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三国:刚要称霸,易小川让我收手

第34章刘羽的名望民心所向

  • 作者:余事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02-17 03:25:02
  • 章节字数:13140字

南侧防线驻地。

随着平原相刘备率军离去之后,徐晃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但他并没有冒然进攻,直接率军攻城掠寨,而是稳扎稳打的安排好兵力部署和后勤安排后,才准备率军出击。

徐晃自然知道兵贵神速,但平原国九县可是城池,虽然不如都邑城坚墙高,但有着城墙护卫,只需要守城将士上下一心,固守不降。

哪怕攻下城池,结果也只是惨胜!

这也是为什么,孙子兵法奉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是下下策,不得已为之!

徐晃做好充足准备,既是为己方士卒负责,减少士卒的伤亡也是为将者的责任。

同时也是给予敌军压力,敌强我弱,迫使敌军军心动荡,可以尽快攻下城池,甚至逼降,减少损失。

徐州之战,曹操多次使用的围三缺一,就是这种心理战术的体现之一。当然前提是曹军如狼似虎,连战连胜,给予陶谦方将士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惧,这才有奇效!

徐晃准备的同时,斥候已经连续的派遣出去,五人一队对平原国、以及驻地四面八方进行战略侦查,有着充足的准备,这才是增大胜算的根本!

不过还未等徐晃出击,锦衣卫带来的消息,让徐晃有些惊讶!

他们可以兵不血刃接管平原国!

徐晃有勇有谋,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哪怕就是锦衣卫,也有被敌军收买的可能,人心隔肚皮,容不得他怀疑。

万一敌军收买了锦衣卫,最后他冒冒失失率军接管城池,被敌军来一个诱敌深入,瓮中捉鳖怎么办?

这种小心,没有让锦衣卫密探心生怨念,反而赞叹徐将军深思熟虑。

经过徐晃的侦查以及情报确认之后,他终于确定了这个事实,锦衣卫确实已经提前将平原国降服了!

这得益于他们主公赵王刘羽的未雨绸缪和深谋远虑。

虽然与渤海袁绍相持,看似对平原国这个夹角之地相安无事,但暗中的间谍渗透,宣传战略等一直在进行着。

而隐藏在水面下的锦衣卫密探,更是当居首功。他们引导百姓,收买城中豪族和将士。再加上平原国相刘备的离去,群龙无首,以至于让他们找到机会。

当然情报毕竟只是纸面数据,徐晃还需要由自己亲自确认!

徐晃立刻改变军事部署。

他的驻地在清河国和渤海郡交界处,拱卫南侧战线,总兵力两万左右,毗邻的平原国最接近他驻地的县城是平原鬲国,他准备尝试接管鬲国,以确认虚实。

徐晃留守五千兵力驻守驻地,避免敌军趁虚而入,同时万一敌军真的冒险奇袭驻地,这个兵力也足以支持到他回援。

徐晃率领一万五千多兵马出发,其中五千多是骑兵部队,一万多步卒。斥候以每五人一队派遣出去,在大军前后左右方实施侦查,避免敌军设伏等意外。

先锋军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鬲国,哪怕城门洞开,百姓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依旧没有冒然进入,直到后头部队陆续到达,他们才在徐晃的统帅下从四方稳步进入鬲国。

此时,哪怕敌人真的是诱敌深入、瓮中捉鳖,他们也能力挽狂澜,反客为主,让敌人翻不起浪花。

正因为没有瓮中捉鳖的可能,徐晃这才略微放心。知道这一次锦衣卫立下大功,也知道这一次的夺城之战,他们有惊无险,可谓是顺利!

