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285章 张温也瘸了,被忽悠的

  • 作者:龙孙绕凤池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4-02 13:33:48
  • 章节字数:4938字

对孙权此人,刘禅有一点是真的服。

这个人做事是真的拉得下脸来,如果换他去对等的位置上,让他去跟弄瘸了自己腿的罪魁祸首低头……他是真低不下去。

更何况遣词用句如此肉麻……

大魏吴王先是追忆往昔与老刘联手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的光辉岁月。

而后将荆州的历史问题轻轻往死鬼吕蒙头上一甩,表示荆州完全可以再继续借给老刘,归还之期可以再商量,确实不该妄动干戈。

听到这里的时候,刘禅差点笑出声来。

尽管形势比人强,但吴老二果然还是那个吴老二,头可以低、亏可以吃,却仍要留下以后继续找机会捅刀子的借口……

老刘等人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点,不过出于礼仪还是耐着性子听完。

南中之事,他自然也表示都是士家自作主张。

上表雍闿做永昌太守,也是以为雍闿诚心归附大汉朝廷,当时曹丕尚未篡汉,自己身为汉朝重臣,代为接纳而已。

如今一切阴谋的主使已被他正法,希望两家能摒弃前嫌,继续联手抗曹。

然后就是对曹丕的批判,吴蜀唇亡齿寒局势的分析……

听得刘禅佩服的五体投地——当真是人至贱则无敌啊,荆州之战时,你但凡顾忌了半分你现在信中写的东西,都干不出背盟偷袭的鸟事。

洋洋洒洒一篇书信读完,吕岱派出的使者躬身一礼:“吴王真心与蜀主……”

“大胆!”秦宓出声道,“陛下已继承大统,汝怎敢无礼?”

来使的小心思被看破,连忙再次施礼道:“是在下忙中出错,还请陛下勿怪。”

现在是他东吴有求于人,又是在别人地盘上,既然已被发现,自然不敢再在称呼上耍心眼。

刘备对秦宓的细心很满意,这个称呼如果没注意而默认下来,传出去虽无甚大的麻烦,也会是个影响到他威严的笑话。

一旁的张温连忙接过话茬:“陛下,曹贼势大,孙刘唇亡齿寒,共击曹贼之事,还望陛下三思而决。”

说罢,他一躬到地,已没了初来时的气势。

那当然了,主子信都写得那么肉麻,他还咋有气势?再端着架子也于事无补,还不如索性坦诚一点。

老刘转头看过来,似乎不经意的与刘禅对视一眼。

而后转向张温,忽然拍案怒道:“哼!吴主若知此理,又怎会背盟偷袭?南郡易主,本是当初两家谈妥之事,怎又成了暂借?有何诚意可言!”

老刘可真不是哭哭啼啼的老好人,一怒之威可是能镇住二爷与三爷的存在。

年轻的张温哪受得了?

他只觉得自己仿佛下一秒就会被拖出去斩首,吓得差点跪了:“这……陛下……不是……”

刘禅也有些惊讶,老刘发怒虽然是常事,但在这件事上突然发怒……没理由啊。

还是在孙权送来了士燮儿子人头,主动低头之后。

忽然他想到了老刘刚刚那个眼神,心中灵光一闪,起身拱手道:“父皇息怒,请听儿臣一言。”

一旁刚抬起屁股的诸葛亮见刘禅站了出来,面色一松,又坐了回去。

刚刚已如坠冰窟的张温,此时惊讶又满怀希冀的看向刘禅。

太子在蜀汉上下声望极高,若他能出言相劝,想必就算是刘备也会重新考虑一下。

“如今我中原大地尚在曹贼之手,曹家戮民屠城、残害忠良、弑君篡位、天地不容!”

说完开场白,刘禅直起身,双目炯炯有神,遥指北方道:

“我大汉百姓如今在曹贼治下,徭役苛捐繁重,其借屯田压榨百姓之钱粮而充府库,还多加粉饰,自诩盛世善政……笑话!

“其多地屯田之民,凡用官府工具、粮种者,收获除供屯户勉强果腹外,其余全部上交。屯民只得世代为其所奴役,永远家无余财。

“工具自备,用官牛者,收成官六民四。牛亦私有者,也要官民对分……后又改为无论岁收多寡,年景好坏,一夫皆需缴粮60斛,而不管屯民死活。”

刘禅说到这里,群臣议论纷纷。

他们很多人对这些事情了解的并不那么详细,此时经刘禅一说,方察觉魏地屯田之民负担之重,远超于己。

难怪其连年征伐之下,尚能供养庞大的军队,甚至还有余力大兴土木。

“曹贼使黎民身陷水深火热之中,竟还敢言‘兆民之望,祚于有魏世享’,岂不知天下黎庶,皆愿生啖其肉!”刘禅昂首踱步,言辞掷地有声。

张温此时被他慷慨激昂的话所感染,已快忘了自己要干什么了……只觉得年轻的胸膛中,一腔热血翻涌。

“父皇。”刘禅站定,一拱手,“父皇如今为修复社稷,继承大统,理当大义为先,举我荆益勇壮之士,北定中原,讨贼兴汉,以复正统!

“男儿到死心如铁,当试手,补天裂!儿虽不才,亦愿为我大汉江山冲锋陷阵,虽肝脑涂地,十死不悔。”

刚和老刘谈完,那种情绪还没过去,刘禅说得自己也激动起来,一不小心就抄了句词出来,还改了个字。

老刘刚才为儿子看懂了自己“唱红白脸”的暗示,心里正欣慰的乐着呢。

此时眼中却笑意全无,只觉得自己这些年心底的坚持,被儿子说出大半,激动的双手攥紧。

诸葛亮羽扇也不摇了,静静的看着这个自己自小看大的孩子。

看着他此时的神采飞扬,听着他铿锵有力的剖白,感叹大汉江山有后,庆幸卧龙再得其主。

为此大志,纵鞠躬尽瘁,埋骨疆场,又有何惧。

至于同样出席的赵云、吴懿等几位高级武将,早已热血冲头,恨不得现在就挺枪跃马,直接杀奔洛阳……

张温也不例外,年轻的读书人,但凡有志向的,谁不曾想过做个辅国安邦、名垂青史的一代贤臣?

“讨贼乃是大义,至于江东吴主与我等,不过私怨。望父皇以大义为先,联吴抗曹!想必吴主亦是明大义、识大体之人,身为汉臣,定会安汉兴刘,不为眼前小利再失大节。”

刘禅拱手行礼,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刘备还没说话,只听得堂上一声激动得有点破音的男声响起。

“不错!”

众人诧异的看向声音的源头,正是张温。

只见他双手微颤,颜面胀红,躬身到地:“太子所言极是!吴王身为汉臣,自当伐曹兴汉,望陛下大义为先,摒弃前嫌,出兵襄助!”

诸葛亮等一众智谋之士,呆呆的看向张温。

曹丕已经篡汉了,如今的大汉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这边。

连你也说孙权是汉臣……这真的好吗?

(本章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