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三国:刚要称霸,易小川让我收手

第36章徐晃夜袭敌军溃败

  • 作者:余事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02-17 03:25:08
  • 章节字数:10796字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徐晃结合军部的情报,以及对袁营的了解,还是很快明白其中的深意。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们出征打仗、行军作战之前,需要先对敌军进行仔细的调查分析——

譬如敌军的将领是否有才能?战绩如何?什么出身?是否有可以利用离间的弱点?士卒是否训练有素?战场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等等。

计算出敌我双方的差距,这才可以做好充足准备出击。若是差距过大,就果断放弃出征,先削弱敌人增强自己,在伺机而动。

徐晃驻守在南侧战线,自然也知道敌将吕旷和吕翔的来历,他们都属于袁绍三子袁尚派系。

因为三子袁尚倍受袁绍偏爱,长子袁谭倍受冷落。这份军令的目的,就是抑强扶弱。助涨袁谭在军队的威望,形成与袁尚的竞争条件。

届时配合上谣言和细作煽风点火,就是加剧夺嫡之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就是最终的战略目的!

而他们的主公,对徐晃极其信任,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兵贵神速,让他可以自行其事,先斩后奏。

这种信任和认可,让徐晃倍受感动,但同样也深感压力。

他们本就以寡敌众,今日利用诡计让敌军退兵,挫其锐气。可若是想要加剧夺嫡之争,那么就需要大败敌军,重创吕旷和吕翔大军。

只有如此,倍受冷落的袁谭才能追平袁尚,势力相当的夺嫡之争,才会更加剧烈,不至于差距太大一边倒完败。届时他们才有机可乘!

徐晃想清楚了这一点,但对于如何大败吕旷两将,一时没有头绪。

别看他数个时辰前还设计逼退吕旷两将,但那是因时制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想要利用六千多疲兵,对抗吕旷两将的两万多兵力,以少敌多,以少胜多,那么同样还需要奇谋!

徐晃深思熟虑,此时天色逐渐昏暗下来,平原国地处黄河一带,北方的天气在秋季会逐渐寒冷下来,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日短夜长越发明显。

望着天色,徐晃心生一计:“夜袭!”

此计大有可为!

今日敌军久攻不下乐陵县,因为徐晃援军而至不得已退兵,军心士气低落谷底,并且因为十多日的攻城,众将士早就身心俱疲,突然退兵,紧绷的神经必将松懈下来。

而徐晃率军长途奔袭,成功援救乐陵县,按照常理来说,需要先安抚乐陵县百姓和守军,进行战后清理工作,修复断壁残垣的城墙等等。

长途奔袭的众将士,也需要养精蓄锐,而不是铤而走险再次对敌军突袭。

这就是一种正常思维!

毕竟士卒和战马不是机器,也需要休息,也需要饮食饮水,不能日以继夜的作战。若是为将者强行苛刻士卒连日作战,还会出现逃兵!

所以若是此时进行夜袭,敌人或将意想不到,还真的是大有可为的!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万一吕旷两将小心谨慎,也想到了这一点提前防备呢?因此徐晃虽然决定夜袭,但还需要进行情报侦查,确定有机可乘后,才能施行!

若是没有机会,徐晃会果断放弃!

徐晃立刻下令,并且是密令。

虽然乐陵县抵挡袁军的表现,众志成城,一致对外,看起来与袁绍势不两立似得。但城中毕竟有数万人,谁知道其中有没有细作潜伏?

徐晃将三千骑兵分成两队,轮流换防休整,同时增加斥候对敌军的侦查。步兵已经接管城防,组成巡逻卫队在城中进行防护戒备。

并且徐晃下令将城中粮草收集起来,公平公正的平均发给百姓们。甚至为了避免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情况,他连士卒携带的干粮都拿出来一半。

完全做出一副与乐陵县百姓共进退的姿态,此举赢得了百姓们的认可,这就是一种民心导向!

这么做其实有些危险!

士卒的干粮只有三五日,拿出一半省吃俭用只能维持两日。万一两日后勤部队没到,士兵无粮之后,别说守城,军心都会出现动荡了!

但徐晃此时必须做出这个姿态!

一来就是共进退,获得百姓们的认可,凝聚人心。二来给百姓们一种后勤部队即将到来的假象。三来他宣传大王已经增派大部队源源不断来到平原国,兵力高达十万。四来这么做可以迷惑可能存在的细作间谍。

这并非是徐晃谎报军情。而是真的有援军即将到来。不过并没有十万,只有一万多。

吹嘘己方军队数量已经是众诸侯心照不宣的做法了。那些号称雄兵十万、百万的,其实减掉十之七八还有多。或者将后勤人员也算上。

这可不是无故而为,而是一种借势!

