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崇启大明

第28章末位阁老前来投奔

  • 作者:木子慎之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05-19 08:03:40
  • 章节字数:6076字

鉴于魏忠贤阉党在朝廷上的声势,朱由检成为监国殿下之后,想过会有官员前来投他麾下,只是没想到,来的第一个官员,居然是内阁排名最末的阁老李国普。

李国普是三朝老臣,之所以能在阉党控制下的内阁能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爱管事儿。

不参与朝廷各党争斗,是他一直以来的信条。

朝中如今仅剩的、还能保持中立的官员,为了自保,大部分都以他为首。

不斗争,不贪权,不管事,明哲保身,但是会将安排给自己的活儿干好,要说他们实干吧,有些勉强,你不安排给他们具体事务,他们就什么都不管,没什么主动性。

要说他们佛系吧,也不合适,在东林和阉党争斗地如火如荼之时,都几乎没有受到重大打击,李国普还能廷推入阁,充分证明了他们内心还是渴望向上的。

只是,可能,谋身多于谋国。

朱由检喜形于色,亲自扶着李国普进了书房,千金买马骨的典故,他耳熟能详,还是第一次用于实践。

李国普深夜前来,是真投奔,还是假投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一个姿态。

最起码,他会给朝廷中正在观望、或者正在蛰伏的反阉党官员一个清晰的信号,监国殿下是有大志的。

“阁老深夜前来探望,我不胜荣幸,还请阁老受我一礼!”

朱由检扶着李国普坐下之后,二话不说,不顾监国殿下的礼仪,抢先躬下身子行礼,礼多人不怪,一个空头监国的脸面,还能比里子重要?

李国普本来寒暄的言笑晏晏,此时也慌张起来,赶忙站起让过,身子弯的更低:“监国殿下不可,臣受不起如此大礼,有失朝廷体面。臣愧不敢当。”

朱由检哈哈哈哈大笑,将人扶起,微微使劲按到椅子上,自己也找了张椅子坐,开口说道:

“阁老,我还年少,什么都不懂。咱开门见山?”

李国普心里都有些后悔今晚前来王府试探监国心意了,这明显被误认为投奔,万一监国殿下对他抢先行大礼的事情传了出去,他再老成持重,明哲保身,也得掉层皮。

殿下还自称什么都不懂,这心眼儿多的跟筛子似的。

什么都不懂,能干出这赶鸭子上架的事儿?

罢了罢了,投奔就投奔吧,反正我不斗争,不贪权,不管事儿。

当下将原先的盘算抛弃掉,重新组织了语言和说法:

“回监国殿下,臣愧对殿下。内阁派人送奏本一事,臣无能为力,还请殿下见谅。

殿下英明神武,聪慧过人,臣听说殿下在找举子帮忙整理奏本,特地前来,想要推荐一二。

臣愚笨,入仕多年,同道者寥寥,不能为殿下分忧,臣有罪。”

姿态越说越低,仿佛朱由检要是再对他耍小心思,不信任他,就是天大的侮辱一样。

朱由检喜形于色,丝毫不掩饰脸上的笑容,好事,好事,好事啊。

不管是什么人,进了王府,还不是他说了算。

纵然有些才能一般、脾气又臭屁的人,他也能摆得平。

毕竟,他现在是王府的主人、最大的领导嘛,又不是前世处处被人指挥的社畜。

“阁老,您也太客气,这满朝上下,谁不知道阁老清风霁月,肚里能撑船。阁老的人,我用着欢喜。”

李国普笑了笑,脸上的褶子都散开了,再次给推荐的人打了个预防针:

“殿下,臣是江西奉新人,有同乡后进举子两人,推荐给殿下。

他们是同胞兄弟,才能出众。从小就有过目不忘之才,万历四十三年中举,分别是第三名和第六名,只是运气不佳,连续四次参加会试,尽皆落榜。

如今在京蹉跎数年,替人教书为生,臣不忍英才报效无门,这才厚颜前来。

还望殿下见谅。”

朱由检听了这么一番话,对科考的残酷感受更加直观,十二年都考不上,放后世,心里压力得多大。

“既然有阁老作保,我这就写个帖子,明日让他们持帖子,直接来王府就是。”

朱由检起身走到桌旁,取出一张王府专用的名帖放在桌案,持笔蘸墨,转头问李国普:

“他们叫什么?”

