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大夏风流

第60章 落梅

  • 作者:七郎不姓杨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3-09-22 06:12:45
  • 章节字数:9528字

唐叶封算来算去还是出了问题。

照他之前的估算,只要换到那红脸汉子的位置,无论如何也能让穆青赶上文试了。

可他没有算到的是,有人居然敢在剑阁楼中闹事。

闹事之人是一位参试的后生,他持剑入剑阁之后,先顺利通过了第一关,一剑点灭了燃香。

到第二关时,他一剑挥出,也将一根燃香从中一劈两半。

不过依照规则,在将燃香劈为两半的同时,香头却不能熄灭。而这后生劈开的两半香,一半的香头还燃着火星,而另一半的香头在落地之后却灭了。

担任主试官的是庐州武原县的陈县尉,他当即判定后生“未过试”。

后生当场争辩道,规则文书中所写是:香头不灭,可并未写明是两半香头不灭。既然他劈开的半支香还燃着,就理应算过关。

陈县尉见有人居然敢当场质疑自己,勃然大怒,喝令那后生即刻退出剑阁,休要胡搅蛮缠。

眼见自己“文试”的机会就这般没了,那后生顿时万念俱灰。

只见他突然出手,挥剑猛刺向陈县尉。

能够一剑将燃香从中劈开,这后生的剑法自然不差。

这一剑来得又急又准,陈县尉躲闪不及,被刺中了左肩,顿时血染官袍。

有人居然敢当众刺杀朝庭命官,这剑阁楼顿时炸了锅。

不过,楼内除了陈县尉坐镇之外,还有他带来的十名不良人。见县尉被刺,不良人立时围了上去,一顿棍棒将那后生打个半死,然后绑了。

剑阁一出事,也惊动了在园中坐镇的庐州司马白子敬。

白司马闻讯赶来之后,即命不良人先将后生押往州衙,又让领头的不良帅替下陈县尉,速速恢复“香试”,不得影响到园中“文试”的进行。

因为今日的“文试“有一位贵客在场。

经过如此一闹腾,小半个时辰过去。

所以等到穆青顺利通过“香试”,拿到准入“文试”的号牌时,已近未时。

唐叶封心急火燎地等在出口处,一见穆青拿着号牌出来,便拉着他一路飞奔冲向武庙的后园。

话说庐州的这座武庙很大,大便大在正殿后的那座园子。

这园子,可以被称为花园,因为它草木繁多,春有桃李缤纷、夏有荷塘连碧、秋有金桂满枝、冬有梅雪飘香。

可在这园子的东面,还建有点将台、演武场,整个场地东西、南北皆有两箭之地,足以容得下四五个营的士卒同时操练。

所以这园子在庐州也有“西园东场”之称,也是城中的备用校场。将“武魁”节的比武放在此处是再合适不过。

本着文武有别的原则,“武试”自然是放在东面的校场,而“文试“则放在了西面的花园里。

由于此刻已是寒冬,所以本月的“文试”之地特意选在园中的聚仙亭边。因为此处种满十余株梅花,正是盛放之季。

在梅花树的围拥下,一座近一人高,长阔约有二丈的方形高台拔地而起,成为各路高手的演武台。

因为它就在聚仙亭旁,故而便将它称为“聚仙台”。

此时,唐叶封正拉着穆青一路狂奔,当他看到小七正焦急朝自己挥手时,他心里才稍稍松了口气。

在此之前,他便让小七在园中打探好了路径,特别是查验参试者号牌的入口所在,并让小七就等在查验口,以免自己和穆青在人群中没了方向。

毕竟园子里此时挤满了上千人,一旦走错,混入了看热闹的人群中,再想出来就难了。

虽说眼看查验口已近在眼前,可唐叶封还是不敢托大,因为此刻未时已到,而且他还听到了一声锣响。

这声锣响意味着什么,他并不清楚,可他心里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当穆青举着那块写有“加柒”的木牌出示给查验官时,那名官差摇了摇头,还指了指十步之外的演武台。

只见聚仙台上,一名身着圆领皂色广袖长袍,头戴软脚幞头的中年男子走到了台中央,手里还拿着一本纸折子。

他整整了衣领,清了清嗓子,然后打开了手中折子。

“列位官人、绅士,诸位乡亲,本月文试已毕,经查验核准,现宣告胜者如下。”那男子大声唱道,“头名月魁,沧月县赵怀真,计数……”

“且慢!”

