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医汉

第 237 章

  • 作者:春溪笛晓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2-24 22:41:13
  • 章节字数:4572字

入春后又是新一轮的春耕安排,有去年军屯卖瓜赚大钱的先例在,今年江夏郡的种瓜热情明显高涨。

这可能会引起瓜价下跌的问题,府衙还是要做好种植引导以及销售安排,争取让本郡的人都不至于亏损。

各县的生员也都被动员起来,全都下乡去落实府衙拟定的春耕安排,劝导自家乡亲合理安排家中的种植结构。

粮食为主,桑麻棉花为次,经济作物为辅,这才是农家安身立命之本。

毕竟经济作物这种东西一般人还真把握不住,谁都不知道全副身家投入进去后会不会血本无归。有家底的人亏得起,没家底的人亏那么一次可能就家破人亡了。

好在这时代的黔首还是很听话的,真让他们去弄大量新种子他们也弄不到,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按照府衙的春耕建议去筹备春耕。

对于从府衙领取到的新种子,他们都是珍而重之地挑最适合的地给种下去。

没办法,这可不是普通种子,这是金疙瘩!

江夏郡这边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春耕事宜,京师那边也传来了一套全新的诏令。

张汤自杀退场后,朝堂就是桑弘羊的舞台。

在刘彻的全力支持之下,桑弘羊开始推行他的均输、平准法。

均输和平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经济措施。

均输是指在各郡国设立均输机构,负责在当地接收品质好、价格低廉的土特产。

这些土特产从前都是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运输到长安去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由均输官负责收集好货物,再通过官方设立的运输渠道转卖到周围缺乏该货物的郡国。

这样远途运输的损耗就可以忽略不计,直接把钱运回去给朝廷就可以了。

钱你总不能也损耗个百八十万吧。

当然,如果是最上等的那批贡品还是得不远万里运到长安去的。

朝廷有钱了,就可以放开手脚打击商贾囤积居奇的行为了。

桑弘羊推出相应的平准法就是朝廷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市面上关乎民生的货物,朝廷将会在价贵的时候抛出,价贱的时候收购,以此平抑物价。

这两个政策要是办好了,那当真是有益于百姓的好事,至少民生必需品的价格会相对稳定。

地方上服劳役的人更是不用为了押送大批贡品长途跋涉前往长安,只需要挑选些品质最上乘的土特产送过去就好。

霍善了解完朝廷的新政策后觉得很不错,麻溜让霍光他们配合好朝廷的安排,尽快把均输法落实下去。

霍去病今年倒是忙碌了不少,得空便领兵沿着长江南面各个水系到处溜达,为霍善到南方各郡采购一些土特产或者物色适合种茶、种稻、种油桐等等作物的荒山或荒地。

反正咱只是友好考察,你怎么想都随你。

周围各郡国:很想信你,但看着你那威风的水师腿肚子忍不住直发抖。

抖得最厉害的还得是南越和闽越这两个地方,自从霍善心心念念想去两越种茶,霍去病今年就不辞辛苦地过去溜达了几圈。

没事还捎带南越王后她弟过去探探亲。

南越王后是现任南越王赵婴齐在长安娶的妻子,姓樛,邯郸人。

赵婴齐还是太子那会儿曾被他爹送到长安当宿卫,表现一下汉越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他在家虽然早就娶妻生子,但回国继位后还是很识趣地立了樛氏为王后,并把樛氏之子赵兴立为太子。

朝廷一直暗示赵婴齐直接内属算了,但赵婴齐感觉当汉侯实在太憋屈了,还是猫在南越当土皇帝舒服,所以拒绝了大汉这边的暗示,只塞了个儿子去长安充当宿卫。

樛王后离乡背井独自待在遥远的番禺城,一定时常会思念家乡和家人,霍去病觉得自己帮助他们姐弟见见面实在再正常不过。

至于为什么没事就带着船队去别人家门口晃荡,那不过是因为咱军方需要运输一点货物而已,你们那么紧张干嘛?

没事的,没事的,我们就是路过。

赵婴齐第一次见到大汉“运输船”在自己家门口出没,如临大敌;第二次见到大汉“运输船”在自己家门口出没,如芒在背;第三次、第四次……他的心情是崩溃的。

到底有完没完?!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今年他们还来跟他们借船,说是想出海捞点海里的土特产给进贡给天子,但是他们没多少海船。

隔壁闽越已经借了三十艘,你就说你们借不借吧!

两越南面都临海,海船制造业是非常发达的,这也是他们只愿意依附大汉,不愿意真正内属的原因之一:咱这儿依山靠海吃香喝辣,凭啥要跟孙子似的处处受你约束?

别看两越同属南方,实际上平日里的大小摩擦也不算少。

闽越那边把海船借给汉兵绝对是在憋坏,他们可不能坐以待毙!

霍去病让赵充国和公孙敖负责去接手这两批海船,安排人跟船沿着两越海岸线转悠,多给霍善捞点好吃的好玩的回来,顺便适应一下海上生活。

左右都是别人的船,随便怎么造作都行,注意别把自己小命玩没了就行。

大半年下来,大汉水师有事没事就绕着两越玩包围游戏。

……其中大半海船还是跟他们借的,不借他们就一副“你们是不是看不起我”“你们是不是看不起大汉”“你们果然是想反叛大汉对吧”的态度,那眼神灼热得就好像他们的项上人头不是头,而是迷人的军功!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再加上有樛王后时常和赵婴齐聊聊长安,聊聊丞相看不起他们一家子,来几句“你是南越王还是他是南越王”之类的枕边风,刚上任两年、根基还不太稳当的南越王赵婴齐终于下定决心,抢在隔壁闽越之前上书请求内属。

别以为他不知道,隔壁闽越有人已经把国书写好了!

看大汉王师这个态度,他们再不识趣恐怕军队就要直接兵临番禺城了。

真要啥都不想干,堂堂冠军侯怎么可能费那么大功夫把南下的水路全走了个遍?

他们这边要是能第一个递求内属的国书,说不定待遇还能好点。

唉!!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