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四合院:53年逃荒,悟性逆天

第38章 王老

  • 作者:扑街呢喃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07-30 00:01:11
  • 章节字数:5504字

和朱开山等人聊完,江良就回到了厨房。

现在开始,他可是要准备晚上饭局的菜。

“大别山地区的美食么?”

江良对大别山了解的不多,

只知道那里,会出不少将军。

但系统,已经在他脑海里提供了不少大别山特色菜的菜谱。

干豆角烧肉、青菜豆腐渣、冬笋烧肉、元宝肉、蒿子粑粑……

都是一些山区的特色菜。

江良开始拟菜单。

最后,决定来个十菜一汤。

不仅有本店的镇店名菜,

还加了他现在可以做的大别山菜肴。

“王师傅,麻烦您帮我打打下手了。”

江良笑着请主厨帮忙。

如果没有王师傅,今晚的菜,可没有那么快做出来。

王师傅也知道,今晚东家是要宴请重要客人。

“行,鲁菜就交给我吧,保证客人挑不出毛病!”

江良笑道:

“那就谢谢您了。”

到了快傍晚的时候,江良就已经开始切菜备菜了。

大别山的菜,没有鲁菜那么考验工艺。

基本就是材料和做法不同,

能让领导吃出家乡的味道。

“江良,可以准备烧了,一郎已经去接那位公家领导了!”

朱传文进来,喊了一声。

江良点点头,立马开始烧菜。

他要做的,就是在客人上桌不久后,立马上菜。

然后自己再进去,一起商讨制糖厂成立的细节。

他最先开始做的,就是冬笋烧肉。

北方人很少吃这道菜。

?他也是找了几个摊位,才找到冬笋的。

烧肉,也是买了上好的猪肉。

冬笋就着猪肉,在锅子里吨吨吨地煮沸声,让所有后厨的人都咽了下口水。

这味道,实在是香啊!

而且,感觉这个菜很下饭,

光是这一道菜,就能就着米饭吃三大碗。

接着,江良又统筹时间安排,

开始制作蒿子粑粑。

这时一道加入野菜的点心。

做法不难。

江良把野菜加入米粉中,调配好比例,再加入一点调味品,

就放上蒸笼开始蒸。

随着香味的飘散,不少后厨伙计都开始咽口水了。

这道野菜做的点心,怎么能这么香?

接着,江良又开始烧元宝肉。

这道菜的主要原料,

就是鸡蛋和五花肉。

制作出来的菜品,形状酷似元宝,所以叫元宝肉。

不仅好吃,寓意也好,是大别山附近的人,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的菜。

这道菜,连王师傅都闻着有点流口水了。

“江良,这道菜,以后你可要教教我啊!”

王师傅不耻下地说道。

他早就明白,江良的厨艺迟早是要超过他的。

自己也顶多是在一些鲁菜细节上,比江良多了点钻研。

江良笑道:

“行!”

这时,朱传文再次跑进来,说道:

“江良,可以上菜了!”

江良拿起勺子,敲了敲锅,说道:

“这道豆腐渣青菜做好我就上来!”

……

朱家饭馆,二楼,雅间内。

朱传文和朱一郎正在和主管轻化工业的领导细聊。

“老,这次,没想到您会直接过问这件事。”

坐在上位的,是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人。

他长得魁梧,一双眼睛里,炯炯有神。

他的两边,坐着两位年轻人,是他带来的秘书和留学归来的专家。

王老笑道:

“我们对公私合营的事还是很看重的。”

“虽然条例要到明年才公布,但今年年底,就要开始准备了。”

“原本,我们就是想要搞一些试点的,现在,你们就要搞个制糖厂,这不正好吗?”

王老心里,对公私合营是极为上心的。

这可是上面交给他极为重要的任务,

并说,公私合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必须要重点关注。

他这两天也听说了,沪申那边,已经有大企业家响应了。

但在四九城,却还没有工厂企业响应。

但就在他愁这件事的时候,

手下的人进来汇报,

说有人,打算办一个制糖厂,

并且提出一开始就请公家入股。

这事,让王老特别关注。

既然沪申那边,是现有资本家再公家入股,

自己这边,搞一个公私合创工厂,算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也是自己独一味二的工作成绩。

所以,这件事,他是打算亲自来处理了。

“菜来啰!”

雅间外,江良的声音响起。

随后,他就带着阿宝,

陆续将做好的菜都端了上来。

这些菜,基本都是同时做好的,热度上,也保证着口感。

朱传文立马站起身,介绍道:

“王老,这位是江良,是负责白糖生产的技术人员。”

“哦?”王老不由得多大量了两眼。

这一个厨子,还懂白糖生产?

不过,他也不奇怪。

很多农村里,都有些用土法制糖的人。

这些生活用品,肯定是劳动人民最懂制作。

江良换了件衣服,然后也在座位上坐了下来。

“您尝尝我们的菜,肯定能和您胃口。”

饭桌上谈事情,都是酒过三巡后开始聊的。

前面部分,都是要做到主宾尽欢。

王老看了下桌上的菜,除了鲁菜传统名菜外,他注意到了桌上几道特别的菜。

“这是元宝肉?这是冬笋烧肉?”

看着这些在四九城很难吃到的家乡菜,

王老心中有些感动。

“都是我的家乡菜啊!”

“四九城饭馆虽然多,但是我们大别山的菜,却很少能吃到。”

“江良,谢谢你,有心了!”

王老拿起筷子,夹了一口。

熟悉的家乡味道在味蕾上迸发。

“好吃!感觉就是我小时候,我母亲做给我吃的一样。”

王老心满意足。

随后,他想起了什么。

说道:

“对了,最近四九城要搞一个饭馆比赛,还要评名厨和大师。”

“也关系到以后的一些事。”

“你们饭馆,可要好好准备啊。”

朱传文听到这消息,知道这比赛肯定影响不小,不然,也值得王老特别提一句了。

“是,谢谢王老您告知。”

江良一听就明白了,这是给以后厨师定级的事做铺垫。

在美食的催化下,一桌人吃的都很尽兴。

王老也对朱家的饭菜赞不绝口。

酒过三巡,王老也明白,该谈正事了。

江良给泡了一杯茶,帮助王老解腻。

王老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着江良问道:

“江良同志,你是负责生产技术的,那我想问问你,你这制作方式,是哪一种?”

同时,王老左边年轻的专家也看向江良。

他从国外学食品工业有成,这次是王老请来,考察制糖厂项目的。

江良没有胆怯,拿出早已准备的计划书,

说道:

.......分割线....

PS:求鲜花!!!求评价票!!!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