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寒门天骄

第 83 章 083

  • 作者:清涴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10-01 06:42:50
  • 章节字数:13580字

萧景曜都忍不住向这位一开口就要立太孙的猛士投去敬佩的目光。

正宁帝春秋鼎盛,太子早就立下,现在又跳出来请立太孙。真以为正宁帝是个慈父,不会对自己的儿子们动怒是吧?

重点是,现在请立太孙,图什么?

萧景曜忍不住又拿余光去看太子。

太子那体型,要找他一点难度都没有。萧景曜顺利地看到了太子脸上的惊愕之色,再一看他旁边的宁王和平王,表情也很精彩。

从康王开始的三位王爷和上头三个哥哥完全不是一个画风。康王素来不关心这些事情,冷峻的面容上鲜少出现明显的情绪。福王惊讶地眨了眨眼,看看太子,看看御史,最后小心翼翼地看向高坐龙椅之上的正宁帝。荣王暗暗给了福王一肘子,示意他抬头的幅度别那么大,这会儿父皇肯定不高兴,千万别被父皇当成了出气筒。

萧景曜回想了一下提议立太孙的那位御史的履历,发现那位好像是平王的人。

至少明面上如此。

萧景曜的记性十分好,依然能清楚地回忆起来,平王党和太子/党交锋时,这位御史也曾经跳出来为平王摇旗呐喊过。

御史这个职位本来是监察百官的,但前朝党争太过厉害,御史逐渐就成了各党互相抨击的出头人物。

反正御史的职责就是弹劾喷人,不因言获罪。他们本来就是靠弹劾官员为自己挣名声,有的头更铁的,将矛头直指帝王,更是能刷一波自己刚正不阿的美名。党争之时,各党都是先让御史将对方党羽中的官员都给弹劾个遍,干掉一个是一个。尤其是哪几个重要人物,那真是每天都要收到无数个弹劾。御史这个职位,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到了本朝,党争倒是还没出现。正宁帝也就是本朝第四代帝王,一般来说,开国前几任君主,很少有特别拉胯的。胡亥那种特殊情况另算。

反正大齐开国到现在,历代帝王,政治手段还是过硬的,对朝堂的掌控都不弱,知人善任,又不让他们结成朋党,形成党争之势。

御史又恢复了原先监察百官的职责,但各种骚操作也挺多,先前就有御史为了刷名声而故意触怒皇帝骗廷仗。挨了打就能得到直言进谏的美名,前两人皇帝也没同他们计较,所以骗廷仗的御史越来越多,为御史开辟了一条新的扬名道路。

然后就碰上头更铁的先帝。

皇帝这种生物,他愿意跟你讲道理的时候,你才能作。他不愿意忍你了,你还想继续拿他当bss刷,妄图踩着他给自己扬名,那他必然就会从物理上消灭你。

先帝不是个十分在意名声的帝王,他都能用养蛊的方式让自己的儿子们自相残杀了,怎么可能忍得了那帮故意从他这儿骗廷仗刷名声的御史。

好几个骗廷仗的御史,在受了廷仗“意外”亡故,先帝又让锦衣卫将他们家族干的腌臜事全都扒了个底朝天,让他们名声臭大街后,御史们终于停止了骗廷仗的行为,再也不敢在先帝面前

作死。

要是死了能得个好名声也就罢了,被锦衣卫把家里的破事儿扒个精光昭告天下,这可真是杀人诛心,他们就算死了,到了地底下都不安生!

直到正宁帝继位后,对待官员们一向温和,御史们觉得自己又可以了,开始蠢蠢欲动,准备重新走一走前辈们走过的道路。

这位头铁请立太孙的御史,也不知道是平王故意推出来问路的石子,还是太子安排的暗桩,或者是其他人的暗棋。

但这家伙头是真的铁,见正宁帝没有表态,他竟然还步步紧逼,高声道:“陛下,太孙已经长成,到了进上书房念书的年纪,夫子们更是对他赞不绝口。太子嫡长子,本来就是太孙。现在定下名分,日后也不会起太多纷争,此乃关乎国本的大事啊!”

萧景曜迅速低头,压下自己想要抬手扶额的冲动。这位仁兄很敢说啊,一段话将正宁帝和太子都给扫射了。日后起纷争,日后是什么时候?皇孙那一辈因为皇位起纷争,那别说是正宁帝了,怕是太子都命不久矣。

这位御史很敢说啊!

正宁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将眼神放在了平王身上,淡淡道:“老三,你觉得如何?”

