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仙侠奇缘 > 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第 81 章 水车

  • 作者:墩墩吃瓜
  • 类型:仙侠奇缘
  • 更新时间:2023-09-14 16:34:56
  • 章节字数:15874字

徐秀越一说, 林修为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您是想给狗子找个师傅?”

“不错,狗子有做手艺的天赋,他年龄还小, 学一门手艺,将来不管走到哪里, 都有口饭吃。”

林修为想了想道:“这倒容易,我家中有个铺子, 养着不少木匠,待水车建好了,必定要推行至县里, 也让狗子跟着去,我再休书一封, 到时定有人相中了他的天赋收徒。”

徐秀越觉得是个好办法, 就算一时间找不到师傅,狗子跟着能涨见识不说, 多少能蹭点手艺。

当然在这之前也得征求狗子的意见。

到太阳西落的时候, 水车的主体已经安装完毕了。

随着最后一个水桶安装好, 众人松手退出水中, 水车在水流的带动下, 终于缓缓转动了起来。

“成了!”

“哈哈,这就是水车啊!”

水车带动着溪水缓缓上升,到达最高处时,桶的倾斜度正好让水哗啦倾泻而下,只要再连上引水的长筒, 就能自动浇水了。

想象着以后轻松的日子,上溪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有人拍着木匠的肩膀赞道:“厉害了兄弟,能想出这种东西!”

木匠完成了任务, 心中也正高兴着,闻言却道:“这哪里是我想出来的,都是仙姑想的,也就是仙姑不懂木工,才得让我们给做出部件来。”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他们一直听说的水车竟然也是仙姑想出来的。

“仙姑可真是……”

“那咱们这就该叫仙姑水车。”

“哈哈哈,对,就叫仙姑水车!”

徐秀越笑着摇头道:“我也就是提了个想法,还是大家伙做的。”

徐秀越说完,大家伙反而更起劲地夸赞起她来,徐秀越有一瞬间觉得,村里人对她是不是有了什么了不得的偶像滤镜?

村里人夸的起劲,徐秀越自己知道自己没出多少力,越听便越有些心虚,忙招呼大家伙回去吃庆功饭去。

因着白日里抢种累的很,下午又有了建成水车这件事,一村人吃的都十分尽兴,借着火堆吃到天黑才罢休。

待吃完了饭,徐秀越便找到狗子,将自己的打算说了。

狗子沉默良久才道:“狗子若是跟木匠大哥们去了县里,岂不是要许久见不到仙姑跟大哥了?”

徐秀越没想到狗子的烦恼是这个,便道:“咱们离得又不远,再说我跟你大哥,也时常去县里,见面的机会并不会少。

只要你愿意学,只需在县里好好表现,争取让师父瞧上你,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狗子是喜欢木匠活的,他本身就喜欢动手,也明白徐秀越说的机会难得,可若是找了师父,他恐怕要在县里住着。

他自小讨饭过活,好容易有了家,这便要离开,很是舍不得。

可狗子也知道,留在家中,也只能帮着仙姑种地,可若是学一门手艺,就是赚钱的营生。

日子还长着呢,仙姑也说了,回时常去县里看他。

狗子在心中劝着自己,又想着定要认真学习争取早日出师回到仙姑和大哥身边,这才点了头。

“仙姑放心,狗子肯定努力。”

翌日,狗子便跟着木匠等人回县里去了,上溪村的众人抢种的劲头更大了,都盼着早点播种完,好用上新鲜的水车。

在众人的努力下,不过三日,便播种完毕了。

众人又花了一上午安装好了水车延伸的水路架子,随着接口处扭转,水车里的水成功注入斤筒道中,顺着路径浇入各家田地。

“好!”

“哈哈哈哈!”

“以后再不用挑水了!”

