒散了,练的也少了。”

乡镇上的厨师,就他目前这个刀功,确实已经够用了,可要让他一生衣食无忧却还远远不够。

萧阳是真的想拉他一把,趁着他年纪还没那么大,能力还有上升空间,这条路绝对是成功的捷径。

高大顺不可能护他一辈子的,他的脑子不灵光也是事实,就算再怎么学习,做菜的技巧也很难达到登峰造极。

现在他要教给刘福玉的这道菜,只要练好了,以后去任何一个饭店,就只做这一道菜,就够他活下去的。

而且会活的很滋润,不必干那么多活,也能挣不少钱。

“我要说你还远远不够,你会接着练吗?”萧阳说的平淡,可这几个字里却透着傲气,就像是师父对徒弟的评价。

可在外人看来,这绝对是个滑稽的组合。

刘福玉是个懂的感恩的人,萧阳教会了他做豆腐,就和高大顺教会了他切菜一样,都是值的尊敬的人。

“练,我知道阳阳不是一般人,你说不够,那一定是不够。”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的脱口而出。

“那好,你以后来摘菜,每天在这切三块豆腐,一个小时内完成,要求我已经和你说过了,豆腐丝断的越少,说明你的刀功越好。”

“懂了!”刘福玉咧开嘴笑了,提刀又切了一块豆腐,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成功者,缺的恰恰是那些持之以恒的人,这样的人或许并不聪明,但在一条路上走的久了,反而成了最先走到终点的人。

杨庆梅回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阳阳,这一上午卖不少啊!”这老太太眯着眼睛,笑的一颤一颤的。

确实卖了不少,差不多有二十斤,加上刘福玉的三毛钱,足足一块四。

“小刘又买咱豆腐啦?”

“是呢,”萧阳随口应着,“奶奶,你找人找的怎么样,有人来吗?”

“那当然了,找了六个,都抢着要来,地里没活,能挣点钱,他们高兴着呢!就是觉的工资给的有点高,一天六毛钱,你觉的高不高?”

“六毛钱?”

“咋?真高了?”

“哼,我是想说,你可真能压价!快赶上黄世仁了。”

杨庆梅翻着白眼在他的肩膀轻轻拍打了一下,黄世仁和杨白劳她还是听过的,知道孙子损她,也没生气。

把豆腐盖上了,抱着他准备回屋做饭。

“奶奶,下午我得跟爷爷再去趟县里。”

“那干嘛下午啊,现在去呗,趁着还没晌午。”

“不带你这样的,这话我都学会了,再说我和老萧现在出门,不又得花钱在外边吃饭啊,我俩又不是出去不回来了。”

杨庆梅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这话在嘴边都快成口头禅了。

“对对对,还是在家吃,能省下好几毛呢。”

一家子都是穷怕了的,话里话外都想着省钱,说起来也怪可怜的。

萧阳自打来到这个家,好像一直都过的紧巴巴的,好不容易手里有点钱,自己又折腾着干这干那。

杨庆梅哪经得起这么花钱,萧阳要花,毕竟是自己挣的,这老太太就在自己身上抠搜,连让他去找几个人来帮工,都能把每天的工钱压到六毛钱。

就算干个整月的,也才十八块钱。

可怜的村民们啊!

萧阳叹着气,得让全村的人都富裕起来,手里有了闲钱,才能吃上皮蛋豆腐,才能舍得花钱。

嗯......到时候就在村里开个小卖部。

回流!

“奶奶,我们晚上可能回家还得晚一点,你别上村口等着了,也别等我们吃饭,饿了就自己先吃吧。”

“奶奶知道,你要是饿了就跟爷爷说,让他给你买包子吃。”

“嗯,要是石膏豆腐剩的多,你就自己切个松花蛋拌着吃,再倒点香油,可好吃了!”

“那奶奶留一半等你回来吃,好不好?”

“好,可我还是想吃肉包子。”

“......”

吃完了午饭,萧阳调制好了卤水,把泡好的豆腐干扔进了锅里,嘱咐了杨庆梅按时捞起来,这才和萧长福再次离开家门,杨庆梅把他们一直送到村子西头才分开。

萧长福嫌弃两人墨迹,抱怨萧阳,“她那么大个人了,还能饿着啊?”

“诶,我是替你关心你媳妇,你不心疼她啊?”萧阳扬着音问他。

“瞎操心!”萧长福听到“媳妇”俩字,黑脸竟然泛起红光,不再继续往下说了。

萧阳嘎嘎乐了,“老萧,没想到你还会脸红啊!黑里透着红啊,红里透着黑,哈哈哈哈......”

萧长福使劲在他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