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仙侠奇缘 > 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第 121 章 救援

  • 作者:墩墩吃瓜
  • 类型:仙侠奇缘
  • 更新时间:2023-10-20 15:42:46
  • 章节字数:6964字

林修为听她的话音, 便知道徐秀越的决定,话锋一转便开始思考起对策。

“若是派兵救援也可,只是不知那里具体情况如何。”

赵举人也道:“怕就怕成王打的是声东击西的主意, 咱们的人前脚去救援秋山县, 成王后脚就派兵打咱们。”

这也是徐秀越担心的,他们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兵源不足。

虽说有了守城利器, 但是大型器械, 也是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运行流畅, 更别说守城的弓兵也是随时待命。

以他们的兵力,分出几万人攻打他们,也不成问题。

人还是太少了。

“河田县的兵力分调一半,咱们再出个一多半,先凑个四千人的队伍出来。”

这四千人的队伍除了精英队, 还包括了正式军以及部分运送粮草的田兵, 以及一队女医兵以及护卫女医兵的女兵。

这也是因着第一次派出女性医护人员作战, 必须有女兵跟着, 徐秀越才放心。

其实哪怕四千人,他们凑的也很困难,这还是在纳入河田县之后, 顺道二次扩充兵营, 才有的人数。

河田县没有女兵, 所以只能抽一半兵力, 而留仙县上次守城, 女兵操纵机械更多, 所以徐秀越才能放心多抽一些。

兵力确定了,剩下的就是确认带兵的领队。

徐秀越第一个想到的是何安正,不得不说, 他的单兵能力,确实是最强的,不过想到他近日的精神状态不佳,徐秀越便犹豫了。

赵举人觑着徐秀越的神色,见她没有定论,这才道:“大人,此次既然是救援,且咱们的兵力远低于敌方,恐怕还是以埋伏为主,正面交战反而会落于下乘。”

徐秀越点头赞同,询问道:“那依赵举人看,咱们派谁领兵合适?”

赵举人拱手道:“不才先斗胆毛遂自荐,说起来我自诩家有传承,可真正参与的战斗,却没有几次,便是这次守城战,也多赖大人预先准备。

既然此次有机会亲临战场,还望大人给我个机会。”

徐秀越其实也是属意他去的,只不过还是确认道:“战场上刀剑无眼,此次又是以少打多,恐怕凶险万分,你当真愿意随军?”

赵举人再次拱手道:“既为大人效命,自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区区性命,便是为了大人大业,丢掉又何妨?只望大人能稍加照料赵某家眷,某便铭感五内了。”

这一番效忠的言语听起来有些夸大讨好的意思,但徐秀越却认真以待,她扶起赵举人,道:“您放心,有我一日,必护持你的妻儿平安。”

徐秀越清楚,赵举人此次,真真切切是冒着危险去的。

赵举人得了徐秀越的话,心中也安稳了许多,略作思忖之后,继续道:“不才也只能充当个军师的角色出谋划策,至于带兵,还是要有个将军才可。”

这是自然,一般来说,士兵们听从将军指令训练,所以战场之上,指挥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且有经验的将军,更是能够凭借本能规避一些风险,而军师,则多处于幕后,多是建议,而不是决策。

“不知道先生推荐何人?”

徐秀越他们的军队建立不久,像是何安正之类的领队,前身都是农民,没有真正打多几场仗,所以最初,还是以军师的建议为先,所以徐秀越对赵举人的意见很是看中。

赵举人似乎有些犹豫,踌躇片刻后,才道:“不才想以何安平队长为主,何安乐队长为辅,进行带队,其中,另需要带上何安乐队长所领的弓兵。”

徐秀越没想到赵举人挑的人竟然是何大郎跟何二郎,一下子派出去两个儿子,恐怕赵举人犹豫的也是这个。

实话讲,若是其中有一个她亲儿子也就罢了,两个都是继子……

因着何安乐关系缓和,徐秀越现在对自己的家庭关系有些敏感,况且何安乐的儿子刚出生不久,这时候就派去打仗,她总担心会跟前世有些狗血剧一样,有去无回。

见徐秀越面色为难,赵举人解释道:

“此行凶险,不才选这两位队长,一是何安正队长为人谨慎,更适合安排埋伏行动,而何安乐队长则有百步穿杨一力,由其带队弓兵,再加上新训练出的连弩兵,必定能事半功倍。”