鬲国的城防措施还不错,护墙高达六七米,得益于黄河水系的水网密布,还有护城河环绕拱卫。里面虽然没有瓮城,但箭塔等进攻防御措施具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守城将士总计九百七十七名,隶属于官府的城防卫队不过只有一百零七人,其余全部是鬲国本地豪族的私兵和百姓们自行组建的民兵。

随着刘备三兄弟率军离去之后,若是鬲国遭受到徐晃率军强攻,他们根本没有驰援友军,城内的粮草最多支撑他们七天到半个月,就难以支撑了。

但哪怕如此,若是攻城战的话,就算看似军力部署稀少孱弱、没有援军的鬲国,也足以拖住徐晃大部队数日,甚至数十日的时间。

谁也不知道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鬲国的将士会众志成城,背水一战。还是直接立刻献城投降了。

所以强攻的话,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徐晃手下两万多兵力,不说伤亡惨重,至少也是逐渐的减少有生力量,对渤海袁绍南侧战线的威胁又减弱,甚至会给敌军坐收渔翁之利。

但如果是围攻的话,围而不战,或围三缺一,利用心理战逼降或致使敌军心理崩溃,这又需要旷日持久的时间。袁绍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种种痕迹都在表明,此战锦衣卫密探当居首功,徐晃率军接管鬲国,最多只是边角料而已!

不过徐晃也没有邀功抢功的想法,他的性格如此,就算原历史屡立战功,也很少邀功,并且为人极其节俭。在病死之前还特意嘱咐埋葬时要“敛以时服”薄葬。

徐晃接管鬲国后上表军部,为锦衣卫请功,自己则完全没有提起,部下士卒也没有这个抢功的脸皮。

做完这些后,徐晃没有立刻急行军,长途奔袭前往下一座县城接管,而是对鬲国进行一次暗地里的清扫,力度不能太大不能太明面,以免人心动荡,逼反初降的鬲国上下。

这么做其实也有原因的。

青州平原国据上一次户籍统计,总人口有近百万。九县平均下来每个县也有近十万。

虽然因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摧残,大部分百姓逃亡赵王辖地以求安稳。但也有那些怀恋故土、不愿意离去的百姓遗留下来,总人口至少还有四五万。

这数万的人口中,不可能是全部上下一心,都对赵王刘羽有着绝对的信任和忠诚。毕竟平原国还毗邻渤海郡,袁绍难道不知道派遣间谍细作蛊惑愚民吗?

对于这些不安定因素,徐晃必须尽早铲除,压制。避免他们伺机而动,再行反叛。等到他离去,或者分兵他顾的时候,以至于后院失火,顾此失彼了!

这种稳定和清扫,绝对是初来咋到接管地方的必由之路,也是势在必行的安排!

不过等到真正进行调查清扫的时候,徐晃才明白他们的主公赵王刘羽的名望,到底有多么恐怖!

就算有锦衣卫密探暗中行动,若非有刘羽仁义积累的名望,也不会让百姓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会让百姓们相信赵王会给他们带来和平安宁,会让他们安居乐业。

正因为赵王刘羽的仁名远扬,这才让百姓们信任,而百姓们代表什么?代表城中民兵的构成!代表着城中真正的防守力量和威胁!代表着城中后勤力量的辅助人员!

不要小看手无寸铁的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们看似怯弱卑微、吃苦耐劳,他们可以忍受自然天灾,可以忍受战乱摧残,可以忍受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和欺压,可以忍受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只求苟活。

但需要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逼急了之后就是揭竿而起,农民起义了。纵观历史,华夏百姓,反抗暴政起义的次数是最多的,这就是骨子里流着血性和骨气的华夏民族。

但同样的,百姓们也是最善良的。这同样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传统美德。

百姓们没有读过什么书,不知道什么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但也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也知道谁对我好,我就报答谁的思想。

百姓们遇到好官也会感恩戴罪,也会树立长生碑为他们祈福。汉文帝驾崩后,百姓们如丧考妣、痛哭数日,自发哀悼。这都是他们对知恩图报的最真情的流露。

刘羽身为穿越者,来自人人平等,社会主义思想的地方,他自然不会有什么三六九等的尊卑贵贱,在他看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最基本的操守。

刘羽贵为汉室宗亲,大汉诸侯王,他本可以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对治下百姓不闻不问,甚至是苛捐杂税,巧取豪夺。

但并没有,刘羽发展建设,在其他州郡战火纷飞的时候,冀州和平安宁,在其他州郡百姓战火摧残、妻离子散、十室九空的时候,冀州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多子多福。

在其他诸侯抢夺地盘的时候,刘羽在兴修水利,励精图治,在海河水系和黄河水系流经的冀州,虽然有华北平原这片桑枣之地,但也时有发生洪涝灾害。、

不过在刘羽的大力治理下,时常发生的洪涝灾害,黄河泛滥,甚至决堤的风险,已经数年没有出现。

黄河流域的百姓们享受着这种海晏河清的太平,享受着黄河滋润的沃野滋养,他们同样感恩带给他们这一切的赵王刘羽。

这就是名望!

