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233心计 以柔克刚。

  • 作者:瀛洲玉羽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4-07 02:36:41
  • 章节字数:9948字

初夏傍晚的畅春园有些憋闷, 被烈阳炙烤了一天的地面暑气未散,再加上前湖和后湖蒸腾出来的水汽,使得四周的环境宛如关了火正在放凉的蒸笼——说热不是很热, 难受却是真难受。

胤褆在九经三事殿的值房闷头坐了一天, 整个人熬得头昏脑涨。

当初收到汗阿玛允许他上朝参政的旨意, 胤褆激动难以自抑,信心满满决定干一番大事业!

谁知紧跟着汗阿玛就把他安排到了工部,叫他跟着工部尚书先学一学。

但胤褆那个脾气, 对工部的事一窍不通, 半点儿提不起兴趣。别说干什么事业了, 他对着工部各司的工程折子都觉得煎熬。

可胤褆又不敢和玄烨直说自己不想呆在工部,想调去兵部, 只能老老实实硬着头皮慢慢研究工部的工作。

几天下来, 脑袋里装的全是各种土木工程的进展, 营造司的建筑数据, 都水司河务的规划安排。

胤褆每天下值都觉得头晕眼花,之前十几年的书好像白读了,一点儿都用不上。

胤褆今天同样颇为沮丧地回了横岛, 没去书房, 而是径直到了福晋住的正院。

他摘下帽子扔给迎上来的太监:“福晋这两天如何?可有哪里不适?胃口怎么样?”

太监并不知道内情:“回主子爷, 太医来诊了平安脉, 说福晋一切安好。今儿五公主还来了一趟, 听说是代主子娘娘来探望福晋的,主子娘娘还赏了好多东西。对了,”

太监想起胤褆昨天没来正院,想是不知道:“昨儿宫里惠主儿又派人来了一趟……”

胤褆闻言不自觉皱眉,额娘又派人过来了?也不知这次又是为着什么……

胤褆随手摸了一把头上的汗走进屋里, 就看到福晋竟坐在榻上守着熟睡的大格格落泪:“嘉慧?”

他急匆匆地上前,还以为是女儿出了什么事。

嘉慧连忙擦了眼泪,佯装无事道:“爷回来了?看我,只顾着想事情都没注意,我这就让人去备膳。”

胤褆眉头微皱:“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难道是大格格……?”

嘉慧却没回答,擦了擦眼泪顾左右而言他道:“没什么事,只是我孕中多思,爷别问了。”

胤褆见福晋始终不肯说,眼风一扫,看向了一旁的奶娘。

奶娘可受不住阿哥爷的威势,只得吐实道:“回主子爷,今儿宫里来了人……”

嘉慧连忙打断:“奶娘!”

胤褆仍然盯着奶娘,低沉的嗓音中带着十足的命令:“说。”

奶娘不再看福晋,一五一十把今天嬷嬷的话全倒了出来:“……福晋不敢忤逆娘娘,却又心疼格格,从王嬷嬷走后就一直守着大格格落泪,奴婢等无能,苦劝不住。福晋孝顺,想着惠主儿也是为了主子爷好,也不许我们和阿哥说。”

胤褆听到‘招娣’二字也十分不悦,大格格是他第一个孩子,更是唯一的孩子,哪怕是个女儿,他一样视作珍宝。何况身为皇孙女,怎么能叫这种名字?!

额娘真是……

嘉慧抬起右手用手帕遮住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秋水一般盈着泪水的眼睛,看着胤褆哽咽道:“爷别生气,额娘……额娘也是为了咱们好。”

但话没说完,晶莹剔透的泪珠就顺着白皙的面容落了下来,滴落在手背上。

胤褆连忙圈住福晋:“你别难过,这事儿是额娘糊涂了。咱们还年轻,便是生的还是女孩儿也不要紧,往后日子还长着呢,总会有儿子的。你放心,这事儿我亲自回宫去和额娘说,不会叫你难做的。你好好保养身子,以后额娘若是再让人来说这些闲言碎语,你直接把人打发来见我就是。”

嘉慧依恋地窝在大阿哥的怀里,仿佛这个人就是他的全部:“这样能成吗?额娘会不会……”

“成,怎么不成,就说我说的,你要安心静养,以后外人一概不见了。”

嘉慧抬起头,语气柔情似水:“嗯,我都听爷的。”

她不能再放任惠妃如此干涉自己的生活了。

不管是大阿哥还是大格格,都不能成为惠妃野心的祭品。

惠妃身在紫禁城,对这里的一切鞭长莫及,而大阿哥却与她朝夕相处,畅春园才是他们家生活的重心。

嘉慧感受着大阿哥胤褆温暖的怀抱——他的丈夫是喜欢她的。

天时地利人和,她就不信,她斗不过惠妃!