众人兴奋不已,解决了浇水的问题,他们只需要定期除草施肥,就可以保证庄稼茁壮成长了。

何家这几日也在抢种,不过何家院子里,每日早晨还是要蹲一个时辰的马步。

徐氏因着张氏差点小产,担忧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不知道,便放弃了,大丫二丫听惯了田氏的唠叨,又见自己这几日腿粗了不少,也放弃了晨练。

何四郎坚持几天累晕之后,便也不再蹲马步了,而是同一时间起床,别人蹲马步的时间,他就用来读书。

林修为见他读书勤奋,但看的书籍来来回回也就是基本的四书五经,便让小厮从家中运了一批书过来,自此何四郎看的更起劲了。

如今还在坚持着蹲马步的,只剩下何大郎何二郎何三郎,以及何春草跟三丫。

终于,在坚持了这么久的蹲马步之后,林修为终于决定教给他们一套拳法。

比起蹲马步,几人显然对学拳法更有兴趣,不过每天早起的一个时辰马步并没有减少,而是多加了一个时辰的拳法练习。

显然林修为也是考虑到过了农忙时间,这才加了课程。

何四郎没有挨过蹲马步的训练,看着他们练拳,面上满是羡慕,回头又多加了两个时辰的读书时间。

待他们基本动作学的差不多了,林修为又让小厮带来了几把弓箭,再给他们加了弓箭的课程。

何三郎是见过林修为那一箭的威力的,一看见林修为拿着一把箭过来,就兴奋不已。

林修为知道何三郎的力气大,于是专门给他拿了个重些的弓,其他人则是普通的,而何春草跟三丫,用的就是儿童弓了。

学习射箭,院子就太小了,几人便去了村子后头的空地上。

有水车浇灌,这时候还不到除草的时间,村里人都闲着,一看有热闹,便都赶到村后的空地上,围观何家人学射箭。

徐秀越也去凑了个热闹。

不远处已经插好了靶子,林修为挨个纠正几人的姿势,一声令下,几人的箭嗖地窜了出去。

“好!”

有气氛组还没看见箭中没中就喊了一嗓子,转头一瞧,五只箭都脱靶了。

众人哄堂大笑。

何家几人被他们笑的有些脸红,林修为看出他们的窘迫,便道:“第一箭,正常。”

林修为招呼小厮将何春草跟三丫的箭靶挪近一点,她们人小力气也小,第一箭射出去,根本都没打到靶子的距离。

林修为这次让他们自己摆好姿势,又纠正一番,才喝了一声:“射!”

“好!”

不知道是哪个气氛组,又喊了一嗓子。

“中了!中了哎!”

这次大家伙没有哄堂大笑,而是兴奋地指着某个靶子。

林修为看了下,是何二郎的,虽说不是正中红心,却也只偏离了一点。

“不错。”林修为赞了句。

何二郎抿唇,没有说话。

何大郎其实也中了,只是射在了靶子边缘处,也就比脱靶好那么一点,而何三郎就惨不忍睹了,他的箭直接飞到了远处的树干上,因着力气大,戳进去老深。

何春草跟三丫,也一起脱靶了。

不过这只是第二次练习罢了,何春草毫不气馁,还鼓励三丫道:“咱们年纪小,从现在开始咱们努力练习,等咱们跟哥哥们一样年纪了,肯定比他们厉害。”

小小的三丫重重点头。

就这样他们练习了一下午,围观的人也看了一下午热闹,众人的准头也渐渐好了起来,只有何三郎,一下午都没中一次靶子。

哪怕在最外环呢。

等到散场的时候,林修为找到了徐秀越,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咱们还有什么好吞吞吐吐的?”

林修为过了会,才犹豫道:“三郎……实在不是个练箭的材料……”

徐秀越:……

“我也觉得。”

这一下午,何三郎的箭飞的满天都是,偏他力气大,射的远,围观的村民都不得不躲得更远了一点,以防误伤。

后头林修为给他换了轻些的弓,却依旧是满天乱飞的下场。

“不行就教他学点别的吧。”

林修为深以为然,只是何三郎对林修为那一箭有些执念,死活要学射箭。

林修为想着何三郎的力气,若是真练好了准头,那射距,恐怕能在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这么一想,林修为也起了爱才之心,便答应他再练些时日。

一连练了三天,何二郎已经可以十发八中了,何大郎好歹也能做到十发五中,何春草跟三丫都能十中其四了,何三郎,依旧乱箭满天飞。

林修为有些为难,徐秀越倒是看出了点门道。

何三郎本来就好动,并不容易集中精神,他力气大,却也因为习惯用力气解决,所以很少有精细活的锻炼,以至于忽然练弓,很难把握。

徐秀越将自己的猜测跟林修为说了,林修为也觉得有些道理,明明何三郎握箭的动作很稳,可箭射出去的一刻,总是会有些问题出现。

“若是如此,勤加苦练倒也能掰正过来,只是以三郎的资质……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不擅长的地方,颇有些浪费他的天资。”