徐秀越听赵举人这么说,心下已经赞同,她犹豫了一下,没有征求两人的同意,而是像一个当权人一样,直接拍板决定了。

不过,在两人过来之后,徐秀越还是勉力了一番,另外也让他们保护好自己。

两人对出战都没有什么反对,甚至还隐隐有些兴奋。

救援任务宜早不宜迟,徐秀越紧锣密鼓地安排粮草准备,研究所新的附属机构——建造所也加紧时间门赶制了不少弓箭弩矢。

翌日一早,大队便出发了。

随着队伍的离开,留仙县又进入了紧张地战备状态,四个城门只开三个,还是限时开放,所有休班的士兵也被急调回岗,安排巡逻 。

徐秀越家中,张氏自打送何安乐出征,心情便有些郁郁,田氏跟何安平正在冷战,也是情绪不佳,徐氏心思多些,因着徐秀越派何安平去危险的任务,面上有些埋怨。

总之这一下子,徐秀越家里便没了欢声笑语。

好在家里还有个小婴儿在,不至于没点烟火气。

倒是家中的几个女孩,完全没有受到气氛的影响,该习武的习武,该熬药的熬药,狗蛋跟二丫三丫,在徐秀越不知道的时候,竟然被徐宁安虏获了心,跟着她读书习字起来。

时间门一晃而过,十日过去,徐秀越却没有听到任何消息回报。

这种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而且十日已过,想必府城派来的援军也应该快到了。

在徐秀越焦急的等待中,又五日后,一封加急战报送入了县衙。

幸而,送信人没有累昏、信上也没有沾血,徐秀越先放了三分心,打开一看,果然是捷报。

信是赵举人写的,首先写明了他们战胜的消息,如今军队已经进入秋山县休养,两位队长也平安无事,只是何安平队长因为近身搏斗,被砍了一刀,性命无忧。

说完徐秀越最关心的事,后面才开始写他们的战斗过程。

成王派了两万军队攻打秋山县,他们人少,也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让成王增兵,所以先调查好地形,再派人由秋山县北门进入,跟秋山县军队里应外合,将军队引入埋伏,才勉强胜利。

因着人数相差过大,最后还是不得已正面应敌,除粮草兵与医务兵外,均有损伤。

目前统计,死亡人数为三百七十九人,重伤人数在五百六十二人。

徐秀越看到最后的数字,心头有些酸涩。

这样的战绩已经算是不错,但那几百个数字下,也是几百条人命。

战争只要一开始,双方的百姓都会成为受害者。

军队入驻秋山县,是徐秀越他们一早便商量好的,总不能白跑这一趟做慈善吧?这块地方必须纳入他们的统治范围。

他们当然也考虑过,若是府城增援,就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争分夺秒提前拿下秋山县,另一种则是与府城军队碰上,先赶走成王,再依照局势,考虑要不要争夺秋山县。

不过若是后者,他们也不会出太大力气,只要府城军队人数高于他们,他们就会提早撤军以保存自身。

也不知道算不算幸事,到他们入驻秋山县,府城都没有派人前来。

徐秀越不懂府城的做法,不过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的日子,徐秀越就有的忙了。

首先就是关于秋山县的安排,如今占据秋山县的是他们的军队,但是管理层还是原班人马,这对集权还是有些不利。

它跟河田县不同,河田县是内部管理阶层出问题导致知县不得不求助他们,那么管理层就必须依附于他们的势力。

而秋山县现下刚刚俯首,如何权利交接就是个问题。

好歹是他们打下的第一个县城,而且还不相邻,不好统治,徐秀越无法,在探讨出安置策略之后,不得不将林修为暂时派去执行安排。

主要也是为了确认,秋山县县令是否可靠。

另外,今年的税收该安排起来了。

当然,税收是给留仙县的,而不是府城。

这样战乱的年代,只要他们自身强大了,那些统治下的县城,才不会墙头草,而等他们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反叛他们的代价则会变得更大,到时候就更不用怕了。

就在徐秀越安排秋山县的时候,城门的守兵却又收到了一封来信,这封信带着血迹,显然主人也是九死一生送来的。

徐秀越只看信封就觉不好,拆开一看,竟然跟秋山县一样,是一封来自银临县的求救信。

这……

徐秀越反射性地想找来林修为商议,话都吩咐出去了,才被衙差提醒道“林大人去秋山县了”。

徐秀越心中一阵失落,还有些不安。

从参与到留仙县管理开始,她的身边便一直有林修为在一旁商量着出谋划策,乍然只剩她自己,徐秀越忽的觉得整颗心都空落落的。

她攥着手中几乎用血泡过的信,犹豫不决。

他们分出兵力救援秋山县之后,兵力已经大大不足,而秋山县还未发展起来,也没有兵丁补充进来。

但徐秀越知道,在府城不作为的时候,也是她发展势力的最好时机。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