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少女带着空间穿越六零变寡妇

第655章 动荡岁月1

  • 作者:奶盖与芝士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09-15 03:04:10
  • 章节字数:4750字

黑山村也在这3年里有了巨大的变化。

村里除了陶瓷厂,又新开了一家服装厂。

服装厂的服装款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适合国内人穿的款式,一种是出口的款式。

外销比内销生意更好,因为外销的款式比国外设计师设计的款式还要新潮,好看。

那些款式是后世出品,自然比现在的款式好看。

而外国人的钱也好赚,哈哈!

由于黑山村的厂全是村办企业,因此,凡是被招聘进厂的人,户口都迁入了黑山村,依旧是农民户口。

即使不是吃商品粮,照旧有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来从村里出去到县城化肥厂上班的黑山村人,又全部返回了黑山村,进了黑山村的工厂。

云暖的二儿子也回来村里,担任两个厂子的总销售部门的主管。

云暖的大儿子倒是没有回来村里,而是进入了云氏实验室,开始设计研究汽车。

云暖的亲弟弟钱永宝,也携妻子儿女回了黑山村,在服装厂担任主管。

黑山村的外嫁女,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全家落户黑山村。

黑山村已经是几千人的大村子,即将成为万户村。

黑山村的占地面积也扩大,朝后山扩大。

后山被挖掘机、推土机挖平,山被推倒,用来修建厂房,宿舍等。

黑山村的村民个个都懂得感恩,云暖在黑山村的话语权比村干部还管用。

一个懂得感恩的村庄将是无敌的,一个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村庄,更是无需担忧的。

黑山村的每一个村民都在为建设村庄而奋斗。

1966年,外面的世界开始风吹雨打,跟云暖穿越前的世界历史神奇的重合了。

高考制度也暂时取消了,由群众推荐制度代替。

一些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开始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主要从事体力劳动。

而这些人既然是下来接受再教育的,自然不能给他们住敞亮漂亮的房子。

农村房子,除了黑山村之外,其他地方的村民住房也大多是破旧不敞亮的土坯房。

还有比土坯房更差的,那就只有给牛马鸡鸭等遮风挡雨的草棚,农村人叫牛棚。

这些被下放的人就只能去住牛棚。

牛棚里是没有桌椅板凳,更没有供人睡的床。

住牛棚的人只能把干草铺地上,睡地板。

鼻子每天都被迫吸收牛粪的“养料”,还得给牛的伙伴——蚊子供奉鲜血。

当然,这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种待遇。

有的村干部会给这些人在牛棚里用几块石头做床架子,在上面铺上一块木板,就是床了。

同年,学校也停课了。

老五和老六天天在村里游手好闲,跟附近村子里停课回村的学生呼朋引伴,开始往村外跑去玩。

云暖怕他们出去学坏了,又买了一个机器人落户黑山村,专门做这些精力旺盛的半大小子们的教练,让这些半大小子加入护卫村子的民兵队。

年底的时候,苏东阳回来探亲,假期结束,直接把兄弟俩接走参军去了。

当然,兄弟俩不仅修真,古武也达到了高级武师级别,自然去了部队的特殊部门。

66年,黑里镇并没有把那些下放的的人送来黑山村,外面的风雨也还没有吹进黑里镇。

中央内阁有人给不被风雨吹打。

黑山村现在有两大工厂生产的产品出口创外汇,必须保证正常生产,这也是上面的人要保护黑山村的原因。

云暖当初的目的实现了,不管外面风雨多大,只要她亲爱的村庄没有风雨就行。

67年,黑山村也终于迎来了第一批住牛棚的人。

那天中午,黑山村村口传来了大卡车的轰鸣声,黑山村人这几年早已经看惯了各种各样的汽车。

如果是3年前,只怕早有人闻声去看稀罕了。

大卡车在村口略做停顿,那是村口的接待点在盘问,然后又轰轰的开进了村里。

大队长刚才接了公社冯书记的电话,知道上面有送人来,早就到外面等着了。

大卡车到了村中间的停车坪,车子的轰鸣声停止了。

此时正是下班时间,村民们穿着厂服从厂里出来,准备去食堂吃饭。

卡车的车斗里有人,这是以前进村的卡车没有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卡车车斗后面打开,车兜里躺着一片人。

横七竖八,歪歪扭扭,把所有人吓了一跳。

大家心里都浮现一个念头:“这不会是死人吧?”

围上前准备看热闹的村民,齐刷刷向后退了好几步。

车兜里躺着的人,有人开始缓缓的坐起来,只是她们的脸色看上去太渗人。

“啊,不是死人!吓死我了。”有人下意识的拍拍胸脯说道。

“啊!这些人怎么那么像逃难的人?”有人脑子没转过弯,顺嘴就说。

“不是吧,这些人比狗鼻子还灵敏啊,我们村好不容易吃好穿好了,他们就闻着味儿来了?”有人小声嘀咕道。

“那也说不定,肯定有人去外面通风报信,或者说漏了嘴。”有人自认为聪明,猜到了原因。

“那也要一些干活的来吧,看这些人就是一口气了,能干啥?”有人不满。

“说的也是,反正我们需要人干活,能干活的来多少倒是无所谓。

但是,这种不能干活的送来干啥,还要我们养他吗?吃白食,想都别想。”

有人想到这些人可能来吃白食,高声表达反对意见。

……

村民们正七嘴八舌,纷纷议论。

这时,卡车前面下来两个穿着绿军装,扛着枪的军人。

紧跟着卡车停下的一辆小车,车里也走下两个人。

小车里面下来的两个人,穿着的衣服前面有口袋,口袋里挂有一支笔。

这种人,村民们认识,有这种标志的人,基本上都是干部。

村民们闭嘴了,全都用目光瞧着这几个人。

车上下来的人也同样惊讶的看着村里的人:崭新的统一的服装,红光满面的肤色,一看就是生活得很好。

再看村里整齐一排排的两层楼房,楼房后的塑料大棚。

还有,村里的人行道居然是水泥路,还有专门的停车场。

干净,整洁,漂亮!

这还是农村吗?城市都没这样好!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