徐秀越也觉得是这样,人各有所长,可着短板锻炼,或有所得,却是事倍功半,不过——

“这种事还是得三郎自己决定,若是他对射箭感兴趣,便是多练些日子也无妨。”

反正她也只是想让家里人学些本事,有些自保能力,又不是将来要上战场的。

林修为便找到何三郎问了问他的意见,何三郎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徐秀越已经瞧出了他的想法。

很明显,何三郎也知道自己射箭不行,他一方面是眼馋林修为的箭术,另一方面是羞于自己提出放弃,也是真的还不想放弃。

徐秀越想了想,便问林修为:“三郎这样的,可有什么适合学的兵器?”

林修为道:“古时有吕布方天画戟,或是霸王戟,都是需要一定力气才能挥动起来。

再吃力气些的,还有流星锤、双锤、大锤,只不过后两个的攻击距离小些,不怎么灵便,要想发挥威力,就要做的沉些,不便携带。”

没想到这里的历史也有吕布,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拐了弯。

徐秀越对武器没有研究,便问何三郎:“你自己可有喜欢的兵器?”

何三郎眼神放光:“那大锤,是不是就跟大石头似的?”

徐秀越又想起了逃难路上何三郎的英勇战绩,这么一看,大锤倒是十分适合他。

林修为道:“重量上来说,是比石头更沉。”

“那就这个!娘,我要大锤!”

徐秀越:……

她怎么一听见大锤,脑海里就出现一声声的“八十、八十、八十……”

“不过……我还想练箭。”

林修为道:“自然可以,本来等你们动作规范了,我也是要给你们加武器课程的,只不过,我并不层学过刷锤,三郎要是想学,上次监督三郎蹲马步的林师傅,倒是个合适的老师。”

何三郎瞬间想到了之前蹲马步的痛苦生活,不过想到这次是来教自己抡大锤的,也就同意了。

趁着师傅还没来,林修为决定先测一测何三郎的力气,将来铁矿开了,也好给他量身打造一件兵器。

今日天色已晚,三人决定明日去山上看看有没有重石,或许可以估算下何三郎的力气。

这几日何家人练功勤奋,副作用就是腿疼胳膊酸外加吃的更多了,徐秀越便去后罩房找了一趟李婆子,想让她开点方子,看能不能也给几个人药浴或是敷一下,缓解疲劳。

徐秀越敲了下门,开门的却不是李婆子,而是大丫。

大丫看见徐秀越过来,目光中带了些惊慌,转瞬又镇定下来,道:“奶咋来了。”

徐秀越还没开口,李婆子已经走了出来。

“有事?”

徐秀越便将自己的诉求说了。

李婆子很快给开了个方子,转头朝大丫道:“你也一块走吧。”

并没有说要离开的徐秀越:……

既然人家赶客了,徐秀越也就顺势告辞,大丫跟在她身后,脸上满是失望。

走出了一小段距离,徐秀越才问道:“你怎么在李产婆那?”

大丫垂着头,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嗫嚅半天,才小声道:“我想跟李奶奶学医。”

徐秀越有些诧异,道:“你怎么想起这个了?”

大丫抬头看了眼徐秀越的神色,见她面上没有半分指责,这才声音大起来,道:“是小姑听二婶说,李奶奶是大夫。

小姑就劝我说,既然我学不了林师父的武艺,不如试试能不能跟李奶奶学点医术,好歹也是个本事。

毕竟我们女子,若是啥都不会,日后卖力气也比不过男人。”

徐秀越没料到,她们两个姑娘,已经探讨到日后谋生了。

想到李婆子父母亡故后,她一人行医不便,被迫做起了产婆的营生,徐秀越暗叹两个姑娘还是想的简单了。

这年代,就算女子有些本事,若不依附于男人,只一句男女大防,便是什么营生都做不得。

不过徐秀越还是鼓励道:“你若能让李产婆教你医术,也是你的福气了。”

大丫听到徐秀越支持,脸上绽开笑容:“奶,我一定努力,让李奶奶收我做徒弟,以后给奶熬补药吃!”

