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万界直播间,开局带货二踢脚

第45章天眼的降维打击贪官克星求推荐票跟啦

  • 作者:话回正题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3-05-30 01:53:30
  • 章节字数:9790字

前两章原本很多内容的,被河蟹了不少!!!

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都没敢写,本人也对上面的几章不满意。

写怕了,不敢放肆。

现在正在推荐位上,求个追读跟推荐、月票,争个排名。

……

宋东风操控黑科技无人机,津津有味地看着大明新建的会议大厅内马上要上演的一场大戏。

这会,崇祯皇帝和徐老已经抵达大厅,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妥当。

大明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御史还有阁老重臣,勋贵在侍从引领下,进入这宛若神迹的大厅内。

这些被排挤在权力核心之外的大明传统高官,又一次见到如神迹般的场景。

看到宛若白昼的大厅,看着四周有条不紊忙碌的人群,看着那高十二米,长20米的大屏幕正播放视频画面镜头,文武大臣们既好奇又惊愕。

“那是什么?”

“怎么那么多影像?咦…那不是京畿附近的粮税站吗?”

“那个是通州新建的税站,本官曾前去视察过,那些地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那个是怀来县的,这是什么仙法,居然能将几百里外的景象传到京城?莫非传说中的千里眼?”

文武大臣们小声议论,对大屏中为何出现视频影像很是好奇。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崇祯看到这些人的模样,心中暗笑,随后高声道:“诸位爱卿,都入座吧,无须多礼。”

官员们看着惊为天人的东西,是京城周边修建的税收监控设备,都是徐老援助的。

徐老这边知道大明难处,也知道大明官绅与皂吏的狡猾凶残。

他们不忍心大明百姓遭受压迫。

为了让崇祯确保吏治清正廉洁,他们提供的几百套由太阳能光板跟大量中继站和无线发射塔组成的视频监控网络。

这些视频网络可以将方圆几百里内的税收站点纳入监控范围,保证皇城根下的吏治清明。

这些设备,均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被叫到这里的官员们不知道几百里外的现场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在大屏中的。

他们以为这大屏里展露的画面乃是神迹。

看所有人忐忑不安,崇祯站出来:“诸位爱卿,都入座吧。”

文臣武勋眼神交流,随后感谢一番才入座。

为了适应潮流,学习龙国先进知识,减少对方敌视,崇祯跟孙承宗等人经过商议,没让大家在非正式环境中行参拜礼。

文武们在忐忑中坐到写着各自名字的座位上,目光随后看向监控大屏。

他们感觉大屏中发生的事情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人生。

他们的直觉很准确。

“今日让大家来这里,一为检验税收实验成果,二为检查大明官吏,是否有诸位爱卿所说的那么……清正廉洁。”

“诸位爱卿,等下万里眼将会播放各地试点收税情况,大家看到一些事情不可喧哗。”崇祯居于首位,用温柔的话吩咐着。

众臣齐声称是。

几个长官户部税收的老油子们看着四周全副武装的士兵,嗅到不妙的气息。

不一会,监控大屏里有一个视频被单独放大。

在场的人们目光纷纷注视大屏中心。

这是一个左下角写着【密云县5号收税点】的监控画面。

收税点已经开始了不少时间,此刻正有一户老农被收粮税的小吏刁难。

明代官吏收粮税很简单。

先过官秤,确认百姓所交的粮食是多少,然后过官斛、目测,口尝,确认粮食质量,是否干燥掺沙,最后登记入册。

密云收税点刚收几户人家的税,就出幺蛾子了。

收粮的小吏架着大秤,指着一个跪在地上哭泣的老农。

“李老财,你给我看仔细了。你这粮食明明未满一石,足足差了五斤,你却偏偏说有一石,脑子糊涂了吧?”

老民跪在地上,脸露凄苦:“老爷,我这是满满一石的粮啊,草民来之前特意称的啊,那秤…秤不准!”

小吏的目光看向一旁的师爷。

“什么不准,我这乃是官秤,你可知官秤大如天?老头,这一石粮明明缺斤少两,你非要说一石,刁民,着实该打!”

