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二六七章 真正的凶手!杀人诛心!韩成惊喜苏醒!

  • 作者:墨守白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6-01 02:24:12
  • 章节字数:10168字

大牢之内,朱棣在从礼部员外郎王祥的口中,听到了他所说出来的人之后。

心中一振,目光不由的为之缩了缩。

虽然在此之前,他早就知道,这一次的事情背后绝对有大鱼!

不是王祥这样一个小小的,礼部员外郎就能够去做的。

他这个礼部员外郎,没有资格,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

可此时,得知了这背后的真正指使之人后,哪怕是朱棣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吃了一惊。

指使之人,着实令他有些意外,身份也显得特殊。

从王祥的口中,他得到了两个人的名字。

这两人,一个比一个身份重要。

一人名为赵瑁,也就是现在的礼部尚书。

自己父皇,在胡惟庸谋反案后,废除丞相,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父皇负责。

六部尚书的地位,也一下子就凸显了出来。

很不一般。

结果现在,竟然牵扯出来了一个礼部尚书!

其实,礼部尚书赵瑁被弄出来,他倒没有太多心情波动,

真正令他反应极大的,乃是另外一人。

这人名叫苏伯衡。

苏伯衡此人,并不并非是六部尚书之一。

但在朱棣看来,苏伯衡比此时的礼部尚书赵瑁,都要更加重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苏伯衡身上更为特殊。

此人为浙东人,和宋濂是同乡。

宋濂是自己大哥的老师。

洪武十年,宋濂致仕归乡,临走时父皇曾问他,谁可接替他。

宋濂就向自己父皇举荐了苏伯衡。

说他的同乡苏伯衡可以接替他。

听了宋濂的话后,自己父皇就下召让苏伯衡前来。

想要让他来接替宋濂的位置。

结果苏伯衡此人,却说他身体有恙不能胜任,没有同意。

不过这件事,持续到宋濂的孙子等人,牵扯到了胡惟庸案被惩处,而宋濂也被发配偏远之处,死在了路上后,发生了改变。

也不知道是被宋濂的结局给吓到了,还是忽然间开了窍,亦或者有着一些其余的谋划。

这苏伯衡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巴巴的就跑来了。

他本身就和自己大哥关系很不错,为东宫之属官。

又有宋濂这层关系在,所以在大哥东宫属官中地位很高。

尤其是宋濂死了之后,地位就更高了。

那吴伯宗吴状元虽然人比较狂妄,但真的说起来,论起在大哥东宫属官里面的重要程度,分量大小。

还是比不苏伯衡。

朱棣所在意的,并不是苏伯衡这个人。

说实话,按照他此时的想法,这苏伯衡砍了也就砍了。

一个腐儒而已,算什么?

可关键是这家伙,是自己大哥的东宫属官,还是地位很高的那种。

一个处理不当,就会令大哥威严受损,影响很大。

这等事是朱棣所不愿意看到的。

朱棣也相信,自己父皇也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一幕。

说出了这两个人之后,王祥便说其余的人,他也不知道了。

只知道这两个。

直接让他去办事的,就是礼部尚书赵瑁。

当时苏伯衡也也在场,他们两人联合向他做了保证。

说只要他把这事做好,他们保证他今后仕途顺畅。

顺风顺水,前途无量……

“真的没有了?”

朱棣望着王祥询问。

王祥用力点头,湿漉漉的头发,甩出水珠。

“回禀殿下,我就知道这两个,别的真不知道。

这可是杀头的罪过,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是吗?我怎么不相信?

看来你不老实啊,让我再帮你好好的回忆回忆!”

说着,朱棣就不顾他的呼喊,按着他的脑袋,又一次把给按到了水桶里。

窒息感又一次袭来,死亡的恐惧萦绕在心头。

朱棣连着淹了王祥超过十次,把王祥给折腾的奄奄一息了,王祥也没有说出别的人来。

朱棣这才相信,王祥确实不知道别的人。

能挖出这两个来也很不错。

但他并没有掉以轻心,让人把这王祥给看好,接着进行询问一番。

而他则快速前去武英殿见自己父皇,把这消息告知父皇……

……

“赵瑁,还有苏伯衡?”