一次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十年!

总有一天,她会将大阿哥彻底从惠妃那边拉过来!

......

惠妃连着几次叫人往园子里送东西都被挡了回来,奇怪道:“之前不是都能送进去吗?这怎么突然又不叫送了?!”

园子里住的是皇上皇后,嬷嬷只是个办差的奴才,太监拦着不叫进,嬷嬷哪敢多问:“主子,这......奴婢没敢多打听。”

不管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都不是他们延禧宫该打听的。之前能送东西进去,那是皇后宽厚,念着宫里宫外母子母女分离,这才不禁着宫里的娘娘们给园子里的公主阿哥送东西。

可现在若是皇后又把这恩旨收回去,谁又敢对着皇后说什么?

惠妃皱着眉头想了想,觉得有些蹊跷,吩咐嬷嬷:“去查查,是只有咱们的东西进不去,还是所有人都进不去了?”

“是。”

结果查出来的事实简直叫惠妃火冒三丈,合着其他宫里的人都能进去,就她们延禧宫的不叫进?

这是个什么道理?

而且皇后竟然半点不加掩饰,就这么直白地针对她一个人?!这是笃定了自己奈何不了她什么,根本没把她放眼里吧?

惠妃心里憋气至极,等大阿哥回宫请安的时候连忙把事情和儿子说了。

她用帕子轻轻擦着眼泪:“也不知是为着什么,皇后竟这样无缘无故针对咱们母子,也是额娘无能,叫人家打在脸上也不能还手,只能硬生生受着......”

胤褆反倒是愣了一下,他前几天还正奇怪呢,怎么自己还什么都还没说,额娘就不叫人来了,原来是皇后给拦住了。

胤褆想起来之前嘉慧说起给皇后请安,皇后叫她好好养胎,孕中最忌多思多虑的事……

他心里有数了。

胤褆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皇后一贯御下慈爱,如今一改作风直接拦了额娘,肯定是知道了什么。这是为了嘉慧和大格格好,才用这样的方式敲打额娘。

毕竟单就额娘之前让嬷嬷说得那些话,逾越妃嫔本分干涉皇嗣,皇后要是真想针对额娘,以此治罪,谁也说不出什么。

胤褆想明白了,干脆道:“额娘,你误会了,这事儿是我的意思。嘉慧之前胎像有些不稳,太医说了,叫安心静养。所以我特意去找了管园子的李总管,不叫人去打扰她养胎,外面的人也一概不叫她见了。许是因为这个,太监才拦了王嬷嬷。”

惠妃万万没想到儿子竟会这么说,捏着帕子的手一顿,竟有些噎住了:“是吗......这额娘倒是不知道。”

不过惠妃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她很自然地收了眼泪,神情也恢复了正常,笑着对儿子道:“你福晋怀了身孕,额娘也是好意,叫人给你福晋送去的可都是上等的滋补品。”

胤褆点头:“儿子知道,嘉慧心里也很感念额娘,只是她现在也确实精力不济,还要照顾大格格,无暇招待宫里的来人。这样吧,以后再有什么东西,额娘直接交给我,我带回去嘉慧就是。”

惠妃没有再说什么,面色平静地应下了:“行,那就叫你福晋在园子里好好养胎吧,额娘不多问了。”

胤褆走后,惠妃神色阴沉地在案几边守着桌上的两盏残茶枯坐,双目半垂,不知在想些什么。

王嬷嬷小心翼翼地上前收拾茶具,惠妃却突然抬眼看向她,那目光里的锐利吓了王嬷嬷一跳:“主子?”

惠妃淡淡道:“我不过让你去园子送些东西,谁知你如此无能,竟惊了大福晋的胎气。办差不利,惊扰皇嗣,念你伺候我多年,你自己去慎刑司领二十杖,罚俸半年,此事就算揭过去了。”

王嬷嬷不可置信地看向惠妃:“主子......”

惠妃神情漠然:“去吧,再有下次,别怪我不留情面。”

王嬷嬷这才反应过来主子是说真的,她哆哆嗦嗦地跪下磕头:“主子饶命!主子饶命啊!”

惠妃神色冰冷得看着王嬷嬷被拖下去,心里没有半分动容。

想起公然打她脸的皇后,和皇后勾结到一起去的大福晋,再想起越来越向着福晋的胤褆,惠妃简直犹如万蚁噬心,一颗心疼得肝肠寸断。

乌雅氏......

惠妃咀嚼着这个名字,只觉得恨不能生吞其骨、烹食其肉!

曾经有多少个日夜,她无时无刻不在悔恨,悔恨没有早一点动手,悔恨自己当初的谨慎。

以致一步错、步步错。

走到现在这样的局面,其实她也知道自己和大阿哥或许翻盘无望了。

——只是,不能甘心。

......