那师爷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然后目光看向坐在首位那长得尖嘴猴腮,有一缕老鼠胡子的县令老爷身上。

看县令怡然自得地喝茶,不作表态,师爷笑着向几个小吏眼神示意。

几个小吏得到命令,便架着老农,强按着对方趴在地上。

大板子顿时砸向本就没有多少肉的屁股。

砰!砰!砰!

“啊……”

砰砰作响的砸肉声跟老农的惨叫声响彻收粮点。

排队缴粮的大明老百姓看到同伴受罪,顿时吓得瑟瑟发抖,向后撤去

待在京城观看到这一幕的崇祯脸露杀机。

文臣们则脸色铁青,某个侍郎身子抖若筛糠。

噼里啪啦一阵打后,那叫做李老财的老农已经出气多,吸气少。

但他还在叫冤。

“还敢喊冤,你这刁民偷奸耍滑,还想再吃板子?”

老农哭哭戚戚,再也不敢吱声。

老农不说话了,倒是某个穿着明显区别农民的富裕人家走出来说了些求情的话。

“既然是李老爷亲自出声,咱就卖你个面子,但收税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少。”

“是,是!”

师爷看向县令,发现对方闭目假寐,心中有了底气:“继续给李老财的粮食过大斛称重!”

大斛,古代收实物税的计量单位。

俗话说银两火耗,淋尖踢斛,大斛称重是古代官吏常用的敛财手段之一。

这玩意经常被改造成头小肚大的菱形模样。一斛计量单位是个谜。

特殊的官斛,来上一脚可以直接变成平斛。

过分的来一脚都能变成半斛。

当李老财的一石粮食被装入大斛,小吏狠狠跺几脚,满大斛的粮食顿时减少了一大截。

“记账入册,李老财本次交公粮90斤,欠官府30斤。”

老农听到这话,再也承受不住这重大打击,晕了过去。老农家缴纳的公粮乃是他家里积攒了很久的粮食。三十斤口粮是他们一家三口近两月的口粮,没了这些粮食,他们该怎么过活啊!

一帮小吏和待在首位的县令则不理会对方,只是让其他乡巴佬缴粮税。

看着百姓交税哭泣的场景,观看到这一幕的大明文臣脸色惶恐。

那些脸圆肚肥的武勋们看向文臣的目光也已经变了。

“臣御下不严,请陛下治罪。”

户部尚书郭允厚起身跪地,大声求饶。

“爱卿,坐下!我记得这密云县的县令在上次京察之时评的是优?”

听到这话,郭允厚脸色更加苍白。

都察院的总宪左都御史曹思诚跪地称罪。

“回陛下,微臣御下……!”

“爱卿!!!无须自责,先看完这些收税现场。等下再说其他。”

崇祯压着怒,幽幽道:“看这些自誉为清官的大明官吏,是不是真的那么公正廉明,是不是如诸位爱卿所说的那么清廉爱民。”

听到崇祯如此说话,刚被劝坐下的郭允厚如坐针毡,旁边的曹思诚大脑一片空白。

密云收税点后,监控大明切换到其他的收税现场。

通州县三号收税点,有人同样使用了这个手段。

兴隆一号收税点,有官吏收税时竟然将一些莫须有的苛捐杂税也纳入进去,并且宣称这是官家新下的旨意。

户部跟都察院的几个大明官员脸色彻底变成了铁青色。

随后的二十多分钟,至少有二十九个收税点被放大,在场的文武大臣亲眼看到这些官员是如何刁难那些升斗小民的。

在监控拍摄他们如何收税的时候,一册册文件也被运到了这个大厅中,噼里啪啦地算盘在被敲动,他们明显在对账。

“诸位爱卿认为这些收苛捐杂税,将小民当仇寇打的官是大明的什么官啊?”

“国之蛀虫!”

“呵呵,他们可不是国之蛀虫。他们……是国之栋梁啊!”崇祯神色复杂地说道。

他将官员的治民京察本递给太监,让对方传给大明官员。

当文官们看到书册上记载的足额完成收税额,为国为民,两袖清风、民间广受好评等字样后,老脸都变成了猪肝色。

“你们说,这样的官员该如何呢?”

