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科幻空间 > 名传万界

第九章科举

  • 作者:若尘宫主
  • 类型:科幻空间
  • 更新时间:2022-10-31 21:41:17
  • 章节字数:6126字

?

清晨,东方微白,透着光亮。

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的,落在清幽小院里,啄食着,跳跃在白石铺就的地面上。

林正阳早已醒来,推开了窗户。

顿时,早春特有的寒意,迎面而来。

“呼——”

呼吸之间,就哈出一股白气。

窗外就是一树黄梅,此时空气里都带着淡雅的香气。

一个青衣小仆,看着年岁也不大,约莫八九岁,年色冻得通红,站在院门不远处,墙角之下,小声地来回走动,听到木窗打开的响声,转过身来,如释重负,赶忙走过来,说道:

“阳少爷,家主请你过去。”

看他的样子,显然是等了有一会儿了。

只是碍于家中规矩,不敢擅闯,以免惊扰了代考考生,也只好苦巴巴地等候在外。

科举取士,本是大事,关系到一家一族之兴衰,是以每逢临考之际,家中上下无人敢轻易冒犯。

这时赶上,家主可是真的会打死人的!

即便碍于过往情分,不当即打死,最好也是被逐出,赶到偏远的庄子上度日,形同流放。

能在主家之中混到一个差事的,多半都不是蠢人,自然知道轻重。

宁可多等一会儿,也不想贸然闯入,落人把柄。

“嗯,我知道了。”

林正阳注意到他鼻子、脸颊,还有双手,都有了明显的冻疮。

大概是个没什么背景的。

那些家生子,几代下来,都颇受信重,一般来说不会混得这么惨。

不过这也是这时的常态,遍数县内,比他混得惨的大有人在,甚至就连林家上千户人之中也也不少贫寒的。

他只要管好自己就好了。

就是不知,别的一些兄弟现在怎么样了?

顿了顿,他又问道:

“别人都起了吗?”

“有两位起了,英少和玄少起了有一会儿了,云少和明少还没呢。”

还好,没有晚。

林正阳回屋洗漱,用着此时的牙刷,就着盐洗刷过后,又有仆人送来热水、干毛巾。

仆人都是老实本分的男人,不存在所谓红袖添香的侍女。

开考之前,家中可谓是严防死守,逼迫族中子弟一心读书。

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也只是落魄书生的一点妄想罢了。

越是大族,规矩越细,越是讲究这些······还想侍女?门都没有!

穿越之后这些年来,林正阳越发明白所谓传世百年的大族,与暴发户之间的差别。

除了玄而又玄的所谓祖德余荫,就是一整套经过百年以上验证,且行之有效的家规,与沉淀百年以上那种厚实的家风文化氛围,当然也有那些老一辈的人脉财富等等。

比如林家,就有科举之前三月,闭门谢客,专心治学的传统。

对于特别看中的一些优秀子弟,更是特意划分出这种单门独户的“闭关”小院,专门给着优渥的读书条件。

当然这要求也不低,至少得是有望举人,才有机会被家学老师推荐,经过长期考校,得到家主和几位家老认可之人,才有这待遇。

林正阳洗漱完毕后,穿戴整齐,就去往家主所在。

一路上,往来有不少仆人挑着水桶,送往各房。

这是家中专管热水的一处,天不亮就有专人负责烧开热水,备好了送来。

家主所在,是一处种植着一片竹林的小院落。

院中有长廊,离地有数尺,东西两旁都有木质台阶。

顺着台阶上去,走过长廊。

阵阵微风吹来,竹叶沙沙作响。

到了门口,举手欲敲,就听见门后一个和蔼的中年男声传来:

“门没关,自己进来吧。”

“是!”

