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惊凰

第193章 火场惊魂(五)

  • 作者:舒柠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10-06 23:27:00
  • 章节字数:6114字

五城兵马司隶属兵部,半年之前,他们兵部的侍郎大人,刚刚被沈鸣鸢亲手送进监狱。

然后死于非命。

郑指挥还记得沈鸣鸢回京的前两天,尚书大人曾经亲自走访了兵部下辖的各个衙门,交代他们平日里做人办事远离沈鸣鸢,少去触那位祖宗的霉头。

没想到此时竟在这里碰上了。

他不敢违逆沈鸣鸢的命令,当即招呼过自己手下的几个旗正官,让他们整队。

北城兵马司毕竟是行伍出身,虽然并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但是他们的行动效率还是十分快的。

很快五百多人就集结完毕。

洛京府的衙差没有他们那样雷厉风行的速度,但所幸人不多,又并没有真正陷入刚才的乱局,速度没比北城兵马司慢上多少。

只有国子监这一列,不论是疏于训练的兵丁,还是不服管教的生员,一个个都吊儿郎当,半天还是一团糟。

就算沈鸣鸢有时间等这些祖宗,那些身陷火海的人也没有时间。

沈鸣鸢也没有理他们。

来到郑指挥的面前,未等她开口问,郑指挥已经说道:“北城兵马司共派遣将士三旗十二队五百七十四人,眼下四百八十六人都在这里了。”

“嗯?”沈鸣鸢愣了一下,“剩下的人呢?”

郑指挥有些不好意思:“来之前就怕遇到这种情况……”

他没有明说是“哪种情况”,而是接着说,“派邢旗正带了一队人,去九坊查看……”

沈鸣鸢点点头,没有多说。

她又看向一旁的贾捕头。

贾捕头平日里在坊上行走,查案拿人,不似军队法纪森严,反而沾染了一些街面习气,站得歪七扭八。

对待沈鸣鸢却截然不同。

——他生来仰慕强者,当初这位公主殿下领兵凯旋,他就心生仰慕,如今两言三句就控制住了场面,更是觉得这人值得信赖。

见沈鸣鸢看过来,他立马站直了身板:“洛京府衙差一百一十二人尽数在此,听凭公主差遣!”

一炷香的时间刚好过去。亲卫营跟随沈鸣鸢多年,不需调遣也能独立行动,早已经散落九坊街巷民宅。

只剩老杨叼着根茅草,带着杜冲,两个人一路小跑来到沈鸣鸢的面前。

抱拳行了个军礼:“殿下,九坊情况已经摸清了。”

沈鸣鸢没有废话:“讲。”

“其余六坊问题不大,然而火势蔓延太快,青衣、赤衣、乌衣三坊受损人家已经多达六十三户,粗略估计三百来人。赤衣、乌衣两坊大都是财物损失和人员惊吓,尚且可控,青衣坊却不太乐观。”

老杨的声音沉重了下来,沈鸣鸢的脸色也变得很凝重:“直说。”

“目前已知火势最严重的几户人家,没有人逃出来。稍微外围一点的,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最麻烦的是……”

他看了一眼飞羽巷中的千八百人,尤其瞅了一眼歪七扭八的国子监生员。

“最麻烦的是,青衣坊中还有很多书塾,有不少上不了太学的孩子,在那边读书。有些家离得远的,吃住都在私塾,都困在里面,不知道什么情况。”

北城太学所在之地,周边自然也住着不少鸿学大儒。

孟子家贫,孟母尚要三迁,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心情,北城九坊里,自然住了不少囊萤映雪的清贫人。

时间久了,周边就开设了不少私塾。

这些私塾的先生大都是落第的秀才,一辈子入仕无望,靠教乡间孩童读书识字谋生。

这些私塾虽然并非官设,但毕竟有教化之功,官府并未多加盘查。如今真遇上事,反而无法统计具体的人数。

“贾捕头。”沈鸣鸢问,“京城坊间之事归洛京府管,贾捕头,这中间的情况,你了解吗?”

