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摇曳

第260章 复杂心绪

  • 作者:奔云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2-10-09 07:57:10
  • 章节字数:7250字

能救孟有为的,兴许只有大学时期的恩师尹安江了。这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尹老师学术造旨很深,仁慈宽厚,名望极高,退休前已官至副校长,对冯东升也是关爱有加,他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

寒暄之后,孟有为切入了正题:

“尹老师,学生最近遇到了一点事情,还想请您出面协调为盼。”

“好啊,有什么事但说无妨。有为的事,为师还是愿意效力的。”

“不敢不敢,恩师取笑有为了。情况是这样的:遵照恩师的教导,学生殚精竭虑,夙夜在公,一心只为兴通全县百姓着想,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引进施工方的事情上,得罪了个别想从中渔利的小人,他们编造了一些理由,以莫须有的罪名告到了纪委。”

“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横行,这样的小人大有人在,不必拘泥。”

“是啊,是不能太在意,但是,癞蛤蟆趴在脚背上,不咬人它恶心人啊。这不,纪委还当真了,正派人落实呢。”

“还当真了?”

“是的,恩师。纪委这么一当真,一调查,负面影响可就造了出来,各种版本的说法也很快就流行起来,所幸的是刚刚着手。所以,我想,请老师给东升学兄嘱咐一声,别弄得满城风雨。本就没有什么事的事,千万别整出岔岔,弄出意外事件出来。毕竟,自古以来,哪座庙里没有冤死的鬼啊!”

“有为,你可是为师最喜爱的学生,为师可不想你有什么事。”尹安江显然有些担忧。

“恩师放心,您教育出来的学生,都像一样坦坦荡荡,公而忘私,不会徇私枉法的。”

听了孟有为的保证,尹安江有所放心。常言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念着孟有为平时的孝顺,尹安江老师给冯东升去了电话,请他对孟有为多加关照,近期有人诬告他有经济问题,没有充分的证据,就不要搞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

老师的话说得很直接,明显地护犊子,袒护孟有为。

冯东升听后,大吃一惊,内心的温度迅速降低,直至冰凉冰凉。联系到先前唐兴德对孟有为的分析,他强烈地意识到,这孟有为真的存在经济问题了,而且,恐怕不是小小不然的事情。

老师毕竟老了,说话啰里吧嗦絮絮叨叨,最后的意见很直接:纪委在莫名地调查孟有为,请你冯东升出面予以制止,不要“无事生非”,无端地引出什么事端来。

“有为你这个学弟,上进心强,学习刻苦,还是很有作为的,你要多加关心。”

正像天下爹娘疼小儿一样,老师对孟有为可谓格外疼爱。

孟有为为了这事搬出了老师,他的行为,不是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真的有事,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可惜了,可惜了,还指望着他能在兴通再上一个台阶,为自己的政界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也好给老师一个好的交待呢,现在看来,基本失去了可能性。

辜负了大家的一片爱心啊!

冯东升失望至极,同时也无比愤怒。孟有为,这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保他,法纪不容,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不保他,自己刚任书~记不久就处置县~长,县区的主要领导们会怎么看他?杀鸡儆猴?不拿下属们的政~治生~命当回事?

真他玛的混蛋一个!

唉,无论怎么说,恩师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冯东升只好表态:“老师放心,有为假如没有大事的话,我会尽力的。”

尹安江听罢,停顿了一下,道:“他能有什么大事,平时小心翼翼的,你多加关~注吧!”

说完,便挂掉了电话。

冯东升哭笑不得。他忽然又想到,纪委在查?怎么不给我通知一声呢?这么重大的事项,也该事前征求一下意见的啊?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抓起桌子上的红色座机,拨通了纪委书~记莫玉良的电话。

心,扑咚扑咚地跳个不停,呼吸有些急促。

莫玉良迟迟不接电话。

不在办公室?冯东升通知秘书:让纪委的莫书~记来电话。

不一会,莫玉良的内线电话打了进来。

“冯书~记,您好。刚才正在小会议室听取案情汇报呢,不好意思。”莫玉良带着道歉的口吻。

“哦?很忙的啊你。”冯东升的语调有点怪诞。

“正在听取中,有重大事项,一会还需要向您汇报。”莫玉良并不计较冯东升的态度。

“好啊,我正要找你呢,你来了再说吧。”

不一会,莫玉良来到了冯东升的办公室。

“书~记找我,有何指示?”

“先说说你的事吧,有什么重大事项?”