平王风度翩翩地出列,对比起来,太子确实在外貌上被平王吊打。面对正宁帝的询问,平王神情自若,从容笑道:“父皇,太孙不过是儿臣的侄子,太子这个做父亲的,想必乐见其成。”

谁不知道太子已经胖成球,太医天天往东宫跑。要是真的立了太孙,哪怕太子现在嘎嘣一下去见了先帝,东宫依然风风光光。

平王面上含笑,心中却十分恼怒,看向太子的目光都藏着隐怒,觉得这位御史是太子安排在他这边的人,现在反倒成了他的人提议立太孙,简直不知所谓!

太子面对正宁帝,当然比平王更自在。

见平王把球踢到他那边,太子也是一笑,坦然道:“作为父亲,孤确实乐见其成。但太孙之位何其要紧,关系着国本,哪能是他一个小孩子能担得起的?”

平王狐疑地看着太子,拒绝得这么干脆利落,莫非这人不是太子安排的?

正宁帝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一些,顺势夸了太子一句,“太子果然有储君风范。”

平王不明所以,但这一局没有立太孙,就是他胜利。至于那个御史到底是谁的人,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太子胖胖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失落的情绪,而是乐呵呵地站在原地,一脸被正宁帝夸了后的开心模样。

平王怀疑的眼神又落到了宁王身上。宁王本来就脾气爆,当场就瞪了回去:本王开始和打擂台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猫着,现在也敢爬到本王头上作威作福?

平王迅速移开眼神,又往康王几人的方向扫了一眼,又嫌弃地收回眼神。

正宁帝高坐在龙椅上,将下方的动静尽收眼底,看向平王的目光顿时冷淡了几分,再次夸了声太子,不再提起立太孙之事。

那位御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到了他自己的

位置上,

??[,

和刚才那个对正宁帝步步紧逼的犀利御史判若两人。

萧景曜看完全程,总觉得自己闻到了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下朝后,胡阁老特地跑来恭喜萧景曜,打趣他道:“婚期都定下来了,竟然还藏着掖着。怎么,舍不得我们那杯喜酒?”

“瞧您这话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萧景曜摆手笑道:“您若是乐意赏光,前来喝杯喜酒,我只有高兴的份!”

“那你还不吭声?我还以为你去了大理寺,就把我们这些户部的同僚们给忘了。”

“就是就是。”福王挤过来凑热闹,努力用眼神鄙视萧景曜,“人生四大喜,那天本王可得多灌你几杯!”

其他人也一脸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皇太孙的事儿不好放在明面上来说,萧景曜的婚事,多说几句吉祥话肯定不会出错。

别说福王,就连太子和宁王等人,都过来向萧景曜道喜。

身为正三品的大理寺卿,九卿之一,萧景曜确实有这个资本让皇子们折节下交。

尤其是太子和平王他们,对皇位有所求,必然想要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萧景曜年纪轻轻已经身居高位,目前更是圣眷正隆,谁能将萧景曜拉到自己阵营里,那绝对是为自己赢来了一员猛将,能助自己嘎嘎乱杀。

萧景曜都无语了,合着这三位大佛是忘记了,先前官场大换血之事了。自己的直臣人设立得这么稳,他们竟然还来拉拢自己?

太子也好,平王宁王也罢,谁还没个被自己查账查得满门抄斩的得力助手?

认真论起来,萧景曜和他们都是有仇的。尤其是宁王,愣是从原本能和太子对打的势力最大的王爷,一蹶不振成势力垫底的那个。现在宁王还能对萧景曜笑得一脸和气,仿佛对待自己亲人一般,简直让萧景曜后背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婚事的另一主家,顾明晟和吴红缨也收到了无数人羡慕中带着酸意的目光。

早知道萧景曜这么有本事,当初就算是和承恩公对上,他们也该把这个乘龙快婿抢到自己家来啊!

看看顾家的姑娘,多快的手,刚到京城,还没进将军府呢,愣是给自己捉了个世上最优秀的夫婿。

这眼神,真是绝了!

萧景曜脸都要笑僵了,一直到出了宫门,萧景曜的耳根子才清净下来,终于应付完了所有前来向他道喜的人。

京城官员大几千人,全都要来参加早朝。以萧景曜现如今的地位,当然有的是人来向他道贺。甚至于一些人来给他道喜时,心情很是古怪。

就……他们恭喜别人续弦的多,像萧景曜这样头回娶妻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除了萧景曜这个怪胎,大齐还有哪个官员年纪轻轻,家都没成就坐上了正三品的位置的?