“从严查办。”户部尚书第一个发声。

一帮文官的目光看向尚书郭允厚,随后跪地附议。

“严,是一个不好衡量的单位。今日收税,朕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议,却又无比残酷的真相。”

“朕曾经以为,能收上税,能被百姓称赞,便是好官。”

“可今日观察,才知好官难做,恶吏易当啊。”

“臣等有罪。”

崇祯挥挥手,感激的目光看了眼远处的徐老,随后目光又看向跪着的文臣:“诸位爱卿,你们国事繁忙,被小人蒙蔽不算大事,但圣人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些人要办,但需要仔细地办。”

“圣上圣明!”

“诸位爱卿,朕惶恐担忧啊,唐太宗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祖起义,靠的便是那能载舟的水!仔细一算,大明立国已有260余年,曾经的盛世不再,内外危险多如牛毛,治下小吏榨民为乐。”

“朕很心痛啊!”

听到这话,文臣跪地,惶恐称罪。

“罪,大明的满朝文武都有罪,即便是朕,也有罪。朕,有御下不严之罪,朕,有识人不明之罪,朕,有脱离大明百姓之罪。”

“太祖托梦于朕,说大明的百姓还是那些百姓,但大明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大明了。”

众臣再次磕头,称罪。

崇祯这话是杀人诛心啊。

这句话是把他们比作元朝时代朱门酒肉臭的贪官污吏,是对文官的不认可,不肯定啊。

就在为首的几个施鳯来,来宗道等阁臣想要说话的时候,崇祯忽然道:“朕累了,诸位爱卿,你们且离去,做出个章程来,要惩治这些贪官污吏,也要找到彻底遏制苛捐杂税,施压于民的事情发生。”

而后,崇祯直接让人将这些文官请走。

搞定了这些后,崇祯又对武勋将领们一阵夸奖,然后让他们好好练兵之类的,便也让他们离开了。

偌大的大厅中,除了崇祯召集的一些心腹,只有徐老等十多个现代人了。

“徐老,让您看笑话了。”

“对大明吏治崩坏一事,我们也感同身受。”

“徐老提供的建议大明会积极采纳,看这些人能不能做出符合大明全体百姓的实事,若他们还是不知道好歹,只能继续杀鸡骇猴了。”

徐老点头,而后崇祯皇帝恭敬地请徐老入座,然后崇祯问询军事探索一事。

“陛下,我们释放的无人机已经抵达指定目标,您可以随时观看。”

“烦请投放到监控大屏上。”

徐老点头,技术员们立刻切换到无人机画面。

一座威严的长城映入大屏中。

赫然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山海关!

这段时间以来,现代世界一直向大明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地貌绘测更是重中之重。

无人机拍摄的实况视频主要为了方便崇祯观察大明广阔的土地,观看官员跟将士们是否言行一致。

这无人机侦查平台,乃是一款经典的民用型平台,叫做单尾蟹。

重点提示,这无人机是民用的,是用来专门绘测和气象检测的中型无人机。

它翼展20米,长度10米,高度3.3米,最大起飞重量达3.2吨,有效载荷超过1.5吨。

它的最大升限9500米,巡航速度大于30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35小时,最大爬升率超过10米/秒,若是有通讯中继卫星支持,作战……哦是监控半径高达3000公里。

京城到山海关几百公里,没有卫星支持,民用级的无人机想要传输稳定且高清的视频信号并不容易。这款多用途无人机配合几个地面中继站,可以支持最远近五百多公里的信号传输。

为了保证安全,他们还搭配气艇中继和地面基地信号中继站,可将几百公里外的视频传回京城。

崇祯看到山海关跟下方的士兵们,激动的走到跟前。

“陛下,要不操控看下?”

崇祯连忙点头。

他最近疯狂地学习现代知识跟理论,对这种飞在天上的无人机非常感兴趣。前段时间他学习过如何操控无人机。

操控员将无人机的操控镜头权限转交给崇祯,便见他小心谨慎地控制着无人机镜头对着下方一阵猛拍。

“能降低些高度吗?我想看下山海关的士兵。”

“好!”

飞行员将无人机降低到2000米内的高度,这个时候镜头已经非常清晰了。

单尾蟹的高清镜头轻松将山海关的建筑构造,还有执勤的士兵拍入其中。

崇祯调近镜头,直接将下方执勤的人脸都录了进去。

玩了一会后,看到山海关的士兵们开始了操练,崇祯满意地说道:“有了这个飞机,以后可以随时观察九边状况了。”

“徐老,你们开个价吧!这飞机,大明要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