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王富贵

第一回

  • 作者:好几米的阳光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2-07-20 18:55:31
  • 章节字数:6290字

大夏国,中部山区,千岭县,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靠山屯。

此时,在一间家徒四壁的茅草屋里,传来一阵妇人与孩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相公啊,相公,你醒醒啊。”

“爹爹,爹爹,我是福儿啊。”

“爹爹,爹爹,我是贵儿啊。”

屋外小院里,一群依着褴褛的村民,也是唉声叹气嘘吁不已,议论纷纷。

“唉,秀才公可是一个好人啊。”

“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天可怜王秀才了。”

“是啊,秀才公可是多好的一个人,咋就糟了难呢?”

“吉人天相,保佑王秀才平平安安的。要不然,这娘三个,可咋过活啊。”

屋里,一个妇人三十多岁,虽然是面黄肌瘦,素衣罗裙略显破旧,却也掩饰不住靓丽的容颜,此时桃花带雨悲悲戚戚,一双粗糙的手紧紧的搂着一男一女两个孩童,伏在一旁的床头,哭的稀里哗啦。

在床上躺着一个中年书生模样的人,头破血流浑身血污,双眼紧闭毫无气息,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王富贵,王秀才王富贵。

王富贵老爹那辈及以上都是世代种田务农,男丁是几辈单传,人丁薄弱很是孤寡,到了王富贵老爹这辈,天可怜见儿,老来得子有了王富贵王富财两个儿子,意喻大富大贵有财富不受穷。

王富贵的老爹还是很有见识的,深知万般皆为下品,惟有读书高,虽然家境贫寒,可还是咬着牙供王富贵兄弟俩去学堂读书,希望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博取一个好的前程。

王富贵体质瘦弱,但天资聪慧,天生就是一块读书的料,套用学堂先生的话,孺子可教前途不可限量也。而王富财体质强壮,对读书这块不怎么感兴趣,读了几年的书,就再也读不下去了,再学堂先生朽木不可雕的叹息中,回家务农去了,倒是如鱼得水了,农时务农,闲时进山打猎,越发的身强体壮了。

王富贵却是一路高歌猛进在学海中畅游融融,十五岁就是县试的童生第一,接着意气风发十八岁就是院试案首,获得秀才功名,再然后就止步不前了。不是他读书不用功,而是书生意气屡屡仗义为乡民直言,得罪权贵一大片,被封杀了。无论你乡试如何优异,只要发榜就是名落孙山,与举人功名真真的无缘了,屡试屡败六次乡试以后,心下清楚了因由,也是心灰了意冷了,不在执迷于功名,自是回家讨生活了。

好在大夏国崇文尚武,对于有功名的读书人极为重视,对于秀才都是每月给予银一两米三十升,并且还有着免除田赋丁税徭役诸多便利政策。倚仗着秀才的功名身份,王富贵在,妞今年二八一十六,我也六六三十六的年纪时,娶了比他小一半的柳家姑娘月娥为妻,喜提得是一儿一女,女儿大取名王福,儿子小取名王贵。其弟王富财也是娶妻穆氏生一子,取名王财。孩儿们的名字一看,也都是奔着富贵有财的意思,终是免不了俗的。

兄弟二人自打爹娘去世后,虽然是各自成家另过活,对外却是言称没有分家都在一起过,其实就是籍着王富贵的秀才功名免除田赋丁税徭役,也算是打个擦边球而已。

莫要小觑了,大夏国的田赋丁税可是极重的,按每亩田产十之四五收取,再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徭役等,基本上是每亩田产十之六七的抽取了,而每亩良田产粮不过三百斤,劣田亩产一二百斤,这还是风调雨顺的年景,若是逢着灾年也就百多斤的粮产,甚至是颗粒无收。

王富贵所在的靠山屯是一个实打实的小山村,一百多户人家近千口人,户均田地七八亩,良田少劣田多,村民们剩余的粮食是将将裹腹,人口多的人家,得有两三个月吃不到粮食,要是遇着灾年全村人得有大半年吃不到粮食,可见生活之艰难。

籍着秀才功名的福利待遇,最起码王富贵一大家子,比村民们过的幸福,但也只是幸福那么一丢丢罢了,其实过的还是挺清贫的。

王富贵虽然无意再进取功名,但是读书人对知识的执着还是固有的,四书五经已是熟读,医药人文地志各类杂书也是搜寻网罗一睹为快,天长日久倒也是端个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知晓圣贤书。这中对医药针炙尤为上手,乡里乡亲的有个头痛脑热的,也能对症下药排忧解难,为人又是急公好义不取分文,有时候还要接济一二乡人,加之识文断字义务的给村里那些孩童启蒙,深得乡人的拥护,十里八村的尊称秀才公。

