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末世大佬带着空间来到艰苦年代

第370章 盖学校

  • 作者:一只贪睡的猫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2-11-22 03:51:11
  • 章节字数:6590字

这两天气温升高,体感温度高达三十九度,中午出去的人都是牛人。

鸡蛋在太阳底下估计都能熟。

这样的天气,下地干活简直就是谋杀,李万喜直接宣布休息三天。

不上工,又没有娱乐项目,村民们干完琐碎活,就拿着蒲扇在大树下乘凉。

知青点就在山脚下,男生宿舍后面有一排枝繁叶茂的大树,天然形成一片阴凉地界。

知青们就坐在那乘凉。

难得休息,知青们会想起下乡后的日子,忍不住发牢骚。

董永昌:“怀着宏大的抱负,本想在下乡时发光发热,为国民富强添砖加瓦,谁曾想,我们却干着农民干的活!”

施元武:“除草,浇水等,这些都是不用经过大脑的纯体力活,只要不缺胳膊缺腿,是个人都能干,让我们干这些粗活,简直就是浪费我们的才能。”

董永昌黯然伤神,“不单单浪费我们的才能,还浪费我们的人生,听隔壁大队的之情说,回城没有希望了。”

丰弘义:“我想回城。”

在红旗大队他已经没有名声可言,没人会待见他。

杨国福眼底有些润湿,“我想我娘。”

一个人想家,感染了所有人。

大家都想家。

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充满未知的地方,看不见前途,回不了家,还要每天做高强度的农活。

是个人都会情绪崩溃。

一时间气氛有些低气压,有几个知青偷偷抹眼泪。

包包子也两眼润湿,豆大的眼泪不停的往下落,想家。

丰弘义见包包子哭,心里有些不舒服,想去哄,却不知道说什么。

曹俊逸突然道:“别那么悲观,咱们一时半会回不了城,可也不能在这混日子。”

众人看向他,“怎么说?”

“干农活又累又脏,再这样下去,我们会潜移默化的变成乡下人,以后回城也用不进去,所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找个既轻松又能干活的事做。”

董永昌挑眉,“话虽如此,可符合这样的事几乎没有。”

就算有的话,早就被人抢走了。

就比如应去厂里应聘。

厂里的工作岗位本就很少,就算有空余的岗位也轮不到他们知青。

陈兰月:“你是说进城找工作?”

其他知青瞥了一眼她,像看傻子一样。

叶向露无语翻白眼。

见曹俊逸胸有成竹,肯定有好事,大家死死的盯着他,宛如救命稻草。

曹俊逸想到心中的计划,徐徐说来,“你们发现没有,队里没学校,附近几个大队也没学校,就只有镇上有学校。”

众人点头如捣蒜。

董永昌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在镇上盖所学校,然后我们知青当老师,发工资还不用干农活!”

嗓音有些不稳,激动的身体微颤。

“附近就一所学校,据我观察队里很多户人家家里的小孩还没上过学,有的是不想上,有的是上不了,知识就是命运,学习才能摆脱贫困,队里肯定很多人家愿意让孩子们上学。”

曹俊逸站起来,双手背在身后,注视着大家,“在队里盖所学校,接收队里和附近的孩子,这样一来我们只需教书即可,不用再干农活,大家还会被人尊敬。”

话音刚落,陈兰月就兴奋的站起来,拍手叫好,妥妥的一个小迷妹。

“说得好!”

“俊逸太聪明了,连这个想法都能想出来!”

“太好了,终于不用干该死的农活了。”

曹宜人骄傲的抬着下巴,这是她哥哥。

其他人也点了点头,觉得这方法可行,可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却很麻烦。

盖学校是件大事,需要不少钱,还必须让队里所有人的同意。

曹俊逸能提出让大家赞赏的观点,再加上从平时生活中他的表现,觉得他非常睿智,很开辟,不由自主的把他当作队长,听他的话,有事就问他。

把心里担忧的事说了出来。

“在队里盖个能容纳不少学生的房子,不是件容易事,需要花费不少钱,大队长不一定同意,就算大队长同意,村里人也不会全部同意,钱从大队里出,只要有一家不同意,这事就成不了。”

曹俊逸低眉,“我所担心的也是这个,咱们必须说服乡亲们。”

说服一户人家不算难事,可说服红旗大队的所有人根本不可能。

再者就是,乡亲们对他们的印象不太好。

特别是对罗高义。

想到这众人脸色变得阴沉,对罗高义不满。

董永昌阴阳怪气,“哎,咱们中间有个人败坏了知青点的名声,想争得乡亲们的同意,估计,悬。”

陈兰月反应慢半拍,指着罗高义的鼻子骂,“都都怪你惹是生非,害的我们盖不了学校,就当不了老师,种一辈子地,你就是扫把星!”

