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娱乐圈幕后大神

第116章经典电影开场

  • 作者:咏火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2-10-16 12:21:21
  • 章节字数:7668字

电影由什么构成?

这个答案交给外行人处理,会有人着重故事,有人着重情感,另外还有一批人,试图在电影中学到一种思想理念,更有一批人单纯把它上升成艺术。

可多年从事这行的李为迎却有他自己的认知:画面、镜头、剪辑、声音及修饰。

他一辈子在和它们打交道了。

除去小时候与同学挥洒着青春,骑着自行车欢快地穿梭过小区的巷子,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事业。

他会对家庭感到愧疚,但强迫自己放下,再次把精力全投入在这个行当中。

他已隐约知晓,他的命运已经和“电影”这个符号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经历过电影从无到有的过程。

国产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蒙昧状态,很不巧,他就是在那个时代进入这一行的。

所以那一批导演呕心沥血、枯本竭源,拿自己的命换来如今电影事业的发展。

他们对电影认知的深度与广度是现在年轻导演所不能具有,有的年轻导演难免进入唯心主义,总想着老一辈的人就经验充足,但拍摄手法老古板,殊不知他们玩的,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李为迎知晓现在电影拍摄特色。

一些青年导演为突出水平,彰显自个多了不起,喜欢摆弄烦躁的短焦镜头和长焦镜头,乱用移动镜头,试图玩弄蒙太奇手法,搞的剧情割裂,故事乏味,电影不知所云。

他不理解,这些年轻导演就真的那么空虚、焦躁吗?

还是说,社会就这么空虚和焦躁?不然为什么用这种焦躁的拍摄手法粗暴地去干涉电影?

李为迎没有提出反驳意见。

他只是单纯在内心里厌恶。

因为他觉得自己没太多资格去教授年轻导演,早年他也犯过很多错误,当年国内电影比较软弱,绥靖风气遍行,他不喜欢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所以在光比上下了很大功夫,搞了一大堆硬汉风格的电影。

当然,现在有一批导演吹捧他,也学习这套拍摄,饱和度打满,色温反差巨大,然后大规模使用两极镜头——他如今年龄大了,不得不承认,两极镜头还是多出现在纪录片里比较好。电影中使用太多,容易割裂剧情。

当时面前这部电影不一样。

乍看很平常的俯角远景,然后短运动镜头,接入大树场景。就三个镜头,但李为迎已经感觉出不同的意味,为什么?首先,色温上从冷色调跳到暖色调,这能带动观众不安的情绪;光线也从顺光转为逆光;镜头也从俯拍转为成仰拍——这个导演对镜头语言懂得很透!这是李为迎第一个想法。

视觉重量!

李为迎面色严肃。

这是国内年轻导演缺乏的,年龄有一把的导演中虽然能挑出来几个,具有这种水准的,但时代总是往前进,年轻人扛不住,那对电影行业是重大的打击!

仅仅三个镜头就能带动观众不安的情绪,这很厉害。

如今,国内青年导演爱玩时间游戏,类似在一个五秒钟发生的故事耗费上十几个镜头,延长成一个长达一两分钟的剪辑效果。

这种效果虽然让观众产生焦虑和期待心理,但未免冗长拖拉,让观众看得很乏味,不知所云。而这部电影,只用几秒钟的镜头就达到效果了。

而且,大远景——一棵大树在山坡上!

李为迎觉得有点意思。

景别。这是所有导演必学的一个知识,景别通常被分为两个系列,全景系列与近景系列。全景系列分为: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小全景。近景系列分为:中景、中近景、近近、特写、大特写。

电影与电视剧的特质不同,决定它们运用镜头不同。

电影的时长只有120分钟。

在这120分钟里,如果想要讲好一个故事,必须掐头去尾,砍掉无关枝芜,剔除大量配角,故事也必须快速入场——电视剧不需要这点,电视剧强调创造一个真实世界,时时刻刻吸引观众的眼球,不让观众换台,那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影视不分家”的呼声大起,李为迎不赞同,但他不太说反驳的话,主要没意思,都是同行,说出来,遭人怨!

如此,电影现在拍的也像电视剧了。

往往用全景。

也不太用大远景了。

为什么呢?

下意识的习惯!

电视剧与综艺都爱用全景,这样画面主题更靠近观众,容易吸引眼球。

大远景的主体是远离屏幕下端的,会给人视觉上的疏远感,它就像是个句号,横亘在一部电影之中,让这个镜头格外突兀耀眼。

古早的一些老电影,开端和结尾都用大远景,方便观众快速的从现实带入故事,或者从电影中抽身,回归现实。

如今电影都不爱用这种手法了。

李为迎陷在座椅上。

他忽然陷入童年的回忆。

他小时候家境还算不错,有机会看电影,虽说当时还没预料到将来会走这条路。

他也曾经嫌弃当初电影的套路。

永远单一乏味的开篇。

要么人物从远方走到镜头前。

要么拉长镜头,把景物从全景定格成远景。

再不济,直接摆个大远景!