声势浩大,要得就是一种气势!

平原国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当刘关张驰援徐州率兵离去后,三方平衡打破,驻守南侧战线的两万兵力,明显已经不够了。因此军部调拨一万多兵力过来支援。

不要小看一万多兵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所代表的粮草支出,可能就是十万人的消耗。毕竟一路前行人吃马嚼,再加上驰援前线的部队,粮草消耗十分恐怖。

所以说,战争打得其实就是金钱。这才有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用谋略不战而屈人之兵,多么省钱?

若非冀州桑枣之地,一般人还真的吃不消这种多线操作的战场。但若是旷日持久的拖延下去,冀州的财政也会被拖垮掉。

这也是为什么,刘羽此次前往河间国易县,带的是郭嘉和沮授,没有带上荀彧。因为他需要这位大管家,这位张良萧何集合版统筹粮草辎重分配。

想要做到这一步,其他人没有这个能力,郭嘉不行、沮授田丰不行,只有荀彧有能力!

所以原历史曹操才会对荀彧评价说:“吾之子房!”这是一种赞誉,也是一种认可!

言归正传,徐晃将乐陵县的工作安排到位后,就准备开展他的“夜袭”计划了。

此次夜袭计划若是不成,或者失败。徐晃就要开始玩董卓的操作了——

晚上偷偷摸摸带兵出城,白天大张旗鼓率兵入城,给人一种援兵源源不断而来的错觉,打击敌军士气,壮大我军声威!

计划开始之后,斥候传回来的情报,让徐晃紧皱眉头,情况不容乐观。

——吕旷和吕翔在退兵之后,并没有放松警惕,依旧命令手下士卒三步一岗十步一哨,每两刻钟轮流换防,并且派遣斥候在外警戒。

吕旷两将的小心谨慎程度,让徐晃都叹为观止。平心而论,这是两位优秀的将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过此时徐晃要准备夜袭,他们越是小心谨慎,徐晃越是没有机会。但徐晃也没有放弃,很是沉得住气。长夜漫漫,他就如同猎人等待着猎物的出现,伺机而动!

徐晃知道机会一定会出现的!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逐渐走向深夜,亥时时分,敌营中的士卒终于率先承受不住,出现了松懈的情况。

将领的命令是一回事,部下士卒的执行力度又是另一回事。

经过久攻乐陵县不下,最后面对徐晃援军而至,不得已退兵的袁军,军心士气跌落谷底。

再加上袁军攻城十多日,将士身心俱疲。一开始还严格按照吕旷两将的命令进行防守,随着夜深人静之后,眼皮宛如灌了铅一般沉重,逐渐开始偷懒起来了。

营地中的每个哨岗守备,一般是一队士卒进行,但这一队士卒并非是全部都在严格执行守备的命令,而是轮流进行,一个在观察,而其余都在休息。

休息时间时,他们会点燃一炷香,然后时间一到换其他人来,以此类推到直接换防下一队。所以说守备看似是一队十人,但实际上其实只是一个人,其他人都在偷奸耍滑。

随着夜深人静,秋季昼夜温差下,逐渐冷却下来的北方天气,让这些偷奸耍滑的守军逐渐开始打瞌睡,然后进入了梦乡。

徐晃发觉随着时间的推进,敌军士卒越发松懈,换防的时间拖延的越来越不准时,有数处哨岗竟长达一个时辰都没有换防。

对于治军严明的徐晃而言,这种军队是不合格的!

但徐晃也可以理解,十多日的攻城战早已疲惫不堪了,并且还是攻城失败,一无所获下,士卒其实是有些不满和抱怨的。

军队的军饷其实并非是足额发放,有时候会压下一部分,避免出现逃兵,同时也可以利用攻城战时,城破后任由士卒抢夺来当成军饷和激励。

要不怎么会有‘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说法。曹操屠城除了缺粮之外,也有故意放任士卒劫掠当成军饷的原因之一。

不是所有诸侯的军队,都能像赵王刘羽这般的仁义之师。而赵王可以做到这一点,除了训练有素之外,则是充足的军饷后勤供应,还有功勋荣誉体系的结合造就的。

言归正传,当徐晃看到敌营出现这种漏洞之后,依旧没有急切夜袭,而是继续等待,避免有什么异常出现。

这种等待直到子时,也就是半夜十二点的时候,徐晃觉得机会终于来了!