话说得有些难听,叶向露象征的拦了一下,却没有半点实质性的作用。

陈兰月一想到拜罗高义所赐,当不了老师,让俊逸哥的计划败落,肚子就一肚子气。

对着罗高义破口大骂,各种难听的话往外说。

罗高义脸色很难看,一口银牙快要咬碎,却没有说什么。

曹俊逸听不下去了,皱着眉看了曹宜人一眼,曹宜人会意,大声道:“别说了,听我哥说。”

陈兰月第一反应就是回怼,可听到话里的内容,立即闭嘴。

瞬间变得乖巧无比。

曹俊逸鼓舞着,“尝试后才知道结果,万一乡亲们愿意了呢?”

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他需要借用其他人的力量。

说的也是,万一有转机呢。

还没发生的事,谁说的定。

董永昌虽不满曹俊逸出风头,可也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

包包子和丰弘义也赞成盖学校,这样他们就能摆脱农活,变得轻松自在。

商议后,除了罗高义,一群人朝着大队长家走去。

去到之后,却发现有个意料之外的人也在哪。

陈蓝月脱口而出,“夏沫,你怎么在这?”

“怎么,我不能在这?”夏沫望着十一个知青,有些惊讶。

除了罗高义,知青点的知青齐上阵啊!

场面有些大,看样子有大事发生。

有好戏怎么能缺了她,送完瓜也不准备走了,留下来看戏。

“天热想吃瓜,就让我大孙子去夏沫家换个瓜,瓜,沫沫怕他摔倒,就帮忙送了过来。”李万喜解释后,看向知青,见乌泱泱的一排人,有些纳闷,“诶,你们咋都来了,有啥事?”

无事不登三宝殿,准没好事。

大队长媳妇弯着腰准备切西瓜给孙子吃,却发现知青们都来了,皱了皱眉,二话不说抱着西瓜以闪电般的速度回了屋。

把西瓜藏起来,才出来。

当着这么多知青的面切西瓜,不给吃也说不过去,毕竟她丈夫是大队长,万一有个知青脸皮厚主动讨要,为了面子,她又不能不给。

为了保住西瓜,还是藏起来比较好。

分西瓜给知青吃?

她可舍不得。

大宝扯了扯大队长媳妇的裤缝,砸吧了一下嘴,“奶,吃西瓜。”

大队长媳妇蹲下来,低声道:“乖,等人走了再吃。”

目睹一切的知青们:……。

夏沫:“……”

掩耳盗铃。

曹俊逸站出来,挺直背脊,“大队长,我们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李万喜轻抬下巴,示意他继续说。

夏沫用一个奶糖哄住大宝,不让他闹腾,托着下巴坐在一旁看戏。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发现一个问题,队里没有学校,连小学也没有,附近就镇上一个学校,村里的孩子们根本不学习,在干农活,这样下去可不行。”

“落后就要挨打,想要不落后就要发展教育,让孩子们接受教育,不学习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连当工人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吃商品粮了,所以必须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因此我们萌出了一个想法,盖个学校,让我们大队还有附近大队的孩子们过来上学。”

曹俊逸徐徐说来,不卑不亢。

李万喜愣了一下,“盖学校?”

知青们点了点头。

李万喜:……。

果然是来给他找麻烦的。

盖个学校是其次,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当老师吧。

一眼看穿所有。

深深的叹了口气,“其实队里以前有个小学,饥荒那几年吃都吃不饱,孩子们都上山找吃的,根本就没有功夫上课。

停课差不多有两年,学校就荒废了,队里有些人就起了小心思,直接把学校给拆了,把砖头木头都拉回自己家了。

以前那所学校砖头瓦片都是顶好的,是宋老爷子捐赠的,被社员们这么一弄,队里也没有心思再盖学校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