名望不是靠着世家豪族的吹捧,靠着舆论的引导得到的。靠的是日常生活起居的点点滴滴和细节,靠着对百姓们的为政宽仁,靠着带着百姓们安居乐业和丰衣足食换来的!

刘羽用十年做到这一切!

而今,当收获的时候,百姓们也终于没有让他失望的回馈给他!

平原国百姓们对刘羽的部队高呼“王师”,他们箪食壶浆相应,那就是对刘羽的认可和信任!

这也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目不识丁,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底层百姓,最简单最直接的深情流露!

徐晃这才知道,其实夺下鬲国的最大功臣,不是什么锦衣卫,更不是他们军队。而是他们主公赵王刘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百姓们的真情付出的回报!

徐晃这一刻,终于有些理解刘羽曾说过的那一句话了——

“夫君王者,百姓之君王,百姓者,天下之百姓也;

自古未闻君王能得天下而未能得百姓者。

辟之山峪,君王为巅而百姓为坳;辟之江河,君王为流而百姓为源也;

故百姓为一国之根本,君王如花树之茂石,源不深不可望流之远,坳不固难以求山之峻!

然君之视民如手足,则民视君如腹心;君之视民如土芥,则民视君如寇仇!

故孟夫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自古以来之真理也。”

“君之视民如手足,则民视君如腹心;君之视民如土芥,则民视君如寇仇!主公实乃仁君表率!”徐晃感叹不已。

据说此次鬲国中有某个豪族是偏向袁绍的,毕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此豪族想要迎袁军入鬲国,都已经联手县令,准备派遣使者传递信息了。

但在锦衣卫的带领之下,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们,直接将官府都烧掉了,县令的尸体都化成灰飞了。

这就是大势所趋,这就是人心所向!

徐晃调查清扫一遍鬲国之后,只是留下近千士卒,一名司马拱卫保护,就放心的离去了。

什么叫民心所向,这就是民心所向!

百姓们的热情也反馈到众将士身上,徐晃部下的将士觉得自己是正义之师,那荣誉感和正义感爆棚,整个军队的军心士气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这种士气如虹的情况下,徐晃决定趁胜追击,将平原国九县全部收入赵王的掌控之中,为主公夺下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将渤海郡完全包围起来。

平原国毕竟有九县,分处四面八方,虽然有锦衣卫协助,但徐晃也需要为众将士负责,也需要深思熟虑和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因此接管的速度并不快。

为了避免敌军有机可乘,也为了继续瓦解平原国其他县城的军心士气,徐晃设计散布谣言,说他们在数日就夺下平原国九县。

这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同时这种谣言,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可以迷惑敌军的情报侦察和判断,给己方创造机会!

靠着种种安排和内应,徐晃顺利的接管了平原国九县之八。这其中自然也不是全部都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也有一些反抗者。

可徐晃毕竟是未来的五子良将之一,虽然还没有完全成长,但行军作战、统帅指挥,已经有未来威震天下“西汉名将周亚夫之风”的势头了!

靠着锦衣卫在城中内应,他或使用围三缺一,迫使城中守军无心恋战,仓皇逃窜,继而埋伏陷阱,趁胜追击。他或是围而不攻,在城中散布谣言,瓦解军心士气,逼降敌军。

徐晃连战连胜,攻城掠寨,终于夺下平原国九县之八,最后也终于率军来到了平原国最后一县乐陵县。

此县正好处于平原国和渤海郡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对于两郡都极其重要。此时渤海郡袁绍的南侧守军,吕旷和吕翔兄弟俩,正在率军攻打乐陵。

徐晃已经夺下九县之八,而吕旷和吕翔还在乐陵县僵持不下,毫无建树。这并不是说两将昏庸无能,也不是说两将愚昧无知,不知道绕道而行。

纵观古代战争,进攻方攻城掠寨时,阻挡在前方的防守城池攻不下来的时候,进攻方哪怕僵持在这里,也不会绕道进攻下一座城池。

因为有被截断粮道,包抄后路的风险!

