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农场系统带我去逃荒

第一卷 第二百零四章建安置所

  • 作者:李木枝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02-28 00:18:24
  • 章节字数:5668字

还没,原本是午后便要出发的,没想国公爷来了,小十二还在家中待命。

那让小十二过来找我。

许云锦说完便回了宅子写信,之前在来的路上她便在想大齐为何没有煤矿。

后来小一知道后便告诉她,在经过安义县时它便检测过附近有形成煤矿的条件。

只是那会儿它等级低,还不能确定大概是哪个地方。

原本许云锦是想自己带人去安义县那附近寻找的,现在却不行了。

得让元轩派些人来帮忙一起找才行,鬼知道这贼老天会不会明年又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为了不让何相他们有机会利用灾害、利用百姓作伐子。

许云锦想朝廷应该有一套应急灾害的处理措施及政策。

那就得从储存粮食、药材、安置所、越冬物资等方面做好准备,目前她也只做到了粮食这方面。

药材有韩家和药门她还不用太担心,越冬物资却是不好处理,不论是供人取暖的燃烧物还是衣物。

许云锦都没有头绪,她也不知道羽绒服那些该怎么做啊,至今为止大家都还只会用棉花做衣服取暖。

但若是能找到煤炭、又能做出前世农村喜欢用来取暖用的蜂窝煤就好了,大量存储起来便能在关键时候起作用。..

许云锦写完信在房里思考了许久,前世她所学所见的关于应急灾害处理的措施有那些适用于大齐的。

郡主,您找我。

不一会儿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进来。

元小十二推开门进了房间。

十二哥,你把这封信亲手送到师兄的手中,不得让别人看到信中的内容。

许云锦拿出一封信递给小十二,小十二领命出去准备东西送信了。

信里面有许云锦写的可能出现煤矿的地方,希望元轩的收下给点力吧!

第二日,在许云锦众人的努力下,城门口的百姓恢复了一大半。

至少这两日没有再冻死、饿死、病死的人了。

因着元朗赈灾及时,城中又捐赠了不少物资,韩韶执也不负众望,占着韩家的名头从城里的商户手里低价买了八千两银子的物资。

百姓们因为觉得有望平安度过这个冬日,因此这几天都没有闹事,而是乖乖地等着县衙的投喂。

第三日不用给那些病人复诊,许云锦倒是好不容易睡了个整觉,醒来便去了县衙。

进了县衙许云锦与夏正博便坐在一起,说起了关于现在建安置所的事宜。

安置所?

夏正博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鲜词,十分感兴趣。

对,虽说这两天雪下得小了,但我们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像之前那样。

离北方的冬季过去至少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百姓们也不能长期住在帐篷中。

所以我觉得可以出资先建一个暂时的安置所,不用建得多好,但是要建大一点,就按照这个样子建。

许云锦从怀里拿出一张图纸,那是她昨日看了一下午小一推荐的书后画的图。

郡主这房子看着不错,但是现在县衙缺人手啊。

夏正博有些苦涩地说道,最近几日因为有许云锦等人的帮助,他总算是脱开身亲自去了解了其他村子的情况。

离县城和镇上近的几个村子情况比其他地方好些,毕竟这些地方的百姓稍微富裕点。

像城门口这些都是大山底下的,雪灾一来没坚持多久便跑来县里求救了。

但就算是如此,那些村子情况也不容乐观。

许云锦也知道,所以明日她们也会分成两队去附近的村子看诊。

大人以为我说建安置所要用县衙出人?

许云锦被夏正博的话惊到了,她的想法可从来都不是让县衙出力。

县主的意思是?百姓自己出力?

夏正博也默了默,好像也不是不可以,虽说以往这种天灾时都是官府出资出力。

但现在这个情况,明显就只能依靠他们了。

对,安置所不是给官府用的,是给他们住的,他们要是不愿意建,就让他们在雪地里待着吧。

等粮食药材不够了,到时候就是圣上来了也救不了他们。

再告诉他们这个安置所会等到雪灾结束后,他们建好自家的房子之前都可以选择住在安置所。

而且建安置所也不是一点好处都不给他们的,现在县里的粮食虽说不多,但每天挪点多余的口粮给建房子的人还是能做到的。

建房要用的木材可以官兵们受累点上山去找,夏大人只要不亏待他们就行。

许云锦提议道,若是给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房子也要如此计较的话。

他们就真的是无可救药了,被雪灾害得流离失所不是他们的错,但要是一味的等着国家的救助的话。

那许云锦不知道这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得多少才能全都大包大揽下来。

不及时还得发生暴、乱,但现在的各种条件都限制住了救援的速度。

就算是在前世发生灾害时,国家也做不到让救援队瞬移到灾害发生的地方。

任何时候国家只能说是更好的发挥资源调度的作用,百姓也应该有自救的意识。

像这种能自己解决的事儿,若是还需要衙门的人手把手的帮的话,那真的就是没救了。

郡主言之有理,我现在就去跟他们说。

夏正博也觉得有些时候靠人不如靠己。

我跟夏大人一起去吧,正好明日我们要下乡,今日再给那几位重病的复诊看看。

许云锦也想去看看百姓们的态度,她觉得百姓们是不会反对的。

虽说雪灾结束后房子就归官府所有了,只要不是特殊的情况便不会有人住进去。

结果确实如许云锦所料,百姓们听说是官府牵头,还有补贴,都纷纷要求要参与进安置所的建造当中去。

还有些专门帮人建房的老师傅们主动地要求看一下房子的图纸,许云锦和夏正博自然不会拒绝。

郡主、大人,小老儿有个提议,队伍里青壮年多得是,让他们一起上山找木材去。

我们也不要工钱,每日多给他们点吃的就行,不知郡主和大人意下如何?

付老太爷想了想说道,那些个年轻的男子也觉得没问题。

毕竟县衙就那么几十个衙役,驻守的官兵也不多,还有其他的任务,抽不出多少人手的。

你们有心,本县令也不能不近人情,上山砍木头可比在这里建房子辛苦多了。

这样吧,老太爷找五十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和官兵们一起上山,工钱照发。

夏正博一高兴大手一挥便承诺下去,许云锦在一旁偷笑了两声。

夏大人还没拿到赈灾款呢,到时候抠门的知府大人要是不买账的话,夏大人可就得自掏腰包了哦。

于是当天下午大家伙儿便热火朝天的开始讨论建房的事儿了。

县里出了五十人和百姓们上山找木材。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