“回殿下,宋应升,宋应星。”

“啥?”

朱由检心中翻开滔天巨浪,一时间呆住了。宋应升是谁他不是很了解,宋应星这名字,如雷贯耳啊。

这不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么,小时候考试要考,长大了考编还会考。

没想到学霸考科举也这么难,不过反过来想,就是因为没考上,这才轮得到他啊。

朱由检定定神,强忍喜悦之情,当下挥毫写下两人名姓,以及“准予进府”四字,盖上信王大印,以及自己的私印。

这手毛笔字,水平超常发挥,感觉比平时都要飘逸几分。

就连李国普,也是第一次看到朱由检的字,不由赞叹道:“好字,好字。”

“阁老谬赞,若是还有推荐,持阁老名帖,径直前来便是,我这里,一想到堆在承运殿的奏本,就头疼,缺人啊。

你在内阁,想必你是知道的,他们也不按归类送来,混杂在一起,只有按年排列的过往奏本清单。

本王求贤若渴。”

李国普笑得有些不自然,推荐人这回事儿,不太符合他一向的为官习惯,只是猝不及防之下,被殿下行了大礼,他也是临时想起来,有这么两个人,过年节的时候见过。

就算是投奔的礼物?

反正按照如今的局势,监国殿下只要不出旁的意外,登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据他所知,阉党内部,也未尝没有想要试试水的角色。

只是畏惧魏忠贤,不敢动作。

朱由检放下笔,重新坐回去,想要趁此机会,借助这样一个三朝元老纵横朝堂的经验,给自己的计划加一些安全保障。

他招徕举子,魏忠贤会有什么反应?

这些人他该怎么使用?

身为监国,如何处理和魏忠贤关系?

他有很多问题。

“阁老,内阁对我招徕举子的反应,如何?”

李国普这么大年纪了,一听就知道朱由检实际上是在问魏忠贤那边的意思,他不是阉党,也不是核心,知道的不多,只能说一下在内阁听到的传言:

“内阁几位阁老,对此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这么多奏本,没有足够多的读书人帮忙,根本就整理不出来。

听宫中传闻,魏秉笔对此很是得意,殿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臣估计,殿下即使招徕举子,找人、分奏本、熟悉国事,没有一两个月是不行的。

这或许,是送奏本到王府的原因。”

朱由检点点头,若是旁人这么说,他可能还将信将疑,李国普刚刚推荐了人,现在讲了些传言,说谎对他本人没什么好处,应该是可信的。

回头,就看骆养性那边打探的消息了。

“多谢阁老解惑。按国朝礼制,王府应有长史等官,只可惜,本王未就藩,一应配备都无。

本王招徕举子,以王府教授、从九品给予官职,阁老认为可行么?”

李国普有些后悔,没有在推荐完人的时候就早些走,监国殿下问的问题,越发深入,这私下里和大臣商议官职,不合规矩,也显得监国殿下有些有名无实。

定了定神,李国普仔细斟酌,反复衡量多次之后,还是决定好人做到底,都推荐两人进王府了,给个官职,锦上添花也好。

“殿下,按国朝礼制,王府教授无定员,不过从九品罢了。殿下既然进位监国,诏书明示,天下大事,皆可由殿下决之。

殿下自行决定就好,事后名单递给吏部,臣会关注。

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朱由检得了支持,心中更加畅快。原本他是想借机重立王府长史司,不过一来嘛,没有合适的人选充任,二来,他是监国,未来的皇帝,长史司这样的举动,未免过于触动阉党神经。

摆明了就是将不信任内阁、阉党摆在了明处嘛。

他是个受限制的监国,还不是大权独揽的皇帝,还是得忍一忍。

“有阁老在,本王甚是欢喜,必有后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