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三国:开局错把何皇后当娘子

第036章 皇后的杀意

  • 作者:生吃鱼虾蟹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2-10-04 15:56:25
  • 章节字数:10880字

太微宫,宣德殿。

卯时三刻,东边天际刚浮现一抹鱼肚白的时候。

前来上朝的文武百官,便早已经肃立在大殿外静静等待。

“百官排班上朝!”

随着一道由远至近的声音,从宣德内传出。

以大将军何进,太尉杨彪,司空袁隗,司徒袁逢为首的文武百官,才神情肃穆的越过金水桥,向宣德殿踏步走了过去。

“百官见礼!”

内侍见百官按照职位的尊卑,已经分成了数列站好。

珠帘内的何皇后,以及小皇帝也都坐定。

他敞开嗓子,向台下的文武高声大喝道。

“臣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宣德殿内。

近千名官员全部拱手,向高台上的何皇后与小皇帝行礼。

声音洪亮高亢,在宽阔的大殿内回旋久久不散。

何皇后头戴凤冠,身着一袭华丽高贵的百鸟朝凤袍。

端坐在珠帘后面,神情淡漠的俯视着台下一众文武百官。

若是还没与自家夫君促膝长谈,不知道大将军何进已经被人忽悠密诏外军入城的事情。

或许此刻看着下面的大臣,向她拜倒行礼还会感到欣慰。

不过现在已经知道,这群人歹毒的心思。

面对这些人的朝拜,何皇后除了如芒在背,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感受了。

“众爱卿平身。”

小皇帝刘辩已经九岁了。

虽然他在历史上被董卓抹黑成一个胆怯懦弱,没有一点帝威威仪的皇帝。

但是实际上他比自己弟弟刘协,无论哪一个方面都要优秀的多。

面对台下一众官员的叩拜,刘辩十分自然的向诸人摆手。

他的声线还略显稚气,但是这句‘众爱卿平身’的话,就是后面一些的大臣也能听到。

显然小皇帝是用心,练习过很多次的。

因为年幼的原因,他虽然还没有帝威,但相比同龄段的孩子。

刘辩此刻表现出的从容,却是已经强太多太多了。

“谢陛下!”

躬身叩拜的百官闻言,全都齐齐拱手谢恩。

“百官上奏......”

“无奏退朝!”

内侍见百官已经叩拜过陛下。

按照上朝惯例,神情肃穆的向台下百官朗声说道。

“臣有事上奏。”

“青州刺史孙观急报,隐藏在泰山的黄巾徐和,司马俱,领贼兵数万奇袭了寿张郡。”

“寿张太守刘允率兵对敌,贼军势众已经殉国。”

“请陛下马上调兵,前去镇压这支黄巾余孽!”

尚书令张温闻言,踏步从文官的队列中走了出来。

向台上的小皇帝,恭声通禀道。

“这股黄巾贼军不是寻常的蚁贼,他们只求活命不以一城一郡作为根基。”

“先帝在时也有派人去围剿,可是这些贼军一旦不敌,就会毫不犹豫的逃到茫茫山林之中。”

“青,兖二州,本就是黄巾荼毒最重的地方。”

“这样打散又冒出来,永远剿之不尽。”

“不但对青州,兖州的百姓伤害巨大,就是朝堂也跟他们耗不起。”

“诸位爱卿,都议一议吧。”

这股隐于青州泰山的黄巾余孽,是朝堂最头疼的事情。

因为他们不但人多势众,而且还没有不像张角一样,占据城池发展势力。

朝廷这边劳师动众派大军去镇压,对方一旦不敌就会化整为零,跑到茫茫泰山隐藏起来。

大军一走,他们又像跗骨之蛆一样冒了出来。

朝廷真真是拿这群无耻的贼寇,一点办法也没有!