徐秀越:哪里怪怪的。

徐秀越想了想道:“日后,咱们就喊你李奶奶李大夫吧。”

大丫不懂一个称呼有什么可改的,不过还是听话地点了点头。

翌日一早,蹲完了马步,徐秀越跟林修为就带着何三郎上山了。

何家院里,李婆子一觉醒来,何家人跟她打招呼时,都加了声“李大夫”的称呼。

李婆子本有些纳闷,待看到大丫背着篮子过来,要随她一起进山挖药时,这才想通了其中关窍。

李婆子淡淡看了大丫一眼,冷声道:“我不会收弟子,就是收,也不会收女子。”

这样直白且饱含歧视的话,镇的大丫心头一颤,泪水忍不住蓄上眼眶。

大丫咬住唇强忍着没掉下泪来,看了眼李婆子径自远去的背景,握了握拳,跟了上去。

另一边,徐秀越三人正在找能达到何三郎力气上限的石头。

瞧见一颗大的,何三郎上前抱住,三两下竟然直接从地里拔了出来。

他转了一圈放到地上,林修为走过去,准备掂下重量,谁知道两只手放上去,石头纹丝不动。

林修为一时间有些尴尬。

“咳咳,瞧这大小,应当有个三四百斤吧。”

石头密度不同,重量只看体积实际估算不清,三四百斤约莫是林修为根据自己的力气上限估算的。

徐秀越想了想道:“终归是要做武器的,不如先让三郎找个趁手的石头,造个孔洞用木棍固定住,先用来练习招式?”

林修为目光一亮:“是个好办法,只是木棍到底不结实,安全起见,还是不能用太重的。”

徐秀越赞同道:“不错,伤到别人或是自己都不好,正好轻一些,也好掌握动作。”

何三郎也没有意见,开始挑挑拣拣起附近的石头。

他每拔出一块石头,就会在地上留下一个坑,所过之地,坑坑洼洼,徐秀越都没眼看。

最后何三郎终于挑选了一个类似椭圆形的灰黑色石块,抱在怀里掂了掂,很是满意道:“就它了!”

不远处,李婆子站在树丛中,目光看向何三郎的方向,问身侧的何大丫:“那男子是你什么人?”

她自打进了何家,一直呆在自己的房间里,非必要不跟何家人接触,何三郎几人又是早出晚归,一来一回的,竟是不怎么认识。

何大丫看了眼那边,道:“那是我爹。”

李婆子转头看向大丫:“我记得,你没有兄弟?”

何大丫点了点头。

李婆子目光扫过何大丫稚嫩的面庞,又将头转了回去,看向远处的何三郎跟徐秀越几人,喃喃道:“你与我,相似,又不同。”

那边何三郎抱着大石块像是抱着个宝贝一般下了山,又去原先木匠房那边找着工具用蛮力凿了个丑不拉几的洞,戳进去一块木块后,又平着穿过去一根细棍。

徐秀越看着这丑不拉几的东西,暗叹这石头质量还不错,何三郎这么折腾都没散架。

林家那位师傅第三日就扛着大锤过来了,瞧见何三郎手中像是狗屎坨子一般的大锤,哈哈嘲笑起来。

何三郎看了眼林师傅手里精工打造的大锤,再看自己的,是有些拿不出手。

不过等林师傅上手拎起何三郎的丑锤,脸色就变了。

“这锤子……够沉啊。”

反观何三郎,握着林师傅的大锤,就像是拎着个普通木棍,挥的虎虎生风。

林师傅看的咋舌:“这真是……你这气力,就是不会招式,单凭力气也没人能接你三招了!”

这一句话吹捧得何三郎飘飘然,脸都激动的红了起来。

徐秀越瞟他一眼,道:“遇见会使巧劲的,说不定一下就给你挑脱手了。”

林师傅哈哈笑道:“想不到您还懂这个,确实,若是遇到长兵器的,还真不是没可能。”

何三郎刚被夸了一通,心还飘着,有些不服气道:“待我好生练下招式,便在没人能打过我了!”