自打有科举考试来,都没碰上过这样的情况。

从这些方面来说,萧景曜真是不知道刷新了多少项记录。

本来顾家打

算在今年年底就为萧景曜和顾希夷完婚。正好顾希维中了举,

顺利将周家姑娘娶进门,

接着就能办顾希夷的婚事。

但萧景曜觉得自己和顾希夷年纪还小呢,两人同龄,顾希夷还比萧景曜小了两个月,真要在年底办婚事,萧景曜和顾希夷也就都刚过十八。推到明年,好歹也都是十九岁的成年人,搁大齐也不算结婚特别晚。

萧景曜心里也算舒服一点。

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成亲,萧景曜心里也有些许期待。

吴红缨一看萧景曜干净得不得了的后院就满意得不行。那些个被人吹捧的青年才俊,才华成就远不如萧景曜,说是洁身自好,实则后院也有一两个伺候的人。

像萧景曜这样真正连一个都不碰的,反倒成了异类。

萧景曜并不觉得奇怪,他又不是重欲的人,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后院埋雷?萧景曜在这方面还是有点节操的。

直到人群散去,萧景曜看了一眼还贴在自己身边的福王,用手肘捅了捅他,压低了声音,“那个御史是怎么回事?”

福王同样压低了声音,嘴唇不动,只用舌头和气音,“我怎么知道?我也被吓了一大跳。”

萧景曜已经看出了福王的伪装,早在上回太子拿几条人命给萧景曜做局的事情真相大白后,萧景曜就看出福王没有表面那么憨傻。相反,福王的直觉十分敏锐,天然就知道该将谁放在什么位置上,哪怕他无心皇位,但在这些皇子争斗的事件中,福王基本能靠直觉将事情的真相给猜个大概。

内情猜不到,但他能隐隐察觉到是谁动的手。

萧景曜现在拿这话问福王,一点压力都没有。

福王苦笑一声,“我若是说我真的不知道,你信还是不信?”

萧景曜抱着手臂,拿眼觑他。

福王又是一声苦笑,迟疑了一会儿才说道:“我不知道我的感觉做不做得了系统,但我听到那个御史说的话后,心里就开始发慌,总觉得有什么大事快要发生。你自己也小心点。”

能让福王都心惊肉跳的事,必然不会是小事。萧景曜心中一凛,认真将福王的话放在了心上。

窦平旌这一次是当值最久的一次,连着做了两年的禁卫军统领,不知道是不是他脾气变得温和了一点点,还是正宁帝对他的包容度都高了一个层次,这两年,窦平旌竟然没有触怒正宁帝,然后被愤怒的正宁帝削成白板,滚回家吃自己。

萧景曜看到太子走在窦平旌身边,眉眼含笑,不知在说些什么。

窦平旌虽然不耐烦,但却依然放缓了脚步,配合太子的步子,小步小步的往前走。

不知道两个人说了些什么,窦平旌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意,甥舅一人间的氛围很是不错。

然而在放年关假之前,萧景曜又收到了窦平旌在宫中和正宁帝对骂,被正宁帝勒令回府反省的消息。

萧景曜:“……”

和窦平旌认识好几年了,萧景曜也不知道窦平旌为什么一直热衷于挑战正宁

帝的怒火。

大过年的还被罚,窦平旌这个彩头讨的,是打算接下来一整年都挨罚吗?

萧景曜百思不得其解。

梁千山就正常多了,将天皇打包,快递直达京城。

正宁帝看了看梁千山的快递,再想想先前萧景曜给他发的快递……

对比之下,梁千山简直是个贴心到不行的好臣子!

倭岛天皇被押解进京,正宁帝也是个恶趣味的,翻了翻某个朝代给倭国册封的“倭奴王”称号,毫不犹豫地就用在了倭岛天皇身上。

对此,正宁帝还颇为遗憾地对萧景曜提到:“只可惜这个倭奴王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当年的文宗皇帝可以让周围的小部落的王为他跳舞,现在倭奴王,什么都不会,朕想让他跳支舞,都觉得伤眼。”

萧景曜心里走了一波666,让敌国君王为自己跳舞,陛下你的野心很大啊!

只可惜原倭岛天皇,现倭奴王,确实是废物一个,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才艺,跳舞都不会,只能让正宁帝扼腕。

萧景曜也觉得很可惜,倭奴王真要跳了,到时候萧景曜再给正宁帝提议,让宫廷画师将这一幕给画下来,流传给后世。

哦豁,那场景……

萧景曜都想给正宁帝提议,让倭奴王好好学学跳舞了。反正他下半辈子妥妥地得在京城待到死,必须看正宁帝的脸色过日子,不过是为正宁帝表演一点歌舞才艺而已,一点不过分吧?

正宁帝似乎看出来了萧景曜的遗憾,也感受到了萧景曜对倭人刻在骨子里的厌恶,再一联系萧景曜的神异之处,正宁帝对倭人的态度也微妙了几分,还反过来安慰萧景曜,“不急,等到拿下高黎后,让高黎王和倭奴王一起献舞也不迟。”

萧景曜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诧异地看了正宁帝一眼,心中很是惊奇:陛下,您什么时候往笋人的方向发展了?虽然现在食铁兽还不是国宝,但您还是给它们留点笋吃吧。

但高黎王和倭奴王一起献舞……萧景曜是真的很想看。

这么有意义的历史性一刻,必须得让画师给画下来,好好传给后世子孙,成为博物馆中的一份国宝才对!