贾捕头一听沈鸣鸢问话,巴不得多说两句。他说:

“北城私塾,主要集中在青衣坊中,大大小小大约有十二家,收的都是贫寒人家的生员。”

“规模最大的书院,大约收有弟子八十多人,书院里先生和杂工也有十来个。规模最小的并未挂牌,就是租了间院子,一个先生教,带着七八个孩子学。各个私塾的具体信息也实在是繁杂。有的只教蒙学,有的童生秀才都收,有的混在一起,大人小孩都有,这中间……”

贾捕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咱是个粗人,不懂读书人的事,太详细的也听不懂,只知道这些。”

贾捕头虽然只是个小吏,杂务却非常多,近日更是被许元成案折磨得焦头烂额。

管理混乱,信息繁杂,人员流动性极高,这种情况下,贾捕头能说个大概情况,已经是很难得了。

沈鸣鸢点了点头。她没多说,只是轻轻拍两下他的肩膀。

旋即,她往前走了两步,来到贡院大门的台阶上。

来的时候在马车里,她已经看过了北城九坊的地图,对这边的街巷情况已经了如指掌。

如今又摸清楚了手中的人马和受困人员的情况,她不再犹豫,一道道命令从她口中传出。

“老杨,赵振勇不在,给他的命令,你记着代为传达。”

“是!”

“郑指挥,你带北城兵马司两旗,与杨大龙一道,继续巡查六坊,排查火情,摸底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这六坊受灾不严重,以安抚为主,沿途记得留意坊间废宅,为安置流民做好准备。”

“贾捕头,街巷民居的情况洛京府最了解,各位捕快大人和乡亲们打交道也最多,你挑几个可靠的弟兄,跟他们一起去。”

贾捕头重重点头:“明白,殿下,这事交给我吧。”

沈鸣鸢点头,继续说:

“北城兵马司剩下一旗、洛京府所有衙役,负责救援青衣坊。连同亲卫营四队,共三百余人,各自分散成五到十人的小队,按民居数量划分负责的区块,保证每个区块都有人负责,坚决不能留真空区。”

“杜冲,”她的目光投向杜冲。

和老杨截然不同,仅仅一炷香的时间,这个少年的衣衫头发已然凌乱不堪,脸上身上都沾着不少黑灰。

他似是十分疲累,还有些稍稍走神,听到沈鸣鸢叫自己的名字,才略微回神。

“杜冲,青衣坊由你全权负责,让赵振勇召集所有飞龙卫,和你一起集中解决青衣坊的问题。赵大人无论能力还是胆识都是一等一的,贾捕头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捕头,遇上事不要冲动,跟他们商量着来。”

杜冲摸了一把脑袋上的汗水,还不知自己的脑门上已经是一片污糟的烟灰。

他点头道:“明白。”

贾捕头一听沈鸣鸢夸自己经验丰富,心中有些飘飘然,也说道:“公主放心,街坊之间的事,咱们洛京府没有不知道的。您就瞧好吧。”

沈鸣鸢带着感激的目光顺次扫过这些人,旋即抬高了声音:

“各位兄弟,咱们都是大盛的军人和公差,咱们的银钱粮饷,都是大盛百姓咬着牙捐出来的赋税钱粮,这中间也必定有你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如今他们有难,咱们能坐视不管吗?”

阶下爆发出洪亮的声音:“不能!”

“火灾无情,人命关天,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力挽狂澜,只有各个衙门通力合作,才能救百姓于火海。平日里洛京府、兵马司、天枢军各行其是,可如今到了同心一意的时候,我沈鸣鸢,恳求大家携手同心,护佑我北城百姓,共渡难关!”

一边说着,沈鸣鸢一边抬起双臂,横于胸前,郑重抱拳,垂头敛目。

在大盛军中,只有下属对上司,才会行这样的礼节。

他们每个人,都在上官面前行过无数次。

这当中很多人,都是最底层的兵丁,他们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受礼。

只有这一夜,站在冲天的火光之中,受当朝定国公主的郑重一拜。

他们当中有些甚至红了眼眶,也齐齐向沈鸣鸢还礼。

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飞羽巷的上空:

“携手同心,共渡难关!”

人群很快各自离去,按照沈鸣鸢的安排,散入北城九坊。

夜风吹过,只剩下国子监的官员、学子、一众卫队站在空旷寂寥的街巷中。

老祭酒一脸茫然,委委屈屈地问沈鸣鸢:

“殿下,那我们呢……”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