“他娘的!这两个狗屁玩意儿!咱就知道,读书人的心眼脏的很!

一个礼部尚书,一个有名的大儒,你看看现在都做出了什么事?!

当真该死!”

朱元璋在得到朱棣的禀告后,当场就开始了破口大骂,声音显得冰寒。

朱元璋本身就对这些人嫌弃的很,现在发生了这种事,就更加的看不上了。

“老四,伱立刻去审这两人,一定要审的仔仔细细!

看看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同党!

这事在咱看来没有那么简单!

不可能只是他们两个!

肯定还有别的!”

朱元璋马上就给朱棣说出了他的指示。

在说这话时,显得杀气腾腾的。

龙有逆鳞,触之则怒,这一次韩成遇刺的事,朱元璋是真的怒了!

“父皇,这……苏伯衡是大哥东宫的属官,是不是……”

朱棣迟疑了一下,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

朱元璋自然明白朱棣的意思。

他摇头道:“不能有任何的姑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这次,不把这股的歪风邪气给杀下去,咱绝不罢休!”

若是一般的事情,牵扯到了朱标的属官,又牵扯到了朱标的名声,威望这些,朱元璋肯定会酌情考虑。

但这一次事情不同。

这一次关系到了韩成的生死问题。

一直到现在,韩成都还没有醒,这让朱元璋彻底的炸毛了。

这还是韩成第一次外出,就遭遇了这种事。

那今后他还要不要到宫外去生活了?

这一次,必须大开杀戒,!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天威不可犯!

只要牵扯到这件事情里,任何人都不能有丝毫的幸免!

苏伯衡也一样如此!

他的脸还没有这么大!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领下命令,便迅速的前去大牢找苏伯衡,以及那礼部尚书赵瑁。

“去将太子给咱叫来。”

朱棣离开后,朱元璋对身边之人出声吩咐……

很快,朱标就从文华殿来到了朱元璋这里。

朱标的脸色显得很难看。

一方面是因为,韩成遇刺的事儿,牵扯到了他的心神。

另外一方面,则是担忧之余,也一直没有闲着,在处理各种奏章。

废了丞相,以及中书省后,朱标和他爹朱元璋就忙到飞起,

现在又一举一把朝臣,都给弄到了大牢里。

六部之中,只剩下了一些吏员在维持运转。

在这种情况下,事无巨细,都要送到他和父皇这里来。

等于现在是他和父皇两人,直接把六部的工作都给做了!

工作量一下子多到爆炸!

他父子二人忙的,连驴看见都摇头。

“标儿,老四那里已经审问出结果了。”

朱元璋看着朱标说道。

“父皇,都有谁?可有我东宫之人?”

朱标的反应很快,来到这里之后,朱元璋还没有和他说具体是什么人。

他却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测。

朱元璋把朱标喊来,就是说这事儿的,自然不会瞒着他。

朱元璋点了点头:“那王祥供出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赵瑁,另外一个就是苏伯衡。”

“苏伯衡?竟然是他?!”

朱标闻听朱元璋之言,眼睛都竖了起来。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件事苏伯衡竟然有参与!

这苏伯衡为人处事都很不错。名声在外,也是真的有学问。

在学识上面虽然比不上宋濂,可确实是宋濂没了之后,他这边学问最高的人。

此人不仅有学问,在处理不少事情时,也显得有手段。

可以说是朱标的一个得力助手。

更为重要的是,这人品行高洁,一直以来都很守规矩。

从不结党营私。

就连各种宴会,基本上都不参。

朱标对他的评价很是不错。

可哪能想到,现在竟然查出来,苏伯衡这家伙也是谋害二妹夫的主谋之一!

这个冲击,对于朱标来说有些大!

“王八蛋!”

朱标当着朱元璋的面,爆了粗口。

“看着这人挺老实,哪能想竟是这等居心叵测之辈!

这等人死有余辜!

枉我对他如此信任!

我让人给老四传消息,让老四好好的审一审,挖一挖。

争取把更多的厚颜无耻之徒,狼心狗肺之辈,都给挖出来!”