冯东升顺便指了指沙发,让莫玉良坐下。

莫玉良便汇报了胡希春去宁波落实领导签批件事项,却顺手牵出了孟有为伙同情~人谋私事件的情况。

事件中,牵扯到了夏枫和孟有为。这二人,在冯东升这里均是敏感人物。

冯东升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省纪委签批下来的事项,可以不向地方dang委书~记汇报,但是做为双重领导的单位,你向地方dang委的一把手汇报一下又有何妨?更何况牵扯到一个县里的副书~记,而且这位副书~记还是位不错的后备干部!

夏枫的事情,主要是他夫人张强作为中介人获取劳务费的性质,且未成事实,故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让冯东升长长地舒了口气。有人告夏枫,说明这个人在一定范围内有争议,同时也说明这名干部不是滑溜蛋子,是个有个性的人。老百姓常说,有脾性的人才有活道。这一点,冯东升是有自己的判断的。

孟有为的事情,就有些复杂了,性质就不同了,还真给人出了道难题。

唉!这个孟有为啊,还腆着脸去找尹安江老师,可怎么开口的哟!

思忖良久,冯东升才淡淡地说道:“看来,事情不简单哪。孟有为,不太适合在兴通继续干下去了。”

什么意思?您是什么意思啊?是想着让孟有为一走了之?

莫玉良瞪大了眼睛,看着冯东升,愣怔了一下,然后勉强地带有礼貌性质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了冯东升话中的内涵:要么,是带有保护性地调换岗位;要么,就是先放一放,择机而定。

这样也好。动一个县~长,也不是轻易就下得了决心的。

与此同时,江尾镇林疃村。

夏枫应李世梁邀请,再次来到了这里,看望贫困户,验收李张氏老大娘的新房。

叶小纤格外上心,总是考虑得那么周到,不仅为李大娘带来了米面油,给老人买来了炒锅等炊具,为夏枫联系的五个贫困户买来了几套服装。

建筑公司的施工队盖民房,工程质量就是高,看上去就格外结实紧~致美观。房屋原地起建,规模虽然不大,但足够李张氏母~子俩住的,且有独立厨房、卫生间,院子也全部ying化,一个较为精致秀气的农家小院。

屋后那棵大树已被砍伐,更显得院子明亮利落。

李张氏笑得一直张着口,满嘴里看不到一颗牙。见到夏枫,指着李世梁叶小纤他们,断断续续地说:“大侄子,你们……都是好人啊,菩萨保佑你们……”又指着叶小纤道:“找个好婆家!”

大家便齐声欢笑起来。

“大娘,借您的吉言,谢谢您了!”叶小纤更是欢喜的不得了。

夏枫救起的落水人名叫李方瑞,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身体ying朗,经常下坡干农活。夏枫特意来到他家看望。

李方瑞老人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夏枫,激动得不知说啥好。他嗫嚅了好久,道:“听说您还是县里的大官呢,为了俺差点把命搭上了,您让俺说什么好呢!”

“大叔呀,可别这么说了,这是应该做的。”夏枫笑道。

老人凝神观察着夏枫额头的伤痕,眼里就蓄满了泪,“您说您……哎,大风大雨的,你说我就惦记着地里的庄稼,连累你……”,说着便要屈膝下跪,夏枫赶忙弯腰将老人拽起,“大叔,大叔,咱可不兴这样!”

“您是俺的救命恩人哪!”

“大叔,应该的应该的。咱不说这事了,来,试试这衣服合身不。”

夏枫从叶小纤手中接过衣服给李方瑞老人套到了外面,老人咧着嘴拍打着上衣,“肥大的,穿着干活方便。您说,可得怎么谢谢你们啊!”

接下来的家常,让大家又有了惊喜的发现:李方瑞老人的二儿子李志胜大学毕业后竟然一直在县建筑公司第二分公司上班,目前已是一个项目小组的组长。

“大叔,这个项目进展很好,有你儿子李志胜的功劳,我们还得感谢您老人家来!”

“建筑公司好啊,您领导的好啊,关心人照顾人,他一个月都挣好几千块呢。”

又是一阵喜笑,一片祥和。

这时,李方瑞的老伴从锅屋里扯出一大麻袋花生,倒在了院子里,然后用塑料袋分成了若干份,让夏枫一行每人一份。

“这都是咱自己坡里种的,没有瘪子,一人一点尝尝!”老人热情地说。

这场面,让夏枫很是感慨。多朴实的老百姓啊,你只要真心为他们做事,他们就会以百倍的热情来对待你。这种关系,很难得,很难得啊。

夏枫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心情大好。与老百姓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接地气,才是真正的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体会到为官者的责任。

然而,接下来的一个电话,却打扰了他快乐的心境,让他心绪不宁,有些失落。

电话是张自兵打来的,报告了他去江平市精神病医院看望聂虹的情况。

怎么会呢?怎么会这样?

夏枫有些纳闷。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