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四零一章 十日不封刀!

  • 作者:墨守白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6-01 02:26:40
  • 章节字数:8714字

“这孔家,咱要亲自进行收拾!”</P>

朱元璋出声说道,声音显得有些发冷。</P>

对于这孔家,他是当真没有丝毫的好感。</P>

本来朱元璋虽然比较讨厌腐儒,倒是终究对于这曲阜孔家,还是比较尊重的。</P>

就算说不上尊重,也能够容忍。</P>

但是现在,来到明末被孔家当代的衍圣公孔胤植,给连续来了两手之后。</P>

他心中的怒火是腾腾的往上涌。</P>

压都压不住的那种!</P>

孔胤植那家伙,第一次写了那样一篇比檄文还要过份、公然为鞑子进行张目,极尽阿谀奉承,奴颜婢膝之能、对大明进行抨击的文章。</P>

就已经让朱元璋,没有了任何的好感。</P>

那么最近一段时间,孔胤植又一次写的这封比之前更加过分、言辞更加犀利文章,就越发令的朱元璋杀心四起!</P>

对于孔家,朱元璋这个时候是一点容忍都没有了!</P>

狗贼必须要死!</P>

不仅是这孔胤植,包括孔家这个传承到现在的家族,也不应该再存在了!</P>

这等在国难之时,拥有那么特殊地位,不思报国,反而还屡次三番为鞑子张目的东西,再继续存在,是对大明最大的侮辱!</P>

也是对至圣先师孔子最大的侮辱!</P>

朱元璋从来都不是一个大度的人。</P>

对于敌人特别的小心眼儿。</P>

而孔家所做出来的这些事儿,那是真的让他暴跳如雷!</P>

他早就忍他们不下,想要把他们统统给干掉了。</P>

只是一直以来,他们这边需要发展积蓄力量,做一些该做的事儿。</P>

孔家又过于靠近北方。</P>

属于鞭长莫及,只能暂时忍耐下来。</P>

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开始进行了大反攻。</P>

并且前面捷报已经传来。</P>

他知道老四带领着人,在前面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P>

正式的反攻序幕已经打响!</P>

那么这个时候,也该去给孔家算总账了!</P>

这个事儿,他必须要亲自做。</P>

一来是他对孔胤植等人,已经是厌恶到了极点。</P>

是真被恶心到了!</P>

不亲自动手把他们给解决了,他心有不甘,意难平!</P>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孔家地位过于特殊。</P>

如果是让别人动手的话,有不少人都不敢动。</P>

或者是动的不够彻底,心里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P>

既然这样,就让他这个大明的太祖来动手吧!</P>

看看是他们的嘴皮子厉害,还是自己的刀子厉害!</P>

听了朱元璋的话,韩成立刻就随之站了起来。</P>

他要随朱元璋一起去。</P>

这场好戏,他自然不能错过。</P>

对于这世修降表之家,他也同样没有任何的好感。</P>

很想看到,他们在接下来,是如何被朱元璋处理掉的!</P>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P>

是如今大反攻已经开始,北方的诸多地方已经迅速的被收复。</P>

这个时候,北方更加需要宣传司。</P>

宣传司的各方面已经组建好,并且南面的很多地方,都已经被安稳下来。</P>

宣传司在这边起到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P>

可以适当的调走一部分人,把接下来的工作重心,给转移到北方去。</P>

他这个领导宣传司的人,自然要带着一部分骨干,还有一批比较成熟的宣传司人员,到北方去做工作。</P>

便和朱元璋同行了。</P>

“父皇,我也去!”</P>

太子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的,同样不想错过这场好戏。</P>

“太祖爷,带我一个,我也去。”</P>

朱慈烺也不甘落后的出声说道。</P>

朱元璋闻言,望着朱慈烺道:“慈烺,你不行,你要留下来主持大局。</P>

你是皇帝,南面这里并不算特别的安稳。</P>

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P>

你这些时间以来,已经学了很多的知识了,知道该如何治国理政。</P>

那么接下来,需要你自己亲自去实践。</P>

也该自己挑大梁了。</P>

南面这边的事物虽然比较多,倒是已经没有什么棘手的了。</P>

你就单独处理一下。</P>

正好也让太祖爷,我看看你学的怎么样。</P>

只有你表现的可以了,接下来我在回去的时候,才能更加放心的把这江山社稷到你的手中。”</P>

听到朱元璋这样说,朱慈烺显得有些紧张的,有些慌。</P>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当上皇帝有一段时间了。</P>

