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抗战:让你后撤,你却全歼了鬼子!

第203章 皖东王

  • 作者:袁大为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3-10-13 11:14:35
  • 章节字数:4802字

皖东硝烟散尽,一切终于安静了下来。

皖东会战的最后阶段,于文志救出了国民革命军的五个军,这让蒋委员长实在是没有借口再对皖东下手。

为了表彰于文志在这次皖东会战中的表现,蒋委员长下令,授予于文志青天白日勋章。

与此同时,蒋委员长任命于文志为皖东地区专员,全权处理皖东的军政事务。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蒋委员长通过皖东会战彻底看明白了于文志和新七军的价值。

新七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这样的部队,如果吞并不了,就一定要交好,否则,将他们赶到鬼子那边,或者新四军那边,对国民政府是极大的损失,也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所以,为了效好于文志,蒋委员长是不惜血本了。

将皖东地区全部交由于文志管理后,于文志就成为名正言顺的皖东土皇帝,这样一来,自然可以消除于文志对蒋委员长原有的芥蒂。

另一边,蒋委员长又做起了宋子云的工作,对这个大舅哥晓之以礼,动之以情,让他能守宋琼芳的关系紧紧拉住于文志,不要让于文志跑到新四军那边。

对于蒋委员长的这种做法和态度,宋子云心中是不满的。

原本宋子云做财政部长的时候建立了一支装备精锐的税警部队,这支部队所需的军饷的装备全部由宋子云自筹,也就是税警总团。

哪成想抗战一爆发,蒋委员长就将税警总团收为己有。

还有西安事变时,为了救出蒋委员长,宋子云向张少帅做了保证,只要将蒋委员长送回金陵,一定保全张少帅无事。

结果蒋委员长一回到金陵就将张少帅囚禁起来,狠狠地打宋子云的脸。

这让宋子云感到很没面子,从此对蒋委员长心存隔阂。

现在蒋委员长无法吞并新七军,转过来又想通过宋子云拉拢于文志,借以控制新七军,这种做法让宋子云感到很愤慨。

但是为了女儿和女婿的未来,宋子云也不想得罪蒋委员长,再说自己怎么说也是蒋委员长的大舅哥,有亲戚关系在这里。

于是他给于文志发了电报,告诉于文志蒋委员长现在对新七军和于文志十分关心,于文志不要辜负蒋委员长的一片苦心。

皖东,于文志的办公室内。

宋琼芳坐在于文志的怀中,双手搂着于文志的脖子,于文志不时在宋琼芳的脸上亲上一口。

随后,于文志将接到了宋子云的电报后交给了宋琼芳看。

宋琼芳一目十行看了一遍电报,然后将电报放到一旁。

“文志,你觉得我父亲的话是真心话吗?”

“应该是真心话,他这是在为我们担心,蒋委员长这次想要吞并皖东,虽说做的过份,但他毕竟是国家的领袖,你父亲是不想让我与蒋委员长闹僵,以免处境艰难。”

宋琼芳一点头。

“确是如此,新七军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还无法与蒋委员长所拥有的实力相比,你现在实际上已成为了皖东王,一个小军阀,但中国这么大,比你实力强大的军阀还有许多,比如汗省的龙志舟,比如西北的马家军,比如晋省的阎百川,新疆的盛世才,桂系的李德邻。”

“这些军阀的实力都比你强大,但他们都依旧服从蒋委员长,这是因为什么?”

于文志回道:“这是因为蒋委员长掌握着东南地区的财富,得到江浙财团的支持,是华夏最大的军阀,别的军阀打不过他,只能服从他的领导。”

宋琼芳看向于文志又说道:“既然别人都暂时屈服于蒋委员长,那咱们自然也不能做这出头鸟,表面上还是要尊重蒋委员长的。”

“当然,这皖东的一切,蒋委员长也别想插足,咱们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是了。”

“我们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一听宋琼芳的话,于文志心中一动,他觉得自己小看了宋琼芳。

原本以为宋琼芳是一个只会追求爱情的大家闺秀,但没有想到,宋琼芳竟然有如此深远的见识。

可惜宋琼芳是个女人,要是男人,他一定是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豪杰。

有宋琼芳做自己的贤内助,自己真是如虎添翼啊!

想到这儿,于文志搂着宋琼芳的纤腰,口中说道:“想不到我的媳妇有这样的远见,来,让老公亲一个。”

“干嘛啊,大白天的,让别人看见多不好。”宋琼芳做势要躲。

于文志却一口亲在了宋琼芳的脸上。

“大白天怕让人看见,要不你晚上来怎么样,咱们做真正的夫妻。”

这话一说出口,宋琼芳顿时俊面飞霞。

“人家想把最美的第一次留在新婚之夜。”

于文志并没有强迫宋琼芳。

他觉得,宋琼芳早晚是自己的女人,自己要尊重她选择。

于文志绝不会强人所难。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于长官,兵工厂的唐云清和刘远来了。”

说话的正是于文志的卫士张小山。

一听这话,于文志连忙放开了宋琼芳,宋琼芳捋了捋秀发,整理了一下衣服,说了一声:“我先回去了。”

宋琼芳刚出门不久,唐云清和刘远就来了。

于文志连忙对张小山说:“小山,把陈辞修送我的那缸雨前龙井沏上。”

“好嘞。”

张小山应了一声,开始为唐云清和刘远沏茶。

唐云清笑着说:“于长官,我们两个这次来是向您汇报工作的。”

“噢,兵工厂现在情况怎么样?”

“情况非常不错,这一段时间,兵工厂已将缴获鬼子的三八大盖中损坏的三千多支枪全都修理了一遍,兵工厂子弹机也已全速开动,每天可以生产出两万发子弹,可以满足全军的训练和作战要求。”

一听这话,于文志很是欣慰。

“唐厂长,刘总工程师,你们做的很好啊。”

唐云清又说:“现在有一个情况,冶金厂所生产的钢铁和铜有些供应不上,我问过冶金厂的厂长,他说,现在矿山的劳动力紧缺,每天开采出来的铜矿石和铁矿石有限,很难满足兵工厂生产所需。”

于文志就说:“所以说,你们来,是想向我要矿工的?”

唐云清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样,如果没有足够的矿工开采矿产,兵工厂不能满负荷开工,会极大的影响生产。”

于文志一笑:“这有什么难的,矿工都是现成的!我给你拔一万人过去!”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