径直一推,进门后顺手掩上门扉。

林正阳就见到几人正围在一个圆桌上用饭。

豆浆、米饼、稀粥、小菜,都散发着香味,令人口中生津,胃口大开。

家主正穿着便服,坐在正对大门的主位上,一样在吃着。

这时倒不曾讲究什么用餐礼仪。

“正阳啊,饿了吧,先坐下吃点,咱们今日边吃边谈。”

林正阳也不推辞,大方地坐下,自己取了一副碗筷,盛满一碗热粥,就着小菜吃了起来。

有萝卜、咸菜,鱼干,家中厨子做得不错。

没过多久,又来了两人。

仔细一看,家中这次参与县试的几人都已到齐。

见到人到齐了,这位已过中年的家主,就笑了笑,望着下面正在细嚼慢咽的几名少年,缓缓开始说着话:

“临考在即,我也不多说什么,想必对于县试,你们总该是有数的,我就说说郡试。”

有两人顿住,侧耳倾听,林正阳也不经意间放满了进食速度。

“县试无非是贴题,熟背经典,就十拿九稳,哪怕没有才气,死记硬背通过机会也是很大,但到了郡试,就不是如此。”

“县试考出,不过是童生,官府授下的道法,只是吐纳养生之小术,练成也不过是筑基,此举对大家族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这县试实则是对寒门网开一面,以便寒门之中人才能有一个晋升之阶,所以要求不高。”

“郡试时,考出的就是秀才,道经科出来的秀才,未来就可在咒禁司、道录司录名,有机会补上道吏的缺·······我家在县还有些影响力,只要你们能考出,在县中也有一席之地。”

有资格补缺,不代表就能补缺。

别看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吏员,也是实打实的正式编制,吃的是公家饭,手里握着不小的权柄。

如果没有人脉背景,送礼不到位,光按照规矩等着补缺,就是到死也轮不到一个位置。

僧多粥少,一县之内,方圆百里,童生没有一千也有几百,而位置才有几个?

林家好歹也是在本地大族,出过同进士,族人里面还有五品的道官,才有在县中这种影响力。

童生其实不算什么,只有到了秀才,才是对家族有益。

实际上整个林家上千户人中,真正的基层班底,基本都是这些取了秀才功名的。

当然,仅限道经科。

进士科和明经科,那就是不能修法的普通官员,单论地位远远不如道官。

道官都是能修道法,甚至有神通法力,普通官员自然要被压低一头。

林正阳在下面继续听着家主的讲述,渐渐就听明白了。

童生对于整个家族的益处有限,只有秀才才能有效地反馈族内。

因为秀才可以补缺吏员,而这个时代的吏员位卑权重,在县内是人上人,各方面都能反哺家族。

只是秀才功名,到底还存在上限,除非立下大功,破格提升,不然一辈子也就止步典吏,大概是从九品。

至于举人,那更是难得,一省之地才取那么点人,含金量更是大大提升,是有资格补缺官员的。

举人参与仕途,会比进士升迁困难,天花板是正五品,做到极限也就是如此。

即便如此,也算得上是难得。

再上,就是州试,同进士与进士。

一榜进士,只取三人,状元赐官正七品,榜眼与探花都是从七品。

二榜头名,起步也要些许,可得正八品官身。

其余同进士,都是从八品,甚至于九品起步。

这期间升迁快慢不一,之后也各有上限。

总体而言,没有同进士出身,根本别想当到正三品。

而只有正三品,死后才有朝廷敕封,光耀门庭。

正三品大员,荣宠之极,死后会有追赠,礼部更会拟出谥号,只要皇帝朱笔圈阅后,就能加封气数,于冥土封神。

此举为褒奖忠臣,同时也意味着可以公开受享香火,更是能扩展家族在阴阳两界的影响力。

此间本是隐秘,若不是这时家主道出,林正阳都还几乎被蒙在鼓里。

“真是有趣,先前竟是我小瞧了朝廷体制。”

“这已经是相当完善的国家神道体制了,看来朝廷背后也有高人啊!”

“需要重新估量下朝廷与道脉的关系了,本以为朝廷只是处理庶务的傀儡,现在看来未必如此简单,这水是越来越显得浑了!”

朝廷与道脉,神道与仙道,盘根错节,想想就觉得好像有很多内情。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