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仙侠奇缘 > 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第 113 章 大炮

  • 作者:墩墩吃瓜
  • 类型:仙侠奇缘
  • 更新时间:2023-10-03 23:13:56
  • 章节字数:7734字

留仙县街头巷尾, 出现了新的童谣。

“留仙县,留仙姑,仙姑下凡种米粟, 吃饱饭, 穿新衣,过个新年笑眯眯!”

同意不同版的童谣迅速在留仙县扩散,除了他们最初自己写的三版本,又延伸出了五六个小改的版本。

徐秀越本人听着略觉尴尬, 这几日除了去县衙探望许县令, 便没有再出门。

而与此同时, 一个新兴的像是□□一样的仙姑教派, 在地下流行起来。

有了除夕日徐仙姑绣球算卦, 信仰仙姑教派的人便越发多了起来。

其中信奉的多以女性为主, 她们如今倒是还没有延伸出什么教义, 只是一群人偶尔会聚在一起, 向徐仙姑的长生牌供香。

要么祈求来年的收成, 要么祈求家庭和顺、身体健康,还有的顺道也求了生子, 却被仙姑教的发起者斥责。

“仙姑本就是女子, 且从未看轻女子, 便是当初逃荒至此,也不曾因着女性体弱,便将活命的机会全给男子, 你在仙姑面前求生男,岂不是亵渎仙姑?”

一番话,引起了部分教众的赞同,却也有另一部分女子反驳道:“咱们女人没有儿子傍身, 日子过的啥样,你们自己难道不清楚,仙姑疼惜咱们,才会保佑咱们生子,又有什么错?”

这说的那领头女子都哑口无言,是啊,她自己当初生的就是姑娘,又哪里不知道女人的苦楚。

“若咱们也这么想了,那女子啥时候才有出头之日?”

弱弱的反驳了一句,女人叹了口气,众人各怀心思,总归长生牌家家都有,她也管不了什么,只是道:“你们在家中如何求,我管不了,但在我这里,是不许求这个的。”

众人没有反驳,毕竟这是人家的地方,自然是人家说了算,不过长生牌是女人第一个立的,众人都觉得还是她这里的更为灵验,有些人有没有在心里默求就不得而知了。

还未至元宵节,县里便试探着发了“县令病重,徐仙姑代掌县务”的告示,百姓们只是担忧许县令的身体,倒极少有人对徐仙姑代掌县务提出质疑。

不过,再少也是有的。

譬如前丞相亲孙赵员外,就说出了牝鸡司晨有伤风化的话,幸而他往日里便眼高于顶,去年又与韩家闹翻,如今算是孤家寡人一个。

徐秀越打算再忍他一段时日,日后用来杀鸡儆猴。

时间一日日过,很快,元宵节便到了。

这一夜,留仙县又燃起了花灯,只不过这次的花灯不再是装饰,而成了主角,猜谜送花灯,卖花灯,投壶花灯之类的全民娱乐项目举办了起来,众人又热闹了一场。

撑过元宵节,第二日清晨,许县令便殁了。

县里为他举办了最为隆重的葬礼,百姓们更是自发送葬。

许县令没能回祖地,他在留仙县任职,也死在了留仙县任上。

生前,他便为自己选好了一座山清水秀的山头,徐秀越算过是个做墓穴的风水宝地。

许县令不贪,也没有多少钱财,更没有为自己修建墓穴,只是像个普通人一样,定了一口好棺材,便葬了。

山下站满了来送别的百姓,他们很多都没有见过许县令几面。

只是他们知道,别说是在如今的战乱年代,便是和平时期,像许县令这样不搜刮民脂民膏,还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县令,已是极少了。

或许底层的老百姓,所渴求的,就是这么简单,不过一日三餐,吃饱穿暖,能满足他们这个愿望的,已经是好官了。

徐秀越站在山上,看着山下的百姓,心中忽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不论前路如何,至少她想让留仙县的百姓,过的更加平安富足。

许县令的去世后的几天,百姓们还在讨论遗憾着一个好官的离开,徐秀越则已经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只不过如今她还是代理县令,为了让她的继任更有仪式感,更深入人心,林修为建议她举办一个继任仪式,徐秀越也觉得这样更有利于管理留仙县,便定在了两个月后。

当初代理县令的时候,她已经处理习惯了县里的事务,除了日常的安排,她又拨出去了一个小队前往南阳城。

一方面是为了找寻赵举人的家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打探附近的局势。

离留仙县最近的安和城,也是成王的地盘,徐秀越不得不警惕他向北扩张。

另外,徐秀越像原先的许县令一样,开始监督县里的发展。

只不过她关心的地方与许县令不同,许县令一日日盯着的,多是县里的开矿事业,徐秀越盯着的,则是她推荐建立的研究院。

别的不说,关于大炮的研究,她希望尽快能看到成效,于是每日都会去研究院,盯一盯进度。

像她这样的“大老板”去视察,想必也让研究员们不如原先自在,于是徐秀越每次去,都会绞尽脑汁想一想在现代的一些相关知识,去了就跟研究员们探讨一下。

如此一来,众人对她的到来非但不觉得碍事,还欢迎起来。

翻过一月,研究院的大炮就已经造出了雏形。

大炮算是留仙县的秘密武器,自然不能让普通人知晓,如今他们开放了城门广纳贤才,说不得就会有旁人的细作。

趁着夜色,研究员们用车将大炮拉进了深山,徐秀越也难得的熬了个夜。

月色明朗,大炮浑身漆黑,几乎与黑夜融为一体,随着信子点燃,嘭的一声响起,远处直接炸出了一个大坑。

徐秀越微微蹙眉,这位置,不过距离大炮所在有二十米远,攻击处却与他们之前定的目标相距甚远,而且,威力并不算很大。

这样的大炮若是用在战场上,一个是容易误伤,另一个是杀伤力有限。

不过与“见过世面”的徐秀越不同,研究员们以及林修为都十分激动,这样的武器,在他们看来简直是神兵!