唐叶封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使出了浑身力气大叫了一声。

这一声叫得他自己声嘶力竭,差点没倒过气来。仿佛不叫出这一声,此生就要与烧鸡永别了一般。

这一声大叫,不仅把台上之人的说话生生打断,也引来了满园的目光。

“大胆,何人在此喧哗!”台上那人一脸怒气道,声音明显有些破了,像是要压过唐叶封似的。

“在下阳溪县唐叶封,有话要说!”唐叶封索性豁出去了,又高声叫道。

这一下,唐叶封周围的百姓彻底散开,让台上之人看了个真切。

“哪来的刁民,在此造次妄言,扰乱试场,还不退下。”台上之人余气未消,一顿官腔脱口而出。

此时,园中上千人的目光皆落在了唐叶封身上,有离得太远看不到,还跳着脚往这边张望,比方才看比武还激动。

被上千双眼睛同时盯着,唐叶封顿时紧张起来。

这般场景好像只有在梦里出现过,可如今梦成了真,他才发现“万众瞩目”的感觉却是“如芒在背”。

腊月天里,他内衣里已是冷汗连连。

然后,事到如今,他也知道开弓便没有回头箭了,反而逐渐放松下来。

“在下并无意冒犯,只是尚有参试者未及登台,这文试又岂能言罢。”唐叶封朗声道,“如此收场,这胜负之判又何以服众?”

“大胆,未时已到,终场锣已响,本月文试便已告结,哪还有什么参试者?”台上之人喝斥道,“本州武魁文试乃朝廷亲授,万民共襄,岂容你这刁民在此浑水摸鱼!来人,将此人叉将出去。”

话音一落,几名士卒便应声朝唐叶封冲了过来,吓得周围的人群又退出好几步。

“官人且慢!”唐叶封此时又将那只号牌高高举起,“我有剑阁通关号牌在此,请官人验看!如有虚假,小民甘当罪责!”

台上之人一脸鄙夷张望着,又看向那位查验官,等看到查验官默默点了点头后,他脸色一变,提起长袍便朝台下走去。

等走到唐叶封跟前,他一把抓过号牌仔细一看,果然无误。

“号牌确实无误,不过你既已错过了时辰,这号牌便也失效了。”那官人口气稍缓,但面色依然倨傲,“本官念在你不知规矩,也不再追究了,你自退下吧。”

“官人此言差矣!”唐叶封回道,“既然号牌无误,而号牌又是官家所发,那在发牌之时,官家便已认定其试者之身,那这误时之过便不该由参试者承担。这就好比,在“秋闱”中得中者便是举子之身,入试“春闱”又怎可被拒之门外,天下断无这般道理。众位乡亲以为如何?”

周围的百姓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竟然还真有不少人跟着起哄起来。

“大胆刁民,你还敢煽动民意,莫非是想造反不成!”那官人厉声喝道。

此刻,唐叶封已经完全放飞了自我,不仅面无惧色,还昂首挺胸,一副挥斥八极之状。

“这位官人,小民只是据实而言,依规行事,何来煽动一说?”唐叶封继续道。

“正如官人方才所言,武魁节乃是朝庭恩授,万民共襄之事,历今已有百年而长盛不衰。以小民观之,武节之盛盖因我庐州人杰地灵,武风长盛,亦在于不拘一格,广纳英豪。比武试技,从来就是技高者胜,未尝闻有败于刻漏者。正所谓,起于草莽未必不豪杰,迟于未时亦有真英雄。若如今只因陈规默守,而拒人千里之外,岂不令天下人扼腕。小民身为大夏子民,庐州乡亲,所言所感皆是出自肺腑,所盼所愿皆为桑梓情深,还望官人明鉴!”

唐叶封即兴而发,慷慨激昂。

话音刚落,周围人群中顿时又是一阵鼓噪和欢呼。在叫好的人中有听明白的,也有没听明白的。

那官人自然是听明白了,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正当他脸涨得通红,不知是否该对唐叶封用强时,一名士卒奔过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随后,那官人连忙举手双手大声道:“肃静、肃静!”