且自从太祖爷显灵之后,就一直跟着太祖爷学习各种事情。</P>

每天也跟着处理政务,涨了很多的见识。</P>

可是一想到,今后这么大的国家就要交到自己手中。</P>

没了太祖爷在身边保驾护航,他就有些慌。</P>

“太祖爷,我…我许多方面都还不行</P>

没有太祖爷您的教导,儿孙只怕……只怕会做不好。”</P>

朱元璋闻言道:“有什么好怕的?处理政务而已,没有什么。</P>

只管按照咱之前咱教你的去做就行的。</P>

你才是这片地方的皇帝,今后这些你都要去做。</P>

我洪武朝也有许多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一直帮着你。</P>

勇敢的去做吧,不经历一番磨难,不独自面对风风雨雨,终究成长不起来的。</P>

有些事儿想要做就只管做。</P>

就算是出现一些岔子,也没多大问题。</P>

只要不错的太离谱就行。</P>

错了接着改正,下次避免就行了,反正你还年轻。</P>

再说,咱只是往北边去一趟,并不是说立刻就要彻底从这边离去。</P>

你就算是真的闹出一些乱子来,咱也能够帮你进行解决。</P>

有人帮你擦屁股,你怕啥?”</P>

听朱元璋这样说,朱慈烺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P>

可还是有些紧张。</P>

朱元璋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道:“放心的去做吧。</P>

今后事情还多着呢,终究要独自面对这风风雨雨。</P>

有些事儿该问洪承畴了,就问问他。</P>

这人能力不错。”</P>

“儿孙明白了,儿孙接下来定然会竭尽全力去做事儿。</P>

尽可能的把各种事情都给做好,不辜负太祖爷您对于儿孙的期望。</P>

以及对儿孙的尊尊教诲。”</P>

听来朱慈烺这样说,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来。</P>

“这才对嘛!只管去干!怕个逑!”</P>

做下决定后,朱元璋收拾收拾就从这边离去了。</P>

不过虽然是离开了,但是朱元璋还是又做了一些别的安排了。</P>

他把太子朱标给留了下来。</P>

让朱标对朱慈烺看顾一二。</P>

以朱标的身份还有能力,能够帮他纠正错误。</P>

遇到一些紧急事情了,也绝对能镇得住场子。</P>

这算是给朱慈烺上的一个保险。</P>

这个时候,正处在北伐的关键时期。</P>

南方这广大地方,属于大明最为坚实的基本盘,可不能出现大乱子!</P>

刚好这样的话,能够同时让自己的标也儿多一些历练。</P>

“标儿,很多事情你都不必要说话,只管看着慈烺去做就行。</P>

只有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紧急事情了,再出手不迟。</P>

你这段时间该清闲就清闲一下。</P>

该睡睡,该吃吃,可不能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了。”</P>

朱元璋临走之时,对于太子朱标出声说道。</P>

朱标点头,表示自己明白。</P>

很快,朱元璋韩成这一行人,就带着兵马,从南京城这边出发?</P>

渡江北上。</P>

朱慈烺带着文武群臣进行送别了。</P>

很多人看着太祖高皇帝北上,都带着无尽的期盼。</P>

期待着北方那边捷报频传,争取早日能重回北平!</P>

再一次驱除鞑虏,恢复山河!</P>

但也有不少得到消息的人,忍不住暗中长松了一口气!</P>

觉得接下来的日子,终于没有那么难熬了!</P>

朱元璋这个手段极强,又铁面无私,说杀就杀的皇帝在这边,对于很多人而言,那都是一种煎熬!</P>

现在好了,现在朱元璋终于远离这边了,让很多人都觉得无比轻松。</P>

似乎就连空气都变得香甜了起来了……</P>

朱慈烺在接下来,开始了亲自治国理政……</P>

……</P>

大片的土地,这个时候都已经变成了黑紫色。</P>

这是大量的鲜血,流淌在这里所造成的。</P>

在不是太远处,矗立着一座京观,向人诉说着这里发生过的一场大胜仗!</P>

这看着就让人惊悚京观,却有不少百姓在周围发出欢呼声。</P>

也有人泪流满面。</P>

对这京观往上面泼粪……</P>

这样做的人,显然是之前遭受了鞑子各种伤害。</P>

否则决计不会如此……</P>

……</P>

“尊敬的燕王殿下,奴才也觉得要把那些建奴都给杀了。</P>

只是这样做,容易脏了伟大的汉人主子的手。</P>

奴才这里,有着一个建议。</P>

不如……把这些不愿意割辫子的人给汇集到一起,让他们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P>

这样就不会脏了,主子们高贵的手,也不浪费太多体力。</P>

还不至于弄的臭味儿,飘散的哪里都是……”</P>

这个时候,一个割了辫子的鞑子,非常恭敬的来到了朱棣的面前。</P>

还没有说话,就先对着自己的脸左右开弓,啪啪的抽了两个耳光。</P>

很重。</P>

抽过之后,就双腿一软跪在地上。</P>

对着朱棣出声说道。</P>

无比的恭敬。</P>

甚至于带着诸多的谄媚。</P>

这人是在此之前,割了辫子中的其中一个。</P>

地位还不低。</P>

不过这个时候的他,早就没有了之前的张扬。</P>

已经完全跪在地上,当了大明的狗。</P>

这个时候他做大明的狗,当的是做的心安理得,理直气壮!</P>

当大明的狗不丢人。</P>

毕竟他们原本就是大明的狗。</P>

祖辈都干过的事儿,他这个后辈再做能有什么丢人呢?</P>

这明明是发扬传统,继承祖宗们的遗志!</P>

倘若祖宗们泉下有知,肯定会特别的高兴,夸赞他做的对。</P>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