吕旷和吕翔两将的主要敌人,可不是平原国守军,而是另一侧的庞然大物,冀州赵王刘羽的军队!

他们攻打乐陵县的时候,还需要防备赵王军队的夹击。这才给人一种久攻不下的错觉。

其实两将的表现已经很稳妥很不错了!

不过说实话,乐陵县可以坚持到这一步,背水一战,誓死不降吕旷兄弟俩代表的袁绍军的原因,其实同样是刘羽在暗中的布局,或者说将事实昭告天下!

——曹操为父报仇,发兵徐州,陶谦连战连败。但曹操攻城掠寨后,不思治理,安抚百姓,竟举起屠刀,血屠徐州百姓泄愤,以至于泗水为之不流!

曹操可是袁绍的盟友啊!

刘羽利用报纸引导舆论,一边指责袁绍担心曹操反客为主、脱离掌控,利用‘曹嵩之死’挑动曹操和陶谦死斗,坐收渔翁之利。以此离间袁绍曹操军心!

一边又指责曹操屠杀徐州,惨无人道,丧心病狂,身为曹操盟友的袁绍不知阻止劝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袁绍也不是什么好人!以此脏污袁绍名望!

这两种说法,若是智谋之士肯定可以看出来矛盾,袁绍可没有精神分裂,也不会打击自己的盟友助涨敌人气焰,就算有这种不满,也会隐而不发。

但百姓们不知道啊!

乐陵县的百姓们听着徐州百姓的惨状,光是‘泗水为之不流’这六个字,就足以让人脊背发凉、毛骨悚然,生怕步了后尘,自然是拼死抵挡了!

就算城中有豪族、县令劝说,但百姓们可不管那些,冷静的时候或许还会思考,但群情激奋,群情汹涌,并且还有外敌在前,患得患失,担惊受怕的时候,哪有心情思考。

再加上还有锦衣卫细作间谍蛊惑,散步谣言的同时,还在宣扬着赵王刘羽的仁义之师即将到来,拯救乐陵百姓于水火之中,这就让百姓们更加众志成城,背水一战了。

虽然乐陵县靠近渤海郡,但他们更加认可赵王刘羽。这就是名望的重要性!

袁绍汝南袁氏出身,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从小衣食无忧,锦衣玉食的生活,就让他不可能会在意底层百姓,会考虑到底层百姓的思想生活,会站在底层百姓考虑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脱离群众!

这久而久之流露出来的尊卑贵贱,流露出来对黔首百姓的不在意,自然会反馈到百姓们的身上。他们或许没说,或许说了也没用,或许做了还会被镇压。

但是,只要找到机会,百姓们就会揭竿而起,将这些不作为的贪官污吏,将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统治者,将他们视作数字和畜牧的势力,给掀翻了!

若是其中有人蛊惑人心,引导节奏,百姓们无疑会走向对立面,去硬撼袁绍的军队,哪怕必死无疑,他们也要背水一战,避免被屠城的噩耗!

种种原因,以至于吕旷和吕翔率军两万,攻打小小的乐陵县,竟然久攻不下。等到看起来要攻破的时候,徐晃率军而至了!

当斥候将徐晃率军到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吕旷和吕翔两将商议无果,陷入犹豫之中,到底是迎战?还是后撤?

迎战的话,他们对乐陵县久攻不下,此时军心士气低落,将士身心疲惫,冒然迎战恐会被敌人趁虚而入。

可后撤的话,他们没有攻下乐陵县本就是极大打击,军心士气跌落谷底。此时还有敌军驰援,更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士气低落下去想要重振旗鼓,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