正宁帝不懂萧景曜为何突然就兴奋了起来,但他很乐意在这些小事上让萧景曜高兴,当即笑着表示:“那就先让倭奴王好好练练跳舞,等到日后高黎王进京,再让他教高黎王跳舞。练好了后,再来给朕献舞。到时候,朕宴请百官,也让你们都欣赏欣赏他们的舞姿。”

萧景曜终于笑出声,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努力压下疯狂上扬的嘴角,认真地对着正宁帝说道:“那这幅《一王庆贺图》,定然能流传千古。”

正宁帝恍然大悟,“没错,得让画师画下来!”

萧景曜心里的小人乐得不停地打滚,嘴里也没停着,笑着给正宁帝吹彩虹屁,“陛下文治武功,皆是上乘,堪称千古一帝!”

正宁帝的嘴角往上翘了翘,给了萧景曜一个暗爽的眼神,嘴上却道:“不必如此夸

大。”

萧景曜心说你明明听得很爽,

嘴上谦虚什么呢?也不看看你的嘴角都翘到哪个位置了?真是口嫌体正直。

萧景曜又不是不会看人眼色的小菜鸟,

当即大胆“抗旨”,又吹了正宁帝一波。

正宁帝被萧景曜夸得都快忘记皇太孙的糟心事了,十分愉快地决定,给萧景曜的新婚贺礼,还得再厚三分!

萧景曜的婚期定在六月,不冷不热,正适合成亲。

正宁帝早就表态,说要给萧景曜赐下新婚贺礼,京中其他官员哪还会闲着?

就算没收到萧景曜的请柬,都给萧府送上了贺礼。

不过大师算出来的吉日并非休沐日,萧景曜和顾明晟等人都告了假,一心准备婚事。

萧景曜这个新郎官,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大红色的喜袍衬得萧景曜愈发面如冠玉,让他素来镇定从容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喜色,更兼萧景曜身形颀长,挺拔如苍松翠竹,腰带一勒,更是将萧景曜完美的比例展现得淋漓尽致。

齐氏和师曼娘眼中隐隐有了泪意,背过身去擦了擦眼角。

萧元青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小声说道:“臭小子刚出生红通通得像个小猴子,一转眼,竟然也长大成人,要娶妻成家了。在我心里,他还是那个要我抱着的小孩子呢!”

萧子敬翻了个白眼,“曜儿从小就操心家里,小小年纪就比你这个当爹的还沉稳,你还好意思说他还是个孩子?当上了三品大员的孩子?”

萧元青再多的感慨和眼泪都没了,吭吭哧哧地抱怨萧子敬,“爹,您可真是没眼色!”

要不是今天是乖孙的大喜之日,萧子敬非得好好教训一顿这个不孝子不可!

萧景曜骑着高头大马,在喜庆的锣鼓喇叭声中,一路到了将军府迎亲。

顾希宁和顾希维两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了。文武考验都给萧景曜安排上了,一点水都没放。要不是萧景曜自身实力过硬,指不定还真要在这里翻个车。

顺利地将顾希夷迎回萧府后,苏世安带着正宁帝的圣旨到了。

正宁帝出手果然大方,除了打头的一对玉如意之外,还赐了萧景曜一大箱子古董字画,还有临海献上的贡品,两座半人高的红珊瑚,十斛东珠,粒粒大小如一,和这些有钱都买不到的稀罕物比起来,压箱底的万两黄金,都不算贵重了。

正宁帝都给了这么重的赏赐,皇子们自然也不会落后。王府的管家一箱一箱往萧府送贺礼,再加上其他官员送的贺礼,萧景曜这个亲成的,简直是发了一笔大财。

萧景曜的这场婚事,可以说是除了皇子们之外,最风光的那个。

顾希夷更是哪哪儿都好,这几年萧景曜和顾希夷也培养出了不浅的感情,齐氏和师曼娘更是对顾希夷赞不绝口。顾希夷刚进门,齐氏就将府中的中馈交给了顾希夷管理,萧景曜更是对顾希夷十分放心,将后院的事全权交给顾希夷,给足了顾希夷安全感。

大婚过后,萧景曜再次上朝,就感到朝中的氛围莫名又紧张了几分。

尤其是在进宫后,不知道是不是萧景曜的心理作用,还是萧景曜对窦平旌太过熟悉,总觉得现任禁卫军统领,有一些不对劲。!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