王富贵虽然是秀才,却也不是五体不勤四肢慵懒养尊处优之人,闲时也是上山采药下田务农,偶尔跟着弟弟王富财进山打打猎,贴补家用,身体也是和寻常农人一般健实。其妻子柳月娥也是个贤德之人,一应家务具是一人打点,农活田务也是十之八九自己打理,不劳王富贵操心,有时也做些洗衣缝衣活计贴补家用,加之也是识文断字,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也是相得益彰,当真个是入得厨房上得厅堂下得田地的好娘子。

庄稼人靠天吃饭,这几年不是旱就是涝,田地里的收成越来越不好,靠山屯的村民们虽然是艰难度日,但靠山吃山屡屡进山打猎采药摘果捡蘑,倒也堪堪过活。

王富贵一大家子也是如此年景,每日里为了一张嘴能吃饱,为了那二两碎银,忙忙碌碌的奔波辛苦着。偶尔还要接济一些贫苦的乡邻,日子过的也是紧巴巴的,好在一家人都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苦中作乐,倒也其乐融融。

修桥铺路行善短命人,为非作歹祸害一千年。靠山屯的里正叫黎书俊,仗着老婆苟氏和县里的朱师爷有一腿的绿带关系,多拿多占贪婪无厌,其子黎健更是倚仗着朱师爷是他干爹,在镇上谋了个管理集市的皂役管事,就自诩官家人,飞扬跋扈极其骄横。父子二人一村一镇欺男霸女横征暴敛为非作歹鱼肉乡里无恶不作臭名昭著。

偏偏秀才公王富贵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天生就是黎书俊黎健的克星,几次直面县令陈状诉讼,要求严加惩治。县令怕激起民愤,也是不敢包庇,不得已而为之,把黎家父子一番痛骂,又打了二十大板子,告知再犯就充军流配。黎书俊黎健是唯唯诺诺连声称是,幸亏有黎书俊老婆苟氏的姘头朱师爷斡旋,二人的里正皂役管事的名头没有丢,也是收敛了不少。

王富贵虽然无意功名了,可是多年寒窗苦读,也有结识不少同年,都已仕途发达,对王富贵的为人很是敬重,明里暗里的对他也是照拂一二。否则以王富贵得罪权贵一大片的个性,秀才功名早就给革除了。有此一般关系,每年王富贵只要参加一次例行的秀才年试,就可以保住秀才功名,甚至还是一等秀才的待遇,每月的秀才例俸都是高于别人,逢年过节县学都要给些米面鱼肉银钱的。

为了拉拢王富贵,黎书俊黎健也明里暗里的送过银钱财物,都被拒之门外,而且还被痛斥了一番,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父子为非作歹鱼肉乡里,贪墨民脂民膏,如此肮脏黄白之物岂能污我。若不再弃恶从良,定当遭天谴。还不与我远点滚了,休要碍我眼辱我清名。。”真的是让它父子俩好没有里子啊。

不得已,黎书俊的老婆苟氏赤身上阵意图色诱王富贵,仗着几分徐娘半老的姿色,娇哒哒的送过来一张玉狸面,让人生起我见犹怜的心思。把个秀才公王富贵弄的心猿意马险些把持不住。

这时候,就看出来有个好娘子贤内助的厉害来了,柳月娥一个大嘴巴子抽过去,把个苟氏扇的就地转三圈,脸肿的不亚于屁股,骂到:“你个不要脸面的婆娘,两个大嘴皮子不知多少爷们舔过了,那个五花肉的大胳膊肘子忱过了多少汉子,腌臜的货把你祖宗的脸都丢掉了。伤风败俗的贱人,也配勾引我家相公,你个不三不四的臭婆子还滚的远远的,莫要脏了我家地皮。”

苟氏也算是一个杨贵妃般的丰腴妙人,几时吃过亏,恼羞成怒的要还回来,王富贵也是当头棒喝幡然醒悟,飞起一脚把苟氏踹跑,怒道:“你这婆娘好生**,险些坏我清白,真真是讨打。也不知黎书俊那腌臜货,怎生讨了你这般没有廉耻礼仪的贱人,真是狼狈一家为奸。”

苟氏是抱头鼠窜,黎书俊和黎健父子是颜面尽失,一时间成为乡里茶余饭后的笑料。

自此黎家算是与王富贵结下了大仇,恨不能立即马上致其于死地而后快。王富贵却是君子坦荡荡不以为然,我行我素,每日里忙忙碌碌的生活着。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