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少女带着空间穿越六零变寡妇

第696章 幸运的黑里镇知青

  • 作者:奶盖与芝士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10-09 00:33:25
  • 章节字数:4526字

饭桌上,不仅是黑山村的考生在边吃饭边议论,黑里镇的其他考生也低声议论:

“我听有的考生说,他们连书都没有找到。

还是借别人的来复习,就是借来都是大家共用一本,难怪他们会认为难考。”

“我也听说了,外面买资料学习,根本就买不到。”..

“幸好我们人手一本,不用大家抢着看,就不用浪费时间。”

“可不是嘛,更何况我们一直都没有丢掉学习,一直都有温习功课。”

“那是因为我们在厂里干活,他们呀,听说在地里干的活又苦又累,就像我们刚来,只是干的农活一样。”

“嗯,当初被分配到黑里镇来了解到,黑里镇被称之为叫花子镇,还以为是一个多么穷的镇,我还怕的不得了。”

“对呀,我也是听说这个镇被人喊叫花子镇,我也害怕。”

“谁也没有想到,叫花子镇其实才是最富裕的镇。”

“关键是这个镇的人不排斥我们这些外来人,还看中我们,尊重我们,这才是最幸运的。”

“你看我们现在连在饭店吃的都是镇长全包了的,其他地方的老生,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

越讨论,黑里镇的考生们心里越高兴。

黑里镇的考生看了别的镇的考生,有了对比,才知道他们生为黑里镇人,是多么幸福的事。

而黑里镇的知青们,想到那些考完就哭的考生,显然是这么短的时间,复习不到位,自然考得不怎么样。

他们,在黑里镇,平时都有学习,高考前复习又有资料,他们觉得真得很幸运,幸运的被分配到了黑山村。

高考圆满结束了,黑里镇的考生们虽然知道自己考试发挥的很好,依然忍不住焦急的等待着通知。

这时候高考成绩,不是像后世一样上网就能直接查询,而且这次也不公布成绩。

而是要等邮递员送录取通知书下来时才知道。

收到了的录取通知书的自然就是考上了,没有收到的自然就是没有考上。

云暖倒是不着急,她家虽然有人参加高考,那是100%能考上的。

老五和老六早几年在部队就上了军校,不需要参加高考。

老大的双胞胎儿女,苏睿诚和苏睿星今年刚好20岁了,自然要参加高考。

老大后来又生了两胎,还不到高考年龄,都是调皮捣蛋的小子,当时可把大儿媳急坏了。

大儿媳许繁飞知道云暖这个婆婆不像其他人家家里的婆婆,喜欢大孙子。

云暖这个婆婆恰恰相反,特别喜欢软萌的孙女。

要不是云暖阻止她再生,告诉她4个孩子够了,再多就教养不过来了。

否则,以她那生儿子的体质,给云暖生一队足球队都有可能。

老二这个人太会计算,他计算生一个孩子,从小养到大,花费的金钱数目太大。

教养孩子的精力也耗神,说养两个孩子都不划算了,再生就真的亏本了。

将一辈子绑定在赚钱养孩子的路上,所以坚决不让媳妇再生,自己偷跑去结扎了。

此事败露后,不发火的公公苏解放抄起拐杖第一次打了老二一拐杖。

云暖当时听了,还被老二这超前的意识惊了一跳,也很高兴他有这样的觉悟。

老二的双胞胎儿子,苏锻钢和苏锻铁今年17岁了,一样要参加高考。

老三的儿子,还在许快乐的肚子里。

是的,许快乐怀孕了,应该是新婚之夜就播种成功了,现在好几个月了。

苏大哥家的大孙子苏成龙今年虽然28岁了,照旧去参加了高考。

他是云暖培养的未来安保公司的管理者,现在要去大学拿一张文凭,以他所学知识,完全是轻松就能拿到。

不过,有张文凭也好,云暖支持他去考试。

他的媳妇是知青,同样一起去参加高考。

苏大哥的大孙女苏美丽,今年25岁,同样和她加知青男人一起去参加了高考。

苏大哥二孙女苏珍珠,三孙女苏彩霞,今年分别是21岁和20岁,也跟知青男人去参加了高考。

苏大哥一家人,就有八个人参加了高考。

苏二哥的儿子苏建刚,今年23岁,还没有遇到真爱,无论爷爷奶奶怎么催婚,就是不肯结婚。

这次高考,这小子最积极,扬言要去大学里找一个大学生做媳妇。

苏三哥的大孙子苏小州,今年22岁,跟着他的建刚叔学习,不肯娶媳妇。

每次被催婚时,他就拿只比他大1岁的小叔做挡箭牌。

今年这小子也去参加了高考,跟他的小叔一样扬言娶大学生媳妇。

苏三哥家符合高考年龄的只有苏小州。

云暖完全不担心他们考不到大学,只担心他们考得太好,将吸引来太多目光。

当然,现在的云暖,是不会再害怕什么的了。

只是不想太高调,不想应付麻烦罢了。

云暖发现,这个世界真的跟她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差别越来越大。

高考时间提前了,录取时间也提前了。

半个月时间,全国各地的录取通知书就开始发送了。

黑山村村口的鞭炮,从第一份录取通知书送到开始,就天天都在响着。

最先收到录取通知书的3对男知青夫妻俩,这3个知青娶的是黑山村姓苏和姓钱的姑娘。

知青夫妻报的志愿就是颂哈市本地的大学,所以他们的录取通知书是最快最早送达。

这是因为这3对夫妻家里孩子年幼,他们舍不得离孩子太远,才选了本地的大学。

黑山村是黑里镇知青最多的村子,因为他们村工厂多,需要的人才多。

这次去参加考试的知青就有85人,还有几十人没有去。

这没有去参加高考的人,一个是年龄偏大,在厂里都已经有了很高的职位,工资待遇不比外面厂差,觉得没必要浪费几年时间去上大学。

更何况,他们的学习也并没有落下,村里的各种培训,他们也有参加学习。

对于这些人,云暖后来又调升了他们的工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