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我以人皇印渡诸天

第一百七十六章 隆中贤才

  • 作者:红楼师爷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2-11-01 01:27:37
  • 章节字数:4532字

“陛下呀!”蔡琰见此哪还能说什么,吩咐侍女在旁照顾,自个则与李岷继续回到餐桌,眼见曹玥、甄宓早已吃完饭,在那叽叽喳喳地嬉闹,“莉儿、宓儿,玥儿已经睡下了,你俩轻一些。”

“嘻嘻……诺!母後(姐姐)”两个小家伙捂了捂嘴,随即憨笑回道,声音倒确实控制了不少。

就此,蔡琰陪在李岷身边,继续自己的进食,先前两人仅仅吃了一点,全程就在照顾几个小家伙了。

但于身为人皇的李岷而言,这难得的一丝空闲却是满满温情!

……

圣皇十二年(公元202年),五月下旬,大魏已然翻天覆地。

经过十年的的休养生息,人间仙武之道大盛,培养出了一批文治大才。

其中有褚沂、沮授、田丰、郭嘉、荀氏叔侄(荀彧、荀攸)、司马氏等(司马朗、司马懿)。

司马朗,乃司马懿之兄。

至于司马懿,他不愿出仕,时任丞相的曹操本想强征,但李岷得知后,仅一言便打破了这个时代士族待价而沽的现状。

此言为:若真名士也,不安百姓,不佐人皇,岂能不愿官府征辟?无非奇货可居,邀名也。

此言一出,大魏务实者增多,夸夸其谈者渐熄。

后司马氏大惊,上奏请罪,直待李岷开恩,适才于翌日至丞相府报到。

除文治大才外,也出现了不少悍勇将领,有许褚(谯郡人士)、张辽、高顺等。

纵然是皇室,也涌现了好苗子,以李岷之子曹宸、曹瑀,李岷之弟曹丕、曹植为例,其四人乃是曹氏三代、四代中佼佼者,且这四人年龄相仿,长年修习于皇室仙武堂,遂感情颇深。

但彼此之间竞争意识浓烈,期间四人更是进入军中长期观摩仙武天碑。

短短几年功夫,则以此立地成仙。

其天赋最强者独曹宸一人,此时的他已赫然位列大罗金仙之道,堪称灵气复苏时代后得天独厚者。

要知道,十年前典韦是金仙,如今他依旧是金仙。

李岷的仙武天碑虽然能催生一批仙人,但终归有限制,不可能无限增长修为,除非天赋卓绝者,不然只能依靠岁月积累了。

故而,当曹宸成了大罗金仙后,素娥仙子、清虚皆是大为震惊,直叹这大魏的气运真是厉害,竟然可让人皇之子在短时间内踏入大罗金仙之道。

简直匪夷所思!

遥想多年前的自己,那可是经历了不知道多少灾劫,才能有今日之境界,可曹宸……

不说了,人比人,气死人!

但不管如何,曹宸未来可期!

也因为曹宸的努力,李岷郑重察看了曹宸的状态,发现其并没有急功近利,反倒是根基打造的十分夯实,这才没有废去他的修为。

之后,李岷为表奖励,直接下诏册封曹宸为大魏太子,时年十六岁的他,就这么成了储皇(储备人皇),并且曹宸还正式得到了大魏气运照拂,可调动一部分信仰之力。

……

与此同时,益州刘备的太子刘禅也有十岁了,但其人略显木讷,不好学不好武,就好玩。

哪怕刘备恳求观世音、黄龙道人等仙神教授,却也无疾而终。

因为,刘备最后得到的是不堪造就的评语,其后还附有择子易储的建议。

这下,刘备苦恼了,他的子嗣本就少,多年来也不过三人,即刘禅(十岁)、刘封(原历史上为养子,此处为亲子3岁)、刘永(两岁)。

如此一来,根本没得选,刘备也就熄灭了易储的心思,但对刘禅的教育愈发关注,动辄斥骂,以致于刘禅的性格偏向怯懦。

当然,除了太子的糟心事,刘备最近听闻荆州隆中有贤才,便派人去寻访。

只可惜,侍从寻访无果。

刘备是内秀之人,又懂得大汉(汉灵帝,及之前时期)士族那套待价而沽的养望手段,便悄悄带着两位兄弟前往隆中。

很不幸第二次仍是没见到贤才的踪影。

说实在,以如今刘备汉室天子的地位,他有些生气了,第一次不在那是巧合,那第二次不在是因为啥?

不言而喻,这就是士族惯用的那套,君择臣,臣亦择君。

哎,还是曹子脩厉害,一言动士族虚浮之念。

只可惜,朕却学不得他那手段!

刘备心中无奈,但表面上还要对贤才的仆从好言嘱咐,言他三日后再来拜访。

待刘备携同样不满的关羽、张飞离去后,两位高个男子的身影适才走到了草庐前堂。

“孔明,汝为何不见汉室天子?”

说话之人乃徐庶,字元直,居于荆州,与孔明是至交好友。

至于所谓的孔明,自然是诸葛玄之子诸葛亮,字孔明。

他在诸葛玄死后于隆中结庐而居,为人高傲,常自比管仲等上古贤才,在荆州一带颇有名望。

目下听徐庶问起自己拒见刘备,便坐下倒了一杯茶后说道,“元直,刘备虽乃汉室天子,又得佛门、阐教、冥界相助,却依旧不敌大魏,汝可知为何?”

“此乃人皇曹子脩之势也!”徐庶沉吟片刻,随之脱口而出。

孔明摆弄着羽扇,一脸的严肃。

“然也,大魏据九州之地供养国祚,刘备仅得一地,这也不过是大魏为了休养生息故意留下的,否则十年前那一场仙战,魏军可没那么容易班师回朝。”

“的确,以大魏之国力早有统一天下的可能,但人皇曹子脩却迟迟不动,我始终看不明白他的心思!”

对此,徐庶也认可地点头示意。

但他有时候又很矛盾,身为寒门子弟,他觉得大魏境内的百姓过得很好,对寒门也颇为公平,却唯独对于士族过于苛刻了。

不仅要缴纳税赋,还要宽待百姓,同时亦是需要为人皇选拔人才,诸如种种,忙得如耕牛一般。

而且,人皇还打破了士族养望的手段,一个个偏向于低调务实。

这……

也不是说不好,可对传统士族而言,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哎,是了,没了汉灵帝时期的那种唯士族高人一等的感觉,反而多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奇景。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