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魏臣

第91章曹操教子

  • 作者:傅潇潇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08-26 13:55:03
  • 章节字数:4650字

“没什么?”典韦可不敢说出真实想法。

“嗯……真的吗?”

陈慎拖长音调微眯着双目盯着典韦,似要看出什么破绽。

只见典韦神情有些紧张,眼神飘忽不定,时不时东张西望,一看就是没有讲实话。

陈慎心里已经有数,故意咳嗽两声道:“伯勇,你要是不说实话,接下来的战事,慎可是要安排文远去打了。”

“啊……”

典韦一听接下来打仗没有他的份,惊呼出声。

“那你说不说实话呢,刚才你为什么用那种眼神对着我笑。”

“这,我不敢说。”典韦耷拉个脑袋小声说道。

“无论说什么都不怪你,慎只是比较好奇罢了。”

看典韦的表情估计不是什么好事,不过确实比较好奇他在想什么?陈慎心中暗想。

“就是军师起初不让俺进帐,进来后发现军师衣冠不整。

还以为打扰了好事,觉着帐中藏有女子,后来发现没有女子,就以为军师有龙阳之……好。”

典韦一口气说完心中想法,越说到后面声音越小。

因为他偷偷瞄了一眼陈慎的脸色,已经黑得跟锅碳一样。

“呼——”

陈慎呼出一口浊气,心中自我安慰,不气、不气、不跟武夫一般见识。

心情平静一点后,这才轻声细语解释道:“我这衣冠不整的原因是刚好沐浴完毕,你就闯进来了,来不及穿衣。

几案上的酒是昨晚饮的,我要特别强调一点,我是钢铁直男,没有龙阳之好,听清楚了吗?伯勇。”

“哦,听懂了,军师这个钢铁直男是啥意思?”

……

陈慎当场无语,暗想这个就是你听懂了是吧。

“钢铁直男就是很凶猛的意思,就这一个意思。”

见典韦还要开口再问,赶紧打断道:“打住,别在问了,总之一句话,别坏我名声。”

“嗯,知道了军师,啥时候有仗打。”

“这个听奉孝安排吧,他现在负责军事,我休息一段时间。”

“那俺出去了军师。”

陈慎点了点,典韦提着一坛酒转身走出大帐。

典韦走后,陈慎在床榻上坐着,喃喃道:“这古人脑子里面到底在想什么?洗个澡,都能觉着我是同性恋。”

虽然先秦两汉时期对龙阳之好没啥歧视,但是陈慎作为穿越者本身就厌恶同性恋,怎么可能去做这种事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官渡曹军大营。

曹操坐在几案旁手里拿着一封帛书。

曹昂在一旁跟着学习处理政务。

这帛书是陈慎写的战报,因为只有他才喜欢用帛书,竹简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方便。

曹操越往后看,脸上笑容就越灿烂。

看完,不禁感慨道:“谨修,果然是大才,袁本初怕不是要被气死了。”

“来人。”感慨了一会,放下手中的帛书,高声喊道。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士卒进入帐中,曹操看见来人大声下令:“速去传贾诩和荀攸来议事。”

“遵命。”士卒领命退出中军大帐。

这时,曹昂躬身行礼,“父亲可有事发生?”

曹操手捋胡须笑道:“嗯,谨修与奉孝在离大营六十余里驻扎,袁绍大军十余万,恐不是对手,看下贾诩和荀攸有何计策破敌。

如若没有良策,先把谨修他们召回来,实力相差悬殊,这时不宜分兵。

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操熟读《孙子兵法》这是他比较喜爱的一本兵书,还曾注解过,写成摘要发行军中。

“谨修他们撤回来也不丟人,就让他袁本初来官渡与某决一死战。”曹操霸气侧漏的说道。

曹昂一记马屁奉上,“父亲英明。”

闲谈间,荀攸和贾诩进入帐中,拱手拜道:“参见主公。”

“哈哈……公达、文和、无需多礼,坐下谈话。”

“唯!”两人就近各找了一个凳子坐下。

坐定后,没有一人先开口说话,都等着曹操发话。

“如今袁绍大军离延津不远,二位先生可有良策破敌。”

曹操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单刀直入,他也没必要说废话。

“主公,凡兵之道,莫过于一,我军与袁军实力相差悬殊,此时不宜分兵,应该把谨修召回,合兵一处,再议退敌之策。”

荀攸见贾诩没有开口的意思,无奈只得起身拱手回道。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又转向贾诩,“文和,可有计策?”

贾诩那俩小眼睛时刻偷瞄着曹操,注意到他有点头的动作,赶紧拱手一礼,回道:“公达,所言甚是。”

把咸鱼技术发挥到极致的,在汉末贾诩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既然两位军师意见相同,那操就手书一封召谨修与奉孝回营。”

“主公英明。”两人起身拱手一礼。

等两人退出中军大帐后,曹操拿过几案上的空白帛书,开始写手书。

曹昂有些不明白,问道:“父亲,荀军师他们,是怎么做到与您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们都是聪明人,能看透为父心中想发。

当然也是为父故意为之,昂儿你要记住,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可知这句话的出处。”

曹昂躬身低着头,羞愧道:“孩儿不知。”

曹操并没有生气,而是温和道:“战事结束,回许都细读韩非子,府里有这卷藏书。

诸子百家,不能只学一家之言。先生教你的地理知识,也要谨记。”

“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曹操一直把曹昂作为继承人来培养,他很喜爱这个嫡长子。

曹昂也争气算得上文武全才,就是身为上位者,心术这方面有些欠缺。

没事,时间还长,慢慢培养就是,曹操心中暗想。

曹操在帛书上挥毫泼墨,须臾就完成一封千言手书,拾起几案上的帛书吹干墨迹,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裹好,放入竹筒之中,传唤士卒,快马加鞭送去延津大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