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明:建文遗子,从白莲教主开始

15朝堂斗法

  • 作者:长安春雪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01-25 13:21:01
  • 章节字数:4336字

众人都明白,这主儿费尽心思的先扬后抑,必定还有厉害的后手,绝不会仅仅指责太子失职那么简单。

朱高煦哪管众人的目光,他早已想好了接下来的说辞,挺起胸膛大声:“派谁去呀?怎么查实啊?若真查出有人蓄意破坏,钦差该怎么办啊?是临机处置啊,还是把贼人都抓住扭送京城啊?”

朱高炽听了,腰不免弓的更狠了,他本就身体肥胖,腿脚也不利索,这么一弯腰,身子非常不舒服,喘气不免都费劲,脸憋的通红。

朱高煦继续大声说:“我这次随皇上巡视了这一圈,我军各卫备战备的都不赖,士气也很高,这样的大军带出去,保管打胜仗,但大军在外征战怕什么?”

“最怕的就是后援断绝,粮草短缺。江南的后援军粮往北运,全靠这条漕河,漕河有问题,是这时候暴漏出来也是好事,若是在大军北征时漕河瘫痪了,那几十万大军就不战自溃了,想想在茫茫草原上粮草断绝,我这脊梁骨都发凉。”

说完,朱高煦得意的扫视了一圈,然后才低下头。

朱高煦的话恰好触动了朱棣,自从年初胡濙归来之后,来年北征已经谋划将近一年。

京中各营和北境各卫早已开始整军备战,朱棣也召集兵部堂官和军中将领们反复商讨过不知多少次了,进军路线,行军序列,左右呼应,前后策应,前后方军情通报,粮草补给,各种状况都已反复议过。

其他的朱棣都已心里有数,只是这后援供应这一块,朱棣有些没底。

此前他主要顾虑的是从京城到草原的路线,茫茫千里草原,蒙古人的游骑兵指不定会在哪里对自己的粮道下手,所以朱棣在粮道护卫上尤其用心,但今天的事让朱棣意识到,后援短缺未必就一定发生在草原上。

在粮食从京城起运前,粮食还得先从江南运到京城,这从南到北的大运河,不管哪一段出了纰漏,粮食都到不了京城,也就到不了草原上自己军中的将士嘴里。

朱棣阴着脸,一字一顿的说:“老二的话,正是朕想说的,这条运河,不仅关系到京城和直隶百姓的民生,更关系到军中的粮饷供应,关系到北征的成败,谁若在此事上疏忽了,就是朕的敌人,朕绝不能容他。”

看着下面低着头的儿子们和臣子们,朱棣声音越发冷峻:“朕知道很多人反对朕北征,什么劳民伤财,什么劳师糜饷,什么夫妻离散家破人亡,朕听了没有一百遍也有八十遍了,都是废话,等蒙古人又打过来了,朝廷被动出兵,那就不劳民伤财了?就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

朱棣口中的北征理由其实半真半假,但他北征的决心是坚定的,谁敢阻拦他北征,谁就是他的仇敌,这句话也不是危言耸听。

永乐十二年北征,朱棣率军大获全胜,瓦剌受到重创,大明北边的威胁基本解除,朱棣自那以后便熄了北征的心思。

但事情在今年年初发生了转变,今年年初,胡濙返京,带回了一个令朱棣无比震惊的密保:建文帝有可能逃到了漠北。

胡濙从永乐五年开始秘密寻找建文帝,找了十五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踏遍了大明的山山水水,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没有人比胡濙更有权威性了。

正是胡濙这条情报,才让朱棣下定决心在时隔八年之后,再度北征。

朱棣发作一通后,大殿内再度陷入了沉寂,没有人敢吭声,确切的说,是没人敢站出来触霉头。

朱棣看着众人,冷声说:“怎么,都没话了?”

朱高煦刚想说话,身后的杨荣突然开口了:“陛下,臣有话说,这军报只是漕运总兵陈瑄一面之词,而且里面含糊之处甚多,陈瑄署理河务多年,漕河上各段的情形烂熟于胸,这次虽然事起仓促,但陈瑄断不至于连瘫痪的具体原因也搞不清楚,所以臣赞同派出钦差前往查访,太子的办法,虽然是常规之法,却是切实可行。”

杨荣没有直接为太子说话,而是将矛盾的焦点转嫁到了加急军报上,他的话虽然委婉,但朱棣也听懂了,熟悉河务的陈瑄在奏本里没说的话,是不敢说?还是根本就不能说?这很值得玩味。

其他几位大学士,包括两位尚书夏原吉和蹇义,都是久历宦海的老狐狸,这些问题早就看出来,只是碍于太子,怕朱棣责备朱高炽思虑不周,才都缄口不言。

此刻既然杨荣点破了,便也没了顾忌,杨士奇站出来说:“陈瑄的漕运总兵衙门在淮安,而此次绝溃的地点在扬州附近,陈瑄得知消息后也必是匆忙赶往扬州,一时不及细查,一些捕风捉影的线索来不及反复核实也是有的,事关重大,有些事在奏本里无法明言,这种可能也是有的。”

朱棣刚才急怒攻心,有些事未及细想,听杨士奇这么一说,他也回过味来了,他是何等精明的人,自然听出了杨士奇的弦外之音,皱眉冷声问:“你说清楚,什么叫捕风捉影,什么叫来不及反复核实啊?”

杨士奇犹豫了下,斟酌这说道:“陛下只要静心细思,自然就明白了。”

朱棣猛的敲了敲奏本,不悦的说:“细思?怎么细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你说话能不能说清楚了?捕的什么风啊?哪来的风?陈瑄办老了河务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难道不是一眼就看明白了?为什么要反复核实啊?”

杨士奇犹豫了下,斟酌着说道:“臣身为内阁学士,职责只是备陛下顾问,有些情由,还须陛下圣心独运,英明睿断。”

这话翻译成市井大白话就是:我杨士奇身为大学士,只负责顾问,有些事还得你自己琢磨去。

这些推搪卸责的话,若是从老官痞嘴里说出来,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但从杨士奇嘴里说出,那真如同公鸡下蛋,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你这是跟朕说话?”朱棣拍案大怒。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