徐秀越能理解,在一个冷兵器时代创造出热武器,是一种升维。

徐秀越也收敛了神色,面上十分赞赏道:“诸位辛苦了,如今造出了这样的神兵利器,日后再不惧敌人威胁了!”

研究员们经此一夸,难掩激动。

他们多是一些木匠铁匠还有些道士,或者是爱钻研些奇巧淫技的下九流,不成想来到留仙县,却成了县令重点培养的人才。

不仅给了他们一份工作,如今在县里,说出去自己是个正式的研究员,别人都得高看他们一眼!这样的尊重,是他们之前难以想象的。

徐秀越知道,好的老板不能只会画大饼,当即就拍板了他们的奖励翻倍。

众人一听,更是喜得连连道谢。

“不过,有一条,希望你们注意。”

众人此刻正是感激徐秀越的时候,闻言自然认真听了起来。

“我知诸位有大才,于咱们留仙县,也有大贡献,只是如今时局不稳,大炮未面世之前,还望诸位保密,便是家中妻儿,也绝不可告知,以免横生枝节,他日大炮面世,本官必然为诸位正名。”

几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忙应了是。

研究员们放了三日的假,也欢快了三日,假期一过,徐秀越便又去了研究所,给他们提了新的研究方向。

一个是看如何改进能增加大炮的射程以及准确度,另一个则是看如何增加它的杀伤力。

徐秀越提议道:“或者往炮弹内部加入铁片一类,更为锋利?”

研究员们豁然开朗,又开始了他们的研究。

这边督促大炮研究的同时,徐秀越还关注了下县里公学的建设。

乡里的公学推行起来很是容易,毕竟大家伙就算不知道具体学啥,也知道认两个字比睁眼瞎强,但女学这边,推行起来便麻烦了。

这时代家中女子,多是从小便帮着干活,养到十四五便能想看人家,出嫁换回点彩礼,给家中兄弟们娶媳妇。

徐秀越知道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但却不愿意在她的治理下,随波逐流,便是不能改变大环境,至少她想让女生能明白道理。

不过她也知道,强制执行只能算是个措施,堵不如疏,于是便按照这个年代人们的思维,开始大肆宣传,母亲识字明理对教育后代的好处。

待传言发酵之后,则是规定从军、研究员或是衙门里人的家眷,女孩六岁必须读书。

于是,县里的女孩们,大多数都能隔三差五的去认两个字了,也有家中不让,自己干活的时候偷偷去的。

徐秀越还专门去了徐宁安的女学堂看了看。

她好些日子没见这位被她取名为徐宁安的顾家姑娘,只是每月都能收到徐宁安送来的东西与书信。

她教的都是县里的女孩,县里人家的活计没有乡下多,生活也宽裕些,送来的人自然更多。

学堂开在县里的一家育婴堂中,一进门徐秀越便听见了朗朗的读书声。

这里明显跟乡下办的学堂不同,甚至像是书院一样,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分了甲乙丙丁四个班级。

现下徐宁安正在教书,徐秀越便被请去了徐宁安在院中的书房,打眼看去,全都是书,而摆书桌上的,就有四书五经。

徐宁安进来时正好瞧见徐秀越在看一本论语,笑着款款走来,福了一礼才笑容满面道:“许久不见大人,宁安甚为想念。”

徐秀越转头看她,见她眉眼间已经褪去了初见时的警惕,变得放松并且有着发自内心的欢喜,道:“瞧你如今生活的好,我也便放心了。”

若说徐宁安当初是空有皮相的美人,如今生活过的顺心之后,便增添了三分灵动,她上前亲热地挽起徐秀越的胳膊,道:“宁安有如今,全赖大人照拂了。”

说着,她便翻动起自己桌上的书,道:“我本是想只教些诗经一类的,只是瞧她们聪慧,便拿四书里的一些故事,说与她们听,只需她们理解,不需背诵而已。”

徐秀越点头道:“这样也好。”

教育这种事,是一种长期投资,徐秀越只是种下因,而后扶正生长方向,至于日后结什么果,她也并不能完全确定,但至少,是一种尝试。

两人正闲聊间,外面忽然传来一声嗓门:“宁安妹子,水缸满了,你看这桶水搁哪?”

这声音十分熟悉,徐秀越出门一瞧,还真是她们家正在休沐的何安正领队。

何安正本来满脸笑容的,一瞧见徐秀越,嘴里就开始磕巴:“娘、娘、你、怎么在这?”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