忙忙碌碌好几天,沈菡终于把畅春园、紫禁城、南苑、西苑等处今年的冰牌都给发下去了。

紫裳一边给主子揉着酸疼的肩颈,一边劝主子歇歇:“您自打回了园子就没怎么歇过,一直在忙,从宫里忙到园子里,小心累坏了身子。”

“这么多事在那放着,哪儿有空歇呢?”沈菡捧着冰奶茶消暑:“对了,你记着,太子那边一应的吃喝用度一定要仔细。下午你去和李玉说一声,所有进出太子院内的东西,一定要经过三位太医的检验,中间都过了什么人的手都要记下,每一道手续必须齐全。”

太子的格格有孕,虽说太后和皇上面上对此没什么表示,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关注这个孩子,相反,正因为关心,怕过度的关注对孩子不好,这才默不作声。

沈菡同样很关心,或者说提心吊胆,生怕有人想害这孩子,或者说,用这个孩子来害她。

这要是太子妃的孩子,或许她还不必这么害怕,可正因为范格格出身太低,这孩子反倒更加危险。

沈菡一口气给范氏安排了三个太医,正是防备这一点。

紫裳心领神会:“是,主子放心,奴婢一早就交代下去了。听李总管说,皇上还专门派了人过去盯着,想来不会有什么事的。”

玄烨派人过去了?这事倒是没听他提起。

不过这叫沈菡想起无逸斋里还有玄烨指派的太监在管事,她多少放心了一点儿,有玄烨盯着,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沈菡捏了捏疲惫到有些昏沉的脑袋,决定把这些公事放一放,最近确实太累了:“传推揉妈妈来。”

推揉妈妈的手法可不比现代的足疗店差,既有力道,能解乏,却又不会疼痛。

沈菡昏昏欲睡躺在榻上和紫裳闲聊:“今年的藕下来了吗?”

紫裳:“前儿刚下来,奴婢昨天去膳房的时候见一堆人正在那儿清洗。主子是想吃点儿什么?”

沈菡闭着眼睛想了想:“来个煎三鲜吧,皇上和六阿哥爱吃茄盒,我和雅丽奇爱吃藕合,去问问有没有活虾,把嫩藕切末调上鲜虾做成馅,再煎个虾饼吧。”

这个他们一家人都爱吃。

说到虾,沈菡又想起胤禛也最爱吃虾,以前兴头上来,一连吃好几天虾仁馄饨都吃不腻:“也不知道胤禛在山东能不能吃着虾,这么热的天儿,有没有冰用......”

玄烨发了话说让他们盯着水稻收割了才能回来,那还有的等呢。

想到这里沈菡突然从榻上坐起来,吩咐紫裳:“拿纸笔来。”

紫裳不明所以,在炕桌上放好笔墨纸砚:“主子不是说要歇一歇?”

“嗯,不是公事。”沈菡一边想一边在纸上记,写了满满当当的一张纸递给紫裳:“你把条子给季纶,让他赶紧照着收拾出来,让李玉安排人给三阿哥和四阿哥送去。”

晚上玄烨回来后听说了,问沈菡给孩子送了些什么,结果听笑了,奶茶包、兰花豆、蛋黄酥、干脆面?

玄烨无奈道:“你说你送点儿茶叶、衣裳、小菜什么的也就罢了,送这些做什么?这个干脆面又是个什么?

沈菡从炕柜里翻出来一包打开:“这是我刚让膳房研究出来的,可以干吃干嚼的面,能随身携带,充饥还管饱,膳房还做出了各种口味的干料,撒上捏碎了晃一晃再吃,味道还不错。胤禛那个脾气,万一他俩心血来潮跑去地里勘察,中午来不及回去,许是周围东西吃不惯,吃点儿点心也免得饿肚子。”

玄烨好笑道:“他俩是皇子,到了地方上,缺了谁的也缺不着他们的,还能饿着他们?”

要照他的经验看,这会儿山东官员的各种供奉指不定能把他们俩淹了。

“这可不好说。”

沈菡嚼着干脆面,觉得味道还是差了点儿,和现代的不能比,干料虽然挺香的,但总觉得滋味好像不是那么丰富。不比现代奶油芝士味,烤肉味,鱿鱼味应有尽有。

哎,看来食品添加剂也是个伟大的发明啊!

沈菡吃了两口就放下了,递给玄烨尝尝:“官员趋奉不假,可也得看你儿子接不接这供奉。再说了,万一走得远了,村里东西吃不惯就缺这一口呢?”

玄烨也看出来了,她这就是想儿子了,不送点儿东西难受。

罢了,几个小箱子,送就送吧,也就两匹驿马的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