何皇后听到张温又把这个事,提出了引论。

她两条如月的细眉微皱,明显也是感觉到了棘手。

“并州九郡以前也经常受到,乌桓,鲜卑,匈奴等北方蛮夷的袭扰。”

“但自从有丁刺史的义子吕布,镇守九原郡后,这群蛮夷就不敢越境咱们大汉的边疆一步。”

“臣提议效仿并州,派一员虎将前去胁从孙刺史坐镇青州。”

何进对自己妹妹屡次替十常侍出头虽然不满。

但眼见如今的这群黄巾余孽,已经动摇国本严重影响了青州,兖州的民生。

他想了想,还是站出来给何皇后献上了对策。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何进这个策略还是很不错的。

既不用朝廷劳命伤财,大费周章派大军去剿匪,又能起到实际的震慑作用。

因此太尉杨彪,司空袁隗,司徒袁逢,三员朝中大佬对视了一眼,全都拱手赞同了何进的提议。

“既然大将军,太尉,司空,司徒都认为派遣大将去青州协同孙刺史剿贼,可以解决泰山一众匪患。”

“那你们便说说,派谁人过去合适呢?”

何皇后对于军事也不甚在行,听到只需派一员大军前去青州,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泰山黄巾逆贼。

她没有多少犹豫与迟疑,便询问起来诸人派谁去坐镇青州最合适。

“皇甫将军曾是围剿北方战线的统帅,就是黄巾贼军的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也被他给活活逼死在了钜鹿。”

“有他坐镇青州,足以让徐和,司马俱等宵小胆寒。”

“臣推荐皇甫将军担任镇西将军,与孙刺史协防青州。”

随着何皇后的话落下,殿内群臣议论纷纷。

他们有私心或无私心,都在说着自己心目中,最合适坐镇青州的人选。

站在文官首列的袁逢,想到他的庶子袁绍,昨天说起西园军整军之事。

要是何家人意识到了危机,将皇甫嵩也重用起来。

那他们想在司州成事,恐怕又会多出一些变数。

他只是略略思忖了片刻,就想把这个潜在的危险,给整出京都洛阳。

“皇甫将军,被黄巾一众蚁贼称作人屠。”

“可见其凶名之盛!”

“有皇甫将军坐镇青州,必可保青,兖二州的百姓安宁。”

袁隗也很忌惮皇甫嵩。

听到西园军出现苏哲那样的怪物,他知道自己族弟应该也是怕了何家人脑子一热,启用皇甫嵩在洛阳掌军。

因此他想也没想,就站出来附和袁逢的提议。

皇甫嵩,朱嶲,卢植,三位老将军虽然都在黄巾的战场上立了大功。

但相比于汝南,颍川这两条战线。

负责钜鹿之战,直捣黄龙逼死张角的皇甫嵩,显然功绩更大一些。

袁逢,袁隗二人,推荐皇甫嵩坐镇青州。

即便是对他们有所提防的何皇后,一时间都没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

“隗里侯战功显赫,用兵如神,实乃我大汉擎天支柱。”

“有他坐镇青州,定可震慑黄巾余孽!”

“臣附议!”

何进闻言想了想,觉得让皇甫嵩前去青州,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而且,这个策略最先还是自己提出来的。

他没有多少犹豫,就走出队列拱手赞成了袁逢的提议。

“有皇甫将军协同孙刺史坐镇青州,泰山一众黄巾余孽必不敢出山掠夺百姓。”

“臣附议。”

张温跟袁逢,袁隗是一路的。

见他们两人表态,当即也拱手附议了袁逢,派遣皇甫嵩坐镇青州的提议。

“臣附议......”

太尉杨彪性子比较淡薄,特别是现在这种多事之秋的时候。

他基本是跟着何进的意思走。

只要对方不是太过糊涂,做出下让人耻笑的决定。

杨彪几乎都会赞同他的意思。

没办法......

谁让自己是朝廷武职中,唯一能够跟大将军抗衡的人呢?

一山不容二虎。

他要是不表现的软弱一点,恐怕骠骑将军董重就是他的下场了。

洛阳城总兵力不过二十余万,其中有大半都掌握在何进手里。

何屠夫的权势之大,就是袁逢,袁隗都要低头。

杨彪是万万不敢挑战对方权威的。

“皇甫将军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此事待本宫细细斟酌一番,再考虑要不要派皇甫将军前去青州吧。”

苏哲给她献得计策,乃是用皇甫嵩做城卫军做统领,拱卫京都防务安全的。

袁逢,袁隗忽然提议,让他去青州震慑泰山黄巾余孽。

这样就彻底打乱了,自家夫君的计划。

袁家的驱虎吞狼之计,已经被何进采纳并顺利实施。

用不了多久,董卓,丁原的大军就会杀入关中。

何皇后哪里敢在这等大事上面,随便替自己夫君做决定?