啧,没想到何三郎还有颗天下无敌的心。

从林师傅来的这一天起,何三郎便开始了练习用锤的招式。

因着何三郎还没有放弃自己百步穿杨的梦想,每日上午他都要跟着练一个时辰箭雨满天飞的射箭,其余时间则练习大锤。

何二郎于射箭一徒似乎颇有天赋,短短几日的功夫,几乎可以百发百中。

林修为将他的靶子往后挪了十米,另外给他加了练习臂力的训练。

何大郎表现的中规中矩,何春草年纪小,拉不开太重的弓,不过准头已经练的十可中九了,林修为怕她年纪小累坏了手臂,便没有加距离换重弓。

三丫准头就更差了一点,不过她年纪实在是小,也就是刚开蒙学习的年龄,学成这样,林修为十分满意。

除了何二郎,林修为让他们挑选了兵器,下午的时候,就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招式。

何大郎选了刀,大丫选了长枪,三丫选了刺。

因着林修为最擅长的还是弓箭,其余只学了点皮毛,所以能教几人的,也就是些基本动作。

不过林修为也告诉他们,所有的招式,本体都是从基本演化来的,只要练好了,将来再给他们找个适合的师傅,到时候再学起来,必定事半功倍。

而何二郎,林修为觉得他实在是个弓箭手的好苗子,征求过他的意见后,便专供这一项。

自此,村后的空地上,每日都能看到何家众人在勤学苦练中。

村里有汉子看他们练习,心里痒痒的,便求到了徐秀越这里,徐秀越问过林修为后,告诉他们想在旁边看着学可以,不过林修为看不过这么多人来,就不挨个指导他们了。

古代人对学艺十分重视,林修为能允许他们“偷学”,已经是很大方了。

于是空地周围,每日便挤满了蹭课的汉子,有的还给自己打了把木刀什么的,学着他们的招式自己练习。

李婆子每日上山,路过空地之时,都会站在远处看上许久。

另一边,县里各村有合适位置的,迎来了一批木匠,他们就地搭建了简易的木工房,砍伐树木,而后一个个刨成各种形状,打磨光滑,再加以处理,摆放整齐。

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这些东西要做什么,有好事者问了问,也只得了个水车的回答。

等到水车建成,众人才看出其中的好处。

潺潺水流顺着管道流入田地,完全不需要人工,众人看的啧啧称奇,只叹这水车鬼斧神工,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神人想出来的。

木匠中有个十六岁上下的小哥便笑着回答道:“这是我们徐仙姑想到的。”

有人再问徐仙姑是何人,小哥只是笑笑道:“仙姑是上溪村人,住在县外山上,轻易不来县中。”

灾民中有一妇人问他:“可是当日在成楼上,与县令并肩而立的女子?”

小哥笑道:“当日灾民有难,确实是仙姑与县令一同安排施粥的,您说的若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那定然就是仙姑了。”

村人只知道徐仙姑造了水车,可灾民中却传遍了,当日同县令一起给他们施粥的妇人是仙姑,给他们安排地种的也是徐仙姑,如今送来水车的,依旧是徐仙姑。

“徐仙姑可真是菩萨心肠啊!”

徐仙姑的名号一时间传遍了附近山村。

而在灾民中,尤其是妇人儿童中,徐仙姑的声望更盛,她不仅是给她们建造水车的人,更是在她们将要饿死之时,保证她们有一口饭吃的人。

有人始终记得,是徐仙姑站在城楼之上,同意了她们这些皮包骨的女人,能跟男人一样,做工换口饱饭吃。

刘杜鹃始终记得,她站在那群做工的男人身后时,抬头一瞥。

普通样貌的妇人,梳着普通的发髻,穿着普通的衣衫,但就是那样一个人,再她问出“女人可要不要”的时候,在官兵驱赶她的时候,仙姑朗声说了句“要”。

就这样,她才能吃上饱饭,换过来那口劲。

刘杜鹃身无长物,便捡了木匠做工剩下的木头,用小刀修剪整齐,日复一日的,亲手为徐仙姑刻出了一个长生牌位。

她没有香,便日日放在自己简陋的土屋中用米粥供奉着,有人来串门看见了,便也会拜上一拜。

时日渐长,知道她这里有徐仙姑长生牌位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许是凑热闹,有人许是真心感激,终归知道的人多了,没事来刘杜鹃家串门顺便拜一拜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