他太嫌弃了!

所以他成为导演后,才冒天下之大不韪,运用西方一些激进的电影拍摄手法,自然被一些“老专家”诟病,也被新一代的电影人追捧。

可如今,花样多了。

李为迎反而开始怀恋起童年那镜头摇晃、黑白交替的电影了。

李为迎陷入沉思。

这是哪个导演拍的呢?

他没有看导演名单,这很不该。因为他的好友跟他提到,这电影杜亚也插了一手。他不喜欢杜亚,也不喜欢姓江的,所以不太舒服。他决定先看电影,如果电影有意思,他才会关注这背后的创作者。

李为迎脑门转得飞快,心里默念这几年出来的学院派导演的姓名。高风、赵一河、薄宝宝……这些还是有点名堂的导演,可是,是其中哪一位呢?

高风他知道,《决战》刚拍完,没时间再拍一部。至于赵一河,沉迷文艺片,这简直就是学院派导演最爱走的道路了。薄宝宝水平时高时低,有时他觉得这小子是个天才,有时他觉得这家伙不中用。

李为迎想不通。

他没有猜想可能是他的那些老朋友。

如果是他们拍摄,消息用不着别人传,点映的票直接由他们塞到手心了。

电影还在继续放映着。

“……那我就继续等下去。”银幕上的男主回过头,正式登上银幕。

李为迎轻轻一拍巴掌,心想,人物纵深的调度!这举动是他情不自禁发出的,其实像他这样的导演,已经见过太多纵深调度、横向调度、景物调度。

但如今电影导演散漫,剪辑稀烂,巴不得有个模板给他们照抄。但这部电影不同,他一眼就看出哪些是精心设计,哪些是胡编乱造。仅仅男主角在树下等待的拍摄,不单纯是场面调度了,还有也运用值得一提的镜头剪辑。

最经典的镜头方法,大概属于“三镜头法”。

展开的讲,老百姓看影视剧中,常常有这样的一串镜头,先是个一对情侣在说话的全景,然后分别是男性与女性说话的特写。这便是“三镜头法”,全景作为“主镜头”,两个特写作为“备用镜头”,故事由三个镜头构成。

这三个镜头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一个三角形。

而这一段却很巧妙,一个人物的正面全景镜头,再一个背面的全景镜头,最后用一个扭身的特写,来了个人物面部的特写镜头。在平面上也形成了个三角形。这种拍摄并未全然逃脱“三镜头法”,但它独具特色的,把常理中所认知的“主镜头”一定是“全景镜头”的形式打破了。

这也许不太“讲规矩”。

但多多少少动了脑子!

李为迎来了兴趣,他刚刚拍的那一声轻响并没有引起人的注意,除了钱明伟,钱明伟回头望了一眼,可接着,又低头摆弄他的手机。

电影院的观众满怀兴趣地观赏着,不少影评人士会心一笑。光影渐暗,画面淡出,再次淡入到另一个场景。

钱明伟低头,在手机记事本中不断码入新的段落。“平淡的开头、平淡的音乐、平淡的对白,完全没有充分利用喜剧特有出场的优势,白白浪费了几分钟。”他不惜余力地抹黑作品,并时不时抬下头。

当他看剧情推动到男主拍照的情节,不由惊了一下:“太快了吧!”

然后他又窃笑起来,这故事节奏太快了啊!

一开始在树下莫名其妙地回忆女友,然后便是打电话给姑母,接着突然就照相了。这故事情节,太不容易让人懂了,而且倒悬的空间构图,深沉的色彩,乍看上去,有些头晕脑胀。

这多好啊!恰好适合他批评!

而他身后的李为迎则陷入深思,当李导看到男主角将杯子一放,接通手机时,已经不敢确信了。

“越轴镜头”,他的脑海里冒出这个词。

其实这有点不符合常规。

相比起内地导演,香港和日韩导演更爱玩“越轴镜头”。

一般来说,拍摄要遵循“180度原则”,也就是说,只能在角色视线交流线或者人物的运动线的一侧设立机位,否则会造成混乱。这条线叫“视轴”。但某些爱追求艺术性的导演,下意识喜欢搞些“越轨”的方式,他们不遵循法则,非要在“视轴”两边分别架机位。

如果以银幕中男主与红衣女子之间划了一个轴,那么显然酒后与喝酒前拍摄的角度就是“越轴”了。

李为迎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只担心,有的导演驾驭不好。但如今看来,这作品太流畅了!

如果说,前面露天车站的剪辑方式,他可以把其归功成老练的剪辑师。那么这个越轴镜头的出现,让他不得不正视起导演来,有的剪辑师就是剪辑师,导演就是导演。而有的导演,本身就是剪辑师。他不相信,这么个镜头,是在没有事先考虑过,就拍摄的。

他把身体往后靠,抛去细究拍摄技巧的想法,他已经确定了,这是个有水平的导演。所以,他现在只打算放松一下,专心欣赏这部电影。

他心想,希望电影结束后,有机会能够和这部影片的导演见个面。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