待众人收了声,他才又道:“蒙白司马开恩,特准来人上台试技。”

说着,他极不情愿地朝唐叶封做了个“请”的手势:“请上台吧。”

唐叶封先拱手行了个礼,然后嘿嘿一笑道:“比武之人非小民也,而是这位小郎君。”

随即,穆青便从他身后走了出来。

此时,穆青已经将包裹双剑的布条摘下,然后用剑带系好,背插双剑朝台上走去。

“加油。”小七忍不住在身后叫了一声,稚嫩的声音引起人群一阵哄笑。

随着穆青登上“聚仙台”,台下的人群忽然眼前一亮,鼓噪声又起。

聚仙台边,十几株红梅和白梅花错落相间,粉妆玉落,艳雅交错,北风一过,顿时摇曳生姿。

不过,此时园中人的目光已经不在随风而舞的梅花上了。

聚仙台上,司马木兰一袭束腰窄袖白衣,背插猩红鲛鞘双剑,衣比白花白,剑比红花艳,风姿绰约,却静若处子。

“好俊俏的小郎君!”

“可不是,单这模样,不用拔剑,今日也来值了。”

人群里议论声四起。

然而,正当众人还在期待着穆青亮剑时,事端又生。

原来,文试结束的锣响之后,现场的杂役便已经把那座装有释放机关的木楼给拆解了,若要再装上,至少需要半个时辰。

此时,在聚仙亭里正坐着几位主试官,为首的正是庐州司马白子敬,左右两边则是庐州当地的两位乡绅名士:一个姓卢,一个姓韩。

三人商量了片刻,一致觉得再将木楼搭起来实在费事,也大可不必为了一个小郎君再费周章。只是该如何打发了小郎君,三人却一时没有定断。

“以愚下之见,不如就给这小郎君一个机会,让他在台上随意演示一番,也算不虚之行。”此时,从白子敬身后站起了一人。

只见此人约莫二十七八岁,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头顶白玉卧鹿发冠,身穿淡青色圆领广袖襕袍,肩上还披了一件白色锦羽大氅。

风流倜傥,富贵逼人。

“顾郎君所言倒也在理,那便如此吧。”白子敬点了点头。

卢、韩二人见白司马也发话了,也不再多言,点头称是。

随后,方才在台上那官人随即走到台前,告知了穆青。

穆青听罢,眉间微蹙,却也未多言。

只见他慢慢走到台中央,朝四周望瞭望:梅花满目,风起香溢。

台下的众人并不知发生了何事,见穆青在台上

垂手而立,却迟迟不动。

“小郎君在做甚?为何还不出剑?”

“那木楼拆了,落木的机关也没了,他往何处出剑?”

“那他在台上一动不动做甚?”

“谁知道,或许是在等吧。”

穆青的确是在等。

但他等的不是木楼,而是风,大风。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花枝摇曳。

风起,花落。

一朵白色梅花随风而至。

剑出,风鸣。

眨眼间,穆青双手一探已抽出了背后双剑。

只见双剑如蝶舞般在他手中上下翻飞。没人能看得清他究竟挥出了多少剑。

婉若游龙,飘若惊鸿。

刹那间,一朵梅花便在风中化作漫天花雨。

花瓣还在风中飘舞,而穆青却已收剑入鞘。

看着数不清的花瓣飘落,台下的众人已经惊得目瞪口呆。

人群中的唐叶封也看呆了,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能看清穆青出剑的轨迹。

如果把那朵随风而落的梅花看成是一个人的身体,穆青剑锋过处,依次便是眉心、颈项、左胸、右胸、小腹、双膝而且每一处皆是前后两剑。

众人皆惊于穆青剑快,而唐叶封更惊于她的剑准。

能在刹那间挥出如此多剑的人,很少,但出剑快,还拿捏得如此精准的,至少唐叶封还没有见过。

“十四剑,正好每处两剑,还有两剑似乎是虚招。”唐叶封独自喃喃低语,若有所思。

“这你也能看清?”一旁的小七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他,“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不信?那你一会儿自己去问他。”唐叶封瞥了小七一眼。

的确没几个人能看清穆青出了多少剑,可等监试官上台数完地上的花屑后,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反复又数了数遍,答案依然还是十五片。

而且有十四片只有米粒般粗细,余下的那一片甚至还保持着完整的花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