不过司空袁逢,司徒袁隗,太尉杨彪,大将军何进,尚书令张温,这些都是朝中最具实权的大臣。

他们一致附议的意见,就是她也不能轻易否决。

何皇后现在能做得就是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夫君身上。

“......”

何皇后做事一向果决,很少拖拖拉拉。

特别是自己大哥何进赞同的事情,几乎没有不通过的。

此刻见她明显在任用皇甫嵩,前去青州坐镇的事情犹豫不决。

朝中一众文武大臣,顿时全都感觉颇为意外。

就是拱手拜倒的何进,袁隗,袁逢,杨彪,张温,这些三公大臣都感觉很是无措。

“诸位爱卿,还有没有上奏的事情?”

何皇后没有在意,台下一双双无比诧异的目光。

她扫视了眼一众文武百官,直接跳过了青州这边的事情。

“臣有事上奏......”

“上军校尉苏哲,目无法纪,在西园军大营搞小山头。”

“直言:军中只论军职,官职一律不论,实在是无法无天!”

“望陛下,娘娘严惩此人!”

袁逢见何皇后在派皇甫嵩,前去青州一事上犹豫。

他那张满是褶皱的老脸,阴沉的好似要滴出水来。

心中对搞掉苏哲,更是有些迫不及待。

“军中只论军职,官职一律不论,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人何止是目无法纪,简直是丝毫没有把陛下,朝廷放在眼里!”

“这是想把整支西园军,搞成他的一言堂!”

“其心可诛!”

......

“此逆贼目无法纪,目无圣上,不杀不足以振纲纪!”

“恐怕军中其他将领,也要人人效仿了!”

“到时候咱们大汉朝,可就真的就要变成君不君,臣不臣的笑话!”

......

“军中只论军职,官职一律不论!”

“真是狂妄!”

“第一天上任,就敢说出如此丧心病狂的话!”

“此人实在非忠良之辈,望陛下娘娘重罚!”

......

来了!

果然该来的,还有避不了。

何皇后望着袁逢参劾苏哲后,一个个争先恐后怒骂自家夫君的大臣。

生怕迟了一点,就被其他人比下去了。

她气得俏脸苍白,连身躯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奸臣!

不是忠良!

这些话从台下一众居心叵测的官员口中说出来,简直让何皇后感觉比吃了一只苍蝇还恶心万分!

“袁绍,淳于琼,鲍鸿,领着三营六千西园卫军,都打不过一个赤手空拳的年轻人。”

“袁司空,你觉得这样一支军队,它还能保护陛下的安全,维护皇室的威严吗?”

“本宫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也听说过重症需要下猛药的道理。”

“难道诸位大人,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

大殿内,下场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连很多中立派,也在被一些人的情绪感染,纷纷站出来要惩治苏哲。

何皇后面色铁青的看着,已经有几分逼宫意外的群臣。

直到感觉殿内的声音渐渐小了一些,她才冷着脸把这番极尽嘲讽的话说了出来。

“以一己之力,打败了六千大军。”

“这......这怎么可能!”

原本那些不明所以的大臣,听到何皇后的话全都被吓得目瞪口呆了。

就是冷眼旁观的何进,都明显被苏哲这个战绩,给震撼的身躯一颤。

脸上露出几分不可思议之色。

“苏将军之勇,不下西楚霸王项羽!”

“他是本宫花费了大心思,才来的隐世高人。”

“上任之前,本宫就曾许诺苏将军,西园军之事他尽可一言而决!”

“你们是不是觉得本宫这么做,也是目无法纪的狂徒,不杀不足以振纲纪?”

何皇后声音很冷,语气中冷冽的杀意,已经有些不加掩饰了。

这时即便是反应再慢的大臣,也听出来她对诸人弹劾苏哲很生气。

......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