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大夏风流

第90章 昆仑宗(上)

  • 作者:七郎不姓杨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3-09-22 06:17:05
  • 章节字数:4298字

夕阳西下,赶路人在天涯。

眼看着天色渐黑,宁岳风急催胯下战马,又向前奔出了二里地,可眼前依然一片荒野。

赶路的确是一件辛苦的事,尤其是当错过了城镇投宿之后,就只好风餐露宿了。对于宁岳风而言,露宿于山野倒也无所谓,只是没了沽酒之处却很要命。

没了好酒,就影响夜里的睡眠,夜里睡得不好,又影响次日赶路,赶路没有精神就更容易糊涂,一糊涂又会错过城镇,如此便成了恶性循环……

这不,宁岳风就因为午后在树下打了个盹,等一睁眼便发现日头不对,连忙上马疾驰。

可一切还是晚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眼下所在又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地。

宁岳风勒住了马,然后解下了腰间的酒葫芦晃了晃,一脸沮丧地摇了摇头。

既来之则安之,宁岳风一边在心里安慰着自己,一边策马向前慢慢溜达起来,看看能否寻个树林或山坡什么的,好将就一宿。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宁岳风策马慢行了不到半里地,忽然发现不远处的道边居然隐约有灯火。

莫非这荒郊野地里还有人家?宁岳风心里一喜,连忙一催战马,朝灯火处奔去。

等奔到近前一看,他又是喜上加喜——此处并非人家,居然是一间客栈。

客栈虽然简陋,甚至大门上连个名字也没有,但一根竹竿上挑着的那个“酒”字,宁岳风却是越看越欢喜。

下马,拴马,推门,进店,宁岳风没有半分犹豫。

待进到店里,只见店里已经坐了两桌人,皆是寻常人家打扮。不过,有一些人还带了刀剑,像是些江湖人物。

“呦,客官来了。”见有人进店,掌柜的连忙迎了过来,“请问这位小哥,是打尖还是住店?”

“天已黑尽,当然是住店。”宁岳风扫视了店里一遍,目光最终落在了柜台里的那几个大酒坛上,“不过,酒菜也是要的。”

“那客官请稍候,酒菜随后便到。”掌柜的将宁岳风引到了一张桌案边。

待坐下之后,宁岳风又朝掌柜道:“对了,在下还有一匹马在外面,麻烦店家也给喂些草料。”

“客官是骑马来的?”掌柜的不由一愣,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

“是啊,有何不妥吗?”宁岳风也有些奇怪。

“喔,并无不妥,只是……”掌柜欲言又止。

“店家有话直说便是,何故吞吞吐吐?”宁岳风心里更加奇怪了。

“小的是担心店里的酒菜不合客官的胃口。”掌柜回道。

“这是从何说起?莫非我骑马而来,便不能吃店里的酒菜了?”宁岳风脸一沉。

“客官误会了。”掌柜连忙赔笑道,“客官许是远道而来,有所不知。如小哥这般客人,通常是不会在小店落脚,而是去十里之外的林家镇。”

“这又是为何?”宁岳风是越听越糊涂。

“客官有所不知,这林家镇的繁华方圆数十里几乎无处可比,不过,这镇上客栈的价钱自然也便高些,非寻常客人所能承受。”掌柜道,“所以,也只有如客官这般有马之人才会在镇上落脚。”

“既然价高,那便换个地方落脚便是,为何一定要去那什么林家镇呢?”宁岳风问道。

“谁说不是呢,可这便是林家镇得天独厚所在了。”掌柜接着道,“话说这林家镇不仅正好位于通往京城的官道上,而且距离京城恰好还有四十余里,正是一日的行程。因此,凡是要去往京城之人,大多会选择在林家镇落脚。要是错过了林家镇,再往南去便是燕山山地了,不仅人烟稀少,而且山路难行……”

“呵呵,照掌柜的如此说来,这也正是林家镇繁华的真正缘故吧?”宁岳风总算听明白了。

“客官是明白人。”掌柜的笑了笑。

“行了,你说的那林家镇,我还偏不想去了。”宁岳风一挥手道,“店里有什么酒菜尽管上来便是,小爷就好个山野风味。”

“好嘞。”掌柜的应声而去。

不一会儿,酒菜上来了。酒是烧酒,不是很纯,但够烈;菜是腌制的野兔和山鸡,倒也野味十足。

宁岳风一边嘴里吃喝着,耳朵也没有闲着。

因为他发现,旁边的那桌人正在谈论着“江湖”事。尤其是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手端着酒碗,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这不禁让宁岳风想起了小时候在酒楼听书的场景——有酒有肉,还有人在“说书”,宁岳风顿时觉得这家小店还真是来对了。

听着听着,一个词忽然钻进了宁岳风的耳朵里,也钻进了他的心里。而且当那老者说起这个词时,脸上全是敬畏之情。

这个词正是“昆仑宗”。

宁岳风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其实以他的听风之力,他根本不用竖耳朵也能听得分明。可是在这个老者嘴里,关于“昆仑宗”的故事太过神奇,甚至有不少传说,师父也从未和他提起过。

宁岳风的酒是越喝越慢,故事却听得越来越仔细。

在那老者嘴里,昆仑宗的传说还得从“江湖”出现时说起。

说起来,江湖的出现和夏朝立国,一举结束了两百余年的战国时代也有莫大的关系。

话说,夏朝开国皇帝翟世璋在消灭了各路诸侯、士族之后,便广开科举,以科举制逐渐替代察举制,给了天下读书人更多的阶层跃升机会,也让传统的士族实力被进一步削弱。

科举的兴起也让数量庞大的士族门客们找到了新的出路——反正都是卖“文”求富贵,卖给谁不是卖呢?而且能卖给帝王家,博得功名利禄,以至封妻荫子,这显然比长年寄人篱下更有前途。

然而,夏太祖此举在网罗天下读书人人心的同时,却忽视了另外一群人的存在,那便是那些诸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