朱标直接就拍了桌子,火冒三丈。

人往往都是如此,对一个人越是亲近,在后来发现他对你进行背叛之时,就越是难受。

这苏伯衡在此之前,有多被朱标信任,这个时候朱标就有多想要动手将其给解决了!

“嗯,标儿你做的对,对于这些人就该如此!

不过标儿你也别太往心里面去。

这些人大多都是这个样子。

话说得非常好,演的也非常好,可实际上大多都是自私自利!

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啥事都能干!

你也别太生气,为这样的王八蛋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得。

他有问题,把他九族都解决了就是了。

今后你我父子只把他们当成工具,不投入太多的情感和信任,也就没有那么大的问题了。

再等等,等上几年让韩成把新式官员培养起来,这情况或许就能得到一个很大的缓解。”

脾气一向暴躁的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竟是开口安慰起了朱标。

“父皇,你说……等到韩成真的把那新式官员给培养出来,这些情况就能杜绝吗?”

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显得有些疲惫。

包括他最信任的老师宋濂在内,最近一段时间,都被接连证明藏有私心。

就连他的老师宋濂,这个一直被他很敬重的人,实际上也是一直想要用儒家的那套,来禁锢自己的思想。

为了他们儒家的利益,把自己培养成他们儒家理想中的君主。

从韩成的口中,又得知了后来的文人,为了一己私利,把自己的傻儿子朱允炆给弄成了什么样子,都做出了什么事后。

朱标对这些道德之士,是越来越厌恶。

随之而来的,也对越来越多的官员产生了不信任。

这些儒家的人,以儒家利益与他们个人利益为上。

那其余人就不想着谋取私利吗?

就算今后韩成能通过一些办法,培养出一些新式的官员来,那也真的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个问题吗?

朱标并不看好。

最令他苦恼的就在这里。

他虽然不看好这些,却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对其加以解决。

朱元璋道:“标儿,这事情你想多了。

根本不可能杜绝。

这事情关乎到人的本性。

你看看咱上位之后,杀贪官如同割草一样,可不还是不能全部杜绝吗?

韩成今后采用一些办法,培养出新式官员,更多的只是能把那些官员们,变得不那么眼高手低。

能让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不让一些空谈之人去占据要职。

做他们根本不知道的事,仅此而已。

至于说其余的,那肯定不能杜绝。

咱不能指望着那些新式官员自己变好,咱可以通过一些别的办法,来对他们进行管教和防范。

只要能将这个事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是好的。

和现在相比能进步一点点,那都是好的,终究还是进步了。”

相对于朱标而言,朱元璋要显得乐观的多。

“标儿,你不要想太多,也不要有太大的思想压力,这等事儿,我们一步步来也就是了。

虽然最终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把事情做的完美。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努力下去,必然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只这点儿就足够了!

说明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把日子过到狗身上去!”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朱标冲着朱元璋笑了笑:“父皇说的对,是儿臣有些钻牛角尖了。”

说罢之后,朱标望着朱元璋道:“父皇,这次的事儿,您其实可以不让老四去做的。

老四他不是那样的人。

原来的历史上做出那种事儿,也非是他的本意。

实在是朱允炆那个蠢蛋被人忽悠傻了,不给他们这些当叔叔的活路。

他才会迫不得已之下起兵谋反。

如今事情已经变得不同,父皇倒是没有必要逼迫老四。”

朱标一开始时也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父皇让老四去拿下众朝臣,对他们进行审问的更深层次用意。

也是不久之前才想起来的。

依照朱标对自己这些弟弟们的关心,在觉察到了父皇如此做后,终究还是有些忍不住。

望着朱元璋说出了这样的话,

朱元璋闻言苦笑道:“咱就知道,这些事儿瞒不过你。

不过标儿你想的也有些多。

这事儿,我固然有这一层的意思,但你以为老四就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吗?

老四这家伙,看起来表面粗,实际上心里却很细。

在知道了历史上发都发生了什么事后,对他的影响也非常的大。

就算是咱们什么事都不做,他心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不安。

并想要主动做出一些事情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