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第863章 拆城挖坟达人郭

  • 作者:地狱伯爵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2-10-17 22:25:17
  • 章节字数:4772字

4月13日,何宇带着冉秋叶乘坐飞机向伦敦飞去,英特尔也要快上市了,作为美籍的大股东还是必须亲自到场的。

明天东方星岛报业也要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第一家合资上市公司,何宇也是来伦敦证券交易为东方星岛报业站台。

何宇、冉秋叶众人平安抵达伦敦希思国际机场,随后乘坐汽车向着金丝雀码头的星岛报业大厦驶去,看着美丽的泰晤士河很是喜欢。

冉秋叶看着百年不变的伦敦城很是感慨,想起年初返回京城的时候,那变化真是不敢想象。

“唉,京城那么好的城墙给拆除了,真是可惜。”冉秋叶感慨说道。

“郭末若是个大傻13,应该直接枪毙了,吴x也应该挖出来,,,可惜林徽因女士郁郁而终。”何宇感慨说道。

1952年的时候,国内对拆除京城的古城墙可是吵的不可开交,也是众说纷纭。京城既然作为首都,那么第一要务必然是发展经济,然而京城有很多纵横交错的古城墙,它们严重阻碍了京城的经济发展。

当时关于京城的建设也提出了两份方案,一份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编制的京城市总体规划,主张以天安门为中轴,拆除古城墙,翻新京城以完成工业化。

另一份策划案的提出者,是被誉为华夏近代建筑之父的梁思成,提出在老京城西部建立新的行政中心,最符合京城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大風小说网

另选行政中心,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老京城的原始风貌和传统建筑,而且能够为京城之后的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作为当时知名的建筑师,两人也当时极力反对拆毁京城古墙城,可惜众人也都采取了苏联专家的方案。

当时非常有名的考古学家、现代作家郭末若,强烈建议必须要拆掉古城墙,恨不得把故宫也给拆了。

林徽因一度在会议上失态痛骂:“今日你们决定拆除城墙,不出百年定会后悔!若哪日心生悔意想要重建古城墙,也无法恢复今日之精巧,重现历史之容貌,不过是一堆没有生气的摆设罢了!”

好吧,不用百年的时间,六十年后,通州成为首都的副中心,雄安成为国家的副中心。

然而,你以为郭末若和吴晗就干过这么一件缺德事吗,那真是太年轻了,郭末若恐怕真是连垃圾都不如。

在1955年十月份的时候,郭末若申请挖掘明皇陵,五十年代那落后的技术就要挖陵墓,而且还是挖的皇陵。

古墓只要挖掘开,触到外界的空气会对古墓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现在采取的政策就是尽量减少对古墓的挖掘。

郭末若当时的声望和地位非常高,无数的舔狗站出来响应,当然反对的人也不少。不过郭末若也还是退了一步,没有挖掘明长陵,而是改成了明定陵。

以当时的考古技术来说,这整个过程是困难重重的,光是寻找皇陵的入口,就找了一年多。而在这期间,仍然有很多考古和历史学家来劝郭末若放弃,可是郭末若却异常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郭末若成功挖开了明定陵,据记载当时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

当地宫接触到外界空气的瞬间,很多字画、丝绸等文物在眨眼之间化作了飞灰,帝后的尸体也被这些人从棺椁里扒出来,将身上的陪葬品掏空后就那样扔在一边,,这次挖掘给皇陵带来了巨大破坏。

郭末若也因此事而遭到国内外的指责,国家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下令从此禁止挖掘皇陵。

你以为郭末若会就此作罢,那真是太高估人渣的水平了,郭末若竟然很快又提出了挖掘明长陵的提议。

郭末若为什么执意要挖掘明皇陵呢,明明知道会损坏皇陵东西,还要继续挖掘,恨不得把明朝的皇帝拉出来暴尸呢。

朱元璋的成帝之路众人皆知,这当中少不了郭子兴的支持,郭子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也老丈人去世之后追封为滁阳王。

朱元璋是什么人,一块打江山的兄弟有哪个能善终的,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老丈人既然去世了,那也肯定不用客气,郭子兴的两个儿子被朱元璋以谋逆的罪名给处死。夶风小说

郭子兴的一个小妾还偷偷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被发现后,马皇后苦苦哀求朱元璋,于是也放过了这个孩子,而这个孩子就是郭末若这一派的祖先。

作家郭末若这不是打着考古的幌子,来报自己家族的仇吗,对待帝后的尸体态度就能看出是一个公报私仇的小人。

京城是谁建的?那还不是老朱家后代朱棣修建的吗,郭末若不但要挖老朱家的祖坟,而且还要拆老朱家的城。

“那些人脑子真的有坑,那么多雄伟的古城墙拆掉,成为一个完全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还建筑专家呢,以后也要遭到无数人的唾骂。

1952年的时候,那么多大学都能够迁移到鸟不拉屎的海淀村,当时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建议为什么不能通过。

行政中心就是不迁移到西部的石景山地区,也可以向通州的那边农村迁移吗,那里还有京杭大运河呢。”冉秋叶郁闷的说道。

“郭末若干的缺德事多的去了,说是人渣都侮辱了人渣这两个字,拆城墙挖皇陵那个不是他提议的,也是一个十足的渣男。

1911年,张琼华21岁,正待字闺中,郭末若19岁,正在成都上中学。一日,张家来了一个亲戚,给张琼华做媒,介绍的对象就是郭末若。

郭末若对张琼华并不感冒,自然他也就对她没什么感情,在完婚之后几天郭末若便前往日本留学。

1939年2月,已是身居高位的郭末若,带着他年轻漂亮的第三任妻子回乡探望卧病在床父亲。张琼华也是一生中第二次见到自己的丈夫,距离结婚时第一次相见,隔了28年的岁月。

现在已经过去了61年的时间,郭末若留下了发妻张琼华一个人在老家照顾他的父母,而张琼华也守了61年的活寡。

郭末若在自传题材小说《黑猫》中,形容自己和张琼华的婚姻:‘就好比隔着口袋买猫,说好是白的,拿回来打开一看,却是黑的。’,把娶妻比喻成买猫,把结发妻子张琼华比喻成‘黑猫’。”

“真是白瞎了那些文章,想起那些软选教科书的文章,我都感觉恶心的不行。”冉秋叶鄙视说道。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