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回到汉末篡江山

第一百一十五回 也无风雨也无晴

  • 作者:醉酒枕红颜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2-14 23:01:18
  • 章节字数:2702字

羊安不晓得唐、宋、明的县令是否如电视里一般,需要问案断狱。至少在东汉,但凡官司不涉及官吏、士大夫、豪族,一般多由决曹掾审理。当然案件的最终决定权仍在羊安手中。

事实上,得益于分曹治事。县令在多数时候是个动动嘴巴、管人管数据的角色。虽然此时的县令地位远高于唐、宋、明,虽然一郡之中太守多数时候,并不能过多干预诸县政务。但因初上任时就已经定下萧规曹随的基调。故而毋极县中事务并不算太忙。

不过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凡有闲暇,羊安便会巡查领地。而余下的时间里,除了习武锻炼的习惯,他又开始了补充、完善简体字的工作。

以羊安对历史的了解,从汉末到西晋,数百年间,士族与豪强一边依附于皇权壮大自己,一边却又不断地削弱皇权对于地方的影响力及统治力。这对一个封建皇朝来说,无疑是非常致命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汉末年皇朝的迅速崩塌,及后魏、晋的快速灭忙都与之有一定关联。

羊安以为,对抗一个既得利益的阶级,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战争,但随之而来的后遗症亦当不少。而相对温和的手段,则是削弱其在文化上的优势。那么推行简体字无疑便是羊安能想到的最最简单的办法。

只不过他惊讶于自己不知何时,竟然莫名的生出了对历史的使命感的同时。亦深知此举想想容易,推进起来却是相当不易。权力与时机自不用说,勇气与决心亦是缺一不可。羊安不晓得自己能不能等来机会,更不晓得机会到来时,自己会不会去施行。但至少他要在机会到来前做好准备。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简体字与此时流行的俗体字,其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所谓俗体字,此时多指秦皇统一文字后,碍于时代原因,文化、教育传播的速度缓慢,导致不少地方仍沿用的春秋战国时的旧字。

七月中,陈儁风尘仆仆的来了,一个人现的身。在得知泰山老家已有妥善安排后,羊安便给他在兵曹中安排了份差事,只不过暗地里,他实际负责为羊安收集情报。而他此行带来的数十人未入县城,便散往毋极,乃至中山、常山两郡(国)。在羊安看来,通讯落后的年代,情报尤显重要。

其后几日,伏均和陈辰二人相继送来了一坏一好两个消息。坏消息是河南尹李燮死了,其继任者是越骑校尉何苗。

对于李燮这个对自己还算照顾的老者,羊安心中是有感激与敬佩的。故而乍闻噩耗,他伤心之余,又绝食三日以示哀悼。

好消息则是,陈辰率人在九江寿春打探到了冯盈下落。总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羊安晓得自己与冯盈之间并非仅仅只是误会这般简单。急于求成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不如静观其变以待时机。所以他又给陈辰送去了新的任务,暗中保护冯盈。

七月末,县衙的运作逐渐步入正规。羊安遣了郭嘉、太史慈往县中招募乡勇。便将拜访中山相提上了日程。

中山是封国,虽自武帝后,各封国国王已逐渐不掌军政,只食封邑。然其名义上任然是一国之主。这种形式,颇似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因此于情于理,拜访中山相之前,羊安都要拜见一下中山国的国王。

如今的中山王姓刘名稚,乃是刘秀与郭圣通的幼子中山(简)王刘焉的四世孙。至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那支,早在王莽篡汉时便被废除了。

刘稚是个没甚野心的闲散国王,因此,在收下羊安所备的“薄礼”之后,寒暄几句便草草结束了这场流于形式的拜见。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