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唐怎么会这么强

第44章在下马周

  • 作者:覆水怎能收回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12-01 15:37:51
  • 章节字数:4698字

早朝并不是每天都有,大多数朝代都是五日一朝。

有哪种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也有那种天天都上朝的皇帝。

李世民虽然在贞观后期,有一些昏庸,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李世民是非常勤政的,加上贞观初期,事物繁忙,李世民就将早朝改为每日一朝。

早上天微微亮,长安各个坊门打开,文武百官从各个坊市出发,汇聚到皇宫门前。

此时宫门未开,众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聊着天。

秦琼一个人站在一边,周围没人靠近,他也没有在意,闭着眼睛好似假寐。

就在这时,他听到一阵脚步声。

秦琼从脚步声中听出,对方是往他这里走来的。

秦琼眉头微皱,当初玄武门之变他没有参与,虽然李世民后来对他不赏不罚,但是朝中官员一个比一个精明,最晓得趋吉避凶。

除了程咬金等少数几个依然和他保持来往,就连一些和他同出瓦岗的人,都不敢跟他来往。

对此,秦琼非常看的开,也并不后悔。

“二哥。”

听到这个声音,秦琼有些惊讶的睁开眼,说道:“你不是在军营练兵么?怎么会来上朝?”

“还练什么啊,出征的人选已经定了。”程咬金撇了撇嘴说道。

“不准乱说!”秦琼呵斥道。

“是是是,二哥,关中粮食价格涨的太快了,朝廷没有粮食平息粮价,我让家里准备了些粮食献给陛下,你要不要也献一点?”程咬金说道。

昨天他见过李世民后,就已经联络好了人一起献粮食,但是这其中并没有秦琼。

之所以选择现在说,是因为秦琼的日子并不好过,如果秦琼提前知道,为了多献一些粮食肯定要卖掉一些田庄铺子。

现在说秦琼就算想卖也来不及了,因为早朝说献多少,就会被记录下来,秦琼即便想多献,他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能买多少粮食,因此也不敢乱说。

“那老夫一会也尽点力。”秦琼也没多想。

作为勋爵,平常献点粮食,开设粥棚救济灾民都很正常。

就在这时,宫门大开,文武百官连忙排好队,进入了皇宫。

此时距离上朝的时间还有一会,文武百官先来到上朝前休息的偏殿。

等到太监前来通知上朝,众人才排着队进入了太极殿。

“陛下到!”

随着太监一声高喝,百官们躬身而立。

李世民从偏门进入大殿,走到龙椅前站定。

“臣,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李世民说道。

“谢陛下。”

百官等到李世民坐下后,才在各自的位置跪坐下来。

接下来,就是百官上奏时间。

先是杜如晦复命,将赈灾过程简单叙述了一遍。

李世民夸赞了几句,赏赐了一些钱财布匹。

杜如晦谢恩退下后,李世民又处理了一些别的事情。

程咬金见没有人再上奏,出列说道:“陛下,关中地区连续两年出现旱灾,百姓穷苦,然关中粮价比起贞观元年,上涨了近五倍,百姓哪里买的起?臣愿献粮食五千石于朝廷,用以平息关中粮价。”

“臣愿献两千石。”

“臣愿献一千五百石。”

“臣愿献一千石。”

程咬金话音刚落,就有七八个人站出来,跟着说道。

能位列朝堂的,有几个是傻的?

程咬金一说献粮食,就有一群人附合,跟着献粮食,这里面要是没有问题才有鬼了。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夸赞道:“卿等真是国之柱石,勋贵楷模。”

得,众人听到李世民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哪里还不明白这是李世民和程咬金在唱双簧。

“陛下,臣愿献粮食万石。”长孙无忌说道。

他是勋爵又是外戚,程咬金都献了五千石,无论如何他都要压程咬金一头。

“陛下,臣献三千石。”

“陛下臣献五百石。”

一时间大殿里全是献粮的声音。

李世民连忙让人全部记下。

“陛下,请过目。”负责记录的官员,记录完后将总数算好,呈送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文武百官一共献了近二十万石粮食,喜不自胜。

这么多粮食,省着点都够十万将士吃三个月了。

但是当看到那些那些世家官员,大多都是几百石,李世民心中就升起一股怒火。

世家拥有的田地最多,却只愿意拿这点粮食来打发他,根本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表露出来,笑道:“诸卿慷慨解囊,朕心甚慰,为了让关中百姓知道众卿的善举,朕会命人在长安城四面城门处立碑,将诸卿此举雕于碑上,令百姓铭记诸卿的善心。”

本来很多人因为被逼的不得不捐献粮食,有些肉疼,听到李世民的话,反而觉得没有那么肉疼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点粮食就能被立碑歌颂还是立在长安城的城门处,可谓是非常划算。

李世民看着众人的表情,心里冷笑,高兴吧,等碑立出来后,看你们还能不能高兴的出来。

……

明德门,位于长安城南面,也是长安城最大的城门。

从明德门进入,就是朱雀大道,沿着朱雀大道直走,终点就是皇宫的朱雀门。

因此明天从明德门进出长安的人络绎不绝。

这日,许多从明德门进出长安的人看见,明德门左侧被围了起来,过往的人非常好奇,但是有士兵守卫,他们不敢靠近。

等到第二日,进过明德门的人发现明德门左侧多了一块两米高的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的雕刻着许多小字。

突然多出来的石碑,引起了许多人围观。

“这上面写的什么?”

百姓都不识字,根本看不懂上面写着什么。

围观的人群中,一个看着三十多岁的男子开口道:“上面写的是勋贵世家向朝廷捐献粮食,用以平息关中粮价,陛下感念其功德,命人在立碑于长安四门。”

“这位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读一下。”

“有趣!”男子看了一眼石碑,没有理会那些百姓的请求,直接离开了。

男子一路来到东市的一处宅院,上前对门房说道:“在下马周,受人举荐,前来拜见常中郎将,烦请通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