——每隔一刻钟出帐巡逻的吕旷,已经一个时辰没有出现。或已休息!

袁军不仅士卒松懈下来,连将领都已经放下戒备了。徐晃果断下令出击。

三千骑兵、三千步卒中,选择精锐一千骑兵、一千步卒出手。除了士卒的身体素质之外,则需要没有夜盲症的士卒。

虽然冀州属于桑枣之地,刘羽也不会克扣军饷,众将士顿顿饱餐,但也不是顿顿可以吃肉的。夜盲症大多是缺少肉食中的维生素等营养。

这也是为什么,招兵的时候屠户很受欢迎。因为这类人有着肉类补充,普遍膀大腰肥,膂力过人,营养充足。比如樊哙、张飞等人。

当然刘羽利用松针熬水等办法,倒是让部下士卒的夜盲症患病率降至最低!

徐晃让夜袭的士卒饮酒暖身,旋即人衔环,马衔枝,蹄包布,携带着火油等燃烧物。徐晃更是亲自披甲执锐,率军亲自夜袭。

身先士卒乃是统帅的大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身为军队统帅,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危,这才可以指导军队作战,不至于群龙无首,给敌军有机可乘了。

但要知道,徐晃除了是一位优秀的帅才,他还是一位强大的将才!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绝对是双一流的将帅之才!

此次夜袭极其重要,徐晃不可能放任部下自行去操作,需亲自率军出击。

一千骑兵和一千步卒就着夜色消失在乐陵县之外,徐晃命令步卒在后方接应,同时也是埋伏可能逃离的敌人。

若是敌营火光大作、喊杀声漫天,就让士卒鼓噪而进,做出大军出动的假象。

这除了可以给敌军出现四面楚歌的错觉,也能给夜袭的部队创造逃离的机会。

安排就绪后,徐晃率兵潜至敌营四周观察,他根据风向选择潜入的位置,准备利用火油助燃,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必将让敌军损失惨重。

寻找一处情报中最松懈的哨岗处,拔掉鹿角,率军冲入敌营,很快喊杀声漫天,夜袭的骑兵将火油泼洒在敌营中,在火把的引燃下,燃起了熊熊烈火。

因为风向的缘故,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竟一下子蔓延开来。并且‘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说的就是秋季的干燥天气,火攻正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操作。

虽然袁军两万多大军,驻地分散四周,互为犄角,也是避免被一网打尽了。

但在火势助涨下,喊杀声漫天下,袁军众将士惊醒过来,起身备战。但更多士卒却是惊慌失措下逃离。

此举引发的恐慌和从众心理,让本有心反抗的士卒,都直接放弃负隅顽抗,而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疯狂四散逃离。

水火无情,还有敌军袭营,对于本就军心不振的大军,抱头鼠窜,一击即溃!

此时徐晃安排在外的士卒,鼓噪而进,擂鼓呐喊,一副大军夜袭强攻的假象。更是让袁军士卒吓破了胆,无心恋战,纷纷逃窜。

这让本准备撤退的徐晃惊喜,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竟加大攻势,借着火势对敌营大肆破坏起来。

吕旷和吕翔两将,自然是甲不离身,马不离鞍。虽然一直担心敌军会夜袭,一直在戒备,但也熬不过人体的作息时间。以至于瞌睡过去。

此时惊醒过来,大惊失色,直接出帐备战。但望着兵荒马乱,惊慌失措的士卒,吕旷和吕翔两将骇然失色,约束无用后,明白己方大势已去了。

他们没有恋战,果断在亲兵的拱卫下选择撤退。

但人倒霉了喝水都塞牙,吕旷两将在亲兵拱卫下撤离,但马蹄声大作,让徐晃留守在外的士卒警醒,立刻设置绊马索等陷阱。

毕竟徐晃夜袭的骑兵,可都是‘人衔环,马衔枝,蹄包布’,这就是为了避免士卒和马匹发出声音,惊扰了敌军,让夜袭出现意外。

所以此时马蹄声大作,一定是敌军,而不是友军。并且徐晃早就让士卒防备,在要道设置陷阱,防备敌军的逃离。此时歪打正着。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一次钓到了大鱼!

“咴律律——”

当吕旷两将仓皇逃窜的时候,在绊马索作用下,直接人仰马翻,摔得头晕脑胀的。还没有等他们喊出“陷阱”、“敌袭”等话语,士卒已经一拥而上。

旋即惊喜的声浪沸腾起来了:“卧槽!将领铠甲!这着装特娘的是大鱼咯!”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